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字形结构域蛋白2C 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殷维姣(综述);刘刚;高社干;冯笑山(审校)

关键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JMJD2C, 肿瘤
摘要:赖氨酸甲基化是调控染色体结构的组蛋白后修饰中的一种。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可观察到其修饰状态的改变,这可能是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或去甲基化酶作用的结果。十字形结构域蛋白2C(JMJD2C)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包含有一个具有催化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作用的 JmjC 结构域,同时其还具有诱导基因型改变、调控基因表达及介导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重要功能。近年研究显示,JMJD2C 基因在食管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剔除 JMJD2C 基因等,可以减慢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JMJD2C 为一潜在致癌基因,并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新的靶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聚桂醇在成人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1%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治疗成人血管畸形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8例成人血管畸形病例分成4组,术前注射治疗的时间分别为对照组、30 min、48 h、2周,选择1%聚桂醇注射治疗,采用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收集到的瘤体标本,并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 CD34的含量。结果组织化学法光镜下见未用药组与各用药组之间组织结构无显著的差别,免疫组织化学法见 VEGF、CD34在未用药组中表达呈强阳性,且表达的强度随着聚桂醇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用药组各个时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成人血管畸形的治疗,1%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 VEGF、CD34的表达,破坏内皮细胞,栓塞病变血管,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胡超;朱飞;宁金龙;汪垠;王辉;桑鹏飞;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检测 GPC3和 GP73两种方法的比较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采用 ELISA 法检测70例标本(肝癌组39例、肝硬化组31例)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水平,qRT-PCR 法检测相同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 GPC3 mRNA 和 GP73 mRNA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肝癌组血清中 GPC3和 GP73表达量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 <0.0001);两组间 PBMC 中 GPC3 mRNA 和GP73 mRN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清中 GPC3、GP73含量均有正相关性(P <0.01)。血清中 GPC3和 GP73的水平均能预测原发性肝癌,且 GPC3和 GP73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BMC 中GPC3 mRNA 和 GP73 mRNA 的表达水平不能很好的区分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提示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 GPC3和 GP73的表达水平是临床预测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马洁;汪顺才;朱梦琪;马久明;周华;虞腊青;杨永峰;经继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物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以及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粪便中九种肠道菌群含量,比较三组间肠道菌群变化;同时采用 ELISA 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7A(IL-17)、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干扰素-α( INF-α)、CXC 趋化因子(CXCL-13)的浓度,分析肠道菌群与细胞因子以及肝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属以及瘤胃球菌属含量减少;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梭菌属、白色念珠菌以及普雷沃氏菌含量明显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肠杆菌科细菌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性,肠球菌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呈正相关性;双歧杆菌与 AST、碱性磷酸酶(AKP)以及 HBV DNA水平呈负相关性,普雷沃氏菌属与 AST、AKP 以及 PT 呈负相关性,拟杆菌属与 AST 和 PT 呈负相关性,瘤胃球菌属与白蛋白(ALB)呈负相关性。另外,9种肠道菌群中只有肠球菌与 IL-17A 呈正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其中乙肝患者体内过度繁殖的肠球菌与 IL-17A 协同参与肝脏炎症反应过程,以致于肝功能受损呈恶性循环状态。

    作者:陈萌萌;郑吉顺;刘艳艳;李家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图像引导宫颈癌体外自适应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收集6例符合治疗指征的宫颈癌患者,采用西门子的Artiste 自适应放疗系统行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治疗前、8次治疗后、16次治疗后进行图像采集并重新勾画靶区,制定新的计划,分别比较3组计划间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与位置变化。结果显示在放疗过程中,治疗靶区体积逐渐缩小,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直肠位置变化较大,其中以头脚方向为明显;膀胱、直肠的 V40、V45、V50在3组计划中依次减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果表明宫颈癌体外离线式自适应放疗可根据图像反馈信息调整计划,对治疗靶区影响较小,但对膀胱、直肠等重要正常器官组织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宁;王凡;童铸廷;吴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4,15-EET 通过 TRPV4-SKCa 复合物调节气管平滑肌收缩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 P450(CYP)表氧化酶代谢产物14,15-环氧化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对小鼠气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气管实验,通过运用特异性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4(TRPV4)通道阻断剂,观察14,15-EET 对卡巴胆碱引起的小鼠气管收缩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 TRPV4通道蛋白与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KCa )蛋白在小鼠气管平滑肌组织中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0 nmol/ L 14,15-EET 预处理小鼠气管后,卡巴胆碱引起的收缩显著减弱;大、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 IbTX 和TRAM34没有显著影响14,15-EET 对卡巴胆碱引起的小鼠气管收缩的抑制效应;而 SKCa阻断剂 Apamin 和 TRPV4通道阻断剂 RN-1734都分别显著阻断了14,15-EET 对卡巴胆碱引起的小鼠气管收缩的抑制作用。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TRPV4通道蛋白和 SKCa通道蛋白可以彼此相互共沉淀。结论在小鼠气管平滑肌中,14,15-EET 通过 TPRV4-SKCa钙信号复合物调节气管平滑肌的收缩。

    作者:张洁;沈兵;桑大成;杜鹃;丁圣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Er,Cr:YSGG 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 Er, Cr: YSGG 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共122颗患牙,随机分成牙周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 Er, Cr: YSGG 激光治疗组(实验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复查并记录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和牙齿松动度(TM)的变化。结果在术后3、6个月的复诊中,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减轻牙周炎症程度,牙周临床指数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对 PD 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优越。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Er, Cr: YSGG 激光治疗可以代替牙周基础治疗,并能做到微创,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冀章章;徐秀敏;章润贞;王姹;夏荣;桑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GF-β1和 EGFP 体外电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电转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Ⅱ型胶原表达的情况。方法用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兔 BMSCs;诱导14 d 后,免疫组化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Ⅱ型胶原表达。结果 BMSCs CD90表达阳性,CD31表达阴性;成功转染 TGF-β1至 BMSCs;通过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法检测TGF-β1组细胞内Ⅱ型胶原有较强的表达,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转 TGF-β1质粒至兔 BMSCs,可以促进Ⅱ型胶原表达。

    作者:文剑明;王锐英;高燕;胡译文;陶波;周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叉神经痛患者部分促炎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收集30例三叉神经痛(TN)患者、17例恶性肿瘤患者、17例普通炎症患者及20例健康患者空腹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 TN 组患者血清中 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恶性肿瘤组和普通炎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与 TN 发病有一定关联。

    作者:黄姗姗;徐文华;马腾飞;肖芳莉;刘衍钊;王烈成;王元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牙隐裂患者咬合接触特征的研究

    运用 T-scanⅢ咬合分析仪记录30例牙隐裂患者与30例个别正常牙合者的咬合接触特征,比较两组牙合力中心、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牙合分离时间,牙合干扰和早接触的出现率。结果显示隐裂组牙合力中心横向偏移量、患侧牙合力百分比值、闭合时间、前伸牙合分离时间、左右侧方牙合分离时间大于对照组,前伸牙合干扰和侧方牙合干扰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牙合力中心纵向偏移量、早接触出现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姣;王楠;王元银;侯爱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ERCC1基因检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检测 ERCC1 C8092A 在指导晚期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1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入组,分为个体化治疗组(n =76)和标准治疗组(n =38)。标准治疗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采集随机入组到个体化治疗组患者外周血标本,均进行 ERCC1 C8092A 基因型的检测;如果基因型为非 C/ C 型,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同标准治疗组),如果基因型为 C/ C 型,采用氟尿嘧啶联合紫杉醇化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缓解率,次要指标包括化疗毒副反应、无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 Kaplan Meier 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的比较采用 Log Rank 检验。结果个体化治疗组的缓解率为53.9%,标准治疗组缓解率为3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个体化治疗组在化疗毒副反应中恶心呕吐(32.9%),血红蛋白减少(11.8%),Ⅲ~Ⅳ级发生率较标准治疗组(68.4%,28.9%)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 =0.001)。个体化治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均优于标准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P =0.007)。结论个体化治疗组的缓解率、化疗毒副反应、中位无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均优于标准治疗组,提示 ERCC1基因检测指导晚期食管癌个体化治疗可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姚艺玮;何义富;季楚舒;韩兴华;胡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6-羟基-1-氢-吲唑保护 MPP +诱导凋亡的 SH-SY5Y 细胞的机制

    目的:研究6-羟基-1-氢-吲唑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诱导凋亡的 SH-SY5Y 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SH-SY5Y,以200μmol/ L MPP +诱导 SH-SY5Y 细胞凋亡建立体外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200μmol/ L MPP +和200μmol/ L MPP +联合0.1μmol/ L 6-羟基-1-氢-吲唑作用后 SH-SY5Y 细胞内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以及凋亡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200μmol/ L MPP +作用 SH-SY5Y 细胞8 h, GSK-3β、CDK5与 caspase-3活性升高。200μmol/ L MPP +联合0.1μmol/ L 6-羟基-1-氢-吲唑作用 SH-SY5Y 细胞8 h,GSK-3β、CDK5与 caspase-3的活性降低。结论6-羟基-1-氢-吲唑对MPP +诱导凋亡的 SH-SY5Y 细胞的保护机制可能是抑制GSK-3β、CDK5和 caspase-3的活性。

    作者:梁小凤;朱雯婷;饶进军;王文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条件培养基局部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条件培养基(BMSC-CM)局部移植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 装置制作大鼠 T9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后局部微量注射生理盐水10μl)和实验组(脊髓损伤后局部注射 BMSC-CM 10μl),两组均采用 BBB 评分、斜板实验法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处血管生长及空洞体积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大鼠的 BBB 后肢功能评分、斜板倾斜角度优于对照组(P <0.05),脊髓损伤处空洞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管直径大于对照组。结论 BMSC-CM 能够减小脊髓损伤处的空洞体积和促进血管生长,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峰;申才良;宋旆文;章仁杰;董福龙;杨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乳腺癌化疗后抑郁情绪对其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患者合并抑郁情绪与其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成套认知神经心理学量表分别对68例乳腺癌术后未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进行化疗前和化疗后测查,比较化疗前后抑郁评分及认知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变化。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患者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延迟记忆和数字广度倒背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后合并抑郁患者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词语流畅性测验量表、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及数字广度倒背得分低于化疗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化疗后合并抑郁患者存在总体认知及记忆功能下降,推测抑郁可能进一步加重乳腺癌术后化疗后认知障碍。

    作者:杨明慧;程怀东;陈振东;黄忠连;王小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化学合成 microRNA-21 inhibitors 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究 microRNA-21 inhibitors 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 LipofectamineTM 2000 Reagent 向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瞬时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24、48 h 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 microRNA-21、I 型胶原前胶原 A1(Col1A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Col1A1和α-SMA 的表达水平;MTT 法检测 microRNA-21 inhibitors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结果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microRNA-21表达下调,Col1A1和α-SMA 的表达下降;转染 microRNA-21 inhibi-tors 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microR-NA-21 inhibitors 可明显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提示microRNA-21是心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的潜在靶向分子,有利于为干预和预防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猛;陶辉;陈泽文;张家贵;宣海洋;占红英;石开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11~13+6周早孕期筛查的孕妇2670例,采用常规经腹探查,按规范化序贯方法观察胎儿整体解剖结构并测量颈项透明层(NT)厚度,对阳性病例追踪随访至产后,并将严重畸形结果与引产后病理做对照分析。结果发现畸形胎儿17例,包含畸形总数27例,其中脊柱侧弯1例,无脑儿2例,露脑畸形1例,无叶全前脑1例,颈部水囊瘤6例,唇腭裂1例,胎儿水肿9例,心脏异常2例,脐膨出2例,下肢发育异常1例,巨膀胱1例,除2例心脏结构异常外均经引产证实。 NT 值≥3.0 mm 32例,其中染色体异常3例(羊水穿刺证实2例为21-三体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征)、颈部水囊瘤6例、全身水肿3例、胎死宫内1例,余产后正常。另检出5例鼻骨缺失,2例经羊水穿刺证实为21-三体综合征,1例胎死宫内,2例产后正常。结论早孕期规范化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胎儿严重结构畸形,对产前诊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NT 值增厚对于早期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及指导预后有显著意义。

    作者:罗平;姜凡;顾莉莉;李亮;袁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LR4信号通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炎症状态是存在多年的命题,但没有明确证实,因此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许多研究资料证实慢性血管炎症反应可能是高血压重要的发病机制,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桥梁,炎症与高血压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因此对炎症信号通路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药物至关重要,Toll 样受体4是研究较为广泛的炎症信号通路,以其为靶点来调控血压取得了一定疗效,文章介绍了近年来药物基于 TLR4信号通路治疗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机制研究。

    作者:丁康(综述);方祝元(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电化学发光法不同批号癌胚抗原试剂检测结果偏倚分析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不同批号癌胚抗原(CEA)试剂室内质控发生明显偏倚时对患者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留取两批次 CEA 试剂检测的标本数:批号为171617检测的临床标本66例;批号为172356检测的临床标本58例。用批号为172356 CEA 试剂重新检测,计算两次检测结果的偏倚。结果不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不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偏倚与相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偏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不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正向偏倚和负向偏倚的比例与相同批号试剂检测结果正向偏倚和负向偏倚的比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用室内质控的偏倚确定校正因子纠正患者结果,不同批号试剂纠正后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828);不同批号试剂纠正后偏倚与相同批号试剂偏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2);不同批号试剂纠正后正向偏倚和负向偏倚的比例与相同批号试剂正向偏倚和负向偏倚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74)。结论不同批号 CEA 试剂室内质控靶值存在明显偏倚时,患者检测结果会产生相似的偏倚,该偏倚可以通过校正因子进行纠正。

    作者:李涛;刘亚婷;闫川;徐元宏;周敏;肖春红;郝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倾斜种植应用于不同质量颌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通过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Ⅰ~Ⅳ类骨质中种植体不同角度倾斜种植模型24个,垂直集中加载300 N。分析研究显示,在同一骨质中,随着种植体倾斜角度的增加,密质骨和松质骨中的大应力及应变量均逐渐增大;而相同角度的种植体于不同质量的颌骨中时,大应力发展趋势为:密质骨:Ⅳ类骨质>Ⅲ类骨质>Ⅱ类骨质>Ⅰ类骨质;松质骨:Ⅲ类骨质>Ⅳ类骨质>Ⅱ类骨质。

    作者:夏琳;张志宏;刘红红;杜双松;冯昌乐;韩倩;陈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卵丘细胞 lncRNA ENST00000502521的表达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人卵丘细胞(CCs)中lncRNA ENST00000502521的表达与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关系,判断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40例首次接受长方案超促排卵患者的卵丘细胞,根据卵丘细胞围绕的卵母细胞受精后胚胎发育情况将卵丘细胞分成两组,优质胚胎组和低质胚胎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两组卵丘细胞中 lncRNA ENST0000050252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 lncRNA ENST00000502521相对表达量对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IVF 患者低质胚胎组中 ln-cRNA ENST0000050252表达较优质胚胎组明显增高( P <0.05),且未妊娠组 lncRNA ENST00000502521相对表达量较妊娠组增高(P <0.05);lncRNA ENST00000502521预测妊娠结局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0.71(P <0.05,95% CI:0.55~0.87),灵敏度为84.2%,特异性为61.9%。结论lncRNA ENST00000502521可能参与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发育,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分子标志物预测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

    作者:李娟;曹云霞;刘婷婷;许孝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多普勒超声测量分析孕20~26周正常胎儿脐静脉循环特点

    超声测量168例孕20~26周正常胎儿脐带胎盘插入点、距脐孔50 mm 范围内游离段、腹内段3处的脐静脉血流量(QPI、QFL、 QIA)以及左门静脉血流量( QLPV),计算QLPV/ QIA,拟合 QPI 及 QIA 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方程,比较QPI 和 QIA、QFL 和 QIA。 QLPV/ QIA 在恒定范围内,95%参考值范围:0.42~0.58;QPI 及 QIA 与孕周的增长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QPI:^Y =21.25X -385.92,R2=0.970;QIA:^Y=17.26X -314.75,R2=0.954);QPI 和 QIA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FL 和 QIA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贤月;姜凡;谭捷;梁婧;罗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