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影响

魏翔;陈绍龙;贾宁;周青;李静静;张素梅;汪渊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胃癌, SGC-7901, 凋亡
摘要: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ATRA处理SGC-7901细胞,Hoechst染色检测ATRA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ATRA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 ATRA可诱导SGC-7901细胞的凋亡,且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对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和酶原形式的Caspase-3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ATRA促进SGC-7901细胞的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下调Bcl-2的表达,使Bcl-2/Bax的值降低进而促进细胞凋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及在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20例健康对照者及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3、7 d及14 d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IL-8、CRP的水平,并分别将这些指标与出血量的大小、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的临床预测意义.结果 急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内血清TNF-α、IL-1β、IL-6、IL-8、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CRP水平与患者脑出血量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炎症因子和CRP的水平对急性脑出血病情的恶化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作者:荣玉婷;汤其强;任明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FasL的特异性miRNA阻断舌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研究

    目的 研究特异性微小RNA(miR)-590对舌鳞癌细胞SCC-3 Fas配体(FasL)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合成的miR-590 mimics或miR-590抑制剂转染至SCC-3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CC-3中FasL信使RNA(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转染后的SCC-3细胞在顺铂(DDP)5 mg/L处理下,在不同时间段通过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通过针对FasL的miR-590的抑制剂从反面验证miR-590的作用.结果 miR-590可以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降低SCC-3细胞FasL的表达;转染miR-590后SCC-3细胞对于DDP的耐药性降低.结论 miR-590可以有效抑制SCC-3细胞FasL的表达,降低SCC-3的DDP的耐药性,从而可能降低和减少其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凋亡诱导和杀伤作用,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为舌鳞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吴棪;徐艳雪;韩曈曈;陈乔尔;朱友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共97例,按冠状动脉主要血管斑块形成情况分为3组,无斑块组33例,1支血管有斑块组33例,多支血管有斑块组31例.比较各组单核细胞数量、MHR值.在无斑块组和有软斑块组中各取部分患者行单核细胞的提取,了解单核细胞对纤维蛋白原的黏附及对脂质的吞噬能力.结果 无斑块组、1支血管有斑块组和多支血管有斑块组的年龄、单核细胞、MHR值、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24、0.021、0.001).有软斑块组与无斑块组相比,单核细胞对纤维蛋白原的黏附能力增强,对脂质的吞噬能力增强.结论 单核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具有相关性,单核细胞可能从多环节促进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发展.

    作者:陈洁霞;李结华;唐海沁;杨莞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Array-CGH技术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在XYY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基于Array-CGH技术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对超雄综合征(XYY综合征)患者胚胎染色体进行分析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行PGD助孕的5例XYY患者及15例染色体易位患者,对两组的女方年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比例、获卵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II)卵子数、优质胚胎数、染色体异常率进行比较.结果 XYY组和染色体易位组在女方年龄、精子浓度、PR、获卵数、MII卵子数、优质胚胎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D检测结果中,两组的染色体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YY组活检21枚胚胎,其中10枚胚胎为常染色体异常,1枚为性染色体异常.非整倍体率为52.38%,常染色体异常为47.62%,性染色异常为4.80%.结论 XYY综合征患者行体外受精时有和男性染色体易位患者类似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Array-CGH可同时检测XYY综合征患者全部染色体情况,避免大量异常胚胎植入女方体内,有利于降低子代出生缺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成;贺小进;陈大蔚;吴欢;周平;章志国;曹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HSPA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并对比热休克蛋白A2(HSPA2)在胰腺癌及癌旁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HSPA2蛋白在胰腺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并对比胰腺癌及癌旁胰腺组织中HSPA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胰腺癌患者组织中HSPA2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HSPA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HSPA2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8%(55/80).HSPA2蛋白表达量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血管侵犯、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5、0.012),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及位置、血清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PA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与之相应的癌旁胰腺组织,且HSPA2的高表达与胰腺癌的恶性进展、侵袭和转移等事件密切相关.

    作者:吴杨;黄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浓缩生长因子对炎症期即刻种植临床效果影响的研究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对炎症期即刻种植临床效果的影响.48例美学区牙周炎、根尖周炎行即刻种植患者共51颗患牙,观察组25颗患牙种植同期采用CGF联合Bio-oss引导骨再生(GBR);对照组26颗患牙GBR仅单独应用Bio-oss.于即刻种植当天、术后3个月、6个月测量种植体肩台下方0、4、8 mm处唇侧骨厚度;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1周内患者疼痛程度.术后3个月种植体唇侧水平骨吸收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前3天 VA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CGF应用于炎症期即刻种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会;吕林虎;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多普勒多参数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情况

    目的 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监测晚孕期胎儿右室Tei指数,静脉导管S峰、D峰、A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值,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的RI、PI、S/D数值,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宫内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5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和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20例,对照组35例.常规获取右室Tei指数,静脉导管S、D、A值,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的RI、PI、S/D数值.结果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静脉导管A峰、大脑中动脉RI、PI、S/D均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右室Tei,静脉导管S、D峰、RI、PI,脐动脉RI、PI、S/D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超声多普勒多参数分析,可以对晚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宫内胎儿情况进行更准确细致的评价,将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晟;姜凡;李亮;吴媛媛;杨金燕;高传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梳基因蛋白EZH2对NK/T淋巴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梳基因蛋白EZH2对鼻腔NK/T淋巴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S实验测定NK/T淋巴瘤细胞株SNK6对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利用线性二次模型拟合测定干扰EZH2对SNK6细胞的放疗增敏比(SER);通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 PARP的断裂带的水平;用免疫荧光检测EZH2干扰后对放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影响.结果 干扰EZH2降低吉西他滨的IC50约为2.54倍,并提高吉西他滨药物引起的凋亡.沉默EZH2能够提高SNK6细胞的放疗敏感性,SER=5.855;提高射线引起的细胞凋亡,并增加细胞凋亡蛋白断裂带的产生;增加射线诱导的DNA损伤.结论 EZH2可以提高NK/T淋巴瘤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

    作者:蔡露青;袁小龙;童铸廷;夏瑞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目的 研究成人个性化舌侧矫治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人正畸患者8例共48个牙位点,根据错(牙合)畸形程度分为两组,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单颌牙齿作为实验组,暂时不粘结舌侧矫治器附件的对颌牙齿作为对照组.在矫治前、矫治2个月、矫治6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对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 (BI)、菌斑指数(PLI)等变化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上述8例患者作为舌侧矫治组,另选8例唇侧矫治患者,研究唇、舌侧矫治牙周临床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个性化舌侧矫治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矫治之前相比,矫治2个月及6个月后,GI、BI、PLI升高(P<0.05),矫治结束后1个月,PLI升高(P<0.05),GI、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唇、舌侧矫治结束后两组间GI、BI、P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舌侧矫治会使成人菌斑指数升高,当患者形成正确的牙周健康理念、牙周维护较好时,不会引起牙龈和牙周炎症,其为个性化舌侧矫治普遍运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陶李明;吴建华;张春霞;李午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抗中间普氏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 制备并纯化抗中间普氏菌卵黄抗体(抗P.intermedia-IgY),观察其对大鼠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厌氧培养P.intermedia菌,2%甲醛灭活,以终浓度为1×109 CFU/ml的P.intermedia菌,1 ml(0.5 ml菌液+0.5 ml佐剂)/次,免疫蛋鸡4次.用卵黄分离器去除蛋清,无菌注射器刺破卵黄膜,收集卵黄液,两步硫铵沉淀法纯化抗P.intermedia-IgY.SDS-PAGE凝胶电泳、Western blot、ELISA对其分子量及特异性鉴定,并检测免疫后效价变化.将30只雌性SD大鼠,15只雄性SD大鼠,雌 ∶雄=2 ∶1,合笼获得24只孕鼠,随机分为4组:0.12%氯己定孵育组,抗P.intermedia-IgY孵育组,生理盐水孵育组,空白对照组,观察抗P.intermedia-IgY对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抑制作用.结果 经4次免疫后抗体高效价为1 ∶512 000,维持45 d.1 g卵黄经两步硫铵沉淀后得IgY约18 mg.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纯化后IgY纯度达64.5%.Western blot显示抗P.intermedia-IgY识别并特异性结合P.intermedia菌裂解片段.动物实验观察见0.12%氯己定孵育组及抗P.intermedia-IgY孵育组牙龈指数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孵育组(P<0.01),而两者之间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龈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抗P.intermedia-IgY孵育组牙龈的炎症状态轻于生理盐水孵育组.结论 经4次免疫后可得到持续高效价的抗P.intermedia-IgY,且抗P.intermedia-IgY能够减轻大鼠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炎症状态,对大鼠实验性妊娠期龈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晓静;徐燕;孟明理;程婷;叶兴如;庞罡;周永敏;周乐春;沈继龙;王荣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ATRA处理SGC-7901细胞,Hoechst染色检测ATRA对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ATRA对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 ATRA可诱导SGC-7901细胞的凋亡,且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对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和酶原形式的Caspase-3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 ATRA促进SGC-7901细胞的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下调Bcl-2的表达,使Bcl-2/Bax的值降低进而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魏翔;陈绍龙;贾宁;周青;李静静;张素梅;汪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五乙酰栀子苷对CUMS大鼠抑郁行为及其对HPA轴的影响

    目的 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观察五乙酰栀子苷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乙酰栀子苷组(25、50、100 mg/kg)和氟西汀组(10 mg/kg).除正常组外,均采用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从造模第8天开始,五乙酰栀子苷和氟西汀连续灌胃给药2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肾上腺指数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探讨五乙酰栀子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CUMS大鼠表现出异常行为学及HPA轴活化,五乙酰栀子苷能逆转CUMS诱导的大鼠行为学改变,包括提高糖水消耗量、增加穿格数和站立数、缩短不动时间及延长游泳时间.同时,五乙酰栀子苷能使CUMS大鼠异常的HPA轴功能恢复,包括降低血清CORT和肾上腺指数、抑制下丘脑CRH mRNA表达.结论 五乙酰栀子苷可以改善CUMS大鼠行为学,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HPA轴功能有关.

    作者:赵霞;蔡莉;李荣;高婉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应用宫腔镜检查及宫腔搔刮术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及宫腔搔刮术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反复种植失败的不孕患者205例,根据是否行宫腔镜检查和宫腔搔刮术分为3组:A组:行宫腔镜检查联合宫腔搔刮术(n=101);B组:单纯行宫腔搔刮术(n=39);C组:未予任何干预措施(n=65).将A组按照检查情况分为宫腔形态正常组(A1组)和宫腔形态异常组(A2组),分析A组宫腔镜检查情况,并比较4组患者再次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不良妊娠率.结果 A组57.4%宫腔形态正常(A1),42.6%显示宫腔内微小病变(A2),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及增生、宫腔黏连等.A1组、A2组及B组临床妊娠率与胚胎种植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1、A2及B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能显示子宫腔内微小病变,宫腔镜检查联合宫腔搔刮术和单纯搔刮术均有助于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但前者与后者相比并未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刘玮;陈成;向卉芬;曹云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产KPC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方法构建与耐药机制

    目的 探讨产肺炎克雷伯型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方法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可能的治疗药物.方法 选取K-B法证实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36株纳入本研究,使用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对菌株进行验证,随后采用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并对电泳阳性条带进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 K-B法药敏试验显示36株耐碳氢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随后行Hodge验证,33株(91.7%)是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对碳氢烯类耐药而对替加环素及米诺环素仍然敏感.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再行Carba NP试验确证,其中27株(87.9%)阳性,6株(12.1%)阴性;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行PCR扩增及电泳实验,共有27株出现目标条带(340 bp)提示阳性,与Carba NP试验结果相一致.对出现目标条带的27株肺炎克雷伯菌再进行KPC-2耐药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均为KPC-2型耐药基因.结论 K-B法药敏试验加随后改良Hodge试验验证对于筛查、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高的符合度,为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有效筛查方法.K-B法药敏试验证实对KPC肺炎克雷伯菌,替加环素等可能是有效治疗的药物之一.Hodge试验检测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存在12.1%(6/33)的假阳性率.Carba NP 试验及PCR扩增检测一致性好,具有确证产KPC肺炎克雷伯菌作用.随后的测序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出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均为KPC-2,该型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酶耐药的主要机制.

    作者:马永驰;潘亚萍;佘婷婷;王丽红;沈继录;操乐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尿sCD14水平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尿液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选取溃疡性结肠炎48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尿和血中sCD14水平,并与临床特征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尿中sCD1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92,P<0.05),尿中sCD14水平与C反应蛋白明显相关(r=0.562,P<0.05),且治疗前后尿sCD14水平显著降低(P<0.05).尿sCD14水平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龙;胡翠;王晶;丁少桢;许建明;梅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白介素22融合蛋白对刀豆蛋白A诱导肝损伤病理状态下肝切除后肝再生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介素22融合蛋白(IL-22-FP)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后行70%肝切除手术(PHx)的小鼠术后肝再生及肝脏保护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ConA肝损伤和PHx手术模型,术后32 h通过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再生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D1)、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及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onA+PHx+IL-22-FP组小鼠同ConA+PHx+rh-IL-22组及其他组小鼠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肝细胞增殖和更高的肝指数(肝脏重量/体重);HE染色显示ConA+PHx+IL-22-FP组小鼠肝脏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低;生化检测显示ConA+PHx+IL-22-F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onA+PHx+IL-22-FP组小鼠的肝脏组织PCNA、CyclinD1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IL-22-FP能够促进由ConA诱导肝损伤的小鼠PHx后的肝再生,并表现出显著的肝脏保护作用.

    作者:周恒;谢国敏;周珂;任瑞雪;殷实;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钙库操纵钙内流和钠钙交换体在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钙库操纵钙内流(SOCE)和钠钙交换体(NCX)在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离体气管实验,观察NCX特异性阻断剂KB-R7943、电压依赖型钙通道阻断剂尼非地平、Orai1阻断剂BTP2对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的抑制效应.结果 KB-R7943和BTP2显著阻断了累积浓度卡巴胆碱引起的小鼠气管收缩和卡巴胆碱引起的SOCE介导的气管收缩,而尼非地平未显著阻断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结论 NCX和Orai1都参与介导卡巴胆碱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Orai1主要参与卡巴胆碱引起的起始阶段的瞬时收缩,NCX主要参与后期的持续收缩,而起始阶段的Orai1介导的钙内流可能是激活NCX的前提条件,阻断Orai1的同时也会导致后期NCX引起的收缩阻断,两者共同参与介导卡巴胆碱引起的收缩.

    作者:闫德俊;尹胜;丁圣刚;沈兵;杜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循环内皮细胞对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的重要生物标志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分析了110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HC组);根据其病史、症状、心电图、各种生化结果,利用两种不同的冠心病风险评分系统评估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评分评价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评价所有冠心病;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CEC数.结果 与HC组比较,ACS患者组的CEC计数明显升高,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性升高;CEC计数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低明显相关,TIMI UA/NSTEMI、TIMI/STEMI、GRACE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64、0.61(P<0.05);CE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度可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90(95% CI:0.84~0.94, P<0.01);CEC计数诊断ACS中度可信,AUC=0.89(95% CI:0.82~0.93,P<0.01) .结论 CEC计数的升高和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密切相关,CEC可能成为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作者:潘家义;吴立荣;李伟;李屏;李莎;陈颖;肖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HIF-1α基因转染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转染人胃腺癌SGC7901对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及EphA2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HIF-1α基因重组质粒pGCsi-shHIF-1α,转染胃腺癌SGC7901细胞并接种裸鼠(SGC7901/shRNA,实验组),建立裸鼠皮下人胃腺癌移植瘤模型,动态观测裸鼠肿瘤体积和质量;设SGC7901(未转染组)、转染空质粒的SGC7901(SGC7901/Neo,空载体组)为对照.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8周后,获取移植瘤模型瘤组织,称取湿重,免疫组化SP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激酶A2(EphA2)表达.结果 与未转染组比较,空载体组瘤体积、质量改变不明显,HIF-1α转染的实验组的瘤体积、质量明显降低;HIF-1α转染的实验组诱导血管增生、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和EphA2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组、空载体组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HIF-1α基因转染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腺癌移植瘤的生长,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形成血管拟态及EphA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汪晓庆;曹威;宋先兵;潘献柱;吴义春;陈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儿压力反射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小儿全身麻醉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全麻下行隐匿性阴茎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n=30).Dex组入室后静脉泵注Dex 0.5 μg/kg,10 min后改为0.4 μg/(kg·h)维持至术毕;对照组,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其余麻醉用药相同.选择入室平静后(T1)、Dex或生理盐水负荷量泵注后即刻(T2)、置入喉罩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术毕清醒(T5)5个时点,采集测量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值和血流动力学指标(MAP和HR).结果 与T1时点相比,对照组T2时点BR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5时点的BRS值均降低(P<0.05);Dex组T2时点BRS值显著升高(P<0.05),T3时点BRS值降低(P<0.05),而T4、T5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Dex组在T2~T5各时点BRS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两组患儿的MAP在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间点均降低(P<0.05),T5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2~T5时点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相比,对照组T2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 T4时点HR减慢(P<0.05),T5时点HR加快(P<0.05);Dex组T2~T4时点HR均减慢(P<0.05),T5时点HR加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Dex组T2~T5时点HR均降低(P<0.05).结论 全麻药物降低小儿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Dex可改善全麻药物对小儿BR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叶宏武;刘兴慧;夏寅;李元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