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宁;张科;张大鹏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25%,不良反应率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对照组治愈率85%,不良反应率1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可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报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病例.回顾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死亡病例延误诊治原因有以下两方面:①对该病的认识不足;②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呕吐、便血未及时与儿科沟通.认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目前NEC防治过程中的关键.
作者:翟敬芳;吴杰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原则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早期系统化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康复护理1个月后康复情况.结果:经平均1个月的康复治疗,康复组ADL能力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提高,经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作者:徐步;王自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因胸骨正位片胸骨影与胸椎、纵隔影相重叠,为了使胸骨骨折显示更加清晰,该文通过对患者体位、曝光条件、曝光距离等方法加以改良,对28例胸骨正位进行拍摄,显示效果满意.
作者:余德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2岁儿童是过敏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100%出现皮肤紫癜,其中80.4%为首发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皮肤型紫癜较为多见;其次为腹型,关节型、肾型过敏性紫癜虽然少见,但因缺乏皮肤紫癜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注意.
作者:曹良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儿童保健体检中断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体检覆盖率提供参考.方法:对建立儿童保健手册但未能按时体检的402名儿童的看护人进行电话问卷调查,了解其体检中断原因.结果:调查儿童家庭大部分以儿童祖辈看护为主,占总数69.15%.保健意识薄弱,认为体检不重要者占48.50%.因忘记未按时体检者占22.88%.国体检不方便者占15.42%.其他原因占13.18%.结论:儿童看护人保健意识薄弱、体检间隔时间长、家长易忘记等因素是儿童保健体检中断的主要原因.提高儿童家长的保健意识,是提高儿童保健体检覆盖率的有效方式.
作者:随光辉;文采连;刘燕;戚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急诊科在职教育的应用成效.方法:运用护理程序5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在职教育.结果:护士理论水平、技术水平、科研能力、护理质量、护理服务均有较大提高.结论:在职教育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对于提高护士学习主动性及在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厚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镇痛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某医院200例剖宫产产妇出现的不良反应所给予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剖宫产产妇使用镇痛泵后通过及时的观察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预见性观察、合理的防治、及时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或避免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镇痛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桃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在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内镜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行胆汁引流,其中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8次、胆道金属支架置放术(EMBE)6次,双支架1次.结果: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放置胆道内支架1周后,患者的相关指标TBIL,ALT、AST、AKP及r-GT明显下降,黄疸和肝功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例患者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天后基本降至正常.全部患者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放置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向阳;杜四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以G县人民医院为个案,探索医务社会工作与处理医患纠纷之间的适应性,以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解决县级医院的医患纠纷问题.该文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县级医院处理医患纠纷的过程中,现有的制度和处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医疗环境变化.从医务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厘清该专业方法对于县级医院医患纠纷处理的正向功能.
作者:黄晓;周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进手术室大专以上学历护生的带教方法.方法:选择106例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生,改进带教方法、心理疏导、体验式模拟教学,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改进带教模式,护生在综合素质和技能等各方面都明显得到提升,提高了带教质量.结论:改进带教方法在手术室带教中值得推广.
作者:程贤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影响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进展进行总结.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可增强供应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制定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室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作者:陈宽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组织形态学实验教学负荷加大,而高质量组织教学切片严重不足,结合实践,探讨数字切片在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应用的可行性.采取虚拟切片技术的方式,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
作者:陈晓宇;贾雪梅;吴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为带管患者提供规范的、统一质量标准的导管维护.方法:建立PICC门诊,严格人员的培训、考核及准入,严格执行PICC相关制度和流程.结果:PICC门诊的导管维护方便院内院外置管病人,有助于PICC导管维护得到规范化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结论:成立PICC门诊,促进了PICC的规范管理和专业化发展,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萍;贺雪梅;徐军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相对于传统的玻璃切片而言,数字化虚拟切片具有不褪色、易保存、图像清晰、可随意放大缩小等优点.它与Motic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相结合应用于病理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切片检索与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自由复习,提高了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作者:詹鹤琴;曹立宇;李昊;江燕;蔡永萍;张洪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1173例患儿入院时行血培养并用MICROSCAN AUTO4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1173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22例,总阳性率为10.4%,其中革兰阳性菌112株,占总分离茵的91.8%,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占总分离菌的86.6%.革兰阴性菌10株,占8.2%.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为青霉素,依次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苯唑西林和红霉素等.革兰阴性菌对亚安培南、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敏感.多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或头孢菌素酶.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新生儿败血症/菌血症常见的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NICU病原菌的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和播散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峰;李维春;张克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减少其在诊疗过程中院感的发生.方法:针对口腔门诊发生院感的原因,采取了职业防护、标准预防、严格执行手卫生及院感专业知识培训,规范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等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口腔门诊各项消毒隔离指标均符合和达到卫生部有关院感管理质量标准.结论:加强口腔门诊院感预防措施的落实,可有效控制院感的发生.
作者:李仕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方法:对过去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从药材因素,药物使用不当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原因诸多.结论:健全监督机制,规范使用药物,普及安全用药知识等应对方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程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抗感染、解痉祛痰、通畅气道、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肺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治疗组的血气分析、肺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较好,副作用少,用药安全.
作者:裴志强;刘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产科学及护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尝试多媒体、互动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产科学及护理》实训教学中的综合应用,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与孕产妇的多方面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并可提高教师产科护理学实训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侠;黄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