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谢辉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冠心病, 相关性, 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我们检测这两组人的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和发生冠心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为5.43±1.07μIU/ml,对照组人的TSH水平为1.68±0.48μIU/ml。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人的TG(甘油三酯)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TC(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其H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检查,在观察组的53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69.81%。在对照组的50人中,有9人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8%。观察组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使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使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增加其患冠心病的几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便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24例患儿,对照组有29例患儿。我们用干扰素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治疗,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其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瑛;尹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中药材的质量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用药安全。因此,严格把握中药材的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分别从产地、种植、采收、加工、贮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旨在提高中药材质量,保障中医临床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医院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医院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16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为研究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吸痰的次数、进行氧疗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医院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江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间某院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592例作为研究对象,为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总结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诊断,在这592例急腹症患者中,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420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10例;患有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有105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7例;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有35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1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有5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0例;患有胃穿孔的患者有3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0例;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有24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5例。为这23例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除1例急性坏死型胆囊炎患者中转开腹手术以外,其余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终痊愈出院。这23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21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0±11)min,术中出血量均在10ml以下,住院时间为3~29d,平均住院时间为(5.9±1.1)d;其余采取其他手术方式治疗的569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0min~39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3±33)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ml,住院时间为3~37d,平均住院时间为(10.2±4.2)d。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接受其他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价值较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需严格把握此术的禁忌症和适应证。

    作者:徐文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用MRI检查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分期的临床效果及意义

    目的:探讨用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分期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MRI检查法对这35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分期,然后对这35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以验证他们进行MRI检查分期的准确性。结果:经MRI检查,这35例宫颈癌患者中有22例患者的癌灶为圆形,有13例患者的癌灶的形态不规则。他们中有21例患者癌灶的T1WI信号为等信号(占60%),有14例患者癌灶的T1WI信号为略低信号(占40%)。他们中有32例患者癌灶的T2WI信号为中高信号(占91.4%),有3例患者癌灶的T2WI信号为等信号(占8.6%)。在STIR序列中,这35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的常规信号比T2WI信号高,有1例患者的常规信号比T2WI信号低。对这35例患者进行增强Gd-DTPA扫描后发现,有19例患者的T2WI信号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的信号,有12例患者的T1WI信号与正常子宫肌层的信号相同,有4例患者的T2WI信号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的信号。我们对上述数据进行评估后,决定对这35例宫颈癌患者中的23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另外12例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在进行治疗前,经MRI检查,在进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中,有宫颈癌Ⅰb期患者6例,宫颈癌Ⅱa期患者10例,宫颈癌Ⅱb期患者7例。在进行放化疗治疗的12例患者中,有宫颈癌Ⅱb期患者4例,宫颈癌Ⅲa期患者3例,宫颈癌Ⅲb期患者2例,宫颈癌Ⅳ期患者3例。后经病理检查证实,进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病情分期准确,进行放化疗治疗的12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病情分期准确,用MRI进行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为74.2%。结论:用MRI检查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宫颈癌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其预后提供依据。此检测方法可作为宫颈癌患者治疗前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柳军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纳洛酮和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长为108.4±15.1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长(175.6±14.8h),其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和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可取得显著的疗效,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减少其发生后遗症和脑部严重损伤的几率,是治疗脑中风较理想的用药方案。

    作者:姜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40例患者均进行了抗休克治疗及急救护理。在治疗结束后,我们对这60例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所使用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在这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有57例患者痊愈出院,有3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手术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急救护理是保证其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方玉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述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新进展

    结核病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传染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导致该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结核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包括T-SPOT.TB、Xpert MTB/RIF等检测该病的新方法,为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黄书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用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168例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8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h动态心电图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的改善幅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用药早期,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了腹胀的症状,有3例患者出现了恶心的症状。研究组有4例患者出现了腹胀的症状,有4例患者出现了恶心的症状。随着用药的继续,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均逐渐消失。结论:与单纯应用倍他乐克相比,联合应用倍他乐克和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益气养阴方治疗4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益气养阴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传输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方(生黄芪、生白术、麦冬、杏仁、生地、当归、玄参)进行加减用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沙必利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结论:用益气养阴方治疗STC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芬;陆金根;刘美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

    复方中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传统医学认为,将“君臣佐使理论”和“药物七情理论”作为依据、用方解的方法研究复方中药的功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用“物质基础理论”研究复方中药的功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这两种研究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本文总结了传统医学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和现代医学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旨在为复方中药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田金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脏梗死血管的再通率、30天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和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心脏梗死血管的再通率、30天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和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分别为90%、5%和10%,对照组患者心脏梗死血管的再通率、30天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和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分别为15%、25%和30%。实验组患者心脏梗死血管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30天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和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地促进其心脏梗死血管的再通,降低其30天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和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进行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进行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7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这70例患者进行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了预防性护理。治疗结束后,我们对这7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这70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痊愈,有35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好转,有6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在治疗期间,这70例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57%。结论:对进行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苑莉;张美玲;郑丽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泌尿系统感染指的是微生物在尿路内停留繁殖而导致细菌感染出现的临床症候群。一般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以及下尿路感染等,近年来,还可以根据尿路有无功能或解剖异常,是否导致全身疾病,可分成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感染。当前,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为细菌感染常见类型,发病率仅低于呼吸道感染,我国发病率达到0.91%。本文综述了泌尿系感染常见的原因和感染途径研究进展,对泌尿系感染诊断和鉴别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和预防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对于临床研究泌尿系统感染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闫学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依托比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依托比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托比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依托比利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0%(12/1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依托比利相比,联合应用依托比利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更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案例设计、案例导入、抽象知识转化、中医思维培养和实物模拟等方面分析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结果: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提高教学质量。结论:教师要学会恰当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刘会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我们检测这两组人的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和发生冠心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为5.43±1.07μIU/ml,对照组人的TSH水平为1.68±0.48μIU/ml。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人的TG(甘油三酯)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TC(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其H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检查,在观察组的53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69.81%。在对照组的50人中,有9人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8%。观察组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使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使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增加其患冠心病的几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便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思吉宁和维生素E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思吉宁和维生素E(以下简称VE)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把这8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为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对照组患者给予VE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给予思吉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的PRL水平,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lessed-Roth(痴呆行为量表)和WMS(韦克斯勒记忆量表)的积分情况与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的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MSE、Blessed-Roth和WMS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的不良反应,经过治疗,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用思吉宁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曲伏前列素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曲伏前列素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复合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眼压控制不良的青光眼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曲伏前列素为其进行治疗,并将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单纯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的34例患者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8.20±1.43)mmHg、(17.62±1.40)mmHg、(17.30±1.39)mmHg、(17.14±1.37)mmHg,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平均眼压(26.53±1.45)mmHg,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布林佐胺滴眼液进行治疗的6例患者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9.63±1.52)mmHg、(18.24±1.44)mmHg、(17.59±1.37)mmHg、(17.20±1.25)mmHg,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平均眼压(27.25±2.53)mmHg,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的视野缺损检查结果、视力检查结果、杯盘比检查结果及OCT视神经纤维厚度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曲伏前列素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有22例患者。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分型疗法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3%,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9.1%。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薛为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