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辉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复方麝香注射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长为108.4±15.1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清醒时长(175.6±14.8h),其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和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中风可取得显著的疗效,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减少其发生后遗症和脑部严重损伤的几率,是治疗脑中风较理想的用药方案。
作者:姜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为骨外科截瘫患者用水垫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我院收治的32例骨外科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然后为其用水垫预防压疮。结果:使用水垫预防压疮,改变了传统的每2h为压疮患者翻身一次的做法,可延长至4h为其翻身一次,不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可以使患者完成正常的睡眠周期,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结论:用水垫能为截瘫术后患者很好地解决皮肤受压的问题,水垫是解决截瘫术后患者皮肤受压的理想工具。
作者: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危重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为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在接受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为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职业素养较差、综合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护理操作不规范、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护理操作(如护理告知行为的缺失、护理操作流程的不当)、缺乏对患者个人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为了在护理急诊抢救室留观的老年危重患者的过程中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我们应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科技能,完善抢救室的医疗预警机制,提高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周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依托比利和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托比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依托比利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0.0%(12/1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依托比利相比,联合应用依托比利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更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78例患者治疗期间,对他们进行了基础护理、眼部护理、疼痛护理、水疱和皮肤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这78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5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8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2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对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书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合并慢阻肺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合并慢阻肺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除了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接受系统的预防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合并慢阻肺患者实施系统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志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总结药师对门诊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干预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门诊长期用药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跟踪、观察这600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并分析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①在接受调查的600例患者中,用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有315例(52.5%),用药依从较差的患者有285例(47.5%)。②影响这600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方案欠妥、医师和药师因素、药品因素和医患关系紧张因素等。结论:门诊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门诊药师,我们应该积极对门诊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其合理用药。
作者:吴志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患者。我们为治疗组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我们为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西医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57%,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截肢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述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科进行股骨头置换术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的几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经过我们悉心的护理,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发生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的几率为5%。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发生了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发生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的几率为30%。观察组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恐惧焦虑综合征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舒适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夏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发病特点、诊治方法及临床疗效,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入院治疗24小时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评估,其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痊愈的患者有2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4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32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5%。在这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病原因为急性胃黏膜损害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17.5%;发病原因为胃癌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16.25%;发病原因为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32.5%;发病原因为胃溃疡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15%;发病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16.25%;发病原因为其他病因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2.5%。发病季节在春季的患者有32例,占患者总数的40%;发病季节在夏季的患者有21例,占患者总数的26.25%;发病季节在秋季的患者有18例,占患者总数的22.5%;发病季节在冬季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11.2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多由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多发生在春季。及时应用多种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及对症治疗是提高其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欧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前列腺素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激素。这种激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参与了人体内所有细胞的代谢活动。近几年,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前列腺素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前列腺素在临床医学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本文中,笔者从基础医学的角度对前列腺素的发展做一简单的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前列腺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本组56例患者在术后复查X线片的结果显示,其掌平角平均为(11.4+4.0)。,尺平角平均为(16.5+3.2)。。在术后对本组患者在术后月的随访,其骨折均愈合,其中有49例(占87.5%)患者的疗效为优,有4例(占7.1%)患者的疗效为良,有3例(占5.4%)患者的疗效为差,其临床疗效的优良率为94.6%。本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松懈、手术切口感染、骨折再移位及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引发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远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29例),应用比索洛尔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好转率为86.21%,对照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好转率为72.41%,治疗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佳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对免疫增强剂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免疫功能低下与儿童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包括微生物制剂、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剂在内的数种免疫增强剂,对各种免疫增强剂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了重点分析,为免疫增强剂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些研究资料。
作者: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和导致此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57例产妇分娩的活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及导致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有30例新生儿发生窒息,其发病率为2.84%。母亲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胎龄<37周、母亲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发生胎盘早剥、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出生体重<2500g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母亲的分娩方式、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肝内胆汁淤积、胎膜早破、脐带异常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无关(P>0.05)。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上述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山;邢忠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应用X线平片和CT扫描技术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部创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至60号),抽取其中的奇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抽取其中的偶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X线平片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检查后其病情的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病理检查后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肺挫伤和液气胸的例数分别为14例、8例和8例,在进行X线平片检查时被检出肋骨骨折、肺挫伤和液气胸的例数分别为11例、6例和6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病理检查后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肺挫伤和液气胸的例数分别为15例、7例和8例,在进行CT检查时被检出患有肋骨骨折、肺挫伤和液气胸的例数为14例、7例和7例。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检查后其病情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技术在诊断胸部创伤方面的准确率较高。在必要时可联合使用X线平片和CT技术检查胸部创伤,以进一步提高此病的检出率。
作者:邹明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腹腔镜技术在我国已开展了二十余年,发展十分迅速,部分术式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目前,腹腔镜技术发展的市场需求动力已经形成、行业制度与技术规范也得到了初步的确立,但部分关键技术如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自然腔道内镜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就我国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作出展望。
作者:张永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用彩色B超检查法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准确性。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疑似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5例患者进行了彩色B超检查。结果:经彩色B超检查,这15例患者全部被诊断患有心肌致密化不全。他们的心肌厚度约为4.5毫米,其左心室内径约为70毫米,其左心房内径在30~60毫米之间。同时,对这15例患者进行彩色B超检查的结果还发现,他们均合并有其他心脏疾病,其中有4例患者合并有心律失常,有6例患者合并有三尖瓣反流,有5例患者合并有二瓣反流。此后,我们联合使用CT检查法、B超检查法、核磁共振检查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法和病理检查法对这15例患者进行了诊断,结果显示,他们进行彩色B超检查的结果全部得到确认,其进行彩色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100%。结论:用彩色B超检查法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准确性高,可准确地发现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合并的心脏疾病,了解其心脏的病变情况。此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云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产妇分娩方式及其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产妇按照是否有并发症等情况分为研究1组(66例)、研究2组(62例),并随机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分娩羊水正常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三组胎儿发生羊水污染、吸入性肺炎、死亡的情况及产妇的分娩方式。结果:研究1组产妇的正常分娩率为3.03%,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急诊剖宫产率为81.8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产妇的正常分娩率及急诊剖宫产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三组产妇的择期剖宫产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2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1组产妇发生宫内窘迫、羊水粪染、其胎儿发生生长受限、其新生儿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发生单纯的羊水过少对其胎儿的影响不大。在确诊产妇发生单纯羊水过少后可对其胎儿的状况进行监测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其胎儿发生不良事件及结局的几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潘俊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曲伏前列素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复合小梁切除术后发生眼压控制不良的青光眼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曲伏前列素为其进行治疗,并将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单纯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的34例患者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8.20±1.43)mmHg、(17.62±1.40)mmHg、(17.30±1.39)mmHg、(17.14±1.37)mmHg,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平均眼压(26.53±1.45)mmHg,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治疗,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布林佐胺滴眼液进行治疗的6例患者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9.63±1.52)mmHg、(18.24±1.44)mmHg、(17.59±1.37)mmHg、(17.20±1.25)mmHg,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平均眼压(27.25±2.53)mmHg,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的视野缺损检查结果、视力检查结果、杯盘比检查结果及OCT视神经纤维厚度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曲伏前列素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