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春;骆科美;刘忠凤
针对农村在岗卫技人员基本素质、医疗水平等参差不齐的现状,提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其特点,注重教材选用、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建设、联系临床及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普通专科教育有所区别,提高教学效果,使之学以致用。
作者:季丹;方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入艾司洛尔组(A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符合拔管条件后A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5mg/kg,N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用药后2min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术前(T1)、给药前(T2)、给药后(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1min(T5)、拔管后5min(T6)、拔管后10min(T7)共7个时间点HR、MAP、RPP。于T1、T4、T6时点采集外周血标本5mL,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各时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放免法测定皮质醇(Cor)浓度。结果:T3~T7时N组HR、MAP、RPP明显高于T1时和A组(P<0.05)。T4、T6时N组E、NE、Cor明显高于T1时和A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手术围拔管期应用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预防拔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同时能抑制应激反应,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更为有益。
作者:黄庆先;王鹏;林红;李庆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药品的效期管理方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实施药品效期管理优化,比较优化前后平均每月用药突发状况和患者用药满意度。结果:药库效期管理优化后平均每月的用药突发状况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效期优化管理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保证用药安全,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并且能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
作者:陈慧;陈琳;梁冬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农民工的职业卫生行为干预对其病害的预防效果。方法:抽取遵义市1200名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600名进行职业卫生行为干预,作为干预组;另600名农民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对职业病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干预组对职业病的了解程度以及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农民工对职业病知识的了解,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农民工职业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如何预防和治疗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方法:某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情属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诊断标准的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源性并发症远远低于对照组,评分明显下降。结论:手术前的充分准备以及规范的操作都有助于并发症的减少。手术难度低也有助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兰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电子病案是保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处于安全状态的信息依据,医疗部门应当重视电子病案的管理。医院精细化管理实质上就是通过改善医院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医院管理工作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化、精细化,提升医院组织管理的效率与执行力。该文主要针对医院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电子病案管理进行分析,探究电子病案的信息挖掘、利用以及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作者:陈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消失率约为21.67%,治疗12个月,颈动脉斑块消失率约占58.33%,未消失斑块大小均有所收缩;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治疗前共118块,治疗6个月后增加7个,增长率约为5.93%,治疗12个月后增加19个,增长率约为16.10%;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效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降低治疗的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消退颈动脉斑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茂春;骆科美;刘忠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的10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安全护理、皮肤护理、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有效护理,10例患儿中6例基本恢复,3例遗留轻微肢体功能障碍,1例存在语言障碍,无1例护理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潘月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孕栓以及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穿刺引产法终止13~18周妊娠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3~18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24例,B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孕栓组)41例,C组(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35例。结果:宫缩发动时间、终止妊娠成功时间、产时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B组显著低于A、C两组(P<0.05)。完全流产率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不全流产率、清宫率、再次清宫率、感染率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孕栓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终止13~18周妊娠方法。
作者:孙静波;朱凤琴;吕发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妇科手术前两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寻求一种比较安全、更有效的肠道清洁方法。方法:将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对照组采用常规肥皂水清洁灌肠。比较两组肠道准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清洁肠道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适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
作者:谢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6年5月16日~20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所致职业损伤研究进展”(编号:2016-12-01-023(国))在合肥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高等院校等130多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作者:王峰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准备时间、急救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某医院急诊科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1年护理准备时间、急救操作评分、专科理论知识评分、综合抢救能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实施后患者护理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实施后患者急救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培训模式用于急诊科可有效缩短护理准备时间,提高急救能力,并有助于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医改已进入到关键期,做好新形势下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即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任务。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准确分析医务人员思想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不断丰富建设内涵,提升医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营造利于医院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凝聚正能量,才能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神圣职责。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哮喘阶梯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予阶梯式治疗方案,随访1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年后哮喘发作次数、喘息天数、住院次数、肺功能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后哮喘发作次数、喘息天数、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肺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者予以阶梯式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卢超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析高职护理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提出现阶段加强高职护理类学生人文素养建设应注重:文化、诚信、感恩及生命等方面教育;构建一个从管理者、教师到学生全员参与;从课堂、图书馆、校园到社会全覆盖;从现实到网络的立体多维交错的素质教育平台,从而有条理的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内容融入日常的教育中。
作者:许红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5月26日,宁国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开诊。院领导班子成员、行政后勤科室负责人、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主任及康复医学科全体人员参加开诊仪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康复医学的发展,广大患者对于个体功能的恢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患者,经过近2年的积极筹建,该院积极成立康复医学科,填补了宁国市康复治疗学科的空白。科室位于急诊康复楼3-4层,总面积达3000m2,设置床位52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1人,拥有宣城市规模大的康复训练中心,设有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室、心理和认知评估训练室、传统治疗区、蜡疗熏蒸室和理疗区等。针对脑卒中、脊髓损伤、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儿童脑瘫、骨关节损伤、截瘫、失语、吞咽功能障碍等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大程度地提高残障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绞痛发生率、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后收缩压以及心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32.65%和住院时间(15.47±1.38)天,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5.10%与(22.78±2.1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变化以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为优秀的治疗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头痛、眩晕、胸闷等症状,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郭炳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接受减重外科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该文对1例重度肥胖患者行减重手术的围手术期个案护理进行探讨,心理护理、协助完成术前检查、胃肠道准备、皮肤准备、呼吸道管理、并发症观察及饮食和运动的指导等。
作者:王小英;周艳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提高老年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2014年1-12月,年龄60~80岁的手术患者20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改良穿刺置管法,实验组采用在改良穿刺置管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置管方法(改进置管法)。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95.2%,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78.8%。结论:改进置管法能明显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章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