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A组,n=20)和连续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B组,n=20);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和拔管时(T4)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完全清醒时间.结果:麻醉过程中B组HR、MAP比A组更平稳,且麻醉恢复更快.结论: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作者:吴凤琴;朱华忠;魏俊生;鲍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管理干预措施对某院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干预前后骨科手术出院患者病例为对象,设计手术预防用药调查统计表,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30DDD,下降50.10%;人均抗菌药物使用费用下降48.70%(P<0.01);抗菌药品占住院药品比率下降19.32%(P<0.01);人均住院药品费用下降18.30%(P<0.05);术前0.5~2h首次用药时机符合率上升19.21%(P<0.01),但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预防用药的药物选择有待改进.结论: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作者:凌艺兰;徐文科;汪峰;章考飞;王星星;陈修强;万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筛查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给予及时干预,避免痴呆儿的发生.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上,采用荧光方法测定血中苯丙氨酸(phe)的含量.结果:筛查973907例新生儿,检出苯丙酮尿症(PKU)151例,其中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7例,发病率1/6443.结论:通过PKU患儿早期筛查的结果分析,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巧玲;崔琼;陈建华;李君;沈国珍;胡美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合肥地区2010年5~7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病毒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后待细胞病变(CPE)达到++++以上后提取RNA.分别用EV71和CA16的V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并根据血清型不同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77例患儿采集的标本中65例分离到病毒;经RT-PCR检测发现其中47例CA16阳性,18例为EV71,比例为2.6∶1.CA16感染和EV71感染在患者的年龄大小、症状轻重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两者感染对临床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周洁;刘雷;王扬;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生物化学内容繁多,学生常感到抽象、枯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临床病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利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机会,使学生领悟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更好地学习生物化学.
作者:迟雅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因咬下唇习惯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7例替牙期因咬下唇习惯所致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应用本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磨牙达中性关系,咬下唇习惯破除,SNB平均增大3.27°,ANB减小3.00°,U1-SN减小4.56°,侧貌协调.结论:该矫治器作用于双颌,对上颌产生远中向作用力,打开咬合迅速,破除咬下唇习惯,协调上下颌功能,治疗积极主动.
作者:陈金林;朱斌;廖珊珊;胥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结果:42例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中,经钬激光碎石一次取净结石40例,2次钬激光碎石取净结石2例.42例患者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常规放置双J管,双J管留置时间30~60d,平均35d.术后回访效果满意.结论: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佳选择.
作者:陈满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行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76例中择期手术151例,急诊手术25例,切口长度(5.0±0.5)cm,手术时间(40±25)min,术后平均住院3~5d.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避免了LC及传统开腹术的一些弊端,效果确切,无需特殊器械,便于在基层开展,患者愿意接受.
作者:王军;苏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复杂型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MDCT证实的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36例影像资料.结果:MDCT及后处理技术能发现X光片不能发现的隐匿性骨折和脱位,它能整体、直观的显示骨折的部位、受累的范围、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碎骨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虽然在敏感性上和X光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分型上明显优于X线片,能准确的进行骨折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及后处理技术对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骨折的分型,对临床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啸峰;钱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 SAP患者,随机均分为肠外营养组(A 组,n =25)和肠内营养组(B组,n =25),A组给予全肠外静脉营养7d,B组患者早期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7d,采集两组患者发病当日及第4、7d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T细胞亚群数值,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B组(肠内营养组)患者第4、7d CD3+、CD4+/CD8+值较A组(肠外营养组)有显著的升高(P<0.05),而CD8+显著降低(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苏勤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分析某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相应对策,为其他地区有类似情况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德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硫唑嘌呤后未再出现急腹痛.结论:硫唑嘌呤可以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急腹症的复发率.
作者:黄庆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安全文化在急诊风险管理中的意义.对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路运用到风险管理中.加强护士培训教育、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规避护理风险;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风险干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认为运用护理安全文化到急诊风险管理中能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差错率及纠纷发生率.
作者:陈昌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6例意识障碍、语言、智力与肢体运动明显好转,3例有所改善,1例持续昏迷者无变化.术后颅内感染1例,腹腔段堵管2例,均治疗后好转;1周后复查头颅CT见脑室明显缩小19例,脑室大小无改变者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早期诊断,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对出现的并发症积极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詹荣举;王国平;刘青;俞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医院的财务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档案的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该文对目前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看法.
作者:孟怀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通过52例患者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加强腹股沟管前壁进行精索原位修补替代传统的网塞加补片方式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52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5min,术后1d均能起床活动,住院时间3~5d,52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48个月无复发.结论:单纯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精索原位修补,结合疝囊高位结扎以及内环口修补,经济实用,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与预后因素,以提高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方法:对21例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甲氨蝶呤的治疗对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完全缓解有重要意义;多关节炎者和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增高,不利于疾病的缓解;年龄小的患儿和女性患儿远期致残率较高.结论:全身型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差,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在病情反复发作>5年的患儿,均发生了破坏性的关节病变.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甲氨蝶呤在内的联合方案,缩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和减少其剂量,监测各种感染的发生,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猪囊尾蚴病又名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就近年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宇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开拓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强化教学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病理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汪晓庆;陈命家;张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科收治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达拉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少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