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含氯消毒液部分性能的试验观察

蓝才燕;苏伟东;赵鹏;卢桂宁;郭小珠

关键词:复方含氯消毒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白色念珠菌,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毒性
摘要:为观察复方含氯清洗消毒剂相关生物学效应,采用悬液定量试验和动物试验,对其杀菌效果和毒性进行检测.结果,以有效氯含量为100 mg/L该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达100%;有效氯含量为5000 mg/L的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率达100%.用有效氯为500 mg/L的消洁净消毒液喷雾物体表面并作用15 min,对自然菌的消除率达98.38%.该消毒液对小鼠经口LD50大于10 000 mg/kg.结论,该消毒液有良好杀菌作用,属实际无毒级消毒剂.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3种复方乙醇消毒剂的中和剂试验研究

    复方醇类消毒剂残余作用去除比较困难,为选择其有效的中和剂,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对三种复方乙醇消毒剂的中和剂进行鉴定试验.结果,含0.7 g/L的卵磷脂、20 g/L的吐温80、5 g/L硫代硫酸钠所组成的中和剂,对乙醇与醋酸氯已定复配的消毒剂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用该中和剂对乙醇与苯扎溴铵复配的消毒剂和乙醇与中药复配的消毒剂均达不到中和效果要求.该中和剂及其与三种复配消毒剂的中和产物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均无影响.结论,本实验所选中和剂对乙醇与季铵盐类复方或乙醇与中草药复方中和效果不好,但对乙醇与醋酸氯己定复方中和效果较好.

    作者:温宪芹;陈璐;刘文杰;孟蔚;崔树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强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位,它集中了全院的无菌器械、用具等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任务,在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供应室工作各环节质量监控,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红;李国勤;颜桂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空气洁净技术在微生物实验室应用

    空气洁净技术在现代工业和生物医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医药工业和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空气洁净技术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1实验室内常见的污染源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实验室空气污染来源主要是人员活动、身体排出、实验器材处理以及污物处理所产生,因此,这些污染可能含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常见的污染微生物种类(表1).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饮用水消毒技术发展现状

    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重点,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水源性疾病每年达10亿人之多,其中400万儿童因水源性传染病死亡.不安全饮用水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群80%疾病和30%死亡的原因 [1].对水处理过程中的消毒,一直是广大水处理工作者讨论的重要话题.随着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及对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 城市自来水厂常规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一些微量有机污染物,而氯化消毒生成一些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2],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解决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设法降低水中形成卤代物的有机物前体;二是采用其他非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等消毒;三是去除氯消毒后水中形成的卤代有机物[3].现就如何合理选择消毒技术,提高供水水质和做好给水工程等研究现状作一些介绍.

    作者:郭一飞;朱新锋;田艳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关于杀灭对数值取值方法的商榷

    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对杀菌试验杀灭对数值计算方法作了如下规定:杀灭对数值(KL)=对照组平均活菌浓度的对数值(No)-试验组活菌浓度对数值(Nx),计算杀灭对数值时,取小数点后两位值,可以进行数字修约.如果消毒试验组消毒处理后平均生长菌落数,小于等于1时,其杀灭对数值,即大于等于实验前对照组平均活菌浓度的对数值.

    作者:沈芃;宁培勇;丁津华;徐文体;邱立军;刘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安顺市医院空气消毒质量监测

    为了解安顺市医院空气消毒质量状况,于1997~2003年对安顺市辖18所医院的室内空气消毒质量进行了检测.1 方法检测是在经空气消毒后,工作开始前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5 min采样,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结果,以Ⅰ类区域空气细菌总数≤10 cfu/m3,Ⅱ类区域空气细菌总数≤200 cfu/m3,Ⅲ类区域空气细菌总数≤500 cfu/m3,并且不得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作者:赵彤;刘海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昆明市45所医院污水消毒情况调查

    为了解昆明市各医院排放污水的消毒情况,通过取样检测和现场调查,对该市 45所医院的污水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有6所医院无污水消毒设施,污水直接排放.36所医院污水消毒检测总合格率为55.6%;有84.6%的医院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污水.医院污水消毒不严格和过量使用含氯消毒剂现象较普遍.结论,本市医院污水消毒合格率仅有55.6%,尚有部分医院污水不消毒;必须建设完善的医院污水消毒设施,加强监督监测力度,确保医院污水排放安全.

    作者:周卫民;张亮;韩瑞萍;罗洁;刘兴海;邱裕仁;杨振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消毒泡腾片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试验观察

    为了解消毒泡腾片的杀菌性能及其稳定性,以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其含有效氯750 mg/L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40 min,杀灭率为100%;有效氯400 mg/L溶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达100%;有效氯100 mg/L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10 min杀灭率达100%.有机物对其杀菌效果有轻微影响;该泡腾片在54℃放置14 d,有效氯下降率为7.30%.结论,该消毒泡腾片杀菌效果较好,性能稳定.

    作者:刘继敏;姜霞;韩艳淑;崔玉杰;高贵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为观察多功能动态杀菌机对病房内空气的消毒效果,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对该杀菌机在病房内有人在情况下的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在常温常湿下,该杀菌机对病房空气中的自然菌平均消除率在59%~83%之间,高可达到86%.结论,该杀菌机在病房内有人活动情况下,对空气中自然菌一定消除作用.

    作者:刘军;易滨;王芳;张雪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两种试验方法对5种消毒剂杀菌效果的比较

    为了解不同版次<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与判定依据对评价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差异,按照第3版规范规定的载体浸泡定量杀菌试验和2002年版规定的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含氯消毒剂等5种消毒剂杀菌效果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用第3版规范载体法测定达到消毒合格所需剂量,含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有效氯200 mg/L分别作用2.5 min和5 min;过氧化氢用31.69 g/L作用2.5 min;有效碘500 mg/L作用5 min和1000 mg/L作用7 min;醋酸氯己定3060 mg/L作用2.5 min.按照2002年版规范,悬液法测定达到消毒合格所需剂量,含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为有效氯600 mg/L作用10 min和700 mg/L作用5 min;过氧化氢为31.69 g/L作用15 min;有效碘260 mg/L作用5 min和2.5 min;醋酸氯己定只需要306 mg/L作用5 min.结论,两种方法所得的消毒合格剂量有较大差异,2002年版规范悬液法试验对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所需剂量增加,对碘伏和醋酸氯己定所需剂量降低.

    作者:谈智;徐燕;王玲;陈越英;周品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消毒灭菌质量连续5年监测结果报告

    调查了解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以更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的医疗器械处理质量及压力蒸汽灭菌器性能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 ,使用后医疗器械清洁处理合格率86.8%~98.6%;器械灭菌效果合格率 92.5%~100%;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无菌合格率90.6%~98.2%;压力蒸汽灭菌器性能检测合格率 98.2%~99.1%.结论 ,该医院医疗器械清洁和灭菌效果合格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亚霞;吴玲娟;丁晓能;徐枝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废弃一次性塑料制品毁形机灭菌效果观察

    长期以来医疗单位,尤其基层或个体诊所都不同程度存在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压舌板等塑料制品没有及时毁形和消毒处理,致使其污染环境甚至可能流入社会被重新利用.新研制的塑料制品毁形机是以红外线作为热源,不锈钢内套,专用于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毁形.为了观察该机对废弃的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注射器、输液器等)的毁形消毒效果,对其进行了模拟现场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兴华;张慧敏;胡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纸塑器物袋塑封失败原因分析

    纸塑器物袋作为一种新型器物灭菌包装材料,具有密封性能好,灭菌有效期长,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减轻护理工作量,降低费用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诊疗、急救包的包装灭菌.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塑封失败现象.所谓塑封失败是指纸塑器物袋塑封后,在灭菌或存放期于封口处出现开缝漏气的问题.一旦开缝漏气,重者影响临床使用,轻者需要重新包装灭菌,造成费用和工作量的增加.

    作者:王风琴;牛河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流感病毒对消毒处理抗力的比较研究

    比较了甲型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PV-1)、F2噬菌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巴氏消毒、过氧乙酸、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乙醇、碘伏的抗力大小.结果,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力,明显低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与F2噬菌体的抗力.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甲型流感病毒对消毒处理的抵抗力,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近.由此推论:可以选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流感病毒消毒处理时的指示微生物,从而达到缩短实验室评价的时间之目的.

    作者:张文福;蒋莉;袁庆霞;魏秋华;武雪冰;王长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不达标的原因分析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抽出冷空气,使蒸汽得以迅速穿透物品内部进行灭菌.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工作程序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会出现灭菌失败的情况.为了探讨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我们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

    作者:蔡朝晖;张水治;张肖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军团杆菌的预防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军团杆菌是军团菌病的致病细菌,主要分布在冷却循环水和热循环水系统中[1,2],上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发生传播流行.近年来,军团菌病在一些医院、宾馆、温泉浴室等公共场所屡屡发生爆发流行.据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军团菌病的传播流行与使用中央空调、淋浴设施等有密切关系.由于军团杆菌对公共卫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尤其在SARS流行后,其危害性及其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控制军团杆菌的滋生繁殖、预防此疾病的流行显示出其重要性,而搞好消毒是主要预防措施之一.

    作者:林海江;郭奕芳;陈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004年全国皮肤黏膜消毒剂专项抽检报告

    为了解国内市场化学消毒剂产品质量情况,采用现场抽样,实验室检验等方法,对北京、湖北、陕西以及海南4省市市场皮肤黏膜消毒剂杀灭白色念珠菌效果和产品标签标识合法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抽检样品78件,总合格率为29.5%;部批产品总合格率为61.9%,省市批产品总合格率为16.4%.不同省市抽检产品总合格率依次为北京市为45%,湖北省为27.8%,陕西省为25%,海南省为20%.结论,此次抽检产品总合格率较低,部批产品合格率明显高于省市批产品,说明皮肤黏膜消毒剂产品质量亟待提高.

    作者:张流波;邢淑霞;李涛;张剑;谢杨;李新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有机物对优氯净杀菌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低有效浓度及短有效时间为试验剂量,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两种有机物影响二氯异氰尿酸钠杀菌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含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与1.5%小牛血清白蛋白对二氯异氰尿酸钠杀菌效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与不含有机干扰物组比较,50%小牛血清和1.5%白蛋白对二氯异氰尿酸钠杀菌效果均有轻度影响.结论,所试验的两种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杀菌效果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作者:宋晖;张亚尼;张福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多酶清洗剂清洁金属器械的效果评价

    为改善污染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我院供应室浸泡清洗金属器械由单用84消毒剂浸泡消毒,改为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再用多酶清洗剂浸泡清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郭秀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双氧胍复合消毒湿巾抑菌效果的实验研究

    为了解双氧胍复合消毒湿巾的抑菌效果和刺激性,采用抑菌环试验和动物试验对其进行了观察.结果,以含20 g/L双氧胍复合消毒液浸湿无纺布制成的湿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平均直径分别为11.91 mm和10.18 mm.40 g/L双氧胍复合消毒液对家兔皮肤和眼刺激试验的平均刺激积分指数均为0,属无刺激性.结论,20 g/L双氧胍复合消毒湿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40 g/L双氧胍复合消毒液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

    作者:王桂亭;宋艳艳;王志玉;冯月秋;许洪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