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2012年度天津市医保慢性病患者大额住院费用分析

李岚;张竞超

关键词:住院费用, 药品费用, 付费制度, 医疗保险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08-2012年度天津市住院患者发生费用超过10万元的病例费用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8-2012年度天津市住院费用超过10万元的大额病例为基本资料,计算并分析近5年大额住院病例总费用、总住院天数、人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日均住院费用、药品费所占比例等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2年度天津市大额住院病例人次呈现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1 103人次增长到2012年3 211人次,费用总额由185 520 286元增长到532 837 354元,药品费所占比例由42.53%下降到38.28%,在所有大额病种中,按病例数的多少,排名前3位的依次有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肺炎、白血病.结论 为控制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应制定合理的措施,同时满足患者大病医疗费用的刚性需求.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务人员吸烟现况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医务人员吸烟现况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控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1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省、市、县、乡不同级别的46家医院和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2 600名医务人员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吸烟相关情况调查,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宁夏男性及女性医务人员吸烟率分别为40.5%和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55,P<0.01);现在吸烟率分别为32.0%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96,P<0.01),戒烟率分别为21.9%和3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7,P>0.05).医务人员对吸烟与肺部疾病知晓率达80%以上,但对吸烟与胃溃疡、冠心病、妇女月经紊乱及子宫颈癌等的知晓率均低于60%;仅40.9%的调查对象知道卫生部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面禁烟的确切时间;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控烟知识知晓率更低、态度更保守.男性医务人员随着年龄增加,吸烟可能性增大(OR=1.04,95%CI=1.02~1.05);与医生相比,医院管理工勤人员吸烟的可能性更大(OR=1.90,95%CI=1.32~2.75).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率较高,不同年龄和工作岗位吸烟率不同;医务人员控烟知识不全面,有待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控烟力度.

    作者:张银娥;张炜;谢帆;何源;杨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苏省居民糖尿病疾病与间接经济负担的现状

    目的 了解江苏省居民糖尿病的疾病与间接经济负担状况.方法 利用2010年江苏省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其监测、死因监测等调查数据,采用患病率、死亡率、早死导致的寿命损失年(YLL)、间接经济负担指标对糖尿病的健康损失进行估计.结果 2010年江苏省糖尿病总患病率8.5%,其中男性为8.6%,女性为8.4%;城市总患病率为9.4%,高于农村(7.3%).经2010年全国人口标化患病率为6.5%.糖尿病粗死亡率为13.28/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10.93/10万)低于女性(15.65/10万);城市死亡率(14.59/10万)高于农村(12.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42/10万.因糖尿病损失YLL率为94.44/10万,其中男性(81.06/10万)低于女性(108.01/10万);城市(94.87/10万)略高于乡镇(94.22/10万),标化后的YLL率为84.10/10万;全省因糖尿病导致的间接经济负担约为7.49亿元人民币.结论 糖尿病导致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应当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季晓庆;周金意;韩仁强;武鸣;徐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15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家庭督导化疗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家庭督导化疗管理效果,为肺结核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2011年在驻马店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678例初治涂阳、涂阴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56例每次服药均在医务人员直接监督下执行困难的患者为家庭督导组,并由经过培训的家庭成员落实患者的督导化疗管理.同时,在同期患者中选择年龄、性别相似的病例156例为对照组,每次服药均在医务人员直接指导下进行,并对其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家庭督导组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为95.77%,初治涂阴患者治疗完成率为97.65%;对照组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为97.30%,初治涂阴患者治疗完成率为97.56%.家庭督导组与对照组化疗管理患者治愈率、完成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督导化疗管理与医务人员督导化疗管理在初治肺结核患者工作中取得同样的效果,表明家庭督导在短程化疗中具有实用性、可行性.

    作者:董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焦虑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对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老年医学科门诊及住院患者30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8例,冠心病组155例,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组88例.均行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各项指标的测定,包括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连续5 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LF/HF.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HF均明显降低,LF、LF/HF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HF均明显降低,LF、LF/HF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进一步加重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

    作者:赵海梅;徐春凤;谭翌;杨小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苏州市金阊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关系,为苏州市社区糖尿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2年4-5月,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苏州市金阊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社区(村),以年龄≥35岁并且病程至少1年的8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人口统计学和行为相关资料,并采集血标本进行血脂、血糖和HbA1C等指标检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我管理相关因素与HbA1C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中34.3%的患者HbA1C达标(HbA1C<7.0%).男性中吸烟、饮酒的比例分别为36.8%和22.8%,调查对象超重、肥胖者[体质指数(BMI)≥25.0 kg/m2]占49.2%,知晓糖尿病知识、规律体育锻炼、控制饮食、遵从医嘱及监测指尖血糖≥1次/周的比例分别为78.8%、17.2%、25.8%、19.5%和23.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及调整年龄、性别、病程和药物治疗方式后的结果均显示,遵医嘱和每3~6个月检测1次HbA1C是HbA1C达标的保护因素,而超重、肥胖是其危险因素,多因素调整后OR值分别为1.78(95%CI:1.14~2.51)、2.52(95%CI:1.60~4.00)和0.66(95%CI:0.50~0.89).结论 金阊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低,HbA1C达标率低,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为干预.遵医嘱和每3~6个月检测1次HbA1C有助于HbA1C水平达标.

    作者:卜晓青;王从菊;韦晓淋;晁湘琴;王珂;汤玲燕;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将86例服用磺脲类药超过1年出现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改用瑞格列奈2 mg,3次/d,二甲双胍0.5 g,3次/d;对照组在原来磺脲类药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0.5 g,3次/d;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C肽(CP)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FPG、2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INS水平均下降,而CP水平均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INS、CP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糖尿病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文俊;刘小兰;孙奇华;王琼;寿卫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改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rteri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ACI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AC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每组29例.常规治疗组采用抗凝血、改善微循环、降低颅内压及抗感染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两组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评估ACI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分别为(3.2±0.3)、(2.7±0.4)、(2.3±-0.3)、(1.2±0.1)mmol/L,常规治疗组分别为(3.4±0.3)、(4.1±0.5)、(2.7±0.4)、(1.1±0.2) mmol/L,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伐他汀组TC、TG、LDL水平均明显降低,HD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NIHSS评分[(5.3±1.1)分]较常规治疗组[(8.5±1.6)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改善ACI患者的血脂及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傅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OSAHS合并T2DM患者135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分别为40、39、56例)及单纯OSAHS患者62例、单纯T2DM 69例、对照组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结果 单纯OSAHS组、单纯T2DM组及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分别为(32.46±6.53)、(29.38±5.70)和(18.74±3.37)ng/ml,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7.98±3.74)、(7.65±3.11)和(13.43±2.04)mg/L,与上述3组比较,OSAHS合并T2DM组血清内脂素水平[(46.32±6.21) ng/ml]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4.61±2.33) mg/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SAHS合并T2DM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重度组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54.32±7.19) ng/ml]明显高于中度组[(45.24±6.56) ng/ml],中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31.41±4.31)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血清脂联素含量[(2.94±2.33)mg/L]明显低于中度组[(4.76±2.61)mg/L],中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6.98±2.1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脂素、脂联素可能参与了OSAHS合并T2DM的发生、发展.OSAHS合并T2DM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密切相关.

    作者:徐梅华;袁勇谋;蔡克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海市青浦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效果研究

    老年人跌倒后往往导致机体创伤,生理功能衰退,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危及生命.我们于2009-2010年对上海市青浦区老年人进行跌倒干预研究,为保护老年人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丽芸;郁晞;沈芳萍;周德定;周峰;顾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聊城市区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医务人员实施控烟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聊城市区2家医院业务科室365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为期1年的控烟干预活动,采用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较干预前后调查结果,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由干预前的36.31%下降为23.35%(女性吸烟率为0),控烟知识知晓率、控烟知识与理念、控烟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改变,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知率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在医院开展“无烟医院”创建,对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干预行动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干预,树立医生健康维护者的形象,可起到正面引导公众的作用.

    作者:周丽英;郭秀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安徽省某县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了解当地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抽取安徽省某县5 022名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居住5年以上者)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放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17.52%(标化率为14.81%),其中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8.13%和16.90%.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值分别为395.664、488.945,P<0.01).高血压知晓率为80.80%,高血压控制率为40.34%,药物治疗率为54.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超重(OR=3.494,95%CI=1.271~9.601)、肥胖(OR=6.722,95%CI=2.290~19.728)、40~岁(OR=9.657,95%CI=6.383~14.609)、60岁以上(OR=37.241,95%CI=23.791~58.294)、腹型肥胖(OR=1.460,95%CI=1.068~1.996)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中等劳动强度(OR=0.578,95%CI=0.413~0.809)、重度劳动强度(OR=0.370,95%CI=0.269~0.509)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加强健康运动,合理膳食,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作者:唐震海;孙红敏;宋玉梅;何婷婷;朱敏;程攀;张茜;黄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变化与糖代谢的关系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LFC)在不同糖代谢下的变化及影响LF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23 ~84岁受检者根据肝脏超声检查,分成非NAFLD组125例和NAFLD组75例,再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结果分为糖调节异常(IGR)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组、正常糖耐量(NGT)组3个亚组.应用B超采集肝脏图像,计算LFC=0.618×标化肝肾回声比值+0.256×标化肝脏回声衰减率-0.530,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LF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非NAFLD组中3个亚组年龄、腰围、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NAFLD组年龄、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血尿酸(SUA)、FPG、2hPG、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非NAFLD组与NAFLD组比较,其中腰围、BMI、DBP、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S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糖代谢紊乱的加重,LFC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ALT是影响LF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随糖代谢紊乱的加重,LFC明显升高,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春梅;聂秀玲;孙丽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维生素D缺乏对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维生素D水平缺乏对于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为保护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5年11月至2009年10月,选取12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维生素D水平,并采集患者溃疡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记录患者各项临床资料,随访溃疡愈合后的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26例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有98例(77.8%),28例患者未检测出细菌生长,98例患者检测出细菌139株.多因素非条件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75 nmol/L、既往住院病史及糖化血红蛋白>6%是糖尿病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01、1.391和3.957,95%CI分别为1.035~2.447、1.124~2.583和1.437~9.77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的感染菌株.维生素D正常组(≥75 nmol/L)、轻度缺乏组(50~ nmol/L)、中度缺乏组(25~nmol/L)和重度缺乏组(<25 nmol/L)糖尿病足溃疡3年无复发率分别为43.0%、40.1%、25.1%及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75,P=0.04).结论 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是糖尿病足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度及重度缺乏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后容易复发.

    作者:陈鹤鸣;张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及无反应人群特点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初步探讨CRT无反应人群的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45例接受CRT或CRT除颤器(CRT-D)的患者,扩张性心肌病26例,缺血性心肌病19例;QRS波时限≥120 ms;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6例,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9例,心房颤动8例.超声心动图证实存在心脏收缩不同步.3例已因三腔起搏器电池耗竭行置换.观察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前、后3个月血浆氨基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分析无反应人群的临床特点.结果 8例(17.78%)患者植入CRT-D,平均随访(58.7±21.7)个月,随访结束时生存率84.32%,效应率为71.11%.同CRT前(3.45±0.50)相比,CRT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53±0.8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RT后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4.19±10.91) mm,左室射血分数为39.31±9.08,NT-proBNP水平为(1 770.16±1159.85) pg/ml,与CRT前[分别为(70.11±11.6) mm、30.19±5.07、(2781.69±2068.60) pg/ml]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患者效应率为50%,低于窦性心律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效应组(分别为25%、28.13%)相比,无效应组植入CRT-D比例(0%)较低,术后QRS波时限变宽者(61.54%)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应组3个月时NT-proBNP水平[(2 504.46±1 448.73) pg/ml]明显高于效应组[(1 471.84±882.5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术前[(2 701.00±1 145.96) pg/ml]相比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疗效肯定,无反应者存在不具备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后备支持、CRT后QRS波时限变宽及CRT后3个月NT-proBNP水平无下降的特点.

    作者:付海霞;张嘉莹;张静;王现青;赵永辉;陈保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苏省苏锡常地区成人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地区不同性别成人血尿酸(S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有效预防和控制MS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年3-11月在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抽取年龄≥20岁的常住成人3 723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代谢指标测定.结果 男性MS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21.54%、26.95%)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8.31%、1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69和140.403,P<0.05,P<0.01).男性和女性MS检出率随着SUA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趋势x2值分别为103.229和99.419,P<O.01).随着MS组分数目的增加,男性和女性SUA水平均随之增加,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67和0.311,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等变量后,以SUA水平第1分位为参照,男性SUA水平第4分位发生MS的OR值为2.630 (95%CI:1.849~3.740);女性SUA水平第4分位发生MS的OR值为2.955 (95%CI:1.946~4.488).结论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SUA水平与MS的发生均密切相关.在积极关注MS人群防控的同时,也应加强对SUA水平的监测和高尿酸血症的预防.

    作者:沈史伟;李红卫;冯银波;李凤;姚伟峰;沈振海;陆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性别人群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男女人群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HUA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1年安徽省某农场2 742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调查男女人群HUA及MS各组分的检出情况;比较男女在不同年龄段HUA以及MS的检出率;男女分别根据血尿酸(SUA)浓度四分位数分组,比较各组MS的检出率;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男、女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人群HUA的检出率为10.8%,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7.6%;MS的检出率为13.4%,其中男性为18.8%,女性为8.0%.男性HUA、MS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56和74.32,P<0.05).年龄分层分析显示,随年龄增长,男性HUA检出率上升趋势不明显(趋势x2-4.36,P>0.05);女性HUA检出率上升趋势明显(趋势x2=37.66,P<0.05).随年龄增长,男、女MS的检出率均呈升高趋势(男、女趋势x2值分别为7.30、17.36,P<0.05).根据SUA浓度四分位数分组,随着SUA浓度增加,男、女人群中MS的检出率(男性分别为17.9%、11.5%、14.6%、25.4%,女性分别为3.4%、7.4%、16.7%、19.6%)均呈上升趋势(趋势x2值分别为16.78和14.56,P<0.05),女性较男性表现更加明显.男、女HUA组中高甘油三酯(TG)、高收缩压(SBP)、高舒张压(DBP)、超重或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尿酸(N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HUA与体质指数(BMI)、DBP、TG具有独立相关性(OR值分别为1.54、1.92、2.14,P<0.01),女性HUA与BMI、SBP、TG具有独立相关性(OR值分别为1.93、2.32、2.01,P<0.01).结论 不同性别人群SUA水平均与MS水平密切相关,女性SUA水平与MS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赵丽丽;乔瑾;叶帅;王琼;毋飞飞;夏同佳;陈明卫;王佑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以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含有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的临床疗效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有效性,为选择Pu治疗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知识资源总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EMBAS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搜索与Pu及Hp阳性治疗方法有关的文献.依Cochrane评价手册Handbook4.2.6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9篇文献,实验组(含左氧氟沙星)570人,对照组562人.两组治疗Pu有效率的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OR值为3.16(95%CI:2.16~4.62);Hp根除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OR值为2.99(95%CI:2.18~4.11);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实验组的治疗Pu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应用克拉霉素或甲硝唑.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更能有效地促进Pu的愈合,且Hp根除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孙倩;朱红;谢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清华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到2013年5月,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心肌梗死组803例,正常对照组1 2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OR值为1.55,95%CI为1.17~2.06,TT、CC基因型者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1.71(1.22~2.39)和0.53(0.43~0.66).敏感性分析表明,Meta分析结果可靠,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 MTHFR基因C667T多态性可能与心肌梗死相关,携带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患病风险.

    作者:刘婷;任珉;丛洪良;崔让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04-2008年丹东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丹东市1985年建立肿瘤登记报告系统,2004年建立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库(CanReg4),2008年数据进入中国肿瘤登记报告年报,2010年被确定为城市肿瘤报告登记处.现将丹东市2004-2008年城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丹东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人群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常征玲;林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北京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通过社区健康教育项目提高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患者自身责任和潜能,帮助患者进行日常血压控制,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改变其生活行为方式,可提高卫生保健资源利用率[1-3].为了解北京市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我们开展了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砚萍;董建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