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消毒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喻晓芬;王峥;过湘钗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 医院消毒, 医院感染, 管理
摘要: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指从大量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1,2].随着现阶段医院信息系统在日常应用中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挖掘技术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的极大重视[3].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饱和蒸汽质量对化学指示胶带颜色变化的影响

    目前,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监测已成为常规,通过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方法,可确保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在人为控制范围之内.

    作者:丁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自治区直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 自治区直医院是室内空气卫生合格率为81.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5.6%;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77.0%;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6.1%;无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8.8%;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合格率为100%.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较好,但多数医院医护人员手和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卫生消毒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唐小兰;林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方式洗手后细菌指标监测结果

    目的 比较普通自来水肥皂洗手和臭氧水洗手除菌效果.方法 采用棉拭涂抹采样法和活菌计数法对两种洗手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 普通自来水肥皂洗手后除菌效果合格率为61.9%,臭氧水洗手后除菌效果合格率为69.16%.结论 两种不同洗手方法除菌效果无明显差别,除菌效果合格率偏低.

    作者:胡应辉;刘甜来;蓝志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含碘口含片杀菌规律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两种含碘口含片(西地碘片和维善碘片)杀菌效果及其在唾液中的杀菌规律.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有效碘测定方法进行试验检测.结果 含有效碘750 mg/L的两种口含片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作用2 min,杀灭率均为100%.相同含量有效碘的两种口含片对唾液中上述3种细菌杀灭率为96.5%~99%.将两种含碘口含片分别置于1 ml唾液中2 min,西地碘片的有效碘为0 mg;维善碘片的有效碘尚有0.88 mg.两种口含片均采用铝塑包装,室温贮存8年,西地碘片有效碘下降率为66.7%,维善碘片有效碘下降率为62.0%.结论 含碘口含片对水悬液内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唾液中细菌杀灭效果与水悬液相比明显降低;两种口含片在唾液中有效碘快速下降,西地碘下降更快.

    作者:闫黎;陈虹;葛绘虹;赵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青海省西宁市医院内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宁市医院内环境消毒卫生状况,为加强医院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检测方法,对医院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 西宁市25所医院室内空气平均总合格率仅28.7%.医院病房内空气质量平均合格率为43.1%,门诊大厅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仅为14.6%,住院部室内空气合格率为21.7%.物体表面达到卫生标准的平均总合格率为69.9%,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85.7%.结论 西宁市25所省市属医院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比较低,需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管理.

    作者:唐晓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杀菌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进行了检测.结果 以含5070 mg/L邻苯二甲醛的复方消毒液作用1 min和5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为100%.以含5635 mg/L邻苯二甲醛的复方消毒液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10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杀灭率为100%.含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杀菌效果有轻度影响.结论 复方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受有机干扰物影响小.

    作者:程胜中;吴清平;黄静;廖富迎;邓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国消毒学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使用中无菌器械与空气菌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医院使用中无菌器械干式保存时限与室内空气菌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无菌检验和平板沉降法对使用中无菌器械和室内空气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室内有人走动10次,空气中细菌总数达到647 cfu/m3,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使用超过39次,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即受到污染.结论 使用中干式保存的无菌器械污染与空气染菌量及使用次数密切相关.

    作者:吴黎平;张廷轩;程明明;姜国秀;李溪文;付艳;王鑫姝;徐波;高阳;杨莉;张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再生医疗器械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再生医疗器械是指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使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医院再生医疗器械的应用和管理已经发生变化,对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要求更高,对再生医疗器械采取集中式管理的模式成为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趋势.

    作者:叶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去污染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除菌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手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际效果评价,并与肥皂流动水洗手作平行比较.结果 洗手前幼儿手上平均细菌总数为1065 cfu/手,检出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久肠球菌.经肥皂流动水洗手后1 min和60 min,幼儿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53.33%和56.67%,均未检出致病菌.经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洗手后1 min,幼儿手上平均细菌总数为102 cfu/手,合格率为90.00%;抗菌凝胶洗手后60 min,保持合格率66.67%.结论 百蒂芬皮肤抗菌凝胶对幼儿手去污染效果好于肥皂流水洗手,并具有一定持续效果.

    作者:罗引珍;沈伟;王臻;侯立光;唐毅;陆锦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方法选择性分析

    目的 研究准确测定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含量为0.20 g/100 ml醋酸氯己定单方溶液,测得结果完全一致,其相对标准偏差前者为2.4%、后者为3.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回收率在90%~110%之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回收率为10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准确快速、精密度高,是复方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的佳选择方法.

    作者:宋寅生;荆琦;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上海市奉贤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为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我们于2006年对上海市奉贤区2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作者:戴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北京市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托幼机构是幼儿学习、活动、生活的聚集场所,如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了解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状况,于2005~2006年对其所属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进行连续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晓玲;张淑芬;刘英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戊二醛消毒液杀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戊二醛消毒液的卫生质量技术要求,为制定戊二醛消毒剂通用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杀菌、定性灭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通用戊二醛溶液的杀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以医用级戊二醛原料制备的20 g/L戊二醛溶液对不锈钢圆片上的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分别作用5 min和6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作用2 h达到完全杀灭.该溶液连续使用14d后,达到完全杀灭细菌芽孢需要作用5 h.在试验规定条件下,杀菌效果随戊二醛浓度加大、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戊二醛原料由医用级换为生化级其杀菌效果减弱;非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戊二醛杀菌效果有增效作用.含量20 g/L戊二醛溶液密封包装经37℃条件下存放90 d,其含量下降率均<10.0%;经活化后的20 g/L戊二醛溶液常温下存放28 d,其含量下降率均<10.0%,且p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 含量20 g/L戊二醛溶液杀菌效果可靠、性能稳定;戊二醛杀菌效果受其原料级别、配方组份、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房军;姚楚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去除残留消毒剂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种残余消毒剂去除方法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求更准确地评价化学消毒剂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化学中和法、稀释法和中和过滤冲洗法等三种方法对抑菌作用较强的胍类消毒剂去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用5 g/L组氨酸、3 g/L卵磷脂和30 g/L吐温80组成的中和剂,用化学中和法对含50 g/L双胍类消毒液中残留作用去除不彻底,各组长菌数不符合中和剂试验要求;但对含5 g/L双胍类消毒剂的残留作用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相同的中和剂用中和稀释法,对含50 g/L和5 g/L两种浓度的胍类消毒剂残留毒性均可达到有效去除效果.用中和过滤冲洗法不能有效去除含量50 g/L的胍类消毒液残余作用,但可有效去除含量为5 g/L胍类消毒液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用上述复方中和剂进行杀菌效果评价验证试验,以含50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60 min,用化学中和法与过滤冲洗去除残余消毒剂,消毒后检不出存活细菌;而用中和稀释法去除残余消毒剂方法消毒后存活菌数为189 000 cfu/片,平均杀灭率为91.54%.用含5 g/L双胍类消毒液对载体上该细菌芽孢作用60 min,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检验出的消毒后存活菌数基本一致,平均杀灭率完全一致.结论 三种去除残余消毒剂的方法中,以中和稀释法效果好,可用于高浓度抑菌作用较强的消毒剂杀菌效果评价.

    作者:蒋莉;袁庆霞;饶林;武雪冰;张文福;姚楚水;帖金凤;王长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护理质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医疗质量的决定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对医院感染的研究尤为重视,进一步弄清了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唐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院消化内镜消毒与管理

    消化内镜作为一种重要的侵入性诊断及治疗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已十分普遍.由于内镜的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使用后消毒灭菌存在一定难度,内镜购置数量有限,需要内镜检查的患者基数很大,客观上造成内镜消毒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赵东强;姜慧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室保养手术器械的方法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紧急的抢救情况,外科器械和仪器准备必须充分、适用,这关系到抢救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关系到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因而,加强手术器械和仪器的保养至关重要.

    作者:袁春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杀菌效果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光催化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平板沉降采样法进行了现场空气消毒效果检测.结果 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持续运行,在不同人数进入室内活动90 min,人数由2人增加到8人,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所在室内空气自然细菌平均菌数由212 cfu/m3增加至573 cfu/m3;除菌率波动在59.09%~75.00%之间.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所在室内空气自然菌平均菌数由204 cfu/m3增加到535 cfu/m3;除菌率波动在28.30%~48.20%.光催化空气消毒器作用时间由45 min增加到135 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由59.30%增加到68.60%;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作用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由32.40%增加到51.00%.结论 光催化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有一定的除菌效果,但其与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除菌效果基本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爱清;胡和平;段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氨基酸碘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机理研究

    目的 研究氨基酸碘杀菌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为其应用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透射电镜和生化检测等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 含有效碘200 mg/L的氨基酸碘溶液作用3~20 min,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杀灭率范围为99.91%~99.96%;含有效碘400 mg/L该消毒液作用3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可达到100%.经氨基酸碘处理的白色念珠菌外层质膜电子密度明显降低,继而菌体形态可出现轻度不规则,细胞质中细胞器和核质结构形态混乱.氨基酸碘作用可使白色念珠菌膜蛋白含量减少,细菌碱性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渗出,且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有所抑制;细菌核酸无降解发生,但有少量交联物生成.结论 氨基酸碘对白色念珠菌杀灭作用较强.氨基酸碘可使细菌膜通透性明显增加,膜结构蛋白降解,胞质及蛋白酶渗出,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少量细菌核酸发生交联反应.

    作者:熊鸿燕;张耀;李亚斐;朱才众;马翔宇;张路;曾江;曾燕;可金星;黄文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