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研究

徐步;王自林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原则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早期系统化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康复护理1个月后康复情况.结果:经平均1个月的康复治疗,康复组ADL能力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提高,经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过敏性紫癜56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2岁儿童是过敏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100%出现皮肤紫癜,其中80.4%为首发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皮肤型紫癜较为多见;其次为腹型,关节型、肾型过敏性紫癜虽然少见,但因缺乏皮肤紫癜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注意.

    作者:曹良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如何保障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该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毕业实习带教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若干对策.

    作者:李曙;洪云;李朝品;王丽;蒋韶明;余结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都是营利性的义齿公司,与其他临床医学类相关专业相比,在实习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该文通过对某校8年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习管理的经验的总结,对该专业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及建议,为今后该专业学生进行实习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宣汉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66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分布及概率.方法:回顾性调查某医院近5年各类输血事件,收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共计14600例(每一供血者为一例)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66例(占1.114%),其中输注血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率为1.47%,输注全血为1.37%,输注机采血小板为1.11%,输注红细胞悬液为0.78%;166例输血不良反应中,发热反应占51.20%,其次是过敏反应,占45.78%,无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应用输血新方法、新技术大范围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朱德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附件疾病的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附件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妇科附件手术89例的术式及并发症的治疗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可替代部分附件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点,可通过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练操作和器械性能而预防其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妇科附件疾病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叶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62例唇腭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唇腭裂患者手术成功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2008年3个月~6岁唇腭裂患者562例,分别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56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患儿创口愈合顺利,外形恢复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整复效果,腭裂患者发音改善.结论:随着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发展,其护理亦不断发展,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樊丽;陈叶俊;郭爽;刘道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进展(综述)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影响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进展进行总结.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可增强供应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制定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室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作者:陈宽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和治疗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经治愈的20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记录患者再次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并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9例患者的补片部分取出,1例患者全部取出).术后20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随访中未有疝的复发及切口再次感染,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为9个月.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的外科治疗,手术取出感染补片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孙春磊;滕安宝;查晓光;夏群;吴家照;李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诊手术患儿家长焦虑因素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调查急诊手术患儿家长的焦虑情况及焦虑的相关因素,寻找能减轻其焦虑程度的应对措施,使家长能协助患儿配合治疗.方法:应用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焦虑量表对60例急诊手术的患儿家长进行术前术后测查.结果:急诊手术患儿家长术前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术后(P<0.01);术前祖父母焦虑评分高于父母(P<0.01);急诊手术患儿家长焦虑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术前主要因素是担心手术、麻醉及预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术后主要是医疗费用和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注意祖父母角色的特殊性,加强和重视急诊手术患儿家长的术前心理疏导.

    作者:程亚艳;张文秀;苏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4例体会

    目的:探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某医院对3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施行高位结扎,顺行置入剥离器抽剥主干,去血带去血后点状剥除术,治疗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单肢手术时间30~60min.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近远期治疗效果肯定,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吴道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子内镜常见故障预防及处理

    目的:介绍电子内镜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总结2007年7月~2011年5月OLYMPUS电子内镜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结果:内镜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是送气、送水不畅,严重的故障是CCD损坏.结论:除了正确的操作和完善的保养外,对内镜常见故障的预防和处理尤显关键重要.

    作者:吴桂萍;夏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减少其在诊疗过程中院感的发生.方法:针对口腔门诊发生院感的原因,采取了职业防护、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手卫生及院感专业知识培训,规范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等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口腔门诊各项消毒隔离指标均符合和达到卫生部有关院感管理质量标准.结论:加强口腔门诊院感预防措施的落实,可有效控制院感的发生.

    作者:李仕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359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系统、规范化的护理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并发症发生,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尽快掌握其护理要点,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并能控制疫情的扩散.

    作者:李维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1例分析

    报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病例.回顾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死亡病例延误诊治原因有以下两方面:①对该病的认识不足;②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呕吐、便血未及时与儿科沟通.认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目前NEC防治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翟敬芳;吴杰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合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合肥市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0年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献血方式,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计献血366540人次.其中,街头献血294896人次、单位预约献71644人次.献血人群中,单位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1.67%、38.33%;18~45岁人群献血人比例96.75%;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为57.00%.献血人群以单位职工和在校大学生为主;初次献血的人群仍然是构成献血人群的主体.结论:应当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与招募工作,发展固定献血者,并向农村延伸是今后招募血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魏家余;王震;尹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讨PICC门诊的运作及管理模式

    目的:为带管患者提供规范的、统一质量标准的导管维护.方法:建立PICC门诊,严格人员的培训、考核及准入,严格执行PICC相关制度和流程.结果:PICC门诊的导管维护方便院内院外置管病人,有助于PICC导管维护得到规范化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结论:成立PICC门诊,促进了PICC的规范管理和专业化发展,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萍;贺雪梅;徐军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镇痛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镇痛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某医院200例剖宫产产妇出现的不良反应所给予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剖宫产产妇使用镇痛泵后通过及时的观察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预见性观察、合理的防治、及时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或避免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镇痛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桃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血培养122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1173例患儿入院时行血培养并用MICROSCAN AUTO4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1173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22例,总阳性率为10.4%,其中革兰阳性菌112株,占总分离茵的91.8%,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占总分离菌的86.6%.革兰阴性菌10株,占8.2%.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为青霉素,依次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等.革兰阴性菌对亚安培南、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敏感.多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或头孢菌素酶.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新生儿败血症/菌血症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NICU病原菌的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和播散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峰;李维春;张克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胸骨正位改良方法对胸骨骨折的诊断

    因胸骨正位片胸骨影与胸椎、纵隔影相重叠,为了使胸骨骨折显示更加清晰,该文通过对患者体位、曝光条件、曝光距离等方法加以改良,对28例胸骨正位进行拍摄,显示效果满意.

    作者:余德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掌侧LCP治疗3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按AO/ASIF桡骨远端骨折分类:B2型4例,B3型9例,C1型7例,C2型8例,C3型2例)患者.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17例、良9例、可3例、差1例.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9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达90%.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掌侧LCP具有手术简便、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有效防止复住丢失疗效满意的优点,辅以植骨能有效防止关节面塌陷、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肌腱激惹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家宁;张科;张大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