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月平
目的 了解目前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实验活动中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评估所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市部分从事结核分枝杆菌试验和检验操作的单位进行了评价.结果 本次共调查16家从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实验室中,有68.75%以上的实验室能提供及使用至少4种个人防护用品,有25%的实验室只能提供2种N95 口罩,其中一种不能完全阻挡耻垢分枝杆菌的穿透.在对 27名实验人员N95口罩密合性测试中,只有70.37%的人员防护口罩密合性合格.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场所和顺序不一致,调查共有9种穿脱顺序,采用荧光剂指示物对9种穿脱顺序模拟现场污染测试中,只有1种标准穿脱顺序对工作人员身体不会造成污染.结论 现从事结核分枝杆菌实验活动中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不统一,存在实验室感染风险,急需制订相关规范.
作者:朱仁义;郭常义;葛艺琳;蒋诚;陈泰尧;江宁;陈越灭;田靓;吴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密云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现场采样的方法,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3年共采样1146份,合格112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7.7%,2008 - 2010年合格率依次为96.4%、97.4%和99.5%,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密云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在逐年提高,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不合格情况,需重点加强管理和监督.
作者:满永振;王冬梅;杨育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通过分析不断改进和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采用同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近3年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3年共监测6 052份,合格5 839份,平均总合格率96.48%,2008 - 2010年合格率依次为94.92%、97.74%和96.78%.结论 通过对月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较低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消毒质量,从而确保环境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黄琼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专用培养基,并进行质量观察.方法 应用热力灭菌专用生物指示剂直接培养法,对所研制的培养基质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1号批次的培养基的质量分值为18.58≥17.995,为合格培养基.而2号和3号批次的培养基的质量分值分别为16.94和17.89,均<17.995,为不合格培养基.结论 第1批次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专用培养基用于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指示剂灭菌后恢复培养质量较好,不同批次培养基培养质量存在差异,可通过计算分值方法进行质量鉴定后再使用.
作者:张守钗;徐书华;杨恩;杨宁敏;杨更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嘉定区托幼机构日常卫生消毒效果质量,以便加强管理.方法 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辖区内61家托幼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共采样946份,总合格率为96.30%.其中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剂、物体表面、餐具和工作人员手合格率依次为100%、100%、96.38%、94.26%和91.80%.结论 嘉定区各级托幼机构日常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仍需加强工作人员消毒隔离意识,提高正确洗手的依从性.
作者:朱也凡;许德荣;张欣;沈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湿包的原因,采取减少湿包的措施.方法 采用原因分析法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灭菌物品湿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行改进.结果 调查发现牙钳、刮骨勺等器械包湿包率为35.56%,主要是冷凝水过多和平放以及纸塑包装排除困难等原因所致.经过有针对性地改进,采取调整包装和摆放位置,有效降低了湿包率.结论 牙科器械包湿包发生率高主要是冷凝水排除不彻底和灭菌包摆放不正确,经过改进较好地解决了湿包问题.
作者:郑凯兰;罗鸿雁;龚龙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医院环境监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妇幼保健院2007 - 2009年各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紫外线进行监测.结果 3年共采样1488份,合格1358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1.3%.2007 - 2009年合格率依次为87.8%、90.8%和93.9%;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灯强度合格率分别为94.6%、79.2%、64.0%、100.0%、94.3%和95.3%.结论 妇幼保健院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总体合格率不高,尤其是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医院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蒋月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手术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办法.方法 通过流程化管理和特殊处置方法,对本医院临床精密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 结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处理102 010件.通过对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使其临床使用满意度达99.89%.结论 对精密医疗器械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可有效保障精密医疗器械的良好工作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精密医疗器械维修的成本.
作者:杨秀瑾;商玲;胡春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消毒灭菌知识掌握情况,以促进医院消毒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全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 近一半护理人员没有熟练掌握消毒与灭菌基本知识.护理人员答题正确率高的项目为消毒作用水平的应用,正确率为46.11%.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对消毒与灭菌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初级技术职务的人员.医院医护人员获取消毒知识主要靠自学或部分在职培训.结论 医院护理人员消毒与灭菌知识欠缺,不能熟练掌握基本消毒知识和技能,需要加强在职培训.
作者:俞丽云;朱赛君;官彩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外科伤口换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清洗和湿敷的方法,对伤口防感染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外科伤口清洗、消毒,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保持创面清洁.58例患者伤口中,清洁伤口只需1~2次换药,无一例感染.结论 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清洗和湿敷外科伤口,可有效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于新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托幼机构使用紫外线灯的状况,提出合理的紫外线灯使用方法.方法 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空间紫外线灯瓦数检测及现场紫外线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连云港市托幼机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为60.2%,空间紫外线灯分布功率全部不合格,对紫外线灯使用方法和个人防护存在盲区.结论 连云港市托幼机构应加强学习紫外线消毒知识及其影响消毒的因素,加强使用过程中自检自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紫外线消毒能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
作者:魏春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本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本医院神经外科46例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神经外科46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均通过临床和细菌鉴定得到证实.所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都不同程度耐药,对妥布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范围为56.76%~91.89%;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为2.7%~21.62%.结论 神经外科病人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多数耐药率超过50%,必须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药敏试验率,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杨超;刘大钺;刘金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托幼机构空气卫生质量,规范托幼机构空气消毒工作.方法 对15所托幼机构内30个房间,在空气消毒后,使用自然沉降法、六级撞击法、二级撞击法同步开展采样监测.结果 3种方法监测细菌总数波动在0~973 cfu/m3,均小于1 000 cfu/m3.经统计分析,3种采样方法间有显著性差异,两两比较显示六级撞击法与二级撞击法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托幼机构消毒后空气静态的参考值,建议为1 000 cfu/m3.用二级撞击法取代六级撞击法时,标准值建议做适当下调.
作者:庞志钊;周吉坤;韩艳淑;李峰;郭建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医院新人院职工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新人院职工进行了调查.结果 新人院职工对医院感染、职业防护、手卫生等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5.22%.多数调查项目知晓率都比较高,但有关血液传播性疾病因子及其防控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结论 新人院职工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对一些基本预防措施以及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防控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
作者:李宝珍;平宝华;姬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现场采样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医疗卫生单位142所,采样1 184份,合格1 065份,平均总合格率89.95%.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灭菌器材和紫外线杀菌灯合格率分别为82.53%、97.20%、96.40%、98.26%、96.10%和78.02%.结论 兰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和监督监测,强化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消毒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王芸;强力;杨惠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分析灭菌不合格的因素.方法 将33条纯棉毛巾(33cm×80cm)代替以往使用的纯棉布巾叠成规格为(25cm×25cm × 30cm)±2cm的测试包,每日灭菌前,空锅进行B-D试验,将3M B-D测试纸置于测试包的中间,外用纯棉双层大布巾包裹,封口用化学指示胶带固定.结果 改用纯棉毛巾B-D包的试验合格率为93.2%,明显高于改进前的B-D试验合格率87.2% (P <0.01).结论 改用纯棉毛巾做B-D包,其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均合格,是一种价廉物美、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
作者:陈玉梅;牛静兰;刘红艳;李淑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调查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检出及其耐药现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多元分析方法,对2009年度本医院住院确诊的269例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调杳.结果 269例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均属高龄病人,≥76岁的病人占28.62%;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其中以脑出血为基础疾病者占34.20%;接受泌尿道插管的患者中,发生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者占81.15%.医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标本中,检出的致病菌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和真菌.结论 医院内获得尿路感染高发因素主要为高龄、基础疾病严重和泌尿道插管,应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蒋景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一种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污染菌量的方法.方法 将染菌样品、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的样品、用无菌D/E中和肉汤中和后的样品分别在20℃和35℃条件下用涂抹法和倾注法两种方法测定其细菌总数.结果 在同一温度下,各个样品由涂抹法测得的消毒液染菌量基本一致,中和作用对其影响较小;温度对于苯扎溴铵污染菌量的测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一样品用同一方法在20℃条件下测得的染菌量比在35℃条件下要多;同一样品在同一温度下用涂抹法要比倾注法测得的染菌量要多.结论 在20℃(室温)条件下,用涂抹法测定苯扎溴铵消毒液原液的细菌总数,可以方便、快速、较准确地知道消毒液染菌量.
作者:辛换换;朱汉泉;陈焕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方法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 2006,对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所供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监督、检验和评价.结果 共采集出厂水样品54份、合格33份,合格率71.15%;末梢水229份、合格202份,合格率88.21%.结论 大武口区饮用水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水消毒制度,保证饮水安全.
作者:冒志东;孙东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机械清洗的效果以及影响洗涤洁净度清洗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 用STF清洗效果检测卡,对长龙全自动超声清洗机和单舱喷淋清洗机进行洗涤监测,按常规流程完成功能清洗,观察STF卡颜色变化.结果 长龙全自动超声清洗机和单舱喷淋清洗机的清洗效果无明显差异,较好地清除了 STF效果检测卡上的红色图案.结论 STF效果检测卡能作为清洗机清洗效果监测的有效手段,不同清洗设备对监测用品具有选择性,关注复杂器械清洗洁净度才能保证清洗质量.
作者:陈慧;黄浩;易小梅;向超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