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芙蓉
探讨手术患者皮肤准备工作.综合相关文献,从备皮时间、备皮方法、不同部位的备皮方式等方面对手术患者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爱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开放式经腹股沟入路腹膜前间隙UPP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临床效果.方法:3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式),26例采用腹膜前间隙UPP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上Rutkow组低于UPP组(P<0.01).在手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方面Rutkow组明显高于UPP组(P=0.002).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疗效肯定,UPP术术后异物感轻,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高者,建议用UPP术式.
作者:姜勇;胡孔旺;熊茂明;张嘉伟;黄鹏;盛龙;董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6例意识障碍、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明显好转,3例有所改善,1例持续昏迷者无变化.术后颅内感染1例,腹腔段堵管2例,均治疗后好转;1周后复查头颅CT见脑室明显缩小19例,脑室大小无改变者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早期诊断,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出现的并发症积极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詹荣举;王国平;刘青;俞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筛查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给予及时干预,避免痴呆儿的发生.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上,采用荧光方法测定血中苯丙氨酸(phe)的含量.结果:筛查973907例新生儿,检出苯丙酮尿症(PKU)151例,其中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7例,发病率1/6443.结论:通过PKU患儿早期筛查的结果分析,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巧玲;崔琼;陈建华;李君;沈国珍;胡美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阑尾炎切除28例.先行剖宫产后行阑尾切除3例,术后流产1例.其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妊娠期阑尾炎需及时诊断,手术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柯楠;郑春生;王士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LC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101例、开腹手术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数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急性胆囊炎早期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张清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问题.随着医改的深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初步建立,而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分别隶属不同部门管理,人为增加成本和造成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割裂.该文通过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一体化的建议.
作者:谭如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局部麻醉下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术后恢复快,随访时间6~14个月,无复发.结论:局麻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较简便,术后复发率低的一种疝修补术,尤其适合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为腹股沟疝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医院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的应用管理问题.对目前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综合论述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作者:胡玲;刘江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与预后因素,以提高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方法:对21例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甲氨蝶呤的治疗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完全缓解有重要意义;多关节炎者和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增高,不利于疾病的缓解;年龄小的患儿和女性患儿远期致残率较高.结论: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差,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在病情反复发作>5年的患儿,均发生了破坏性的关节病变.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甲氨蝶呤在内的联合方案,缩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和减少其剂量,监测各种感染的发生,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5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前CT表现.结果:45例中,CT表现呈圆形、密度均匀、强化均匀、边缘清晰者23例,均为良性混合瘤.病灶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有囊性密度影,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较清晰者19例,其中6例为良性混合瘤,2例为恶性混合瘤,11例为腺淋巴瘤.病灶呈分叶状、圆形、密度不均匀、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模糊、轮廓不清、与临近正常结构分界不清者3例,均为恶性肿瘤.CT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部位、大小、良恶性及肿瘤的周围侵犯情况有准确的定位、定性,在腮腺肿瘤诊断及手术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玲;汪建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注意从植物中寻找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成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讨论抗癌中草药的筛选和合理使用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进入临床使用的中草药物还不多.在合理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就抗癌中草药的筛选和合理使用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作者:金有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清洁效果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病人84例,按照随机分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擦拭法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先冲洗后口腔擦拭再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清洁、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清洁明显改善,发生口臭、口腔炎和VAP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口腔擦拭法和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法,可提高病人口腔清洁,降低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率.
作者:秦玉荣;胡爱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院的财务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档案的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该文对目前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看法.
作者:孟怀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意义.方法: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结果:本术式切口小、术时短、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切口美观、恢复快.结论:小横切口式较传统手术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因咬下唇习惯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7例替牙期因咬下唇习惯所致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应用本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磨牙达中性关系,咬下唇习惯破除,SNB平均增大3.27°,ANB减小3.00°,U1-SN减小4.56°,侧貌协调.结论:该矫治器作用于双颌,对上颌产生远中向作用力,打开咬合迅速,破除咬下唇习惯,协调上下颌功能,治疗积极主动.
作者:陈金林;朱斌;廖珊珊;胥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54例病人,不同程度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和腹腔局限性积液,分别于下腹,上腹置入腹膜透析管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1.5% BAXTER腹膜透析液每日8000ml灌洗,观察血常规,血尿、腹水淀粉酶,血电解质.结果:54例患者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开喆;史皖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结果:42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中,经钬激光碎石一次取净结石40例,2次钬激光碎石取净结石2例.42例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常规放置双J管,双J管留置时间30~60d,平均35d.术后回访效果满意.结论: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佳选择.
作者:陈满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左右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母婴接触途径感染.76%~83%的学生知道性接触可以传播艾滋病.89.9%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68%的学生知道有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28%左右的学生了解吸毒者服用美沙酮可以阻止吸毒、预防艾滋病的传播.结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仍需加强,健康教育要融入更深一层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2年后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四川绵阳市游仙区175名医务工作者(研究组)进行调查,并与安徽省合肥市社区144名医务工作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灾区医务人员SCSQ消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r=0.357,P<0.01)及各因子分(P<0.05~0.01)呈正相关;积极应对分与SCL-90总分各项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震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非灾区医务人员低,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应激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朱道民;李泽爱;刘刚;刘勇;张爱国;董毅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