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素玲;李东升;谢延香
为了观察超声波与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微生物的协同杀灭作用,采用悬液法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单独使用超声波处理10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为89.9%;单独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作用30 s,对大肠杆菌杀灭率为100%;超声波与氧化水协同作用15s,杀灭率亦达到100%.单用超声波处理10 min、单独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作用1.5 min,可将悬液内HBsAg阳性血清的抗原性完全灭活,二者协同作用仅需30 s即可达到完全灭活.结论,超声波与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张弥左;张红雨;李迎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观察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杀菌作用及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采用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以含2500mg/L过氧化氢与2500mg/L碘化钾组成的复方消毒剂,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为100%.以含5000 mg/L过氧化氢与5000 mg/L碘化钾组成的复方消毒剂,按每8 ml/m3的该复方消毒剂对室内空气中人工污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进行气溶胶喷雾,密闭作用30 min,杀灭率均达到99.99%.用该复方消毒剂进行气溶胶喷雾对医院普通手术室等房间内空气中自然菌作用30 min,杀灭率达到96%以上.结论,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用气溶胶喷雾方法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杀灭效果可达到消毒合格要求.
作者:沈建中;彭玉兰;钱万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菌性能及其毒性,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含250 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5 min,对绿脓杆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5.00;含50 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2.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5.00;含200 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5 min,对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4.56.用含25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木质台面、瓷碗及黄瓜上污染的人工菌消毒作用5~3 min,均可达到消毒合格指标.游泳池水经5 mg/L二氧化氯作用30 min,水中自然菌总数均低于1000 cfu/ml,大肠菌群值均低于18 cfu/L.该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584 mg/kg.bw,属低毒;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其含5000 mg/L二氧化氯水溶液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致敏强度为极轻级.结论,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性能,毒性低,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物品及水体的消毒.
作者:张天宝;岳木生;黄晓波;彭明军;唐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使用后的输液器、注射器,常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在对浸泡注射器消毒液的浓度化学监测中,常发现配制后不久的消毒液浓度下降,观察发现是由于注射器残留的药物直接影响含氯消毒剂浓度.为了减少残留药物对有效氯浓度影响,保证消毒效果,试验观察了30种药物对有效氯浓度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旭畅;陶西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婴儿洗澡室是新生儿洗澡和护理的重要场所,对空气细菌数、温度和湿度有严格的要求.针对婴儿洗澡室既要保持适当温度与湿度,又要控制微生物数量的环境,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和研究.
作者:符杏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加强临沂市消毒质量的管理,有效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2002~2003年度对市直医院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了微生物污染监测.
作者:张莉;胡雅琴;季圣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六安市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质量状况,提高医院卫生消毒工作质量.于2001~2004年对六安市医疗单位进行消毒质量监测.
作者:时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观察内镜消毒机及其配套的固体过氧乙酸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法和模拟现场试验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以含58.95 mg/L过氧乙酸和386.30 mg/L过氧化氢的固体过氧乙酸消毒剂溶液,对不锈钢片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7 min杀灭率均达100%;以含过氧乙酸1179 mg/L、过氧化氢7726mg/L的该消毒液作用1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达100%.模拟现场试验中,将含过氧乙酸1179mg/L、过氧化氢7726 mg/L固体过氧乙酸消毒剂置于专门内窥镜消毒机内,按机械规定程序进行循环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和干燥等处理程序共20 min,对污染在模拟载体及胃镜、支气管镜内腔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消除率≥99.99%.结论,该内窥镜消毒机与其专用固体过氧乙酸水解化合生成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进行消毒,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作者:廖如燕;林锦炎;钟昱文;张里君;骆福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我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状况,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我们于2002~2004年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状况进行了监测.
作者:金晓霞;裘立晓;陈美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采用细菌学评价方法对两种方法保存无菌镊子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用含20g/L戊二醛消毒剂湿式保存1周,合格率可保持在95.8%;用干式保存法,2 h后即出现阳性,6 h后合格率只有84.9%.结论,用灭菌剂湿式保存无菌镊子比干式保存法有效时间长,但灭菌剂保存使用时需要冲洗,比较麻烦.
作者:何少璋;周惠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消毒效果的评价是消毒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将消毒处理后的样本转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有无细菌生长或进行活菌计数,以定性或定量数据评价消毒效果.
作者:王庆培;张文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提高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的质量,曾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普通紫外线灯照射、臭氧等传统消毒法消毒,但效果均不理想.后改用以紫外线为主要杀菌因子的多功能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空气消毒,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消毒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桂莲;张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强化戊二醛消毒液经过气化消毒柜气化用于临床物品消毒,为研究其实际杀菌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现场消毒试验进行了观察.结果,以20g/L强化戊二醛消毒液经AJSJ消毒柜内温度44℃条件下气化熏蒸,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繁殖体作用2 h,杀灭率达100%,并可完全破环载体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血清的抗原性.结论,20g/L强化戊二醛在专用设备内进行气化消毒,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灭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作者:尹湘毅;张国琇;丁艳;张皖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过氧丁二酸属过羧酸类化合物,为了解其杀菌效果及稳定性,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以含500 mg/L过氧丁二酸消毒液对布片上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 min,杀灭率均达99.99%.以含5000 mg/L过氧丁二酸的消毒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率均达99.99%.该消毒液原液在37℃环境下放置3个月,过氧丁二酸含量平均下降率为1.5%.结论,过氧丁二酸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性能稳定.
作者:王银屏;马菲;刘贤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院门诊急诊多,病种复杂,患者流量大,是污染相对较严重的部位.护士由于工作性质,每天跟病人打交道,必须执行各种操作,如输液、注射、各种检查及处理各种被污染的物品等.空气污染、利器伤、接触感染等危险因素随时都要面对,病毒和细菌就像无形的杀手,时刻威胁着门诊护士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职业防护,不能有丝毫松懈.在穿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的同时,应做好以下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于海云;于春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建立苯扎溴铵消毒液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一种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进行了实际测定观察.结果,苯扎溴铵在波长262 nm处有大吸收峰值,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208.23 1249.38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对产品样品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1.42%.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毒液中苯扎溴铵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作者:陈元俊;丁川;周金生;卢玉兰;连劲龙;邬冥;郑月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舟山市直属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消毒主要使用紫外线灯照射,少数部分采用层流装置、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及臭氧.为加强对紫外线灯消毒使用情况检查监测,进一步规范空气消毒,我们对市级医疗单位的紫外线灯使用情况连续10年进行抽样检测.
作者:曹刚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输液反应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可能使病人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2002年8月我院某病区一天内连续发生8例输液反应,为查找引发输液反应的原因,我们对输液反应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
作者:林慧萍;潘捷;阮菊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院感染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医院消毒工作质量,了解宁波市市级医院消毒工作开展情况及卫生状况,我们于2004年对宁波市12所医院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
作者:于梅;郑剑;林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病毒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非细胞微生物,目前已发现有700余种与型别的病毒可使人致病,近年暴发的SARS和禽流感都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促进了全社会对病毒性疾病的重视.
作者:吴清平;张晓煜;阙绍辉;邓金花;张菊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