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李国勤;颜桂芳
为研究SARS的传播途径,给医务人员防护提供依据.采用8级安德森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SARS病房中空气进行采样、收集空调器冷凝水和空调器滤网尘土标本,应用常规反转录套式PCR检测样本中SARS冠状病毒. 结果,共检测40份样,检出阳性标本18份,阳性率为45%;其中空气标本36份,阳性15份,2份空调滤网尘土标本均为阳性,2份空调冷凝水标本检出1份阳性.随机挑选PCR阳性标本2份进行病毒分离试验,2份均为阳性.结果显示,检测SARS病房空气标本以及空调器冷凝水和空调器滤网尘土标本,均获得较高的SARS冠状病毒阳性率并分离到存活病毒.表明环境空气中存在活的SARS冠状病毒,推测SARS确有可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本结果可供SARS病房的医护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参考.
作者:杜宗敏;王效义;戴二黑;刘海洪;韩延平;庞昕;翟俊辉;杨瑞馥;吴清发;李京湘;杨玲;汪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提高托幼机构消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不同消毒方法进行了实际消毒效果观察.结果,采用中草药提取物原液对室内空气进行喷雾消毒,作用6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达到91.07%;用2000 mg/L过氧乙酸水溶液湿式擦拭室内地面和物品表面,利用自然挥发过氧乙酸作用6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只有61.11%.用2000 mg/L过氧乙酸擦拭物体表面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6.55%,用煮沸法或红外线干热法消毒餐具,合格率达到100%.
作者:崔森;李志;张聿为;丁连庭;吴敬民;朱宝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观察二氧化氯消毒剂激活反应过程中影响二氧化氯含量的因素,采用五步碘量法,测定了以柠檬酸为激活剂的二氧化氯产品激活反应过程中二氧化氯含量变化.结果,在25℃条件下,该产品激活反应时间从5~60 min,二氧化氯含量由1062 mg/L增加到5068 mg/L;时间从60~150 min,二氧化氯含量增加到7000 mg/L,时间至180 min含量达到8000 mg/L,不再增加.该产品在5℃反应30 min,二氧化氯含量为1753 mg/L;在25℃反应30 min,含量可达4072 mg/L.结论,该产品二氧化氯含量随激活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作者:王若燕;郁欣;周晓萍;王立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绿尔生物抑菌洗手液为AM生物制剂、丙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等组成的复方,为了解其抑菌效果与储存稳定性,进行了小抑菌浓度、稳定性和模拟现场试验.结果,该剂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小抑菌浓度为体积分数2.5%;对大肠杆菌小抑菌浓度为5%.于54℃条件下放置14 d,抑菌效果无明显变化.用该洗手液原液进行卫生洗手,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抑菌率达90%以上.
作者:许亚宁;董锟;高亚萍;苏诚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络合碘消毒液是由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络合而成的碘伏类消毒剂,采用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方法对其杀菌效果和毒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以含有效碘260 mg/L的络合碘消毒液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作用1.5 min,杀灭率为100%;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为99.99%.以络合碘消毒液原液对30名志愿者手及臂部皮肤进行擦拭消毒,对自然菌消除率达96%以上.能量试验的低合格浓度为有效碘260 mg/L.该消毒液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10 000 mg/kg bw,属于实际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性;无致微核作用.结论,该络合碘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杀菌效果较好,毒性低、无刺激性,性能稳定.
作者:王郭清;陈贵秋;宋江南;庄世锋;胡春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观察复方含氯清洗消毒剂相关生物学效应,采用悬液定量试验和动物试验,对其杀菌效果和毒性进行检测.结果,以有效氯含量为100 mg/L该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达100%;有效氯含量为5000 mg/L的溶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0 min,杀灭率达100%.用有效氯为500 mg/L的消洁净消毒液喷雾物体表面并作用15 min,对自然菌的消除率达98.38%.该消毒液对小鼠经口LD50大于10 000 mg/kg.结论,该消毒液有良好杀菌作用,属实际无毒级消毒剂.
作者:蓝才燕;苏伟东;赵鹏;卢桂宁;郭小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前,生产企业卫生室、个体门诊及村卫生室存在着不能正确使用消毒剂、不能正确掌握消毒剂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和其他不规范的消毒灭菌行为,以至于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低的情况.为提高基层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减少患者感染机会,我区卫生防疫站对厂企卫生室、个体门诊及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开展了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工作.为了解其培训效果,于1999~2003年对上述单位的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永昌;杨兴军;潘荣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移动式床单位负压罩是一种以病床为单位的防护装置,为观察其对罩内空气净化效果及相关性能,采用载体定量试验和现场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启动负压罩运行20 min,罩内空气中0.5 μm粒径的尘粒,在有人和无人条件分别下降98.6%和98.2%;对模拟室(约55 m3)内空气除菌率,无人条件下60 min达到100%,而有人条件下90 min达到100%.紫外线对过滤面上近距离(7 cm)照射2 min,对滤纸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率分别为100%和99.999%.负压罩运行条件下,负压差在 -11.2 Pa~ -6.8 Pa,噪声为46.5 dB~38.5 dB;连续开机7 h,对温湿度无明显影响.结论,该装置具有良好的除尘、除菌效果,能有效控制负压罩内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扩散,对预防和控制负压罩控制区域内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项海青;倪晓平;高炎;姜贤政;冯明圣;孙建荣;顾水林;邱丽华;葛朝珍;高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过氧乙酸广泛用于医院及疫点的空气、物体、排泄物等的消毒,但过氧乙酸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其浓度的高低对杀菌作用有直接影响.本试验对室温下过氧乙酸浓度进行了动态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张怡明;张建群;何水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酸性氧化电位水是由酸化水生成机电解产生,为观察其对细菌杀灭效果和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破坏作用,采用悬液定量法进行了试验.结果,以含有效氯220 mg/L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对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 min,杀灭率达到100%;作用20 min,对悬液内HBsAg破坏合格.以含55 mg/L有效氯的酸性氧化电位水稀释液作用5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均为100%.该酸性水在室温下避光密闭保存20 d,可保持氧化还原电位1167 mV,pH值2.24,有效氯为107 mg/L.结论,该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性能比较稳定.
作者:魏兰芬;陆龙喜;朱一凡;潘协商;林军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研究国际航行船舶生活垃圾消毒与杀虫双重功效的处理方法,将消毒剂与杀虫剂复配,用双筒储压式喷雾器进行消毒处理,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试验进行了消毒效果评价.结果,以含有效氯300 mg/L消毒液分别作用5 min,对布片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为100%;作用7 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100%.以含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作用30 min,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为100%,作用20 min对不锈钢载体上HBsAg的抗原性破坏合格.以溴氰菊酯、氯菊酯、增效剂、乳化剂、乙醇、戊唑醇、阿维菌素、磷酸三丁酯与5000 mg/L有效氯所组成的复方作用15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率>99.999%,其与900 mg/L有效氯复配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率均达到99.999%以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所选消毒剂对普通船舶表面可以采用喷雾消毒,对于来自非疫区的生活垃圾、泔水可用含有效氯1000 mg/L消毒液喷雾消毒作用30 min;对来自疫区的生活垃圾和泔水只能采用含有效氯5000 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 min.
作者:徐燕;钱吉生;孙俊;陈越英;姜志宽;黄立业;王玲;谈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各医疗单位的消毒状况,以便加强消毒管理工作,于1998~2001年连续4年对全地区各级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
作者:白咏梅;玛依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紫外线循环风消毒器为医院自行设计研制,为观察其对医院室内空气消毒效果,采用现场采样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在房间内体积约60 m3的儿童输液室和手术室内,安装该消毒器1台,静态下开机作用30 min,可使室内空气中自然菌下降80%以上;开机60 min,下降率达到90%以上.室内有人活动情况下,消毒器处于持续工作状态,可保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在II类环境水平.人员活动对消毒器效果有明显影响,人员进入活动30 min,空气中菌数回升明显,60 min后细菌数比人员进入前上升53%.消毒器工作4 h,室内空气中臭氧含量<0.2 mg/L.
作者:朱伯光;徐峰倩;卢明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调查了解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以更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的医疗器械处理质量及压力蒸汽灭菌器性能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 ,使用后医疗器械清洁处理合格率86.8%~98.6%;器械灭菌效果合格率 92.5%~100%;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无菌合格率90.6%~98.2%;压力蒸汽灭菌器性能检测合格率 98.2%~99.1%.结论 ,该医院医疗器械清洁和灭菌效果合格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王亚霞;吴玲娟;丁晓能;徐枝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空气洁净技术在现代工业和生物医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医药工业和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空气洁净技术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1实验室内常见的污染源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实验室空气污染来源主要是人员活动、身体排出、实验器材处理以及污物处理所产生,因此,这些污染可能含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常见的污染微生物种类(表1).
作者:李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对南海区区属20所医院的胃镜消毒灭菌状况的调查,以规范胃镜消毒方法、完善管理.结果,整改之前,胃镜消毒合格率为75%,胃镜附件灭菌合格率只有10%.经过整改和规范消毒与灭菌方法,胃镜消毒合格率达到100%,胃镜附件灭菌效果合格率提高到95%.结论,胃镜消毒必须强化管理,规范消毒方法.
作者:邓素莲;邵小筠;冯妙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法是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活菌对灭菌效能进行监测,根据其微生物的死亡情况以判断灭菌是否成功.它是确定压力蒸汽灭菌物品达到灭菌与否的可靠方法.
作者:张俊;任原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采用定性杀菌试验方法,检测YN-A型医用快速灭菌器对骨科器械的灭菌效果.结果,当灭菌器腔内温度升至210℃、220℃、230℃、240℃和250℃时, 分别对重100、210、320、560 g和800 g染有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骨科器械作用8 min均可达到灭菌效果;试验器械重量与达到灭菌所设定的腔内温度呈明显正相关.该医用快速灭菌器由常温升至灭菌所需高温度(270℃)所需的时间为3 min左右.结论,医用快速灭菌器对少量骨科器械在灭菌温度210~250℃维持灭菌8 min,可达到灭菌要求.
作者:李平;朱涛;郭志红;薛健;周光智;杜全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研制自动启闭式金属容器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装,以解决手控开关容器二次污染问题.为证实其实际使用效果,采用下排气式和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经126℃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处理20 min,对自动启闭金属贮槽和消毒盒内的生物指示剂灭菌合格比例分别为24/30~28/30和23/30~26/30;化学指示卡及留点温度计均达到完全合格指标.经13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处理8 min,对两种自动启闭金属容器内三种指示器材全部达到灭菌合格要求.结论,两种自动启闭金属容器不适合于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在13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8 min可达到灭菌要求.
作者:张春玉;赵翠芳;张锋;胡梅芳;周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过氧化物复合消毒剂是由一种电解装置生产合成,采用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试验,对其消毒效果及毒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含过氧化氢600 mg/L的过氧化物复合消毒剂,作用5 min和10 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率均达到99.9%以上.含过氧化氢2200 mg/L的该消毒剂,作用10 min,对模拟现场物体表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平均消除率为99.93%.有机物对该消毒剂杀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将其储存于54℃ 14 d,过氧化氢含量下降率为9.93%.该消毒剂属于实际无毒,弱蓄积毒性,对动物皮肤无明显刺激性.结论,过氧化物复合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储存性能稳定,毒性低,刺激性小.
作者:童志勇;杜俊歧;张淑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