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梅
目的: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研究的分析,搭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实际工作;方法:文献研究与实践资料的分析;结果: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主体、内容、策略与措施进行了阐述;结论:在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中,应充分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相关法律依据,保证人员、设施到位.
作者:孙国梅;吴晓红;李荣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按压与否与局部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腹部注射后左侧采用常规棉签按压3~5分钟,右侧注射后局部不按压,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数及出血的程度.结果:局部不按压皮下出血率及出血程度显著低于按压者(P<0.01).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不按压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率及出血程度.
作者:郑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发生率和发生部位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用Zung自评抑郁表对182例脑卒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33.88% .左半球发生率64.52%远大于右半球发生率35.48%,前半球发生率67.74%远大于后半球发生率32.26%.结论:PSD发生原因复杂多样,而卒中部位只是发生抑郁中的某一种原因.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能够减轻致残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金雨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标准大骨瓣组24例,其中死亡6例(25%),重残/植物生存9例(37.5%)和中残/良好8例(33.3%).常规骨瓣组30例,其中死亡13例(43.3%), 重残/植物生存13例(43.3%),和中残/良好5例(16.7%),两组中残/良好率、病死率相差显著(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常规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夏;姜新建;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朱庆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整理近年来有关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部分文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的内容从亚低温的分类、相关研究、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实施策略,并发症分别展开阐述.结果: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疗效显著.结论:其治疗时间窗、对血清CRP 水平的影响以及和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仍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舒志强;姜新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合肥高新区天乐社区消化性溃疡患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①高新区天乐社区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于北京地区,好发部位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低.②溃疡高发季节以冬季高,夏季低.③溃疡患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杨书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灌注加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2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甲氨喋呤(MTX)75~90mg.再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术前、术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及肿块大小变化. 结果:26例中25例成功,成功率达96.16%. 结论: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灌注栓塞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并可预防和控制破裂大出血.
作者:王金林;江谋应;金涛;徐万里;潘功义;李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4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出血易发部位及在鼻内镜下经微波热凝或小范围填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95.3%.结论: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关键是找出出血部位.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针对性强,痛苦小,术后反应轻,安全有效.
作者:刘正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5-氟脲嘧啶(5-FU)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晚期大肠癌47例,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3h.第1天;亚叶酸钙100mg/d,静滴2h,第1~5天;5-FU500mg/m2,静滴6~8h,第1~5天;21天为一个周期,所有患者都接受3个周期的治疗后间隔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47例总有效率为40.4%.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9例.主要毒副作用为消化道毒性,末梢神经炎,骨髓抑制等.无治疗相关死亡者.结论:奥沙利铂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芳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对65例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行床边纤支镜治疗的护理配合.探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容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床边纤支镜吸痰技术在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上和治疗上的重要价值.方法:操作前做好患者准备及抢救药品、物品的准备,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做好呼吸机监护及吸引器管理.结果:本组69例次的床边纤支镜诊疗操作,通过操作前后的胸片复查,提示肺不张好转;血气分析氧分压、氧饱和度均有改善(P<0.05) ,所有操作均一次成功,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配合是顺利进行纤支镜治疗的关键.
作者:姚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2007年6月子宫切除病例52例,其中22例LAVH作为观察组,30例腹式子宫切除术(TAH)作为对照组,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LAVH较TAH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较TAH明显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低于TAH组((P<0.05)). 结论:LAVH具有创伤小、肠道干扰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有效的子宫切除方式.
作者:陈智明;梁茂芸;方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医护配合经验.方法:对33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医护配合处理过程进行回顾.重点是熟练的掌握手术步骤,正确的体位摆放和气腹机的使用.结果:33例手术中医护配合顺利.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术中密切观察,特别是正确的体位摆放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陆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传统护理与整体护理两种模式下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反应的差别.方法:将接受手术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整体组40例,给予有计划的整体护理.对照组40例,仅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监测两组患者术前1天与入室后的脉搏与血压.结果:接受整体护理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生理、心理反应有明显改善,入室后的脉搏与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整体护理有利缓解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反应.
作者:胡华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脊柱嗜酸性肉芽肿MRI影像学资料.结果:单发例12例,多发2例(图A.B.C),颈椎3例,胸椎9例,腰椎2例,多发病灶均位于胸椎.病灶表现为病变椎体不同程度压缩变扁,信号异常,可伴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及椎旁软组织肿块,邻近椎间盘信号未见明显异常.结论:MRI对病变范围、软组织改变及周围结构是否受累显示非常清楚,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MRI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诊断.
作者:王宝春;周晓秋;秦国初;杨献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误诊的1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资料.结果:19例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有病例均经甲状腺功能(T3、T4、TSH)等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经抗甲状腺素药物治疗或放射性碘131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组人体器官功能失调的症候群.常表现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失调症状,这些症状往往集中在某一脏器或器官,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变化,因而常依据出现症状的器官而被诊断为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神经性尿频等.临床应及时进行T3、T4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
作者:张存军;王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82颗隐裂牙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82颗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后的观察分析.结果:82颗隐裂牙治疗成功率为92.7%.结论:综合治疗隐裂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蕾;何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混合变应原检测对变态反应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e-Star变应原检测仪,通过RAST FEIA(荧光酶标法)进行混合变应原检测.结果:432例患者进行混合变应原检测,阳性177例,阳性率40.9%.混合吸入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混合食物变应原(P<0.005).混合螨类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混合吸入变应原(P<0.005).混合鱼虾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混合食物变应原(P<0.005).混合食物变应原和混合水果变应原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混合鱼虾变应原和混合水果变应原阳性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混合变应原检测对变态反应病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荣光生;刘思文;严玉兰;仇煜;赵世光;施德重;黄学勤;高忻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TP-ELISA、TP-PA、TRUST、三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住院的手术前和输血前病人梅毒筛查方法.方法: 以TP-ELISA法检测住院患者标本2138例,TP-ELISA阳性者以TP-PA确认,并检测TRUST.结果: 共检出TP-ELISA阳性32例,检出率为1.49% .其中TP-ELISA 阳性、TP-PA 阳性31例,符合率96.8% ;TP-ELISA阳性、 TP-PA阴性1例,TP-ELISA假阳性率为3.2% .31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 阳性18例,检出率58.1%(18/31); 其余13例TRUST阴性,未检出率41.9%(13/31) .结论:TP-ELISA是住院病人手术前和输血前梅毒筛查的理想方法.
作者:徐伟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对86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盐酸氟西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3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L)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进行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均P<0.01).结论: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仅对抑郁有明显效果,且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云;张彩峰;李宏;杜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安普贴合贝复济治疗III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将32例III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8例.对照组常规清创消毒后,用红外线照射,外用无菌纱布包扎;观察组按常规清创消毒后,喷贝复济,待干后用安普贴贴于创面上,根据情况换药.两周后对两组病人的压疮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统计量Z值3.912,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普贴联合贝复济治疗III期压疮的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王刚;曹教育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