蔡群;杨红英
目的:探究当前消化内科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选择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记录,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在所选择的800名患者中有96名出现了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占到了所有患者的12%。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当前在消化内科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比较多见,医院必须加强对用药的管理。
作者:杨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右室心肌梗死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将心电图检查结果的特点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心电图检查诊断当中,对于右胸采取的V3R-V6R这四个导联中的任何一个导联出现ST段抬高在1mV以上情况均可诊断为右室心肌梗死。已经被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在心电图检查中发现合并有V1导联ST段抬高在1mV以上,V2导联ST段压低,或结果显示Ⅲ导联较Ⅱ导联ST段抬高程度大,均可提高右室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论: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十二导联对右室心肌梗死进行心电图诊断,在必要情况下可加做右胸导联检查,目的是为了提高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兰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黄芪消肿汤对四肢长骨干骨折手术后出现肢体肿胀和非感染性发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进行四肢长骨干骨折手术后出现肢体肿胀和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给治疗组患者使用黄芪消肿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肢体肿胀和非感染性发热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肢体肿胀和非感染性发热消失的时间为4.13±0.68d,其住院的时间为6.20±1.03d。对照组患者肢体肿胀和非感染性发热消失的时间为6.92±1.33d,其住院的时间为9.74±1.28d。治疗组患者肢体肿胀和非感染性发热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黄芪消肿汤对四肢长骨干骨折手术后出现肢体肿胀和非感染性发热的患者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其肢体肿胀和非感染性发热的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光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校园流感暴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我校暴发流行性感冒(CH1N1)时,医护人员对228例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愈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心理负担,消除其恐惧感,提高其治疗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药饮片的质量对其疗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过,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的临床效果。本文简单论述了我国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笔者以参与到本科生科研立项的医学院校本科生的身份浅谈本科生科研立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利弊,并以笔者的亲身经验论述在此过程中的收获及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王雪霜;王申桐;金铁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危重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为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在接受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为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职业素养较差、综合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护理操作不规范、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护理操作(如护理告知行为的缺失、护理操作流程的不当)、缺乏对患者个人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为了在护理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的过程中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我们应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科技能,完善抢救室的医疗预警机制,提高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周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奕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门诊药房出现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以降低差错的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处方调剂工作的质量。方法:归纳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发生的75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和原因。结果:造成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主要有:药师的因素、患者的因素、医师的因素、药房布局的因素以及生产企业的因素等。结论:提升医师和药师的专业素质并增强其责任感,同时加强对门诊药房的管理,改进药房的空间布局,可大限度地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
作者:钟雨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找到该地区传染病疫情发生的规律,为该地区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我们收集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信息数据,并使用Excel2003软件将收集的数据制成白河县传染病疫情数据库,然后对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共发现21种传染病,发病患者的总数为759例。其中,发现了13种乙类传染病,患者共计456例,发现了丙类传染病5种,患者共计214例,发现了其他传染病3种,患者共计89例。白河县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26.35%、20.95%、18.18%、19.50%和15.02%。这说明该地区传染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减少。从大的分类来看,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发病率高的传染病为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率为37.42%,其次为肠道传染病,其发病率为30.17%,第三为血液及性传染病,发病率为24.77%。从具体的疾病种类来看,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发病率高的传染病分别为其他类型的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这5种传染病的感染人群主要为民工、农民和散居儿童。其中,感染这5种传染病的成年人其年龄在26~45岁之间,感染这5种传染病的儿童其年龄在0~3岁之间。在感染这5种传染病的436人中,有男性273例,占35.97%,女性163例,占21.48%。结论: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白河县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未来,白河县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是预防其他类型的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这5种传染病的流行,预防的重点人群是中年的民工、农民和0~3岁的散居儿童。
作者:曹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对行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7例接受中心静脉压持续动态检测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体会。结果:与接受护理干预前相比,本组67例患者在接受相关的护理干预后其患处愈合的情况、受损器官功能恢复的情况、发生感染的情况、营养状况等方面的指标均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ICU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促使其病情尽快痊愈,改善其受损器官的功能,降低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二仙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我们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二仙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二仙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地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对免疫增强剂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免疫功能低下与儿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包括微生物制剂、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剂在内的数种免疫增强剂,对各种免疫增强剂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了重点分析,为免疫增强剂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些研究资料。
作者: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78例患者治疗期间,对他们进行了基础护理、眼部护理、疼痛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78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5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8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2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书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在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未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为2.20%。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为0.4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00%,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牟英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矽肺并发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矽肺并发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我们为A组患者使用噻托溴铵干粉使用吸入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进行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A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对矽肺并发哮喘患者今昔功能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均较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宫永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本组56例患者在术后复查X线片的结果显示,其掌平角平均为(11.4+4.0)。,尺平角平均为(16.5+3.2)。。在术后对本组患者在术后月的随访,其骨折均愈合,其中有49例(占87.5%)患者的疗效为优,有4例(占7.1%)患者的疗效为良,有3例(占5.4%)患者的疗效为差,其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4.6%。本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松懈、手术切口感染、骨折再移位及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引发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远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为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其患肢康复的优良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其患肢康复的优良率为82.69%,观察组患者患肢康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肢康复的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瑾;易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何首乌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此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本草纲目》中的方法对何首乌进行炮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生品及用不同炮制方法获得的何首乌水提液、醇提液中大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何首乌生品中大黄素的含量高,九蒸九晒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低。进行水提物测定的结果显示,何首乌生品与九蒸九晒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大黄素醇提取物测定的结果显示,何首乌生品与黑豆汁制首乌、九蒸九晒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何首乌中大黄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何首乌生品中大黄素的含量高。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泌尿系统感染指的是微生物在尿路内停留繁殖而导致细菌感染出现的临床症候群。一般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以及下尿路感染等,近年来,还可以根据尿路有无功能或解剖异常,是否导致全身疾病,可分成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感染。当前,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为细菌感染常见类型,发病率仅低于呼吸道感染,我国发病率达到0.91%。本文综述了泌尿系感染常见的原因和感染途径研究进展,对泌尿系感染诊断和鉴别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和预防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对于临床研究泌尿系统感染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闫学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