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丽;Ahmed Yaser;赵奇红;王华;顾康生
目的 探究褪黑素(Mel)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PDGF-BB) 诱导的肝星状细胞-T6 (HSC-T6)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SC-T6 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Mel 1 nmol/L、1 μmol/L、0.1 mmol/L),MTT实验检测Mel对PDGF-BB激活的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实验检测PDGF-BB、PDGFR-β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ERK1/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DGF-BB能显著诱导 HSC-T6 细胞增殖,明显上调 HSC-T6细胞 PDGF-BB、 PDGFR-β mRNA 及 α-SMA、 ERK1/2、 p-ERK1/2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Mel能够抑制PDGF-BB激活的 HSC-T6 细胞增殖,同时抑制 PDGF-BB、 PDGFR-β mRNA表达,并下调 α-SMA、 ERK1/2、 p-ERK1/2 蛋白的表达.结论 Mel可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HSC-T6 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DGF-BB、PDGFR-β表达,进而抑制ERK1/2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张玉洁;洪汝涛;揭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在骨髓谱系细胞中特异性敲除膜铁转运蛋白(Fpn)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为 Fpn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为含Fpn基因的小鼠,分别对两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进行培养并诱导其分化成破骨细胞,且分为巨噬细胞组、前体细胞组、破骨细胞组.通过TRAcP染色、RT-PCR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Fpn的缺失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染色显示实验组中成熟破骨细胞的阳性表达强于对照组.实验组NFATc1、PGC-1β的mRNA表达量及CTSK、NFATc1、PGC-1β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在骨髓谱系细胞中膜铁转运蛋白的缺失会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
作者:周剑;王磊;储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拉布拉多犬牙槽骨干细胞 (Al-BMSC) 与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I-BMSC) 促进犬种植体近中临界骨缺损修复以及与种植体实现骨结合的能力.方法 构建拉布拉多犬下颌骨种植体近中临界骨缺损动物模型,分别植入 β-TCP+ Al-BMSC、β-TCP+ I-BMSC及单纯 β-TCP.术后4周、8周、10周分别注射荧光标记物四环素、钙黄绿素与茜素红,术后12周获取标本进行荧光标记组织学分析以及硬组织切片组织学分析.结果 荧光标记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β-TCP+Al-BMSC 组和 β-TCP + I-BMSC 组的荧光表达量均比单纯β-TCP组多(P<0.05). β-TCP+Al-BMSC组与β-TCP+I-BMSC组的荧光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组织切片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β-TCP +Al-BMSC 组和 β-TCP+ I-BMSC组的新骨形成面积均比单纯β-TCP组多( P<0.05),β-TCP+Al-BMSC组和 β-TCP+I-BMSC组间的新骨形成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TCP+I-BMSC组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率高于β-TCP+Al-BMS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BMSC和I-BMSC均可促进种植体近中临界骨缺损的修复,两者的成骨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I-BMSC可以促进更多的种植体周围骨结合.
作者:顾旷;周洁;周咏;吴涛;徐孟丹;王默涵;郑文龙;邹多宏;王元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安菲博肽( ANF)对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抗血小板活化机制.方法 用改良线栓法制造小鼠大脑中动脉短暂性闭塞( tMCAO)的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小鼠随即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缺血组、 ANF(4、2、1 μg/ kg)组及阳性药替罗非班( TRF,0.5 mg/ kg)组.ANF组及TRF组在小鼠大脑中动脉短暂性闭塞至脑缺血90 min后进行再灌注,1 h后给予ANF或TRF,给药方法为尾静脉注射.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分别使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的脑组织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vWF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表达.结果 ANF(4、2 μg/ kg)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24 h后tMCAO小鼠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和β-TG的浓度, 降低 tMCAO小鼠缺血脑组织微血管 vWF和 GPIb的表达丰度.结论 ANF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产生对脑缺血小鼠大脑的保护作用,ANF通过降低微血管 GPIbα和vWF的表达丰度,抑制可溶性 P-选择素和β-TG的过度释放,进而影响血小板黏附、聚集及血栓形成,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许哲昊;后世翔;陈春燕;秦志强;王坤;章成;周兰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解冻胚胎移植( F-ET)术前使用阿托西班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F-ET的子宫内膜异症不孕患者,共684例.根据F-ET日是否使用阿托西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9例)于移植前0.5 h 静脉推注小剂量阿托西班(6.75 mg/0.9 ml),对照组(355 例)未使用阿托西班.因年龄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将观察组与对照组以35岁为界再次分组,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中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胚胎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不同年龄组中观察组的胚胎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年龄组中观察组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阿托西班、患者年龄和移植胚胎数对妊娠结局有影响.使用阿托西班(OR=4.04,P<0.01)、移植胚胎数(OR=1.87,P<0.01)是临床妊娠率的提高因素,患者年龄(OR=0.62,P=0.04)是临床妊娠率的降低因素.结论 不同年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在F-ET日移植前给予小剂量阿托西班预处理可明显改善其临床妊娠结局.
作者:王影;胡晶晶;吴荣;王超;李君;魏兆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在糖尿病小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肾I/R加重糖尿病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28 只健康清洁级雄性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血糖假手术组(Sham组)(n=6),糖尿病假手术组( DM+Sham组) ( n=6),正常血糖肾缺血组(I/R组)(n=8),糖尿病肾缺血组(DM +I/R 组)(n =8).通过连续5 d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的方法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4 周后,通过开腹用无创微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静脉30 min,然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12 h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常规生化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反应肾功能情况.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肾组织中 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血糖小鼠(P<0.05),而糖尿病小鼠空腹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血糖小鼠( P<0.05). I/R组和DM+Sham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高于Sham组(P<0.05),DM+I/R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高于DM+Sham组和I/R组( P<0.05).与Sham组比较, Bax和Caspase-3 蛋白表达在I/R组和DM+Sham组小鼠肾组织中升高( P<0.05),Bcl-2 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DM+Sham和I/R组比较,DM+I/R组小鼠肾组织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促凋亡蛋白 Bax 和Caspase-3表达升高,而抗凋亡蛋白Bcl-2 降低,肾缺血再灌注通过促凋亡途径加重糖尿病肾损伤.
作者:韩庆玲;郑德义;李伟人;王志伟;杜娇;王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口腔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Yes相关蛋白( YAP)与上皮间质转化( EMT)相关蛋白 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 YAP、Vim-entin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E-cadherin的阳性表达低于癌旁组织( P<0.01);YAP的阳性率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cadherin、Vim-entin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 P<0.05);YAP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 -0.424,P<0.01),与 Vimentin 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 =0.519,P <0.01). YAP可能通过调控EMT过程促进口腔鳞癌的侵袭转移.
作者:程如玉;韩瑞;王尚华;丁翔;丁丹丹;冯振中;徐锦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 PGS)在高龄和复发性流产(RS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91例行PGS治疗的高龄和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 WGA)结合二代测序技术( NGS)对胚胎23对染色体进行筛查,选择染色体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观察其临床结局.结果 行PGS检测的526枚胚胎,染色体异常率为67.49% (355/526),其中RSA患者染色体异常率为65.96% (217/329),临床妊娠率(CPR)为56.00% (28/50);高龄患者染色体异常率为72.84% (177/243),CPR为57.14% (16/28).结论 高龄和RSA患者胚胎异常率较高,通过PGS可改善其妊娠结局.
作者:韩慧敏;舒明明;揣云海;陈梦楠;郝镁娟;商微;封志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组织中血管活性肽(VIP) 表达及其与癌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极化的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查90例肝癌组织标本中癌组织和癌组织2 cm以外正常组织内的VIP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相应炎症细胞中TAM和两个亚型标志物CD68、CD206、CD11c 蛋白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实时定量 PCR (qRT-PCR)法检测VIP在20对新鲜冰冻标本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结果示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肝癌组织中 VIP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 P<0.01).免疫组化显示VIP在肝癌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 (72/9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29% (26/90). VI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患者临床因素中肝硬化、年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χ2=12.63、4.756,P<0. 05),而与肝癌患者的肿瘤包膜、肝癌TNM分期、肿瘤大小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中VIP的表达强度与TAM标志物CD68 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性,而与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1c呈负相关性.结论 VI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与患者肝硬化及患者年龄相关,提示VIP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VIP可能促进TAM向M2型极化来影响肝癌的生长.
作者:王涛;葛勇胜;刘文斌;束清华;石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大鼠行为学改变与海马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 MKP-1)表达的关系.方法 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PTSD 1 d组、PTSD 3 d组、PTSD 7 d 组、PTSD 14 d组,每组各6只,使用国际认定的单次延长应激( SPS)方法制作大鼠PTSD模型.通过旷场试验、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 qRT-PCR)和 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PTSD 7 d组、PTSD 14 d组与Control组相比直立次数、进格次数以及穿台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TSD 7 d组、PTSD 14 d组与Con-trol组相比,海马组织中MK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TSD样大鼠行为改变、记忆下降考虑与海马组织中MKP-1 基因及蛋白表达增高有关,MKP-1 可能参与了PTSD的发病机制,有望作为PTSD发生发展的参考指标.
作者:邢文龙;刘超猛;王梅子;朱志慧;张桂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病灶与腺体的VTQ比值在乳腺肿块BI-RADS分类校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5 例患者共160个病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病灶进行BI-RADS分类,分别进行病灶VTQ值测量和腺体VTQ值测量.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价乳腺病灶与腺体的VTQ比值的诊断价值,并对BI-RADS分类进行校正.结果 乳腺病灶与腺体的VTQ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 AUC)为0.92,95% CI:0.87 ~0.97,诊断界值为2.68. BI-RADS校正前、后的敏感度为100% 、97.5% ,特异度为51.9% 、77.2% ,准确性为76.3% 、87.5% ,阳性预测值为68.1% 、81.4% ,阴性预测值为100% 、96.8% .结论 乳腺病灶与腺体的VTQ比值可以明显提高BI-RADS的诊断效能,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作者:裴蓓;隋秀芳;张杰;张行;叶显俊;章生龙;王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miR-362-5p在胃癌组织、胃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情况以及miR-362-5p组织差异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TRIzol 法提取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细胞SGC7901、AGS和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RNA后,采用茎环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方法,分别检测miR-362-5p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细胞和胃黏膜细胞的表达水平;通过重组慢病毒转染法构建稳定过表达、敲低 miR-362-5p的细胞系,采用MTT法、迁移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结果 miR-362-5p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miR-362-5p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AGS 的表达量均高于胃黏膜细胞 GES-1 ( P <0.05). miR-362-5p在TNM分期较晚、分化程度较低、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的表达量要高于TNM分期较早、分化程度较高、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在胃癌细胞 SGC7901、AGS 中敲低miR-362-5p 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在胃黏膜细胞GES-1中上调miR-362-5p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miR-362-5p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促癌作用.
作者:魏小丽;Ahmed Yaser;赵奇红;王华;顾康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 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变化,为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阜阳市2008 ~2016年HFMD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用 Real-time PCR 法对HFMD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 2008~2016年阜阳市累计报告HFMD 184 133例,重症1 504例,死亡40例;发病呈双峰分布特点,4 ~7 月为流行主高峰,10~12月为小高峰;年均发病率排在前3 位的是颍州区、颍泉区和颍东区;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94.20% ,男女性别比为1.67 : 1,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A71 占50.94% ,CV-A16 占9.25% ,其他肠道病毒占39.81% ;不同年份优势病原呈现动态变化,其他肠道病毒取代 EV-A71 成为近两年的优势病原;当 EV-A71为优势病原时,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比重增加,EV-A71仍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绝对优势病原.结论 阜阳市HFMD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人群和地区分布,病原谱不断变化.应加强实验室检测,根据病原构成动态变化对重点县区和人群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作者:马婉婉;吴家兵;孙良;许文波;龚磊;陈芳;冀天娇;史永林;万俊峰;陈国平;宋丹丹;李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及正常对照者组织中C/EBPβ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的相关性,探讨其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2例)寻常型银屑病和(15 例)正常对照组组织中 C/EBPβ 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及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EBPβ蛋白表达水平及与患者PASI评分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银屑病中C/EBPβ蛋白广泛表达于表皮各层细胞胞核,以棘层上部及颗粒层为主;正常对照组则可见C/EBPβ蛋白丰富表达于表皮各层细胞胞核. C/EBPβ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EBPβ蛋白表达量与患者PASI评分呈负相关性(r= -3.11,P<0.005).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EBPβ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
作者:柳莉丹;刘红芳;吉苏云;李锦意;张娇;王晓华;陈永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携带FRET体系( YFP-CFP对)的一组原核表达工程质粒,在大肠杆菌( E. coli)中高效表达后,验证该体系FRET信号作为细胞内监测蛋白相互作用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构建 N端、C端以及两端分别编码 YFP和(或) CFP 的 6 个原核表达工程质粒: pNYFP、 pCYFP、pNCFP、 pCCFP、 pYFP-CFP、 pCFP-YFP.设计 YFP-CFP 和CFP-YFP作为阳性对照,而等量的YFP与CFP混合的体系(YFP + CFP)作为阴性对照.将过表达的工程蛋白通过镍柱、分子筛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后使用酶标仪检测相同摩尔浓度纯化蛋白的FRET信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酶标仪检测表达工程蛋白的菌液中的FRET信号.结果 通过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6个原核表达的工程质粒.酶标仪检测的结果显示在体外纯化蛋白条件和菌液条件下均可产生明确的FRET信号.结论 成功构建了FRET体系的原核表达工程质粒,不仅验证了蛋白条件下的可行性,而且验证了菌液条件下的可行性,为在活细胞条件下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进行实时的动态研究,提供一个非常便利的实验方法.
作者:钱月娇;冯钰斌;钱学文;朱传君;李鸽;卢多;陈飞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NMIBC)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Re-TURBT)的术后复发率及进展率,研究NMIBC复发及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二次电切不同手术时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NMIBC患者95例.按照术前制定的筛选标准,将患者分为TURBT组55例及Re-TURBT组40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平均生存时间及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① Re-TURBT组在术后复发率及进展率方面均优于TURBT组,TURBT组及Re-TURBT组术后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16.94个月vs 21.86个月( P<0.05),术后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 RFS)分别为:65.8% vs 86.9% ,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 20.56 个月 vs 23.73 个月( P <0.05),术后18 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3.7% vs 86.3% (P<0.05);②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组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是肿瘤复发及进展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别、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为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组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为肿瘤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③ Re-TURBT组患者根据两次手术间隔时间长短分为两组:≤6周和>6周,两组患者之间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4.00个月vs 16.93个月(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4.00 个月vs 21.00个月(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次电切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膀胱癌复发及进展的风险.对于体积较大(≥30 mm),分期较高(≥T1期),病理级别为高级 别的肿瘤应行Re-TURBT以降低肿瘤复发率及进展率.行二次电切手术的患者,第二次手术应在第一次手术后的6周内进行.
作者:陈伟;杨诚;梁朝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慢性持续期(28例)患者与对照组(21 例)血清中 YKL-40、免疫球蛋白 E (IgE)、白介素4(IL-4)、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水平及肺功能.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学指标水平高于另外两组,肺功能水平低于另外两组,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YKL-40水平与IgE、IL-4水平呈正相关性,与FVC% 、FEV1%呈负相关性. YKL-40参与了哮喘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可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志物及免疫治疗的靶点.
作者:王聪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吗啡后处理(PC)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自噬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PC组( M组),每组16 只.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流装置构建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持续灌注110 min,另两组平衡灌注20 min后实行30 min缺血、60 min再灌注;M组于再灌注开始前即刻给予1 μmol/L吗啡灌流15 s、洗脱15 s,共重复4次.再灌注末,检测冠脉流出液肌酸激酶(CK)活性,分析心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 轻链3-Ⅱ/Ⅰ(LC3-Ⅱ/Ⅰ)以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磷酸化mTOR(p-mTOR)的表达.结果 与 I/R组比较,M组CK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P<0.01),心肌病理学改变较轻,LC3-Ⅱ/Ⅰ比值明显降低(P<0.01)、p-mTOR表达增高(P<0.01).结论 吗啡PC通过激活mTOR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自噬,并进一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赵其宏;张颖;沙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长脂联素( f-APN)在高糖环境下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在葡萄糖含量为4.5 g/L的DEME培养基(高糖培养基)中,应用不同浓度的 f-APN 分别干预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 24 h、48 h,同时应用葡萄糖含量为1.0 g/L的DEME培养基(低糖培养基)作为低糖对照组.实验分为6 组:高糖对照组(0 μg/ml f-APN+高糖,即用葡萄糖含量为4.5 g/L的 DEME 培养基)、 APN1 组(10 μg/ml f-APN + 高糖)、APN2组( 20 μg/ml f-APN + 高糖)、 APN3 组( 30 μg/ml f-APN+高糖)、 APN + SB 组( 30 μg/ml f-APN + 高糖 +10 μmol/L p38MAPK阻滞剂SB203580)、低糖对照组(低糖,葡萄糖含量为1.0 g/L的DEME培养基).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p38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低糖对照组比较,24 h、48 h 后高糖对照组吸光度( OD)值均显著升高( P <0.05),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4 h后,与高糖对照组比较,APN3组OD值显著降低( 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 P<0.05);干预48 h后,与高糖对照组比较,APN1组、APN2、APN3组OD值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5).与APN1组比较,APN2、APN3组OD值更低(P<0.05),细胞凋亡率更高(P<0.05);与高糖对照组比较,APN2组、APN3组的p-p38MAPK蛋白表达量、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APN3组的p-p38MAPK蛋白表达量、Caspase-3 蛋白表达量较APN2 组均更高(P<0.05),APN+SB组2种蛋白表达量相比APN3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全长脂联素在高糖环境下可诱导结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38MAPK通路的激活和Caspase-3 的活化有关.
作者:叶帅;季华;赵晓彤;许慕蓉;陈明卫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础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 039例IVF-ET助孕治疗患者资料,为排除年龄因素干扰将患者分为低龄组(≤35 岁)和高龄组( >35 岁)两组,每组再根据TSH水平分为两个亚组:TSH≤2.5 mIU/L组(对照组)、2.50.05).结论 TSH 2.5~4.0 mIU/L对IVF-ET结局影响不明显,是否需要行IVF-ET助孕前预治疗仍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娄华;马倩;付喜玲;王宝金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