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刘雷;王扬;李菲菲
目的:研究开放式经腹股沟入路腹膜前间隙UPP三维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临床效果.方法:3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式),26例采用腹膜前间隙UPP修补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手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费用上Rutkow组低于UPP组(P<0.01).在手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方面Rutkow组明显高于UPP组(P=0.002).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疗效肯定,UPP术术后异物感轻,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高者,建议用UPP术式.
作者:姜勇;胡孔旺;熊茂明;张嘉伟;黄鹏;盛龙;董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科收治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联合治疗,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两组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GC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依达拉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少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因咬下唇习惯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选取7例替牙期因咬下唇习惯所致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应用本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磨牙达中性关系,咬下唇习惯破除,SNB平均增大3.27°,ANB减小3.00°,U1-SN减小4.56°,侧貌协调.结论:该矫治器作用于双颌,对上颌产生远中向作用力,打开咬合迅速,破除咬下唇习惯,协调上下颌功能,治疗积极主动.
作者:陈金林;朱斌;廖珊珊;胥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合肥地区2010年5~7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病毒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后待细胞病变(CPE)达到++++以上后提取RNA.分别用EV71和CA16的V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并根据血清型不同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77例患儿采集的标本中65例分离到病毒;经RT-PCR检测发现其中47例CA16阳性,18例为EV71,比例为2.6∶1.CA16感染和EV71感染在患者的年龄大小、症状轻重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两者感染对临床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周洁;刘雷;王扬;李菲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经口儿童腺样体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腺样体肥大需手术的患儿74例在鼻内镜直视下,经口使用电动切割器切除腺样体,对其疗效与以往传统术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夜间打鼾、鼻塞等症状消失,无鼻腔黏膜损伤、鼻腔粘连,无鼻出血、咽鼓管圆枕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鼻内镜下经口行腺样体切除术能彻底解除鼻咽部后鼻孔阻塞,创伤小,且并发症少,手术疗效较好.
作者:汪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某医院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药物敏感试验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小儿葡萄球菌败血症药敏结果及抗菌药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各菌种对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万古霉素、米诺霉素和替考拉宁等;对青霉素耐药率100%.抗菌药使用频度由高到低为头孢硫脒、氨苄青霉素、夫西地酸钠等.结论:临床医生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在低年龄组葡萄球菌败血症中,建议将头孢硫脒和夫西地酸钠、替考拉宁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药使用.
作者:姚君;张敏;高忻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猪囊尾蚴病又名猪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就近年猪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宇芙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小儿哮喘病例,遵照医嘱配制药液,按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规范操作,使药液随氧气的吸入而发挥作用.结果:本组237例患儿均能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缓解哮喘和提高肺功能的作用,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效果满意.结论:作为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喉头水肿、改善通气等重要手段,其起效快、操作简便、用药量小、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小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35岁,体重60~82.5kg,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用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用盐酸布比卡因,两组均选择L2-4间隙用针内针方法行麻醉,记录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生命体征、肌松效果、牵拉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改良Bromage评分:A组与B组比较,小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B组(P<0.05);两组均未见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两组出生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轻,术后患者能及早活动,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医院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的应用管理问题.对目前外来手术器械在手术室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综合论述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作者:胡玲;刘江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筛查出苯丙酮尿症的患儿给予及时干预,避免痴呆儿的发生.方法:新生儿出生72h后,充分哺乳6次以上,采集足跟血滴于专用滤纸上,采用荧光方法测定血中苯丙氨酸(phe)的含量.结果:筛查973907例新生儿,检出苯丙酮尿症(PKU)151例,其中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7例,发病率1/6443.结论:通过PKU患儿早期筛查的结果分析,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巧玲;崔琼;陈建华;李君;沈国珍;胡美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局部麻醉下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术后恢复快,随访时间6~14个月,无复发.结论:局麻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较简便,术后复发率低的一种疝修补术,尤其适合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为腹股沟疝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阑尾炎切除28例.先行剖宫产后行阑尾切除3例,术后流产1例.其余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妊娠期阑尾炎需及时诊断,手术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柯楠;郑春生;王士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方法:将9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每组30例,Ⅰ组用5ml肝素稀释液,Ⅱ组用5ml生理盐水,Ⅲ组使用原液进行正压封管,观察静脉留置针阻塞、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静脉留置针阻塞、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原液进行封管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节省资源等优点.
作者:潘群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分析某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相应对策,为其他地区有类似情况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德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病房护士从各个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及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本科室护士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降低或没有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内重要的并发症:包括术后病死率,阴道残端出血,术后腹壁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尿潴留,术后阴道出血等).结论: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葛宜群;马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通过52例患者单纯采用医用聚丙烯网片加强腹股沟管前壁进行精索原位修补替代传统的网塞加补片方式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52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35min,术后1d均能起床活动,住院时间3~5d,52例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随访1~48个月无复发.结论:单纯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精索原位修补,结合疝囊高位结扎以及内环口修补,经济实用,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清洁效果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病人84例,按照随机分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擦拭法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先冲洗后口腔擦拭再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清洁、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清洁明显改善,发生口臭、口腔炎和VAP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应用口腔擦拭法和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法,可提高病人口腔清洁,降低口臭、口腔炎和VAP的发生率.
作者:秦玉荣;胡爱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意义.方法: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结果:本术式切口小、术时短、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切口美观、恢复快.结论:小横切口式较传统手术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行右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76例中择期手术151例,急诊手术25例,切口长度(5.0±0.5)cm,手术时间(40±25)min,术后平均住院3~5d.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避免了LC及传统开腹术的一些弊端,效果确切,无需特殊器械,便于在基层开展,患者愿意接受.
作者:王军;苏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