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玉婷;汤其强;任明山
目的 构建micoRNA-205(miR-205)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乳腺癌细胞MB231,建立稳定表达miR-205的MB231细胞株,观察其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 酶切慢病毒载体GV369,设计并合成miR-205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连接到慢病毒载体上.对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进行慢病毒hsa-miR-205的包装和滴度测定.用构建好的慢病毒感染MB231细胞,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iR-205表达水平的变化,MTT和划痕实验观察过表达miR-205后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测序显示,目的基因连接慢病毒载体成功.慢病毒稳定感染了MB231,定量PCR结果显示,感染hsa-miR-205的MB231中miR-205表达明显提高,MTT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感染后MB231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抑制.结论 成功构建了miR-205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表达miR-205的细胞株MB231,显示其可能负调控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为后期进一步研究miR-205的功能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范楚苓;张萍;孙彩虹;钱晨;戚博;赵茹;肖荣琴;刘亚坤;李菲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小儿全身麻醉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全麻下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n=30).Dex组入室后静脉泵注Dex 0.5 μg/kg,10 min后改为0.4 μg/(kg·h)维持至术毕;对照组,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其余麻醉用药相同.选择入室平静后(T1)、Dex或生理盐水负荷量泵注后即刻(T2)、置入喉罩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术毕清醒(T5)5个时点,采集测量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值和血流动力学指标(MAP和HR).结果 与T1时点相比,对照组T2时点BR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5时点的BRS值均降低(P<0.05);Dex组T2时点BRS值显著升高(P<0.05),T3时点BRS值降低(P<0.05),而T4、T5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Dex组在T2~T5各时点BRS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两组患儿的MAP在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间点均降低(P<0.05),T5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T5时点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对照组T2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 T4时点HR减慢(P<0.05),T5时点HR加快(P<0.05);Dex组T2~T4时点HR均减慢(P<0.05),T5时点HR加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T2~T5时点HR均降低(P<0.05).结论 全麻药物降低小儿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Dex可改善全麻药物对小儿BR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叶宏武;刘兴慧;夏寅;李元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转染人胃腺癌SGC7901对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及EphA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HIF-1α基因重组质粒pGCsi-shHIF-1α,转染胃腺癌SGC7901细胞并接种裸鼠(SGC7901/shRNA,实验组),建立裸鼠皮下人胃腺癌移植瘤模型,动态观测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设SGC7901(未转染组)、转染空质粒的SGC7901(SGC7901/Neo,空载体组)为对照.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8周后,获取移植瘤模型瘤组织,称取湿重,免疫组化SP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激酶A2(EphA2)表达.结果 与未转染组比较,空载体组瘤体积、质量改变不明显,HIF-1α转染的实验组的瘤体积、质量明显降低;HIF-1α转染的实验组诱导血管增生、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和EphA2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组、空载体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HIF-1α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腺癌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形成血管拟态及EphA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汪晓庆;曹威;宋先兵;潘献柱;吴义春;陈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单一后路减压联合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单一后路手术进行减压、复位并行椎体前-中柱支撑重建.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来评判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通过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测量患者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以此来评估骨折复位及脊柱前-中柱的重建及维持情况.结果 术中无重要血管以及医源性神经损害发生,亦无死亡病例.术后有2例合并腰背部皮肤挫伤的患者并发切口浅表感染,经扩创换药后愈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除了6例A级的无恢复外,其他患者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高度分别为33.6、57.9、56.2、54.8 mm;后凸Cobb角分别为20.1°、4.3°、4.6°、5.1°.患者术后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高度及后凸Cobb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一后路减压联合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恢复和维持椎体间的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董福龙;宋旆文;葛鹏;章仁杰;申才良;杨庆国;张建湘;江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以组织嗜酸粒细胞(Eos)浸润程度来分类伴鼻息肉型慢性鼻-鼻窦炎(CRSwNP)可能存在的临界值.方法 收集140例CRSwNP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术中收集鼻息肉组织评估组织Eos,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随访.结果 将组织Eos以≤50个Eos/高倍镜视野(HPF)为临界点分组时,术前视觉模拟、鼻窦CT、鼻内镜评分,术后3个月及6个月鼻内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组织Eo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Eos与外周血Eos百分比及绝对值在置信度为0.01时呈显著相关性(ρ=0.459、0.473,P<0.01).结论 对区分嗜酸粒细胞型鼻窦炎与非嗜酸粒细胞型鼻窦炎有意义的临界点可能在50 个Eos/HPF附近(取息肉组织,随机HPF);变应性因素可能对CRSwNP患者鼻息肉组织的Eos增多无影响或影响不大;外周血Eos可能能够成为代表组织Eos高低的一项指标.
作者:李玥;汪银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的重要生物标志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分析了110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HC组);根据其病史、症状、心电图、各种生化结果,利用两种不同的冠心病风险评分系统评估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评分评价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评价所有冠心病;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CEC数.结果 与HC组比较,ACS患者组的CEC计数明显升高,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性升高;CEC计数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低明显相关,TIMI UA/NSTEMI、TIMI/STEMI、GRACE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64、0.61(P<0.05);CE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度可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90(95% CI:0.84~0.94, P<0.01);CEC计数诊断ACS中度可信,AUC=0.89(95% CI:0.82~0.93,P<0.01) .结论 CEC计数的升高和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密切相关,CEC可能成为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作者:潘家义;吴立荣;李伟;李屏;李莎;陈颖;肖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EGFR基因shRNA,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MHCC-97H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GFR和p-EGFR的表达;细胞划痕、Transwell检测MHCC-97H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转染EGFR shRNA组EGFR和p-EGFR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均明显减弱(P<0.05).结论 干扰EGFR可降低MHCC-97H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其远处转移能力.
作者:张传海;桂阳;郭凤林;马金良;余继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在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时的变化及其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体内实验:复制LPS致ALI大鼠模型,分5 ml/kg生理盐水组和5 ml/kg LPS刺激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TRB3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TRB3 mRNA表达.体外实验: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随机分为LPS量效组(0、2、4、10 μg/ml LPS分别孵育4 h)、LPS时效组(10 μg/ml LPS分别孵育0、4、8、12 h)和p38抑制剂(SB203580)干预组(分为正常对照组、10 μg/ml LPS组、10 μmol/L SB203580组、10 μmol/L SB203580+10 μg/ml LPS组).Western blot法检测TRB3蛋白、p-p38和 p38-MAPK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大鼠肺泡壁和腺上皮均表达TRB3;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和大鼠PMVEC均表达TRB3 mRNA;与生理盐水组比较,LPS致ALI大鼠肺组织TRB3 mRNA表达显著增加(t=15.524,P<0.01),LPS刺激的大鼠PMVEC中TRB3 mRNA表达增加(t=7.549,P<0.01);Western blot法显示PMVEC表达TRB3蛋白的表达量随LPS浓度(0、2、4、10 μg/ml)增加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19,P<0.001);时效组TRB3蛋白表达量于4 h达高峰, 之后下降,8 h时仍高于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73,P<0.001).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 μg/ml LPS组诱导大鼠PMVEC的p-p38、TRB3蛋白表达量增高(t=49.121、15.113,P<0.001);10 μmol/L SB203580+10 μg/ml LPS组与10 μg/ml LPS组比较,p-p38、TRB3蛋白表达量下降(t=7.040、11.900,P<0.05、0.001);10 μmol/L SB203580组对大鼠PMVEC表达p-p38及TRB3蛋白无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S致ALI时TRB3表达增加,TRB3表达受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
作者:丁竞帆;尤青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ELISA法检测424例胃癌前病变患者(病例组)和646例非癌前病变患者(对照组)PG和G17水平,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比较两组中PG和G17水平及病例组中不同萎缩程度和黏膜肠化、上皮内瘤变PG和G17变化,采用ROC曲线得出敏感指标诊断胃癌前病变的佳临界值.结果PG和G17水平与性别、年龄、H.pylori感染相关.病例组PGII高于对照组(P=0.005),PGI/PGII比值(PGR)低于对照组(P=0.015).重度萎缩组PG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3),PGII和G17在低级别瘤变组和高级别瘤变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在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诊断胃癌前病变的佳临界值为8.75(灵敏度70.0%,特异度58.0%);当H.pylori阳性时,佳临界值为7.70(灵敏度75.6%,特异度73.7%);当H.pylori阴性时,佳临界值为9.50(灵敏度57.5%,特异度58.2%).结论 低水平PGR结合H.pylori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PGII和G17在上皮内瘤变组升高明显,提示可作为胃癌前病变的观察指标.
作者:刘应玲;陈思;洪海鸥;王业涛;王巧民;张开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以升主动脉为声窗的超声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术后评估的应用优势.选取119例上腔静脉置管术后患者,通过以升主动脉为声窗切面、心尖五腔观及剑下双房切面观察上腔静脉入右房口段及该段内置管情况,比较三个切面上腔静脉的显示长度,并比较各切面联合经右侧锁骨上凹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检出情况.以升主动脉为声窗切面上腔静脉显示长度大于心尖五腔观及剑下双房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升主动脉为声窗切面联合经右侧锁骨上凹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并发症检出例数多于心尖五腔观及剑下双房观联合经右侧锁骨上凹切面.以升主动脉为声窗的超声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术后评估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解翔;姜凡;石开虎;张书杰;张贤月;刘红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白介素22融合蛋白(IL-22-FP)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后行70%肝切除手术(PHx)的小鼠术后肝再生及肝脏保护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ConA肝损伤和PHx手术模型,术后32 h通过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再生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D1)、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及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onA+PHx+IL-22-FP组小鼠同ConA+PHx+rh-IL-22组及其他组小鼠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肝细胞增殖和更高的肝指数(肝脏重量/体重);HE染色显示ConA+PHx+IL-22-FP组小鼠肝脏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低;生化检测显示ConA+PHx+IL-22-F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onA+PHx+IL-22-FP组小鼠的肝脏组织PCNA、CyclinD1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IL-22-FP能够促进由ConA诱导肝损伤的小鼠PHx后的肝再生,并表现出显著的肝脏保护作用.
作者:周恒;谢国敏;周珂;任瑞雪;殷实;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计算机视觉测量软件法(EAS)对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疗效的评价.方法 选取69例行胃 ESD 治疗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联合组35例、质子泵抑制剂(PPI)组34例.药物联合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PPI组仅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 周.应用EAS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4周溃疡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药物联合组无迟发性出血的发生,两组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穿孔.ESD 术后2周两组溃疡分期、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药物联合组溃疡愈合级别高于PPI组(P<0.05) ,药物联合组溃疡面积小于PPI组(P<0.05).结论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能有效提高ESD术后溃疡愈合的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EAS法有利于ESD术后溃疡愈合疗效的评价.
作者:张猛;孙斌;王亚雷;孔德润;韩玮;许建明;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NEDD4基因多态性rs2271289与汉族人瘢痕疙瘩相关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结合课题组前期瘢痕疙瘩关联分析数据,选取309例瘢痕疙瘩患者1 080例正常对照者的NEDD4基因多态性rs2271289基因分型资料,PLINK 1.07软件对选取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瘢痕疙瘩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比较显示NEDD4基因多态性rs2271289基因频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2, 95% CI: 1.24~2.10, P=3.28E-04);通过分层分析显示严重瘢痕疙瘩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患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家族史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EDD4基因多态性rs2271289与汉族人瘢痕疙瘩发病易感性相关,此外与瘢痕疙瘩发病严重程度相关,与家族史无关.
作者:赵俊;陆孟珠;张祥;陆闻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shRNA ATB敲减胶质瘤U87细胞中ATB后,研究其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ATB在人胶质瘤细胞系U87与正常人脑胶质细胞HEB中的表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ATB表达载体shRNA ATB 质粒,利用其转染人胶质瘤U87细胞株,获取低表达ATB的U87细胞.应用MTT法检测敲减ATB后对U87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细胞克隆实验检测敲减ATB后对U87细胞克隆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敲减ATB后对U8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人脑胶质细胞HEB相比,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中ATB 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shRNA对照组相比,转染了shRNA-ATB实验组能显著减少ATB 水平(P<0.01);细胞克隆实验显示shRNA-ATB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较shRNA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MTT结果表明敲减细胞内ATB后细胞增殖的速率明显低于shRNA对照组(P<0.01).此外,Transwell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敲减胶质瘤U87细胞中的ATB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 靶向敲减U87细胞中的ATB后能够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表明ATB基因可能是胶质瘤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张新雨;马春春;卞尔保;王洪亮;宗钢;赵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对炎症期即刻种植临床效果的影响.48例美学区牙周炎、根尖周炎行即刻种植患者共51颗患牙,观察组25颗患牙种植同期采用CGF联合Bio-oss引导骨再生(GBR);对照组26颗患牙GBR仅单独应用Bio-oss.于即刻种植当天、术后3个月、6个月测量种植体肩台下方0、4、8 mm处唇侧骨厚度;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1周内患者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种植体唇侧水平骨吸收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前3天 VA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CGF应用于炎症期即刻种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会;吕林虎;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ATRA处理SGC-7901细胞,Hoechst染色检测ATRA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ATRA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 ATRA可诱导SGC-7901细胞的凋亡,且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对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和酶原形式的Caspase-3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ATRA促进SGC-7901细胞的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下调Bcl-2的表达,使Bcl-2/Bax的值降低进而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魏翔;陈绍龙;贾宁;周青;李静静;张素梅;汪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肺炎克雷伯型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方法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可能的治疗药物.方法 选取K-B法证实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36株纳入本研究,使用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对菌株进行验证,随后采用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并对电泳阳性条带进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 K-B法药敏试验显示36株耐碳氢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随后行Hodge验证,33株(91.7%)是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对碳氢烯类耐药而对替加环素及米诺环素仍然敏感.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再行Carba NP试验确证,其中27株(87.9%)阳性,6株(12.1%)阴性;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行PCR扩增及电泳实验,共有27株出现目标条带(340 bp)提示阳性,与Carba NP试验结果相一致.对出现目标条带的27株肺炎克雷伯菌再进行KPC-2耐药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均为KPC-2型耐药基因.结论 K-B法药敏试验加随后改良Hodge试验验证对于筛查、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高的符合度,为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有效筛查方法.K-B法药敏试验证实对KPC肺炎克雷伯菌,替加环素等可能是有效治疗的药物之一.Hodge试验检测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存在12.1%(6/33)的假阳性率.Carba NP 试验及PCR扩增检测一致性好,具有确证产KPC肺炎克雷伯菌作用.随后的测序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出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均为KPC-2,该型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酶耐药的主要机制.
作者:马永驰;潘亚萍;佘婷婷;王丽红;沈继录;操乐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共97例,按冠状动脉主要血管斑块形成情况分为3组,无斑块组33例,1支血管有斑块组33例,多支血管有斑块组31例.比较各组单核细胞数量、MHR值.在无斑块组和有软斑块组中各取部分患者行单核细胞的提取,了解单核细胞对纤维蛋白原的黏附及对脂质的吞噬能力.结果 无斑块组、1支血管有斑块组和多支血管有斑块组的年龄、单核细胞、MHR值、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24、0.021、0.001).有软斑块组与无斑块组相比,单核细胞对纤维蛋白原的黏附能力增强,对脂质的吞噬能力增强.结论 单核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具有相关性,单核细胞可能从多环节促进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发展.
作者:陈洁霞;李结华;唐海沁;杨莞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前和术后脑皮质功能性激活的情况,探讨手术对功能恢复中脑皮质重构的影响.方法 依据诊疗常规对试验组19例患者行颈椎管减压手术.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对试验组进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评分评估,并同时行脑功能和常规磁共振扫描.19例对照组也进行相同范式的脑功能和常规磁共振.所有对象的脑功能磁共振动作任务为右手敲指运动.试验组的数据和图像按照采集时间分为术前组和术后组,并进行脑功能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组mJO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01).术前组激活体积(VO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组VOA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组仅在左侧中央前回可探及激活信号,术后组在左侧中央后回、前运动和辅助运动区可探及激活信号,右侧部分皮质也可探及少量激活信号.术后组mJOA上肢运动和感觉评分的提高程度与左侧运动和感觉皮质VOA的降低程度呈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CSM患者发生脑皮质重构,引起感觉和运动功能激活区域的扩大和移位.颈椎管减压术后的脑皮质重构变化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手术治疗可能促进了产生代偿性作用的皮质重构.
作者:刘畅;董福龙;申才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钙库操纵钙内流(SOCE)和钠钙交换体(NCX)在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离体气管实验,观察NCX特异性阻断剂KB-R7943、电压依赖型钙通道阻断剂尼非地平、Orai1阻断剂BTP2对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的抑制效应.结果 KB-R7943和BTP2显著阻断了累积浓度卡巴胆碱引起的小鼠气管收缩和卡巴胆碱引起的SOCE介导的气管收缩,而尼非地平未显著阻断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结论 NCX和Orai1都参与介导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Orai1主要参与卡巴胆碱引起的起始阶段的瞬时收缩,NCX主要参与后期的持续收缩,而起始阶段的Orai1介导的钙内流可能是激活NCX的前提条件,阻断Orai1的同时也会导致后期NCX引起的收缩阻断,两者共同参与介导卡巴胆碱引起的收缩.
作者:闫德俊;尹胜;丁圣刚;沈兵;杜鹃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