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少芳

关键词: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
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手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我们为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为观察组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平均为(16.8±1.2)小时,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平均为(29.2±2.7)小时;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的时间平均为(39.6±2.9)小时,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的时间平均为(59.2±5.3)小时;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拆线的时间平均为(176.5±9.7)小时,对照组患者术后伤口拆线的时间平均为(187.6±11.5)小时;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为(9.5±1.2)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的时间为(11.2±1.5)天。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伤口拆线的时间、首次排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有效地缩短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效果

    目的:评价分析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对试验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进行麻醉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进行的麻醉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试验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插管后和停药时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无不良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永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透析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盖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对矽肺并发哮喘患者进行吸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治疗矽肺并发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矽肺并发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我们为A组患者使用噻托溴铵干粉使用吸入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进行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A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联合噻托溴铵粉对矽肺并发哮喘患者今昔功能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均较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宫永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立项的方法

    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笔者以参与到本科生科研立项的医学院校本科生的身份浅谈本科生科研立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利弊,并以笔者的亲身经验论述在此过程中的收获及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王雪霜;王申桐;金铁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在其住院期间对所有患者都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这些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和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及效果。结果:在这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中,有7例患者顺利地进行了阴道分娩,有23例患者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认真负责地做好其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生产结局。

    作者:王江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通过不同给药途径使用米索前列醇对中期妊娠引产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通过不同给药途径使用米索前列醇对中期妊娠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间在我院自愿终止妊娠且孕期在16-24周的124例中期妊娠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64例)和B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终止妊娠。B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终止妊娠。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A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成功率为92.2%(59/64),B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成功率为90.0%(54/60)。A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成功率虽高于B组患者,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从用药至临产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6.3h。B组患者从用药到临产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9.8h。A组患者从用药至临产所用的平均时间明显少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和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这两种用药方式均可有效终止中期妊娠,但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这种用药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终止妊娠所需的时间。

    作者:刘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我们检测这两组人的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和发生冠心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为5.43±1.07μIU/ml,对照组人的TSH水平为1.68±0.48μIU/ml。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人的TG(甘油三酯)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TC(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其H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检查,在观察组的53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69.81%。在对照组的50人中,有9人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8%。观察组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使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使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增加其患冠心病的几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便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进行降脂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患者通常都合并患有糖尿病,也可以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和病情进展与糖尿病有着密切关系。其实,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其血脂和血糖水平长期处于异常状态,才是导致其发病的真正原因。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强化降脂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改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和参考。

    作者:兰振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针刺腹部腧穴配合饮食调节治疗单纯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用针刺腹部腧穴配合饮食调节治疗单纯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针灸科2012年3~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单纯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试验中,采用针刺腹部腧穴配合饮食调节的疗法对这6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①至第8个疗程结束时,这60例患者治疗的显效率达到了90.00%。②到第8个疗程结束时,这60例患者的体重、身体脂肪率、BMI、TG和CHOL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用针刺腹部腧穴配合饮食调节治疗单纯肥胖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环枕关节进行近距离投照式X光检查的准确率分析

    目的:分析对疑似环枕关节病患者的环枕关节进行近距离投照式X光检查的准确率。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疑似环枕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投照方法进行X光检查,为试验组患者使用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的方法进行X光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放射检查的胶片图像质量和病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在试验组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胶片图像质量合格,合格率为90%;有8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完全准确,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8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的胶片图像质量合格,合格率为50%;有4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完全准确,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40%。两组患者进行X光检查的胶片图像质量和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环枕关节进行近距离投照检查能显著提高环枕关节胶片的图像质量及环枕关节病变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樊仁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PICU病房收治7例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这7例患儿治疗期间,对他们进行了一般护理、呼吸护理、饮食护理、消毒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7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没有发生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心力衰竭和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患儿。这7例患儿在出院后,均有没留下咳嗽、哮喘等后遗症。结论:对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殷勤;卢亚芳;顾莺;胡静;陆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应用型本科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综合改革的探讨

    本文提出构建适合独立学院应用型药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应用型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旨在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并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综合素质,形成“厚基础、重应用、强素质、宽出口”的人才培养特色。

    作者:何立巍;吴启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为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为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8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1)。实验组患者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俊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0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时立即为其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分析其动脉血PaO2、PaCO2及发生酸碱失衡的情况,并比较这些患者中死亡病例与非死亡病例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中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77.1%,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10.0%。本研究中的70例患者均存在以轻、中度缺氧为主的低氧血症,其发生高碳酸血症后的PaCO2在46-70 mmHg之间所占的比例高。在这7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5.7%。与非死亡病例组患者相比,死亡病例组患者的PaO2和pH值更低且PaCO2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常可出现低PaO2和高PaCO2的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常可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其发生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的情况与其病死率呈正相关。进行血气分析在评估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的病情、判断其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此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可及时了解其病情的进展及变化,及早对其进行机械通气等干预,有效纠正其缺氧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降低其病死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及时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进而确立其临床诊疗策略。

    作者:温武金;岳铁刚;曾佩霞;邓克崇;彭晓芸;林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有22例患者。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分型疗法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3%,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9.1%。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薛为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0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此病的临床水平。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实验室检查、体征、治疗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100例患者中,有84例患者治愈(占84%),有12例患者好转(占12%),有4例患者死亡(占4%)。在本组80例单纯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68例患者在治疗2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有16例患者在治疗4个月内症状及体征、脑脊液指标明显好转,其治愈率为85%(68/80),好转率为15%(12/80)。在本组20例采用脑脊液置换冲洗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16例患者治愈,有4例患者病情恶化或发生死亡,其治愈率为80%(16/20)。结论: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正规的综合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所在。

    作者:杨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为骨外科截瘫患者用水垫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为骨外科截瘫患者用水垫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我院收治的32例骨外科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然后为其用水垫预防压疮。结果:使用水垫预防压疮,改变了传统的每2h为压疮患者翻身一次的做法,可延长至4h为其翻身一次,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可以使患者完成正常的睡眠周期,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结论:用水垫能为截瘫术后患者很好地解决皮肤受压的问题,水垫是解决截瘫术后患者皮肤受压的理想工具。

    作者: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运用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采用西医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中医平肝育阴清热的方法为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患者中,其病情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28例,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有27例。在观察组的患者中,其病情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27例,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有28例。我们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加用氟替卡松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或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呼吸内科疾病,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罡;廖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在这13例腹主动脉动脉瘤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真性动脉瘤,有1例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有1例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CT、MRA检查得到确诊。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准确地诊断腹主动脉瘤,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红;张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