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改革形势下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吴金庭

关键词:医疗改革, 就业, 基层医疗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医学专业由于专业性强、岗位有限等原因,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以来国家正积极进行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这将会给医学生的就业局面改善带来新的机遇.该文结合新医改的内容,对如何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进行了探讨.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MDCT证实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36例影像资料.结果:MDCT及后处理技术能发现X光片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和脱位,它能整体、直观的显示骨折的部位、受累的范围、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碎骨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虽然在敏感性上和X光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分型上明显优于X线片,能准确的进行骨折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及后处理技术对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骨折的分型,对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啸峰;钱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生理学教学的体会

    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好生理学,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心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采用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加强实验教学,密切联系临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峰;朱洁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分析某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相应对策,为其他地区有类似情况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德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井下煤矿工人和地面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比较

    目的:调查比较井下作业煤矿工人和地面作业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3名井下煤矿工人和219名地面煤矿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煤矿工人SCL-90总分、总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等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并有极显著性差异.井下矿工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因子均分均高于地面矿工,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煤矿工人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井下煤矿工人的心理问题较地面作业煤矿工人更为明显,应加强心理健康综合性干预.

    作者:钟明贵;刘雷;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A组,n=20)和连续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B组,n=20);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和拔管时(T4)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完全清醒时间.结果:麻醉过程中B组HR、MAP比A组更平稳,且麻醉恢复更快.结论: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作者:吴凤琴;朱华忠;魏俊生;鲍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体会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意义.方法: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结果:本术式切口小、术时短、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切口美观、恢复快.结论:小横切口式较传统手术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计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6%和77.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8.6%及62.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达拉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更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苏永峰;孙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高校大一大二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左右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母婴接触途径感染.76%~83%的学生知道性接触可以传播艾滋病.89.9%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目前不能治愈.68%的学生知道有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28%左右的学生了解吸毒者服用美沙酮可以阻止吸毒、预防艾滋病的传播.结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仍需加强,健康教育要融入更深一层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结合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分析声像图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7例急性阑尾炎病例,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及凸阵、线阵探头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不同病理分型的声像图表现.结果:12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113例,漏诊14例.声像图主要表现为阑尾自身和阑尾周围不同程度的改变.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并可初步提示阑尾炎的分型,可作为协助临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吴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病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强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病理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汪晓庆;陈命家;张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阑尾炎切除28例.先行剖宫产后行阑尾切除3例,术后流产1例.其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妊娠期阑尾炎需及时诊断,手术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柯楠;郑春生;王士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患者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综述)

    探讨手术患者皮肤准备工作.综合相关文献,从备皮时间、备皮方法、不同部位的备皮方式等方面对手术患者皮肤准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爱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床病例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生物化学内容繁多,学生常感到抽象、枯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临床病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利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机会,使学生领悟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更好地学习生物化学.

    作者:迟雅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21例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与预后因素,以提高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方法:对21例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甲氨蝶呤的治疗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完全缓解有重要意义;多关节炎者和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增高,不利于疾病的缓解;年龄小的患儿和女性患儿远期致残率较高.结论: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差,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在病情反复发作>5年的患儿,均发生了破坏性的关节病变.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甲氨蝶呤在内的联合方案,缩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和减少其剂量,监测各种感染的发生,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6例意识障碍、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明显好转,3例有所改善,1例持续昏迷者无变化.术后颅内感染1例,腹腔段堵管2例,均治疗后好转;1周后复查头颅CT见脑室明显缩小19例,脑室大小无改变者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早期诊断,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出现的并发症积极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詹荣举;王国平;刘青;俞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 SAP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外营养组(A 组,n =25)和肠内营养组(B组,n =25),A组给予全肠外静脉营养7d,B组患者早期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7d,采集两组患者发病当日及第4、7d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T细胞亚群数值,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B组(肠内营养组)患者第4、7d CD3+、CD4+/CD8+值较A组(肠外营养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而CD8+显著降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苏勤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0年合肥儿童手足口病病例肠道病毒血清基因型分析

    目的:对合肥地区2010年5~7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病毒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后待细胞病变(CPE)达到++++以上后提取RNA.分别用EV71和CA16的V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并根据血清型不同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77例患儿采集的标本中65例分离到病毒;经RT-PCR检测发现其中47例CA16阳性,18例为EV71,比例为2.6∶1.CA16感染和EV71感染在患者的年龄大小、症状轻重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两者感染对临床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周洁;刘雷;王扬;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干髓治疗复发的原因及再治疗的方法

    目的:探讨干髓治疗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治疗的方法.方法:选择100例干髓治疗失败的患者,采用塑化治疗和牙胶冷测压充填,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重新治疗的患者,2年的随访发现临床症状消失,X线显示根尖周有新骨形成占92%.结论:干髓治疗失败率较高,重新采用根管再治疗和塑化治疗后能大大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朱光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腹股沟腹膜前间隙UPP三维网片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开放式经腹股沟入路腹膜前间隙UPP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临床效果.方法:3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式),26例采用腹膜前间隙UPP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上Rutkow组低于UPP组(P<0.01).在手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方面Rutkow组明显高于UPP组(P=0.002).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疗效肯定,UPP术术后异物感轻,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高者,建议用UPP术式.

    作者:姜勇;胡孔旺;熊茂明;张嘉伟;黄鹏;盛龙;董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目的:总结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通过52例患者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加强腹股沟管前壁进行精索原位修补替代传统的网塞加补片方式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52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5min,术后1d均能起床活动,住院时间3~5d,52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48个月无复发.结论:单纯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精索原位修补,结合疝囊高位结扎以及内环口修补,经济实用,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