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10R 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

郑亢;郜玉峰;潘高峰;殷宏娟;邹桂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单核苷酸多态性, IL-10R, 易感性
摘要:目的:探讨 IL-10R 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1例慢性HBV 感染患者和301例急性自限性 HBV 感染患者外周血标本,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地区来源均相互匹配。 Snapshot方法检测 IL-10R 两个 tag SNP(rs2228055、rs2256111)的基因型;χ2检验用于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IL-10R 基因 rs2228055、rs2256111多态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均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 IL-10R 基因 rs2228055位点 G/ G 基因型频率(7.2%)明显低于急性自限性 HBV 感染患者(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 基因型在 HBV 感染慢性化的风险是 AG + AA基因型的0.52倍(OR =0.52,95% CI:0.32~0.84)。结论IL-10R rs2228055位点 GG 基因型在 HBV 感染后的慢性化中发挥保护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卵丘细胞 lncRNA ENST00000502521的表达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人卵丘细胞(CCs)中lncRNA ENST00000502521的表达与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关系,判断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40例首次接受长方案超促排卵患者的卵丘细胞,根据卵丘细胞围绕的卵母细胞受精后胚胎发育情况将卵丘细胞分成两组,优质胚胎组和低质胚胎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两组卵丘细胞中 lncRNA ENST0000050252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 lncRNA ENST00000502521相对表达量对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IVF 患者低质胚胎组中 ln-cRNA ENST0000050252表达较优质胚胎组明显增高( P <0.05),且未妊娠组 lncRNA ENST00000502521相对表达量较妊娠组增高(P <0.05);lncRNA ENST00000502521预测妊娠结局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71(P <0.05,95% CI:0.55~0.87),灵敏度为84.2%,特异性为61.9%。结论lncRNA ENST00000502521可能参与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发育,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分子标志物预测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

    作者:李娟;曹云霞;刘婷婷;许孝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IL-10R 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 IL-10R 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1例慢性HBV 感染患者和301例急性自限性 HBV 感染患者外周血标本,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地区来源均相互匹配。 Snapshot方法检测 IL-10R 两个 tag SNP(rs2228055、rs2256111)的基因型;χ2检验用于比较两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IL-10R 基因 rs2228055、rs2256111多态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均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 IL-10R 基因 rs2228055位点 G/ G 基因型频率(7.2%)明显低于急性自限性 HBV 感染患者(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 基因型在 HBV 感染慢性化的风险是 AG + AA基因型的0.52倍(OR =0.52,95% CI:0.32~0.84)。结论IL-10R rs2228055位点 GG 基因型在 HBV 感染后的慢性化中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郑亢;郜玉峰;潘高峰;殷宏娟;邹桂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SIRT1在骨性关节炎滑膜中表达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骨性关节炎(OA)正常滑膜组织及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膝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传代,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 法检测滑膜组织及细胞中 SIRT1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滑膜细胞检测 SIRT1表达情况及表达部位。结果甲苯胺蓝实验显示 OA 及正常滑膜细胞无明显形态学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 SIRT1在滑膜细胞胞质中广泛表达,染色强度 OA 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 =20.208, P <0.01);Western blot 法显示在滑膜细胞中 OA 组 SIRT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 =8.619,P <0.01);在滑膜组织中 OA 组 SIRT1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 =7.664,P<0.01)。结论 SIRT1与 OA 导致滑膜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 SIRT1可以作为 OA 治疗的靶点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丁辉;胡勇;常俊;张琪琪;阙玉康;许唐兵;魏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化学合成 microRNA-21 inhibitors 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究 microRNA-21 inhibitors 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 LipofectamineTM 2000 Reagent 向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瞬时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24、48 h 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 microRNA-21、I 型胶原前胶原 A1(Col1A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Col1A1和α-SMA 的表达水平;MTT 法检测 microRNA-21 inhibitors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结果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microRNA-21表达下调,Col1A1和α-SMA 的表达下降;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microR-NA-21 inhibitors 可明显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提示microRNA-21是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潜在靶向分子,有利于为干预和预防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猛;陶辉;陈泽文;张家贵;宣海洋;占红英;石开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叉神经痛患者部分促炎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收集30例三叉神经痛(TN)患者、17例恶性肿瘤患者、17例普通炎症患者及20例健康患者空腹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 TN 组患者血清中 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恶性肿瘤组和普通炎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与 TN 发病有一定关联。

    作者:黄姗姗;徐文华;马腾飞;肖芳莉;刘衍钊;王烈成;王元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斑秃易感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国外斑秃人群已发现的易感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斑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36例斑秃患者和1840例对照者,提取基因组 DNA,利用 Sequenom Massarray系统,对国外报道的斑秃易感基因位点[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验证,用 Plink 1.07软件对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CTLA4基因上 rs3087243( P =0.041, OR =1.18,95% CI =1.01~1.38),经 Bonferroni 校正后无显著相关性(Pc =0.697),其余16个位点( TLR1、DMBT1、CHIT1、GBP4、 CIITA、 IL31RA、 CD96、 INPPL1、 MASP2、 IL-13、 KI-AA0350、PTPN22、SPATA5、TRAF1/ C5、IL1A、IL2R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分层分析显示发病年龄>20岁与≤20岁两组之间比较, TRAF1基因中 rs2416808位点(P =0.0184, OR =1.35,95% CI =1.05~1.74);轻型与重型斑秃、有无家族史,等位基因频率在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国外报道的17个 SNPs 与中国汉族人群的斑秃没有显著相关性,不同人群之间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较大的斑秃样本中进行。

    作者:杜鹃;高金平;周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图像引导宫颈癌体外自适应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收集6例符合治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西门子的Artiste 自适应放疗系统行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治疗前、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进行图像采集并重新勾画靶区,制定新的计划,分别比较3组计划间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与位置变化。结果显示在放疗过程中,治疗靶区体积逐渐缩小,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直肠位置变化较大,其中以头脚方向为明显;膀胱、直肠的 V40、V45、V50在3组计划中依次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果表明宫颈癌体外离线式自适应放疗可根据图像反馈信息调整计划,对治疗靶区影响较小,但对膀胱、直肠等重要正常器官组织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宁;王凡;童铸廷;吴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平衡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多元化平衡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阿尔茨海默病(AD)样本(n=50)分为干预组(n =24)和对照组(n =26)。干预项目分为同时提高平衡、正性认知能力,参加者每周训练3次,每一阶段1 h,共24周,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内不参加任何训练。检查认知功能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画钟实验、BeHery正性评定量表、符号寻找子测验。机体体能用定时上下试验:30秒的坐下和起立实验,坐下和指鼻实验,Berg 功能平衡量表。结果干预组在正性认知功能中有了显著的提高(P <0.01),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中,干预组得分更高(P <0.01),尤其在注意、定向、抽象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方面改善明显。在画钟实验方面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P <0.01)。干预组在平衡控制方面表现失衡减少,而对照组表现失衡增加,两组间干预前后比较,干预组出现失衡概率明显减少(P =0.04)。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受干预者认知功能改善,具有更好的身体平衡能力和更强的体能。

    作者:杜远;徐小童;王莹;朱春燕;孔晓明;吴晓平;王玉梅;陈龙;张许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电化学发光法不同批号癌胚抗原试剂检测结果偏倚分析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不同批号癌胚抗原(CEA)试剂室内质控发生明显偏倚时对患者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留取两批次 CEA 试剂检测的标本数:批号为171617检测的临床标本66例;批号为172356检测的临床标本58例。用批号为172356 CEA 试剂重新检测,计算两次检测结果的偏倚。结果不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不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偏倚与相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偏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不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正向偏倚和负向偏倚的比例与相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正向偏倚和负向偏倚的比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用室内质控的偏倚确定校正因子纠正患者结果,不同批号试剂纠正后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828);不同批号试剂纠正后偏倚与相同批号试剂偏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2);不同批号试剂纠正后正向偏倚和负向偏倚的比例与相同批号试剂正向偏倚和负向偏倚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74)。结论不同批号 CEA 试剂室内质控靶值存在明显偏倚时,患者检测结果会产生相似的偏倚,该偏倚可以通过校正因子进行纠正。

    作者:李涛;刘亚婷;闫川;徐元宏;周敏;肖春红;郝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聚桂醇在成人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1%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治疗成人血管畸形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8例成人血管畸形病例分成4组,术前注射治疗的时间分别为对照组、30 min、48 h、2周,选择1%聚桂醇注射治疗,采用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收集到的瘤体标本,并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 CD34的含量。结果组织化学法光镜下见未用药组与各用药组之间组织结构无显著的差别,免疫组织化学法见 VEGF、CD34在未用药组中表达呈强阳性,且表达的强度随着聚桂醇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用药组各个时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成人血管畸形的治疗,1%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 VEGF、CD34的表达,破坏内皮细胞,栓塞病变血管,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胡超;朱飞;宁金龙;汪垠;王辉;桑鹏飞;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条件培养基局部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BMSC-CM)局部移植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 装置制作大鼠 T9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后局部微量注射生理盐水10μl)和实验组(脊髓损伤后局部注射 BMSC-CM 10μl),两组均采用 BBB 评分、斜板实验法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处血管生长及空洞体积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的 BBB 后肢功能评分、斜板倾斜角度优于对照组(P <0.05),脊髓损伤处空洞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管直径大于对照组。结论 BMSC-CM 能够减小脊髓损伤处的空洞体积和促进血管生长,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峰;申才良;宋旆文;章仁杰;董福龙;杨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踝关节 CPM 对脑瘫足外翻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在改善脑瘫患儿足外翻方面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57例儿童,分为正常组及外翻组,将外翻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非CPM 组及 CPM 组。对照组未行任何康复治疗,非 CPM 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CPM 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 CPM 治疗。对正常组儿童行足底压力测量技术进行评估并记录,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个月及第4个月对外翻组行足底压力测量技术评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外翻组足弓内侧缘(MMF)、足跟(HEEL)压力百分比、着地时相及前足掌接触时相(ICP + FFCP)百分比明显增高,足前掌外侧缘(LFF)、足弓外侧缘(LMF)压力百分比及整足接触时相(FFP)百分比明显降低( P <0.05)。非 CPM 组、CPM 组在治疗前后MMF 压力百分比、FFP 百分比均减少(P <0.05),ICP + FF-CP 百分比增大(P <0.05);较非 CPM 组、对照组,CPM 组的MMF 压力百分比改善更明显(P <0.01),ICP + FFCP 百分比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能缓解小龄脑瘫足外翻患儿外翻肌的痉挛和挛缩,促进小龄患儿的足弓形成,使动态步行时各肌群协调性增强,从而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

    作者:江炎;吴建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LPS 对肝癌细胞株 HepG2增殖、凋亡及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对肝癌 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10、50、100μg/ ml LPS 处理组。用 MTT 检测刺激24、48、72和96 h 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24 h 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用 RT-PCR 法检测刺激24 h 后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 mRNA 的表达含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刺激24 h 后 IL-6和 IL-8的表达量,后用 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刺激24 h 和48 h 后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 <0.05),而在72、96 h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刺激24 h 后,1、10、50和100μg/ ml LPS 处理组以及对照组之间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刺激24 h 后,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刺激浓度的升高,IL-6和 IL-8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结论 LPS 可以在48 h 内促进 HepG2的增殖,对HepG2细胞的凋亡没有影响,并且 LPS 作用可以上调 IL-6和 IL-8水平。

    作者:刘亚婷;李涛;徐恩君;周敏;徐元宏;沈继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培哚普利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中H2S/CSE合成途径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中,培哚普利对大鼠心肌组织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H2 S/ CSE)合成途径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培哚普利+模型组、培哚普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 ISO 制备心肌肥厚模型。检测大鼠心脏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组织中 H2 S 含量及其生成酶活性,心肌组织中 CSE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HMI、LVMI 升高( P <0.01),心肌肥厚明显,H2 S 含量及其生成酶活性减少(P <0.01),CSE 表达下降(P <0.05),培哚普利对照组大鼠心肌H2 S 含量及其生成酶活性升高(P <0.01),CSE 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模型组大鼠 HMI、LV-MI 下降(P <0.01),心肌中 H2 S 含量及其生成酶活性升高(P <0.01),CSE 表达增加(P <0.05)。与培哚普利对照组比较,培哚普利+模型组大鼠 HMI、LVMI 升高(P <0.01),心肌中 H2 S 含量及其生成酶活性下降(P <0.01),CSE 表达下降(P <0.05)。结论培哚普利能够提高大鼠心肌中 H2 S含量及其生成酶活性,可能与其能够提高 CSE 表达,影响H2 S/ CSE 合成途径相关,其中在治疗 ISO 所致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中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鲁艳;王爱玲;陈森;郭增;李丽;王春苗;郭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RT-3DE 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于不同心脏基础情况乳腺癌患者的左室收缩同步性影响。方法选取40例乳腺癌症患者,分为心脏正常组和心脏高危组,每例分为化疗前、化疗6周期后2个阶段;并选取20例未化疗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在各阶段行RT-3DE 检查,应用 QLAB 软件获得左室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并定量分析左室收缩同步性指标。结果化疗前,3组检查者的左室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形态较为一致,起伏有序;心脏正常组及心脏高危组的 RT-3DE 各测量参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6周期后,心脏正常组及高危组的曲线形态改变明显,走形高低不一,同时这两组患者中部分测量参数较化疗前有所增高,这两种改变均以高危组改变更为明显(P <0.01)。结论蒽环类药物对于左室心肌的收缩同步性有影响,特别是对于已经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

    作者:伍婷婷;姜凡;张新书;张博;卢业伟;方思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双低)在头颈 CTA 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双低)在头颈 CT 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头颈 CTA 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双低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双低组采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头颈 CTA 检查,常规组实施常规 CTA 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CT 值等级、辐射剂量等。结果双低组不同兴趣区(ROI)的 CT 值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在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中动脉中的图像质量评分稍低于常规组(P <0.05);在其他 ROI 中,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值、剂量长度乘积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使用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头颈 CTA 检查,能够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对比剂用量、减少辐射剂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玉屏;王龙胜;郑穗生;邹立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检测 GPC3和 GP73两种方法的比较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采用 ELISA 法检测70例标本(肝癌组39例、肝硬化组31例)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水平,qRT-PCR 法检测相同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GPC3 mRNA 和 GP73 mRNA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肝癌组血清中 GPC3和 GP73表达量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 <0.0001);两组间 PBMC 中 GPC3 mRNA 和GP73 mRN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清中 GPC3、GP73含量均有正相关性(P <0.01)。血清中 GPC3和 GP73的水平均能预测原发性肝癌,且 GPC3和 GP73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BMC 中GPC3 mRNA 和 GP73 mRNA 的表达水平不能很好的区分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提示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GPC3和 GP73的表达水平是临床预测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马洁;汪顺才;朱梦琪;马久明;周华;虞腊青;杨永峰;经继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oll 样受体2介导的 JNK 信号分子在小鼠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 Toll 样受体2(TLR2)介导的 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分子参与小鼠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 SPF 级 C57(TLR2野生型)鼠和 TLR2基因缺失(TLR2-/-)鼠各1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C57对照组、C57哮喘组、TLR2-/-对照组、TLR2-/-哮喘组,每组7只,哮喘组以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联合雾化吸入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 OVA致敏和激发。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ABC 法)检测TLR2蛋白在 C57对照组、C57哮喘组肺内的表达差异,JNK及磷酸化 JNK(P-JNK)蛋白表达在各组肺内的表达差异。结果 HE 染色提示较其余3组,C57哮喘组有较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及呼吸道平滑肌增生。以平均吸光度(mA)衡量各组织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结果提示 TLR2蛋白在C57哮喘组表达显著高于 C57对照组(P <0.01),JNK 蛋白在各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JNK 蛋白在 C57哮喘组肺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 C57对照组、TLR2-/-哮喘组、TLR2-/-对照组(F =43.261,P <0.01)。结论 TLR2介导的 JNK 信号分子通路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

    作者:沈佩婷;方磊;吴惠梅;沈启英;何芳;刘荣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腺苷受体及其介导的 cAMP-PKA 信号通路在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及其介导的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 A (cAMP-PKA)信号通路在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500 mg/ 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为单次灌胃给药。24 h 后处死小鼠,检测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HE 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原位肝灌注法分离小鼠肝细胞;Real-Time qPCR 法、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肝细胞腺苷 A1受体(A1R)、A2A 受体( A2AR)、A2B 受体( A2BR)和 A3受体(A3R)水平;ELISA 法检测各组细胞 cAMP 含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细胞 PKA、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AST、ALT、ALP、TBA 表达明显增加(P <0.01)且肝组织损伤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腺苷 A1R、A2AR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cAMP 含量、PKA、p-CREB 蛋白的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P <0.0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脏损伤可能与 cAMP-PKA 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赵晗;丁利平;吕雄文;王和;王琪;杨凤;杨岩;张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ERCC1基因检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检测 ERCC1 C8092A 在指导晚期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1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入组,分为个体化治疗组(n =76)和标准治疗组(n =38)。标准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采集随机入组到个体化治疗组患者外周血标本,均进行 ERCC1 C8092A 基因型的检测;如果基因型为非 C/ C 型,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同标准治疗组),如果基因型为 C/ C 型,采用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化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缓解率,次要指标包括化疗毒副反应、无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 Kaplan Meier 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的比较采用 Log Rank 检验。结果个体化治疗组的缓解率为53.9%,标准治疗组缓解率为3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个体化治疗组在化疗毒副反应中恶心呕吐(32.9%),血红蛋白减少(11.8%),Ⅲ~Ⅳ级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68.4%,28.9%)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个体化治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均优于标准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P =0.007)。结论个体化治疗组的缓解率、化疗毒副反应、中位无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均优于标准治疗组,提示 ERCC1基因检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姚艺玮;何义富;季楚舒;韩兴华;胡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