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霞;朱晓霞;陈煜;李杰;孟志云;窦桂芳
为了解消毒泡腾片的杀菌性能及其稳定性,以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其含有效氯750 mg/L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40 min,杀灭率为100%;有效氯400 mg/L溶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达100%;有效氯100 mg/L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10 min杀灭率达100%.有机物对其杀菌效果有轻微影响;该泡腾片在54℃放置14 d,有效氯下降率为7.30%.结论,该消毒泡腾片杀菌效果较好,性能稳定.
作者:刘继敏;姜霞;韩艳淑;崔玉杰;高贵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EO)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4℃时冷凝为液体,沸点为10.4℃,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易燃易爆.环氧乙烷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属有效的化学冷灭菌剂之一.环氧乙烷常被用于工业灭菌与消毒,近年来在医院怕热怕湿医疗器械灭菌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但环氧乙烷属于有毒气体,对许多物品具有很好的吸附性,灭菌物品必须等待残留气体完全挥发才可给病人使用.因此,了解残留毒性情况和准确测定灭菌物品中环氧乙烷残留量,对于其灭菌后物品安全使用非常重要.现就环氧乙烷在灭菌物品中残留量测定、毒性及职业危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霞;周雯;王有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观察复方含氯清洗消毒剂相关生物学效应,采用悬液定量试验和动物试验,对其杀菌效果和毒性进行检测.结果,以有效氯含量为100 mg/L该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达100%;有效氯含量为5000 mg/L的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率达100%.用有效氯为500 mg/L的消洁净消毒液喷雾物体表面并作用15 min,对自然菌的消除率达98.38%.该消毒液对小鼠经口LD50大于10 000 mg/kg.结论,该消毒液有良好杀菌作用,属实际无毒级消毒剂.
作者:蓝才燕;苏伟东;赵鹏;卢桂宁;郭小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不同版次<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与判定依据对评价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差异,按照第3版规范规定的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和2002年版规定的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含氯消毒剂等5种消毒剂杀菌效果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用第3版规范载体法测定达到消毒合格所需剂量,含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有效氯200 mg/L分别作用2.5 min和5 min;过氧化氢用31.69 g/L作用2.5 min;有效碘500 mg/L作用5 min和1000 mg/L作用7 min;醋酸氯己定3060 mg/L作用2.5 min.按照2002年版规范,悬液法测定达到消毒合格所需剂量,含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为有效氯600 mg/L作用10 min和700 mg/L作用5 min;过氧化氢为31.69 g/L作用15 min;有效碘260 mg/L作用5 min和2.5 min;醋酸氯己定只需要306 mg/L作用5 min.结论,两种方法所得的消毒合格剂量有较大差异,2002年版规范悬液法试验对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所需剂量增加,对碘伏和醋酸氯己定所需剂量降低.
作者:谈智;徐燕;王玲;陈越英;周品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氯消毒剂,都以显色剂显色,而且多用于测定低浓度制剂.容量滴定法虽可测定较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溶液,但步骤繁多,耗时长.二氧化氯是一种较易溶于水和易挥发的气体,在测定过程中样品的移取和稀释,步骤过多,会造成误差,特别是在高浓度下更是如此.在二氧化氯发生过程的动力学的研究中,常需要及时多次测定高浓度二氧化氯,不适宜使用上述方法.
作者:周荣丰;吕世会;江霜英;徐文英;高廷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3种消毒剂用于全自动胃镜洗消机消毒效果,在实验室进行了定量杀菌试验和模拟现场试验.结果,采用水冲洗3 min,超声雾化消毒剂气雾熏蒸不同时间,然后再用水冲洗程序处理.用200 mg/L二氧化氯、20 g/L戊二醛气雾熏蒸2 min,对置于内镜截物网4角及中央部位钢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达100%;含有效氯160 mg/L的酸性氧化电位水作用2 min,清除率为99.98%;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清除率只有二氧化氯能达到99.9%以上.模拟现场试验用同样方法处理,3种消毒剂对内镜表面和内腔污染细菌清除率高为75.26%,低为32.72%.结论,3种消毒剂在水冲洗情况下,雾化熏蒸在实验室条件下能达到消毒合格,模拟现场条件下达不到消毒要求.
作者:陈春田;李东力;刘希真;刘国平;王亚玉;韩荣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学院附属医院属教学医院,因实习生较多,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会产生许多可变因素.为了提高医院卫生消毒工作质量,掌握医院感染动态,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力度,对全院50个诊疗场所的消毒质量工作进行回顾性调查.
作者:经晓杰;杨湛;黄建强;熊辛;刘红艳;茆尤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白城市疾控中心于2003年对全市所辖的157个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及卫生检测,以加强医院消毒卫生管理,提高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
作者:王丽霞;齐忠;马玉梅;吴文驰;吴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3种消毒剂分别为含有效氯、二氧化氯和戊二醛的复方,为比较它们对细菌芽孢杀灭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分别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以含有效氯2000 mg/L的金强消毒液作用10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99.92%;含250 mg/L二氧化氯的博谱消毒液作用1 min,对该细菌芽孢杀灭率可达99.96%;用20 g/L强化戊二醛消毒液作用6 h,对该细菌芽孢杀灭率可达99.98%.结论,3种不同类型高效消毒剂对细菌芽孢杀灭效果有明显差别,以二氧化氯杀灭效果好.
作者:乔玫;赵春兰;贾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双氧胍复合消毒湿巾的抑菌效果和刺激性,采用抑菌环试验和动物试验对其进行了观察.结果,以含20 g/L双氧胍复合消毒液浸湿无纺布制成的湿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平均直径分别为11.91 mm和10.18 mm.40 g/L双氧胍复合消毒液对家兔皮肤和眼刺激试验的平均刺激积分指数均为0,属无刺激性.结论,20 g/L双氧胍复合消毒湿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40 g/L双氧胍复合消毒液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
作者:王桂亭;宋艳艳;王志玉;冯月秋;许洪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对杀菌试验杀灭对数值计算方法作了如下规定:杀灭对数值(KL)=对照组平均活菌浓度的对数值(No)-试验组活菌浓度对数值(Nx),计算杀灭对数值时,取小数点后两位值,可以进行数字修约.如果消毒试验组消毒处理后平均生长菌落数,小于等于1时,其杀灭对数值,即大于等于实验前对照组平均活菌浓度的对数值.
作者:沈芃;宁培勇;丁津华;徐文体;邱立军;刘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研究对氯间二甲苯酚复方消毒剂生物效应,采用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实验对其杀菌效果和毒性进行了观察.结果,以含对氯间二甲苯酚1629 mg/L的该复方消毒剂,作用1.5 min,对悬液内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分别达5.0和4.0以上.以含652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作用10 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均达5.0以上.对大鼠和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5000 mg/kg体重,属实际无毒;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异常改变;含814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312 mg/L该消毒液对家兔眼黏膜无刺激性,对雌性家兔阴道黏膜有极轻刺激性.结论,该复方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刺激性小,毒性低.
作者:陈惠珍;张紫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50代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157:H7对4种消毒剂抗力的变化以及抗力与染色体DNA的关系,用4种消毒剂连续消毒大肠杆菌O157:H7 50代,用XbaⅠ酶切试验菌染色体DNA,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4种消毒剂的抗力及染色体DNA的变化.结果,连续消毒50代后,试验菌对二氯异氰尿酸钠、碘伏、季铵盐的抗力增加,细菌染色体DNA XbaⅠPFGE 酶切图谱均发生一定的改变;试验菌对洗必泰的抗力不变,细菌染色体DNA XbaⅠPFGE 酶切图谱不变.结论,细菌染色体上携带有抵抗二氯异氰尿酸钠、碘伏、季铵盐的抗力的基因,连续消毒会使试验菌对此3种消毒剂的抗力增加,抗力增加的原因可能与细菌染色体DNA结构的改变相关.
作者:张本;张媛;刘衡川;张朝武;涂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一种以盐酸活化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对水的消毒效果和毒性,用微孔滤膜抽滤法和动物试验在实验室进行了有关试验.结果,当水中二氧化氯含量为10 mg/L,该消毒剂对人工染菌水样和天然水样中大肠杆菌分别作用3 min和1 min,对现场水样中大肠杆菌作用5 min,均可使大肠菌群下降至0 cfu/100 ml.该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小鼠经口LD50>5000 mg/kg,属实际无毒,弱蓄积毒性.
作者:刘仲霞;蓝才燕;苏伟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戊二醛消毒剂常用于金属器械、内窥镜、塑料导管及其它不耐热物品的消毒与灭菌.为了解强化后含20 g/L戊二醛消毒液的稳定性,对使用期内戊二醛含量、pH值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观察.
作者:齐玉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消毒剂中三氯羟基二苯醚(三氯生)含量,对该方法进行了观察.结果,在C18色谱柱和甲醇-水流动相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消毒剂中三氯生,定量范围为3.0~250.3 靏/ml,回收率为99.85~100.43%,低检测量为0.3 靏/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消毒剂中三氯生含量,定量范围宽,回收率高,专一性好.
作者:洪麟;傅振华;洪传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采用抽样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无锡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从16所医疗机构采集774件样,总合格率为93.28%.市属医疗机构合格率为96.12%;区乡级合格率为85.19%.结论,区乡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沈元;钱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安顺市医院空气消毒质量状况,于1997~2003年对安顺市辖18所医院的室内空气消毒质量进行了检测.1 方法检测是在经空气消毒后,工作开始前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5 min采样,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结果,以Ⅰ类区域空气细菌总数≤10 cfu/m3,Ⅱ类区域空气细菌总数≤200 cfu/m3,Ⅲ类区域空气细菌总数≤500 cfu/m3,并且不得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作者:赵彤;刘海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蒸汽及其释放的潜伏热对待灭菌物质进行灭菌处理.由于压力蒸汽灭菌器设计上固有原因,对固态物质的灭菌安全可靠,但如果对液态物质进行灭菌处理,若操作不当,易造成爆瓶发生.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密闭瓶液体灭菌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防患.
作者:马敏;蒋士民;王传连;王维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器为医院自行设计研制,为观察其对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采用现场采样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在房间内体积约60 m3的儿童输液室和手术室内,安装该消毒器1台,静态下开机作用30 min,可使室内空气中自然菌下降80%以上;开机60 min,下降率达到90%以上.室内有人活动情况下,消毒器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可保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在II类环境水平.人员活动对消毒器效果有明显影响,人员进入活动30 min,空气中菌数回升明显,60 min后细菌数比人员进入前上升53%.消毒器工作4 h,室内空气中臭氧含量<0.2 mg/L.
作者:朱伯光;徐峰倩;卢明媚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