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DMA在交感神经损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的作用

肖冰;杨秀春;鲁静朝;王梦肖;陈会强;李玥;郝杰;靳雅琼;刘凡

关键词:交感神经系统,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去甲肾上腺素,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一氧化氮
摘要:目的 探讨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交感神经损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化学交感神经切断术损毁SHR交感神经,分成交感神经损毁组和对照组,测量常温下鼠尾血压.采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 6 h尿液,检测尿液去甲肾上腺素(NE)排泄量.HPLC法检测SHR大鼠心脏、肾脏及主动脉NE、血管中精氨酸、ADMA及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含量.比色法检测大鼠NO含量和 NOS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交感神经损毁组尿NE排泄量及肾脏、心脏及主动脉NE含量均明显降低(P<0. 01).交感神经损毁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交感神经损毁组肾脏ADMA明显降低,NO含量及 NOS明显升高(P<0.05).结论 交感神经系统可能通过调控ADMA影响血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酶活性分析

    目的 为了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a(USP2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催化机制,构建USP2a C末端催化结构域原核表达质粒pET28a-USP2a-C,分析USP2a C末端催化结构域的活性情况.方法 利用荧光检测方法测定USP2a-C的酶促动力常数,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 MS)分析USP2a的肽酶和异肽酶活性.结果 结果表明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USP2a-C融合蛋白,酶促动力学分析 USP2a-C 水解底物 Ub-AMC 的催化效率 Kcat/Km =2. 53 × 105 mol/(L · s);LC-MS/MS分析结果表明USP2a-C能有效分解 Di-Ub和Ub-V77两种不同性质的底物,并且两者之间的催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 USP2a-C蛋白,并且分析证明其具有完整的去泛素化酶的活性.

    作者:张万方;孙寅玮;王孟慧;黄向瑜;樊松乐;徐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ADMA在交感神经损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交感神经损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化学交感神经切断术损毁SHR交感神经,分成交感神经损毁组和对照组,测量常温下鼠尾血压.采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 6 h尿液,检测尿液去甲肾上腺素(NE)排泄量.HPLC法检测SHR大鼠心脏、肾脏及主动脉NE、血管中精氨酸、ADMA及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含量.比色法检测大鼠NO含量和 NOS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交感神经损毁组尿NE排泄量及肾脏、心脏及主动脉NE含量均明显降低(P<0. 01).交感神经损毁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交感神经损毁组肾脏ADMA明显降低,NO含量及 NOS明显升高(P<0.05).结论 交感神经系统可能通过调控ADMA影响血压.

    作者:肖冰;杨秀春;鲁静朝;王梦肖;陈会强;李玥;郝杰;靳雅琼;刘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FAM96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 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 (FAM96B)在 8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差异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并探讨FAM96B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M96B蛋白在80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 FAM96B蛋白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FAM96B全长序列的pcDNA3. 1-myc-FAM96B重组质粒转染至SGC7901细胞中,分别采用 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FAM96B过表达对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AM96B在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组织(t=25. 218,P<0.05).胃癌组织中FAM96B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 05),然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MTT细胞实验结果表明:FAM96B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示:过表达FAM96B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t=85. 585, P< 0. 05).结论 FAM96B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密切相关.过表达FAM96B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

    作者:叶家欣;王世杰;马丹丹;蔡逊;张智勇;张建新;田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HOPX基因甲基化的检测

    目的 检测脑胶质瘤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homeodomain only protein X(HOPX)基因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及其外周血血浆标本共52例为实验组,选取因颅脑外伤患者术中弃除的坏死脑组织及其外周血血浆标本共20例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和亚硫酸氢盐测序 PCR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HOPX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 实验组脑胶质瘤组织和对照组坏死脑组织中HOPX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71. 15% (37/52)和20. 0% (4/20),实验组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血浆和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外周血血浆中HOPX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5. 38% (34/52)和15. 0%(3/20),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HOPX基因甲基化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病理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血浆中HOPX基因甲基化率较高,可能与脑胶质瘤的发生相关,因其检测灵敏度较高,有望为脑胶质瘤患者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侯保森;徐培坤;王斌;李显雄;李式浩;曹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CP)患儿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脑性瘫痪患儿63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价脑性瘫痪患儿神经运动发育.对受试儿童进行头颅MRI检查,正中矢状位测量胼胝体总面积及分区面积,分析胼胝体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胼胝体总面积及分区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胼胝体总面积与神经运动发育评分存在正相关性,其中粗大运动及适应能力相关明显.结论 脑性瘫痪患儿胼胝体的发育受影响,患儿临床症状越重,胼胝体面积越小,经头颅MRI对其检测可评估脑性瘫痪病情的轻重及治疗效果.

    作者:李红;童光磊;李旭;李司南;周陶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慢性牙周炎中龈沟液的S100A12和MMP-8浓度变化及两者关系探究

    目的 初步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12(S100A12)作为评价牙周疾病生化指标的可行性及与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关系.方法 实验分健康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收集各组患者各位点龈沟液样本.通过 ELISA法检测收集的龈沟液中S100A12和MMP-8的浓度,比较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中S100A12和MMP-8的浓度情况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 4组样本中除了健康对照组与轻度慢性牙周炎组比较得出MMP-8及S100A12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指标和牙周临床指标如GI、PD和AL比较均呈正相关性(P<0.001).结论 S100A12能作为诊断牙周炎症程度的辅助性生化指标,并且与MMP-8的水平和各临床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秦红霞;柯雅莉;郭春杰;王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皖西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在皖西高发地区一般人群布尼亚病毒(SFTSV)IgG抗体阳性率,分析其流行规律.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按照报告病例数进行排序,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 126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采集血液标本并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SFTSV-IgG抗体,分析发病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SFTSV-IgG总抗体阳性率4. 66%.不同行政村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 28,P<0. 01),SFTSV血清阳性数和SFTS发病数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F =11. 51,P<0.01),不同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FTSV-Ig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波浪式的上升,从事不同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21,P=0.01).结论 一般人群对SFTSV普遍易感,皖西SFTS高发病地区SFTSV感染率较高.

    作者:解少煜;吕勇;孙婕;徐鹏鹏;常宏伟;秦伟;李开春;胡颉颖;袁伟;俞亮;谢华;李光江;杨承武;张丽梅;张凤;丁凡;王芹;李德新;王德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桔梗总皂苷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其对GRP78/XBP1/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桔梗总皂苷(CK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CKS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及阳性药来氟米特组(2 mg/kg).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左后足趾皮内建立AA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足肿胀度、多发性关节炎指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 1β(IL-1β)的水平;Real-time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X盒结合蛋白1 (XBP1)、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CKS(100,200 mg/kg)可显著抑制大鼠继发性足肿胀并减轻其膝关节的病理变化;可将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降低(P< 0. 05);同时可以下调GRP78、XBP1、CHOP、 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CKS对AA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抑制内质网应激 GRP78/XBP1/CHOP信号通路,从而抑制滑膜细胞分泌和表达的TNF-a有关.

    作者:陈昭琳;李俊;马陶陶;黄成;沈爱宗;唐丽琴;张善堂;朱鹏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MCF7细胞调控效应的研究

    目的 研究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MCF7细胞的调控效应,探讨肿瘤微环境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I型胶原酶法分离并培养CAFs.DCFHDA法进行活性氧自由基(ROS)检测.应用鸡胚卵黄囊尿囊膜进行血管生成实验.结果 共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和CAFs能促进二者增殖,并可促进ROS生成.在共培养体系中加入过氧化物酶能抑制ROS生成.另外,共培养能明显促进乳腺癌细胞新生血管的生成,而在CAFs中过表达过氧化物酶能显著抑制该过程.结论 CAFs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 ROS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并可促进肿瘤新血管生成.

    作者:李振;屠道远;甄林林;刘敏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乙醛脱氢酶2 (AL-DH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05例患者,包括375例冠心病患者及明确排除的130例非冠心病患者,通过Sanger测序法对ALDH2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ALDH2基因型的分布;同时,将以上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比较三组之间ALDH2各基因型别的分布;并对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所有病变血管进行Gensini评分,比较Gensini评分有无差异.结果 ALDH2基因型的分布在冠心病和非冠心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病变支数之间的ALDH2基因型分布以及野生型、突变型两组的 Gensini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江玲;李玉茜;刘朝中;刘沛;王林海;田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IL-34、M-CSF与肝纤维化、肝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34(IL-34)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能够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系生存、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在各种炎症相关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结构功能上有众多相似之处,但是仍有差别. IL-34和M-CSF均参与了肝纤维化及肝癌的发生发展,并且有能够预测肝脏疾病转归的潜力.进一步阐明IL-34和与 M-CSF在肝脏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阐明肝纤维化、肝癌与炎症反应机制之间的联系,并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殷秋;曹雯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于GEO数据库研究缺氧肺癌中GBE1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探讨糖原分支酶1(GBE1)在缺氧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评估其对肺癌缺氧耐受的意义,并探讨其影响肺癌凋亡的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含20例缺氧肺癌和常氧肺癌组织基因芯片的数据,结合GCBI平台,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体外培养A549细胞,敲降或高表达GBE1,缺氧处理后,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20例肺癌标本中,差异基因共206个,GBE1为差异显著,GO及KEGG通路分析后发现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等多个通路;A549细胞缺氧处理后GBE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敲降GBE1能显著增强A549细胞缺氧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高表达GBE1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 GBE11可能是潜在的造成肺癌缺氧耐受的分子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缺氧耐受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丁翔;葛圣林;张朝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健康育龄女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及碘营养与月经周期的影响

    目的 建立合肥地区健康育龄期女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并探讨碘营养状况与月经周期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月经规律的健康女性128例(18~29岁62例,30~39岁66例),碘足量92例,碘过量36例;处于卵泡早期36例,卵泡晚期26例,黄体中期33例,黄体晚期3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男性81例(碘足量53例,碘过量28例)作为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过硫酸铵法测定尿碘.结果 ① 18~39 岁女性参考值:TT3 (1. 24~2.26) nmol/L, TT4(66. 22~133.04) nmol/L, FT3(3. 82~5.60) pmol/L, FT4(11.51~16. 03) pmol/L, TSH (1.07~4. 13) mIU/L.女性两年龄段甲状腺功能血清各指标无明显差异.②男性参考值:TT3(1.58~2.72) nmol/L,TT4 (71. 95~156. 15) nmol/ L,FT3(4.66~6.47) pmol/L, FT4 (11. 77~20.91) pmol/L, TSH(0.91~4.09) mIU/L.男女总体参考值:TT3 (1. 25~ 2. 60) nmol/L, TT4 (68. 66~144. 86) nmol/L, FT3(3. 85~ 6. 23) pmol/L, FT4 (11. 51~19. 75) pmol/L, TSH (0. 96-4. 12) mIU/L.③女性与男性和总体比较,血清TSH无明显差异,而TT3、TT4、FT3、FT4均降低(P<0.01).④与碘足量组比较,碘过量组女性仅血清TT4浓度降低(P<0.05),而男性各指标无明显变化.⑤月经周期各阶段血清TT3、 TT4、FT3、FT4、TSH、T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育龄女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具有独特性,其受碘营养状况的影响,但不受月经周期变化的影响.因此需建立本地区育龄女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并科学指导其加碘食盐摄入量,有助于优生优育.

    作者:陈婷婷;金秀兰;邓大同;王佑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TGF-β1介导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研究

    目的 血管化的主要方案是先生成血管组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周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构建成血管结构.由于受体自身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稀缺性和异质性,限制了其在血管组织工程学中的广泛运用.因此,本研究对于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是否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功能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方法 利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作为刺激因子,诱导SHED分化为vSMCs.完成诱导后,通过RT-PCR、流式细胞术分析、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基因和特异性蛋白表达情况.此外,借助Matrigel血管生成功能实验来验证SHED来源的vSMCs是否能行使平滑肌细胞的功能.结果 通过分析平滑肌细胞特定标志物(如a-SMA、SM22a、 Calponin和SM-MHC)的表达,证实了 TGF-β1可以诱导 SHED分化为vSMCs,且流式细胞术证实分化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其标志物表达比例高达α-SMA 86. 1%,SM22α 93. 9%, Calponin 56. 8%,SM-MHC 88. 2%.体外 Matrigel 血管生成功能实验表明,由SHED诱导分化的vSMCs在稳定由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所形成的血管结构中发挥着与原代 vSMCs相似的作用.结论 在血管组织工程中,SHED可以成功地诱导为vSMCs,能够成为血管组织工程中一种有前景的种子细胞.

    作者:胡露露;艾琦;胡晓燕;杨梓;王银龙;沈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舌下免疫和皮下免疫治疗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的长期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多重致敏变应性鼻炎(AR)应用单一过敏原舌下免疫治疗和多种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多重致敏AR纳入开放性对照研究,皮内试验或体外实验显示粉尘螨合并一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应用多种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SCIT),另一组应用单一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SLIT),连续治疗3年,于治疗前、治疗第1、2、3年运用记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进行鼻部症状评分.结果 多种过敏原 SCIT和单一过敏原SLIT免疫治疗第1、2、3年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喷嚏、流涕、鼻塞和鼻痒症状评分以及鼻部症状总评分(包括记分法和视觉模拟量表)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SCIT和SLIT免疫治疗2年、3年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年与第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IT治疗第1、2、3年总有效率(60. 0%~66. 7%)均高于 SLIT(40. 0%~56. 7%), SCIT 显效率(10.0%~33.3%)均高于 SLIT(3.3%~23. 3%),但两组鼻部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重致敏AR运用多重致敏原SCIT和单一粉尘螨SLIT,在免疫治疗第1、 2.3年均有效,在免疫治疗第2年时治疗效果趋于稳定,多重致敏原皮下免疫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单一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多重致敏原皮下免疫治疗可能优于单一致敏原舌下免疫治疗.

    作者:马燕;刘业海;里晓红;邱建新;方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IL-6及其受体在胆管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研究胆管癌患者胆管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及其受体IL-6R的表达水平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二者与胆管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40例胆管癌患者癌及其癌旁组织中IL-6及其受体的水平,分析IL-6及IL-6R与胆管癌临床生物学指征的相关性.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IL-6、IL-6R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P<0.05);IL-6、IL-6R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和预后情况等临床生物学特征显著相关. IL-6及IL-6R很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对其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判断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情况.

    作者:刘亮亮;黄强;刘臣海;刘振;齐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与wnt/β-catenin信号相互作用促进卵巢癌细胞转移

    目的 探讨卵巢癌细胞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wnt/β-catenin信号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及其对卵巢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HER2和T细胞因子4(TCF4)的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载体分别构建HER2或者TCF4表达被敲低的 SKOV3细胞,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比较基因表达水平改变对SKOV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分别使用受体刺激剂EGF与wnt3a以及靶向TCF4/β-catenin的小分子抑制剂iCRT14处理,观察其对细胞HER2、β-catenin和TCF4表达量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卵巢癌细胞株SK-OV3高表达HER2和TCF4.敲低HER2表达,β-catenin和 TCF4的蛋白水平会降低(P<0.05);敲低TCF4表达,HER2的蛋白水平也会降低(P<0.05);并且其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加入EGF后,SKOV3细胞中HER2的表达量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同时β-catenin和TCF4的表达也增强(P<0.05);加入wnt3a后,β-catenin和TCF4的表达量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同时HER2的表达也增强(P<0.05);加入 iCRT14 后,β-catenin 和 TCF4 的表达量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同时HER2的表达也减弱(P<0.05);SKOV3-shHER2 和 SKOV3-shTCF4 细胞加入 EGF、wnt3a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上升(P<0.05);SKOV3细胞加入iCRT14,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 卵巢癌细胞中HER2与wnt/β-catenin信号存在相互作用,发挥共同促进卵巢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作者:刘芬芬;高倩;程民;徐婷娟;任荟蓉;沈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低剂量阿司匹林诱导产生的自噬减弱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一定浓度的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产生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方法 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研究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0 mmol/L浓度的阿司匹林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但增加HepG2细胞中自噬小体的数量,增加AMPK表达,降低 mTOR的表达,且和40 μm自噬抑制剂氯喹(CQ)联合使用时,CQ能够增强10 mmol/L浓度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联合自噬抑制剂CQ减弱浓度为10 mmol/L的阿司匹林诱导产生的自噬从而明显增强其抗HepG2作用.

    作者:朱思雅;王梦琳;金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毒症对小鼠额叶谷氨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毒症对小鼠额叶谷氨酸含量和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30只CBA/J雌性小鼠分为3个组,即正常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组(桥本组)、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毒症组(甲状腺毒症组).腹腔注射猪甲状腺球蛋白建立甲状腺功能正常以及合并甲状腺毒症的桥本甲状腺炎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小鼠额叶谷氨酸含量和分布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毒症组额叶Ⅱ~V层中细胞内谷氨酸含量显著增高(P<0.01),桥本组Ⅱ、Ⅲ、V层中细胞内谷氨酸含量增高(P<0. 05);与桥本组相比,甲状腺毒症组额叶Ⅱ~V层中细胞内谷氨酸含量增高(P<0.05).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会导致小鼠额叶细胞内谷氨酸含量增高,合并甲状腺毒症时增高更明显.

    作者:朱敏;蔡瑶俊;陈章祥;樊华;贾雪梅;朱德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中钾通道和NLRP3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血小板中钾通道和 NLRP3的表达,以及与UC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方法 收集11例正常对照组和17例UC患者临床资料.提取血小板,采用 RT-PCR、Western blot 法检测 Kca3.1、Kvl. 3 及 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血小板中Kca3. 1、Kvl.3及NLRP3 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t=-6.067、-4.991、-18.981,P<0.05),与 UC 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UC患者血小板中Kca3. 1、Kvl. 3及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 627、-7. 39、-7. 821,P< 0. 05),与 UC 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UC患者血小板中Kca3. 1与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相关(r =0. 877,P<0.05),Kvl.3与NLRP3蛋白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患者血小板中Kca3.1、Kvl.3及NLRP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Mayo评分均不相关.结论 UC患者血小板中NLRP3与钾通道表达增高,两者具有一定相关.

    作者:叶盛林;梅咏玉;韩玮;杨青;胡翠;刘晓昌;梅俏;许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