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cl-2和Bax在ICR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与eNOS的关联性研究

左俐俊;任亚萍;赵玮;宋婉玲

关键词:eNOs, Bcl-2, Bax, 雄激素, 精子
摘要: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 ( Bcl-2 )和Bcl-2相关X蛋白( Bax)在雄性ICR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联系和意义. 方法 30只(分别为4、8、12周龄,各1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分为性成熟前(4周龄组)、性成熟(8周龄组)、性成熟后(12周龄组),取左侧睾丸经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睾丸中 eNOS、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分布情况;取右侧睾丸,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Bcl-2 和 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Bcl-2 在睾丸间质细胞高表达,Bax在生精上皮有表达;8周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Bcl-2表达明显高于4、12周龄组,且8周龄组小鼠Bax表达明显低于4、12周龄组小鼠( P<0. 05 );4周龄组小鼠睾丸eNO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8、12 周龄组( P <0. 01 ).结论 Bcl-2、Bax与eNOS在睾丸间质细胞的表达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提示NO或许未直接参与睾丸间质细胞的凋亡活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牙髓神经胞体在三叉神经节内分布特点

    目的 了解正常及三叉神经痛( TN)模型大鼠的牙髓神经胞体在三叉神经节( TG)内分布情况及其投射关系,为临床通过TG治疗TN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本实验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两组大鼠不同牙髓腔内注入逆行荧光探针,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TG 中荧光标记神经元的分布情况. 结果 两组大鼠分别在右下及左上中切牙髓腔内注入绿色荧光探针Fast DiO 72 h后,分别在右侧TG后外侧区、左侧TG中段区观察到数个、成簇分布带有绿色荧光标记神经元;将两组大鼠右下及左上中切牙髓腔内分别注入 Fast DiO、Fast DiI两种荧光探针,72 h后在其同侧TG的后外侧区和中间区分别观察到成簇分布的带有绿色和红色荧光的神经元;两组大鼠左侧上中切牙及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内分别注入荧光探针Fast DiI和Fast DiO,72 h后在同侧TG的后外侧区和中段区分别观察到成簇分布带有绿色和红色荧光的神经元. 经统计学比较,两组之间相应牙髓神经胞体在TG内分布区域、数量及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区别. 结论 三叉神经上、下颌支神经胞体投射于同侧TG,并有一定区域性;TN产生不改变TG内神经元数量及投射联系,其可能与三叉神经功能活动改变有关.

    作者:肖芳莉;李国超;马腾飞;黄姗姗;徐文华;王烈成;王元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组织声学结构定量技术在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组织声学结构定量( ASQ)技术在肝纤维化( HF)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肝脏穿刺活检明确的HF患者87例和健康志愿者50例,分别对其进行腹部常规超声及ASQ技术检查;收集相应二维及ASQ图像,导出图像后脱机分析,图像选定感兴趣区( ROI) ,得出χ2 直方图;软件计算红色曲线众数( Redmode)、红色曲线均值( Re-dave)、红色曲线标准差( Redsd)、蓝色曲线众数( Bluemode)、蓝色曲线均值( Blueave)、蓝色曲线标准差( Bluesd)及红蓝曲线下面积比( FD ratio). 各参数与病理HF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绘制 ROC 曲线并获得各期界值. 结果 除Bluesd外其余参数值均与 HF 分期呈正相关性,其中 Red-mode(rs =0. 853,P<0. 05)及Redave(rs =0. 686,P<0. 05)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性. ROC曲线提示:S0 vs S1 期,仅Redmode、Redave参数曲线偏左上角,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0. 763、0. 624,与AUC=0. 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可得出临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S1 vs S2期,除Bluesd外所有参数均位于左上角,余参数AUC均大于0. 5,与AUC=0. 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得出临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S2 vs S3期,所有参数均偏左上角,与 AUC =0. 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得出临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ASQ技术是一项无创性 HF检查技术,在HF的准确分期标准制定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前景.

    作者:万颖;郑慧;李晓金;王迪;姚翀;李朝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双胎妊娠对子宫牵张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子宫牵张力变化对子宫收缩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集单胎妊娠及双胎妊娠孕妇中期妊娠(孕26 ± 6周)和晚期妊娠(孕37 ± 6 周)的子宫平滑肌组织,制作成肌条各30份,给予缩宫素浓度梯度刺激,观察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的子宫牵张力变化及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 结果 在Krebs液中,单胎妊娠晚孕阶段子宫牵张力大于中孕阶段,双胎妊娠晚孕阶段子宫牵张力大于中孕阶段,中孕阶段的双胎妊娠子宫牵张力大于单胎妊娠,晚孕阶段的双胎妊娠子宫牵张力大于单胎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妊娠子宫牵张力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大;在缩宫素浓度梯度诱导下,晚孕单胎妊娠子宫牵张力变化引起的子宫收缩较晚孕双胎妊娠明显. 结论 双胎妊娠因子宫牵张力增大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力下降.

    作者:陶志云;张晓慧;张英;魏兆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TGA与LPS竞争抑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经典信号通路

    目的 研究半乳糖醛酸( TGA)与内毒素( LPS)同时刺激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对LPS-Toll样受体4(TLR-4) -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15 ml,分离出单核细胞,分别加入LPS、TGA、TGA(0~1. 0 mg/ml)联合LPS刺激并培养, Western blot法检测 TLR4 及NF-κB p65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1 ( IL-1 )、白介素-10 ( IL-10 )水平. 结果 单独LPS或TGA刺激,其下游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及TNF-α、IL-1、IL-10水平均较未处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加入TGA及LPS刺激,其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及TNF-α、IL-1、IL-10水平均较单独LPS或TGA刺激低,但较未处理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各组TLR4 与NF-κB p65 蛋白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性( P<0. 01 ). 结论 TGA与 LPS可竞争抑制 LPS-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杨琴;丛林;袁静;方慧琴;陈薇;李松;李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栀子柏皮汤不同配伍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研究栀子柏皮汤不同配伍组合的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 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 )引起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观察栀子柏皮汤各配伍组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给予不同配伍的栀子柏皮汤进行灌胃治疗. 生化检测相关肝纤维化及炎症指标,运用Masson染色和HE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的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Ⅰ型胶原及α-横纹肌肌节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 结果 栀子柏皮汤及各配伍组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 AST)、羟脯氨酸( Hyp)及透明质酸( HA)水平,改善肝脏的病理变化,其中栀子黄柏甘草配伍组抑制 CCl4 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效果佳(P<0. 01),并能显著抑制肝组织中Ⅰ型胶原和α-SMA的蛋白表达( P<0. 01 ). 实验结果表明栀子柏皮汤亦可明显降低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β)的表达水平. 结论 栀子柏皮汤不同配伍组能不同程度改善小鼠肝纤维化,但栀子黄柏甘草配伍,即全汤组抗肝纤维化作用明显,并且栀子柏皮汤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降低TGF-β水平有关.

    作者:钱正月;李俊;黄成;孟晓明;马陶陶;陈昭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成体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NSCs)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作用下体外分化的形态学表现,为成体脊髓源性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体外分离培养 SD 大鼠脊髓源性NSCs,随后以含血清培养基贴壁诱导分化培养7 d,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抗巢蛋白( Nestin)鉴定NSCs,以抗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s的分化情况. 选取第3代NSCs,向培养基中添加EPO,使EPO的终浓度为10 IU/ml,并设不添加EPO的对照组,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并计数各组神经元/细胞总数得出百分率. 结果 SD大鼠脊髓组织体外悬浮培养可获得大量神经球,所获得的神经球均表达Nestin蛋白,以含血清培养基贴壁诱导分化培养,可检测出MAP2 和GFAP阳性细胞;EPO组诱导分化后,表达 MAP2 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0. 05 ). 结论 SD大鼠脊髓体外培养可获得NSCs,EPO可促进成体脊髓源性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作者:李小波;张辉;王少滨;刘杰;余涛;杜怡斌;尹宗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HBV感染HBsAg含量与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含量与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慢性HBV感染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者34例、健康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比,实时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方法检测HBsAg的含量. 结果 HBsAg的含量与B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性(P<0. 05),高HBsAg含量组的B淋巴细胞高于健康组与低HBsAg含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与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无相关性. 结论 在慢性HBV感染免疫不全状态(非活动期)的人群中, HBsAg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聂琳;杨丽莎;彭德珍;张敏;王君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TLR4乙酰化对LPS-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其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4 ( TLR4 )乙酰化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在内毒素( LPS)-TLR4-核因子κB( NF-κB)通路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GDM的炎症发病机制. 方法 选取正常孕妇、GDM孕妇各30例,抽取静脉血15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进行体外培养,并保留血清用于检测LPS的量;将研究分成正常组(对照组)、正常+LPS组、GDM组和GDM+LPS组.PBMC用于免疫共沉淀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乙酰化和NF-κB蛋白的表达量;上清液用于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的水平. 结果 正常孕妇、GDM孕妇体内LPS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GDM组发生TLR4乙酰化变化,而对照组未检测到TLR4 乙酰化;LPS 干预后,正常+ LPS组、GDM + LPS 组TLR4 乙酰化的程度明显增加,且GDM +LPS 组TLR4 乙酰化程度明显高于GDM 组和正常+ LP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4 组NF-κB 的表达和炎症因子TNF-α、IL-1、IL-10 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TLR4 乙酰化与NF-κB 蛋白表达量之间具有正相关性(P < 0. 05).结论 TLR4 乙酰化通过影响LPSTLR4-NF-κB 通路的活化介导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孕妇体内抗炎-致炎的失衡,从而参与GDM 的发生.

    作者:李松;丛林;袁静;方慧琴;陈薇;李琴;杨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INH-PZA-PLGA缓释微球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

    目的 研究异烟肼( INH )、吡嗪酰胺乳酸( PZA )-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INH-PZA-PL-GA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观察INH-PZA-PLGA微球形态特征;计算INH-PZA-PLGA微球中INH、PZA的载药量、包封率;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测INH-PZA-PLGA微球在不同时段模拟体液中INH、PZA的药物浓度,观察其是否均大于10倍小抑菌浓度( MIC) ,计算其各阶段释药量、累计释药度并拟合药物体外释放数学方程并观察其体外释药特性. 结果 INH-PZA-PLGA微球成球规整、分布均匀、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 11. 04 ± 0. 4 ) μm, INH 和PZA的载药量分别为( 21. 78 ± 0. 27 )%、( 24. 91 ± 0. 16 )%,包封率分别为( 58. 52 ± 1. 65 )%、( 72. 26 ± 1. 28 )%. INH-PZA-PLGA微球中INH突释现象较PZA突释现象明显,46 d INH累计释放量93. 01%,PZA累计释放量77. 40%. 前9 d两种药物释放规律拟合Higuchi曲线的R2 值大,可认为两种药物按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规律释放;12 d后两种药物拟合零级曲线的R2 值大,可认为两种药物按等量的规律释放. 结论 INH-PZA-PLGA微球具有良好的体外药物缓释性能,阶段释放量均大于10倍的MIC,理论上可达到体内杀死结核杆菌的浓度,为脊柱结核术后局部给药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杨宗强;何胤;施建党;赵晨;岳学峰;刘海涛;张小敏;王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体外研究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枯否细胞极化的影响

    目的 采用脂多糖( LPS)诱导大鼠枯否细胞( KCs)发生极化改变,之后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 huMSCs )与LPS诱导的 KCs 在 Transwell 内共培养,以观察 huMSCs 对KCs极化偏移的调节作用. 方法 实验分为KCs组、KCs+LPS组、KCs+LPS+MSCs组. 对各组的白介素-4 ( IL-4 )、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介素-10 ( IL-10 )、白介素-6 ( IL-6 )等上清因子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精氨酸酶-1 ( Arg-1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3、6 ( STAT-3、STAT-6 )、核因子 kappaB ( NF-κB )用 Western bolt进行检测,同时用荧光实时定量PCR( qRT-PCR)对以上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KCs+LPS组促炎因子TNF-α、IL-6 分泌增加,KCs+LPS+MSCs组抑炎因子IL-10、IL-4分泌增加;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 KCs + LPS 组中 iNOS 升高, NF-κB p65入核增高;而 KCs +LPS +MSCs 组高表达 Arg-1,同时pSTAT-3、pSTAT-6表达增加. 结论 huMSCs能诱导已经发生M1极化的KCs向M2 表型偏移,考虑可能与huMSCs分泌细胞因子有关,起到一种免疫调节作用,huMSCs 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通过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李亮;彭琼;蔡亦红;戴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Mcl-1 siRNA对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转染髓样细胞白血病( Mcl-1 ) siRNA特异性沉默Mcl-1 基因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RAIL)诱导胃癌细胞HGC-27 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碘化丙啶( PI)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分析TRAIL单独作用的细胞凋亡率以及广谱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法分析TRAIL处理前后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的活化以及抗凋亡的Bcl-2、Bcl-XL 及Mcl-1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Lipofectamine 2000 转染 Mcl-1 siRNA 入 HGC-27 细胞, Western blot 法验证基因沉默效果,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结果 HGC-27细胞对TRAIL不敏感, 48 h的凋亡率仅为( 20. 65 ± 3. 23 )%, z-VAD-fmk能几乎完全阻止TRAIL诱导的凋亡;TRAIL作用晚期caspase-3活化、PARP-1裂解,Bcl-2、Bcl-XL 及Mcl-1在TRAIL处理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Mcl-1 siRNA转染后能显著降低细胞中 Mcl-1的蛋白表达水平,且细胞转染Mcl-1 siRNA后再加入TRAIL处理,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 结论 Mcl-1的高表达可能与HGC-27细胞对TRAIL抵抗有关,Mcl-1 siRNA沉默Mcl-1基因能增加HGC-27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

    作者:金玮;吴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GOLPH3、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高尔基体磷酸化蛋白3 (GOLPH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探讨二者在胃癌进展中的相互关系. 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 例经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GOLPH3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 GOLPH3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结果 GOLPH3 及 VEGF 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 27%、58. 18%,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 18. 18%、23. 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GOLPH3、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均无显著相关性,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 05).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GOLPH3 阳性表达组的胃癌组织中, VEGF 阳性表达率为75. 68%,明显高于GOLPH3阴性表达组的22. 22%,胃癌组织中GOLPH3 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 508,P<0. 01). 结论 GOLPH3过表达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调节胃癌血管生成,从而影响胃癌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产世鑫;孟翔凌;吴文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芪皂苷Ⅱ增加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黄芪皂苷Ⅱ增加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细胞株( HepG2 )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MTT方法检测5-氟尿嘧啶单独或联合黄芪皂苷Ⅱ作用于细胞后,5-氟尿嘧啶对HepG2 的抑制率;Hoechst33342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ERK1/2)、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ERK)以及凋亡蛋白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PARP)、活化凋亡蛋白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 Cleaved PARP)、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3 ( Cleaved caspase 3)、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9(Cleaved caspase 9)的表达. 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5-氟尿嘧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 细胞增殖,联用黄芪皂苷Ⅱ可以显著增加5-氟尿嘧啶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P<0. 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联合使用黄芪皂苷Ⅱ和5-氟尿嘧啶能增加Cleaved PARP表达( P<0. 05 );Hoechst33342验证联合用药组较5-氟尿嘧啶组细胞凋亡水平升高;此外,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黄芪皂苷Ⅱ抑制p-ERK1/2 蛋白表达;联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 明显增加5-氟尿嘧啶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以及凋亡蛋白 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 P<0. 05 ). 阻断ERK1/2 后,黄芪皂苷Ⅱ促进5-氟尿嘧啶诱导的凋亡蛋白 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以及细胞凋亡水平并未明显增加. 结论 黄芪皂苷Ⅱ增加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1/2的表达有关.

    作者:武超;许杜娟;杨翠;夏泉;张医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Bcl-2和Bax在ICR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与eNOS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 ( Bcl-2 )和Bcl-2相关X蛋白( Bax)在雄性ICR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及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的联系和意义. 方法 30只(分别为4、8、12周龄,各1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分为性成熟前(4周龄组)、性成熟(8周龄组)、性成熟后(12周龄组),取左侧睾丸经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睾丸中 eNOS、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分布情况;取右侧睾丸,Western blot法检测eNOS、Bcl-2 和 Bax的表达情况. 结果 Bcl-2 在睾丸间质细胞高表达,Bax在生精上皮有表达;8周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Bcl-2表达明显高于4、12周龄组,且8周龄组小鼠Bax表达明显低于4、12周龄组小鼠( P<0. 05 );4周龄组小鼠睾丸eNO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8、12 周龄组( P <0. 01 ).结论 Bcl-2、Bax与eNOS在睾丸间质细胞的表达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提示NO或许未直接参与睾丸间质细胞的凋亡活动.

    作者:左俐俊;任亚萍;赵玮;宋婉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KSHV K15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鉴定

    目的 制备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KSHV) K15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将其应用于细胞内K15蛋白的检测. 方法选择K15基因第8 个外显子( K15Pex8 )序列做为模板,构建 K15Pex8的表达载体 pQE-80L-K15Pex8. 诱导重组菌蛋白表达,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K15Pex8多克隆抗体,并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 将pFJ和pFJ-K15P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入HEK 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抗K15Pex8多克隆抗体对K15P-Flag蛋白的识别. 结果 由K15Pex8制备的抗K15Pex8多克隆抗体效价大于1 : 6 400,能特异性识别重组质粒pFJ-K15P转染293T细胞产生的K15P-Flag融合蛋白. 结论 初步证明K15Pex8蛋白有免疫反应性,该多克隆抗体可用于重组的K15P-Flag融合蛋白的检测.

    作者:陈伟;方圆;汪小五;许常青;朱晨辰;杨宇;张龙龙;王林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成人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学

    目的 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研究,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10个外观无异常的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及5个成人干颅骨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观察和测量. 结果 ① 视神经管颅口、中部及眶口的横截面积分别为(19. 22 ± 4. 58)、(18. 26 ± 4. 33)、(21. 08 ± 3. 96) mm2;视神经管颅口与眉间及翼点的距离分别是( 63. 88 ± 4. 63 )、(51. 97 ± 2. 98)mm;② 前床突全长为(9. 52 ± 0. 38) mm,根宽为(11. 45 ± 0. 67)mm. 前床突气化率为20%. 前床突与颅神经及颈内动脉关系密切. ③ 本组20侧中12侧可见镰状韧带锐利的后缘压迫视神经;镰状韧带、视神经鞘膜、总腱环均比较坚韧结实;这些膜性结构与视神经之间无明显间隙. ④ 本组有3侧( 15%)滑车神经由于筛后动脉的牵拉,致使其紧贴上直肌腱. ⑤ 眼动脉均在视神经下方的硬膜鞘内走行. 结论 ① 视神经管减压应全程切开;② 正确磨除前床突可减少脑神经及颈内动脉损伤概率;③ 在视神经上方纵行切开镰状韧带、鞘膜,在近眶口处贴近内侧切开总腱环,可使管内视神经有效减压,并可减少滑车神经的损伤概率,避免眼动脉损伤.

    作者:梅照军;李志范;单明;程志勇;周律;程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抑制剂保护糖尿病大鼠足细胞的机制. 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使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其分为糖尿病模型组、缬沙坦干预组. 8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UALB)、尿肌酐(U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及肾脏肥大指数(KI)的变化,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UACR)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肌酐(UBCR),每周监测各组血糖( BG);8 周后利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及足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RT-PCR法分别检测肾组织Podocin蛋白和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和缬沙坦干预组糖尿病大鼠 BG、HbA1C、UACR、UBCR、KI均明显增高(P<0. 01),肾脏皮质Podocin mRNA及肾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1),肾脏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足细胞病变较重;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缬沙坦干预组除BG及HbA1C外,UACR、UBCR、KI均明显降低(P<0. 01),肾脏皮质Podo-cin mRNA及肾组织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增高( P<0. 01 ) ,肾小球、小管间质、基底膜及足细胞的病理损伤减轻. 结论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Podocin mRNA和蛋白表达.

    作者:黄珍珍;任伟;王艳;陈玉米;叶山东;邢燕;胡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肿瘤环境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因子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

    目的 确定肿瘤环境下人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hAMSCs)的旁分泌特征变化与肿瘤细胞侵袭的关系.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AMSCs,收集培养上清液制备条件培养基,用于培养HCT116细胞. 利用Transwell培养板共培养AM-SCs与HCT116 细胞. 通过检测穿透人工基底胶( Matrigel胶)的能力比较两种培养条件下HCT116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CT116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EMT)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ELISA法检测共培养后AM-SCs基因表达和旁分泌因子表达变化. 结果 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与AMSCs的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中,HCT116细胞的侵袭能力较AMSCs条件培养液培养显著增强. 同时结肠癌细胞系HCT116构成的肿瘤微环境也影响了AMSCs旁分泌因子表达的变化,其中成纤维生长因子10 ( FGF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较正常培养条件下显著上调. 结论 肿瘤微环境影响下的AMSCs旁分泌因子表达改变,这些变化能够增强结肠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陈冬梅;刘淑丹;马会明;刘晓明;梁雪云;魏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ING5在对顺铂不同敏感性的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影响

    目的 探讨在对顺铂不同敏感性的卵巢癌细胞中生长抑制蛋白5 ( ING5 )的表达情况及其影响. 方法 应用MTT法分析卵巢癌细胞系A2780、SKOV-3、HO8910、ES-2对顺铂的敏感性差异并测定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值;Western blot法检测 ING5 蛋白在卵巢癌细胞系 A2780、SKOV-3、HO8910、ES-2中的表达水平;并在A2780 细胞中应用ING5 siRNA沉默 ING5 基因, 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效率, MTT法检测转染后 A2780 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改变. 结果A2780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高,IC50值为(0. 423 ± 0. 020)μg/ml;而ES-2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低,IC50值为(5. 280 ± 0. 309)μg/ml(P<0. 01). 然而,ING5蛋白在A2780细胞中表达高,在 ES-2 细胞中表达低( P <0. 01 ). ING5 siRNA显著降低 A2780 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P <0. 01 ).结论 ING5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提高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孙正伟;马蓉;万安;徐汉杰;王慧妍;周颖;赵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甲羟戊酸激酶基因真核及shRNA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BxPC-3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构建甲羟戊酸激酶( MVK)基因真核及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BxPC-3细胞中,观察其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方法 从BxPC-3细胞中提取总RNA, 逆转录PCR ( RT-PCR)法获得目的基因 MVK 以及通过化学合成 MVK (751~779)和 MVK(1 089~1 117)位点寡核苷酸片段,构建真核表达及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BxPC-3细胞,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Western blot法分析转染后对BxPC-3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结果 成功获得MVK基因真核表达( pcD-NA3. 1-mvk)及两个针对 MVK shRNA 表达载体( piLenti-RNAi-shRNA1/2). 通过抗生素筛选及Western blot分析获得了稳定的MVK过表达及低表达细胞株.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过表达MVK的细胞株及MVK knockdown的细胞株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Cyclin E表达量与正常及对照细胞相比均显著降低. 结论 MVK过表达及低表达均抑制Bx-PC-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Cyclin E的表达.

    作者:金锐;王芳;栾康;罗欣;张胜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