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红
结核病是一种十分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传染率高等特点。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导致该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结核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包括T-SPOT.TB、Xpert MTB/RIF等检测该病的新方法,为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黄书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加强地方医疗行政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为提高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对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与中药应用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与合理应用中药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在某些方面尚不能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结论: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工作人员需要加深对药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提升药事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中药使用的合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作者:方典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左卡尼汀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22例患者,对照组有20例患者。我们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使用左卡尼汀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以及红细胞压积(HC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TP、Hb以及HCT值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所使用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左卡尼汀对进行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明显地改善其促红素抵抗的情况,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同时增加其治疗的安全性。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饶容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奕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中心职业健康体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体检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末梢血组(100例)和静脉血组(100例),采集末梢血组体检者的末梢血作为血液检验样本,采集静脉血组体检者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检验样本,为这两组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检验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末梢血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静脉血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比较,WBC、RBC、Hb、Hct、PLT等指标均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末梢血的实测值及稳定性均低于静脉血。采用静脉采血的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玉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氨茶碱和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58例小儿哮喘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9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氨茶碱和麻黄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3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纯应用氨茶碱相比,联合应用氨茶碱和麻黄汤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更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采用。
作者:雍振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在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未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为2.20%。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为0.4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00%,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牟英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对行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7例接受中心静脉压持续动态检测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体会。结果:与接受护理干预前相比,本组67例患者在接受相关的护理干预后其患处愈合的情况、受损器官功能恢复的情况、发生感染的情况、营养状况等方面的指标均较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ICU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促使其病情尽快痊愈,改善其受损器官的功能,降低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PICU病房收治7例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这7例患儿治疗期间,对他们进行了一般护理、呼吸护理、饮食护理、消毒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7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没有发生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心力衰竭和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患儿。这7例患儿在出院后,均有没留下咳嗽、哮喘等后遗症。结论:对重症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殷勤;卢亚芳;顾莺;胡静;陆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将护理的方法、体会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这20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心理状态均良好,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对接受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韦清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应用血清学检查及CT检查手段对胰腺癌和反复发作性胰腺炎进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35例胰腺癌患者与32例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CT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胰腺炎患者与胰腺癌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24个小时后进行血清淀粉酶检测的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在进行CT检查时,胰腺癌患者胰腺增大的表现具有局限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增大呈弥漫性。胰腺癌患者在进行胰腺强化扫描时可出现结节状或肿块持续性弱强化的特点,胰腺炎患者在进行胰腺强化扫描时可出现肿块型不均匀性强化的特点。胰腺癌患者与胰腺炎患者在胰管扩展及胰腺密度等方面的临床表现相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临床上单纯应用血清学检查手段及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较难对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进行鉴别诊断。联合应用CT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对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进行鉴别诊断可显著降低这两种疾病的误诊率或漏诊率。
作者:杨加荣;陈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上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52.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20.0%,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4.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的指导下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减少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西瓜霜外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单纯采用西瓜霜外用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西瓜霜外用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2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改善的患者有13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0%;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3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改善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11.58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西瓜霜外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文娟;喻慧铭;叶茂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基层医院对产妇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进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发生失眠、产后抑郁的几率、泌乳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其新生儿罹患肺炎、湿疹、感染的几率。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发生失眠、抑郁的几率较低,泌乳率较高,其新生儿发生感染、肺炎及湿疹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产妇进行优质的围产期护理服务可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升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叶小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尼莫地平片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智力测量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ADL评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尼莫地平片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业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顺产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3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00例产妇根据胎心情况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分娩时出现胎心异常的115例产妇;对照组有分娩时胎心正常的185例产妇。我们对所有产妇在分娩时都进行了胎心监护,通过对胎心监护的观察,研究胎心异常与产妇分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出现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脐带因素、酸中毒以及其他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产妇,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胎心监护可以有效地观察出产妇及胎儿的状况,为分娩后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蔡群;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有22例患者。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分型疗法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3%,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9.1%。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薛为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观察中医辩证治疗妇女生殖器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生殖器炎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试验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妇女生殖器炎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90例混合痔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外剥内扎创面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痊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术后12h时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混合痔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疼痛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尤明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彩色B超检查法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准确性。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疑似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5例患者进行了彩色B超检查。结果:经彩色B超检查,这15例患者全部被诊断患有心肌致密化不全。他们的心肌厚度约为4.5毫米,其左心室内径约为70毫米,其左心房内径在30~60毫米之间。同时,对这15例患者进行彩色B超检查的结果还发现,他们均合并有其他心脏疾病,其中有4例患者合并有心律失常,有6例患者合并有三尖瓣反流,有5例患者合并有二瓣反流。此后,我们联合使用CT检查法、B超检查法、核磁共振检查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法和病理检查法对这15例患者进行了诊断,结果显示,他们进行彩色B超检查的结果全部得到确认,其进行彩色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100%。结论:用彩色B超检查法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准确性高,可准确地发现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合并的心脏疾病,了解其心脏的病变情况。此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云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