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

田金丹

关键词:复方中药, 功效, 研究方法
摘要:复方中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传统医学认为,将“君臣佐使理论”和“药物七情理论”作为依据、用方解的方法研究复方中药的功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用“物质基础理论”研究复方中药的功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这两种研究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本文总结了传统医学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和现代医学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旨在为复方中药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及对其误诊原因的分析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探究其病情被误诊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由2名或2名以上具有丰富胸部影像诊断经验的医生共同对这些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究其病情被误诊的原因。结果:在53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部出现结节或肿块,其中有2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21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段或肺叶发生实变,其中有6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13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发生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有4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9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发生纵隔淋巴结结核,其中有3例患者的病情被误诊;有2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肺部出现磨玻璃密度阴影,其病情均被误诊。结论: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结果复杂多样,其病情易被误诊。临床医生在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时需结合其临床资料认真进行分析,若无法确诊,应尽早对其病变组织进行活检。

    作者:徐明月;黄慧仪;林子乔;罗祖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为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其患肢康复的优良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其患肢康复的优良率为82.69%,观察组患者患肢康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肢康复的效果,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瑾;易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可对尿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不确定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检验科接受尿液检测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经数次尿液检验,检验结果的误差均较大。现对这些患者每天的饮食情况及服药量进行了解,同时在研究期间对患者每天的尿液进行收集,并对其尿液样本进行检验分析,然后将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对本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的尿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分别是尿液送检因素、尿液存储因素、尿液采集因素、临床药物因素、尿液检验室因素等,这几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率依次为5.00%、3.33%、15.00%、19.17%、57.50%。结论:在临床尿液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为了进一步提高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临床尿液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姜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对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危重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为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在接受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为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职业素养较差、综合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护理操作不规范、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护理操作(如护理告知行为的缺失、护理操作流程的不当)、缺乏对患者个人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为了在护理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的过程中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我们应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科技能,完善抢救室的医疗预警机制,提高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周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接受中药灌肠治疗的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中药灌肠治疗的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采用中药灌肠疗法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中药灌肠治疗的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华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左卡尼汀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左卡尼汀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22例患者,对照组有20例患者。我们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左卡尼汀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以及红细胞压积(HC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TP、Hb以及HCT值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所使用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左卡尼汀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明显地改善其促红素抵抗的情况,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同时增加其治疗的安全性。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饶容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我国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现状

    腹腔镜技术在我国已开展了二十余年,发展十分迅速,部分术式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技术发展的市场需求动力已经形成、行业制度与技术规范也得到了初步的确立,但部分关键技术如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自然腔道内镜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就我国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作出展望。

    作者:张永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氨茶碱和麻黄汤为158例小儿哮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氨茶碱和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58例小儿哮喘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氨茶碱和麻黄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3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纯应用氨茶碱相比,联合应用氨茶碱和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更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采用。

    作者:雍振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效果

    目的:评价分析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对试验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进行麻醉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状态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进行的麻醉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试验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患者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插管后和停药时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无不良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永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我们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为其进行舒适护理。透析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在这13例腹主动脉动脉瘤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真性动脉瘤,有1例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有1例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CT、MRA检查得到确诊。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准确地诊断腹主动脉瘤,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红;张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中药材的质量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用药安全。因此,严格把握中药材的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分别从产地、种植、采收、加工、贮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旨在提高中药材质量,保障中医临床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0例患儿。我们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观察组患儿的凝血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维生素K1联合酚磺乙胺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可取得显著的疗效。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戴瑞芝;李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外段颈动脉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疑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88.10%的患者被检测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有19.05%的患者被检测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检测,操作方法简单、创伤小,检出率高,并能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早期预测,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门诊清创换药室带教实习护生的方法研究

    门诊清创换药室是一个高风险、纠纷多的部门,因而其带教护生的方法有别于病房。2009年,我科制定了清创换药室带教护士实习生的计划和方法,通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主要从提高其综合素质、急救知识的培训、防止出现医护纠纷和安全隐患、提高伤口换药包扎的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强化培训,同时对实习生的工作生活予以关怀,帮助其完成培训规划。

    作者:陈早梅;盛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米替丁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有31例患者治疗显效,有26例患者治疗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在对照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治疗显效,有24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6例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赫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对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及进行全面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25例)和乙组(24例),应用胺碘酮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在应用胺碘酮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17%。乙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菊萍;于向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小儿血液病所致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方案的研究

    探讨对小儿血液病所致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为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血液病所致深部真菌感染患儿使用米卡芬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儿使用米卡芬净进行治疗后,有12例患儿痊愈,有8例患儿显效,有7例患儿好转,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本组患儿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9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0%。结论:为血液病所致深部真菌感染患儿使用米卡芬净进行治疗的疗效确切,较少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此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洪玲;柴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科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发生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的几率为5%。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了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发生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的几率为30%。观察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舒适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夏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羊水过少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其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其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产妇按照是否有并发症等情况分为研究1组(66例)、研究2组(62例),并随机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分娩羊水正常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胎儿发生羊水污染、吸入性肺炎、死亡的情况及产妇的分娩方式。结果:研究1组产妇的正常分娩率为3.03%,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急诊剖宫产率为81.8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产妇的正常分娩率及急诊剖宫产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产妇的择期剖宫产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2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1组产妇发生宫内窘迫、羊水粪染、其胎儿发生生长受限、其新生儿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发生单纯的羊水过少对其胎儿的影响不大。在确诊产妇发生单纯羊水过少后可对其胎儿的状况进行监测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其胎儿发生不良事件及结局的几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潘俊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