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21例预后因素分析

王飞

关键词: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预后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与预后因素,以提高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方法:对21例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甲氨蝶呤的治疗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完全缓解有重要意义;多关节炎者和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增高,不利于疾病的缓解;年龄小的患儿和女性患儿远期致残率较高.结论: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差,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在病情反复发作>5年的患儿,均发生了破坏性的关节病变.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甲氨蝶呤在内的联合方案,缩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和减少其剂量,监测各种感染的发生,以改善其预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70例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药敏及抗菌药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某医院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药物敏感试验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药敏结果及抗菌药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各菌种对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万古霉素、米诺霉素和替考拉宁等;对青霉素耐药率100%.抗菌药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为头孢硫脒、氨苄青霉素、夫西地酸钠等.结论:临床医生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在低年龄组葡萄球菌败血症中,建议将头孢硫脒和夫西地酸钠、替考拉宁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药使用.

    作者:姚君;张敏;高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应用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54例病人,不同程度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和腹腔局限性积液,分别于下腹,上腹置入腹膜透析管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1.5% BAXTER腹膜透析液每日8000ml灌洗,观察血常规,血尿、腹水淀粉酶,血电解质.结果:54例患者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和病死率.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开喆;史皖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疗改革形势下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医学专业由于专业性强、岗位有限等原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以来国家正积极进行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这将会给医学生的就业局面改善带来新的机遇.该文结合新医改的内容,对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金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床病例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生物化学内容繁多,学生常感到抽象、枯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临床病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利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机会,使学生领悟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更好地学习生物化学.

    作者:迟雅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病房护士从各个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本科室护士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降低或没有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重要的并发症:包括术后病死率,阴道残端出血,术后腹壁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尿潴留,术后阴道出血等).结论: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葛宜群;马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强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病理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汪晓庆;陈命家;张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43例子痫患者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子痫患者的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及治疗.方法:对43例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子痫患者多,且多自然分娩.后期患者少且多剖宫产分娩.有1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发生急性左心衰,经抢救后结局良好.产后出血5例.新生儿死亡3例,均为自然分娩.结论:子痫应采取相应解痉、镇静、降压、终止妊娠的综合治疗,近年来剖宫产是主要的分娩方式.加强监护,术后充分的镇痛、镇静与解痉治疗协同,可以有效避免再发生子痫和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作者:强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凝血-纤溶异常与PIH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异常对预测进展性颅内出血(PIH)及评判其预后的价值.方法:急诊检测85例重度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伤后6h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并动态复查CT确定有无PIH发生,随访1年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析凝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即有凝血功能异常,APTT延长、PT延长、Fbg下降都与PIH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TT改变与PIH发生及预后无统计学关系(P>0.05).结论:颅脑损伤早期PT、APTT、Fbg变化可作为预测PIH发生的指标之一,对早期APTT、PT延长而Fbg下降者更应积极连续复查头颅CT,以期更加及时诊断PIH的发生.

    作者:詹结民;胡建成;刘健;朱子进;张丰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分析某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相应对策,为其他地区有类似情况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德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MDCT证实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36例影像资料.结果:MDCT及后处理技术能发现X光片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和脱位,它能整体、直观的显示骨折的部位、受累的范围、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碎骨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虽然在敏感性上和X光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分型上明显优于X线片,能准确的进行骨折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及后处理技术对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骨折的分型,对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啸峰;钱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医院的财务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档案的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该文对目前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看法.

    作者:孟怀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氧驱动雾化吸入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小儿哮喘病例,遵照医嘱配制药液,按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规范操作,使药液随氧气的吸入而发挥作用.结果:本组237例患儿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缓解哮喘和提高肺功能的作用,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效果满意.结论:作为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喉头水肿、改善通气等重要手段,其起效快、操作简便、用药量小、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计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6%和77.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8.6%及62.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达拉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更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苏永峰;孙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结合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分析声像图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7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及凸阵、线阵探头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不同病理分型的声像图表现.结果:12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113例,漏诊14例.声像图主要表现为阑尾自身和阑尾周围不同程度的改变.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并可初步提示阑尾炎的分型,可作为协助临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吴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阑尾炎切除28例.先行剖宫产后行阑尾切除3例,术后流产1例.其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妊娠期阑尾炎需及时诊断,手术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柯楠;郑春生;王士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6例意识障碍、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明显好转,3例有所改善,1例持续昏迷者无变化.术后颅内感染1例,腹腔段堵管2例,均治疗后好转;1周后复查头颅CT见脑室明显缩小19例,脑室大小无改变者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早期诊断,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出现的并发症积极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詹荣举;王国平;刘青;俞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51例苯丙酮尿症早期筛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筛查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给予及时干预,避免痴呆儿的发生.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上,采用荧光方法测定血中苯丙氨酸(phe)的含量.结果:筛查973907例新生儿,检出苯丙酮尿症(PKU)151例,其中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7例,发病率1/6443.结论:通过PKU患儿早期筛查的结果分析,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巧玲;崔琼;陈建华;李君;沈国珍;胡美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生理学教学的体会

    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好生理学,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采用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加强实验教学,密切联系临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峰;朱洁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腹股沟腹膜前间隙UPP三维网片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开放式经腹股沟入路腹膜前间隙UPP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临床效果.方法:3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式),26例采用腹膜前间隙UPP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上Rutkow组低于UPP组(P<0.01).在手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方面Rutkow组明显高于UPP组(P=0.002).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疗效肯定,UPP术术后异物感轻,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高者,建议用UPP术式.

    作者:姜勇;胡孔旺;熊茂明;张嘉伟;黄鹏;盛龙;董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硫唑嘌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1例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硫唑嘌呤后未再出现急腹痛.结论:硫唑嘌呤可以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的复发率.

    作者:黄庆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