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曦;刘灿征;李宗生;赵艳红
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预防措施有三种,一是找到并消灭传染病的病源;二是采用疫苗或增加免疫力的方法抵抗传染病的侵袭;三是阻断或消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asrome,以下简称SARS)相关的发病机理和疫苗尚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目前防止这种恶性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阻断其有效的传播途径,而空气杀菌消毒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黄志明;张东曙;刘波;李新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慈溪市托幼机构卫生状况,加强消毒管理,于2001年对慈溪市辖区100家私营、公立托幼机构肖毒效果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监测.
作者:徐菊英;陈国华;陈立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提高和保证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及其他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在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安装了三氧消毒机对空气进行消毒.按照消毒机使用要求,空气湿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但无菌物品存放间常规要求相对湿度应≤50%.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观察了该消毒机相对湿度>60%和≤50%两种条件下的消毒效果.
作者:田至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细菌内毒素是导致输液热原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常因输入的液体和药物含热原物质、输液器具上存在内毒素等导致输液反应.因此,玻璃注射器和输液器等需要彻底去除细菌内毒素.为了提高玻璃注射器洗涤质量,分别采用三种消毒剂浸泡洗涤再灭菌,后通过鲎试验法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以确认效果好的洗涤消毒剂.
作者:吕月球;赵水花;马荷仙;何风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002年对葫芦岛市市辖的四所幼儿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卫生状况,使用中消毒液染菌情况,紫外线灯辐照强度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刘会玲;赵越;刘保;张昕;李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含锦葵、金雀花、芦荟植物提取物的醋酸氯己定复方消毒湿巾杀菌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其进行了观察.结果,室温下(19~30℃)留样3个月内消毒湿巾对滴染其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分别为99.91%、99.98%、96.30%.在室温19~30℃,留样6个月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分别为99.82%、99.93%、93.80%.留样12个月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分别为90.43%、92.85%、84.60%.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擦拭作用1 min对手自然菌杀灭率为99.21%.结果显示,该湿巾在3个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2 min平均杀灭率>99.90%.6个月只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能达到99.90%.
作者:邱静;张静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筛选适合鼠疫实验室应用的化学消毒剂,采用载体和悬液定性试验对8种化学消毒剂,分别进行杀灭鼠疫杆菌效果测定,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所试验的各种消毒剂对载体上和悬液内鼠疫杆菌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用1 000 mg/L以下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可作为生物实验室防护服装消毒和污染器材的消毒.2 000 mg/L以上浓度可用于含菌平皿等污染物品消毒.所有消毒剂对动物脏器内鼠疫杆菌杀灭效果均不好.
作者: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科研工作受到医院管理层的重视,我院中心实验室现已成为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医学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基地.实践证明,医院实验室不仅会接触到大量已知感染性生物因子,也可能会接触到未知感染性生物因子,因此加强实验室消毒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刘爱华;扬宪勇;徐佳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广安市个体诊所消毒效果,搞好个体诊所消毒管理工作,于2000~2002年期间对个体诊所使用中消毒剂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仁富;赵小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化学消毒剂在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对人体有损害,这是衡量消毒剂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全面明确地规定了我国对消毒剂产品认证准入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毒性试验判定标准.
作者:孙守红;王有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烧伤病人机体失去皮肤、粘膜天然屏障,致使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创面及全身感染.消毒隔离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创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此,专门制定了一套普通烧伤病房的消毒隔离措施,并形成了消毒管理制度.
作者:和法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加强供应室的感染管理,注重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严格管理收、洗、包、消、发等各环节,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防止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彭涛;郎庆玲;马爱军;吕思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碘伏消毒液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蓄积毒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皮肤粘膜刺激试验.结果,碘伏消毒液对雌、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so均>5 000 mg/kg(体重),小鼠蓄积毒性系数K>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对家兔皮肤、眼及大鼠阴道粘膜刺激指数均为0.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该消毒液为实际无毒物质,有弱蓄积性,无致突变作用,对皮肤、眼及阴道粘膜均无刺激性.
作者:钱毅春;樊树理;尹幸念;乌尼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医院卫生消毒质量,于2002年对乌鲁木齐市天山区200所医疗单位(包括个体诊所)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进行了监测.室内空气用直径9 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和溶血型链球菌平板置室内地面1 m高处,暴露5 min采样,检测细菌总数、溶血型链球菌.
作者:封庆红;杨晓瑞;热孜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调查25例输液反应发生原因,控制输液反应发生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实验室方法对治疗室空气细菌污染情况及输液器材的内毒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输液反应病例相对集中于老年病科和消化内科,占72%(18/25).治疗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为33.3%(4/12),亦以老年病科和消化内科为严重.输液器材内毒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治疗室空气质量可能是导致此次输液反应增加的主要原因.
作者:樊玲;汤辉;金艳玲;邓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青蒿膏的杀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以含l250 mg/L青蒿膏的该药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l min,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 min,平均杀灭率均达99.90%以上.随着青蒿膏浓度的下降,其杀菌效果降低.菌悬液中含10%小牛血清时,对其杀菌效果有明显影响;温度升高,其杀菌效果增强.将青蒿液密封存放于37℃恒温水浴箱中3个月,杀菌效果无明显下降.结果表明,青蒿膏对细菌繁殖体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有机物对其杀菌效果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海清;田光群;刘琼珍;王福林;刘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心供应室在医院承担着医疗器械的回收、肖毒、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等工作.质量保证和满足供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特别是在重危病人的抢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对某矿一次特大爆炸事故中受伤的23名病人进行救治,消毒供应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3例烧伤患者中大面积烧伤18例,大多为混合Ⅱ°烧伤,复合伤16例,行气管切开12例.抢救中急需供应大量的无菌敷料、器械、导管、各种清创、切开包和换药用具.中心供应室全力以赴克服种种困难,采取应急措施,做到了保质保量,满足供应,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作者:王成玉;樊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云龙水库的库容量为4.84亿立方米,为昆明市生活饮用水库.下闸蓄水后可形成20.67 km2的淹没区,涉及该县62个自然村2 943户1万多人需要移民.村民迁移后留下6 133吨库底污物、56 884m2污物堆存场所.为了及时清除库底污物中的大肠菌群,保障饮水安全,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发生,于2001~2003年分4期对云龙水库的库底污物堆存场所进行消毒和现场监督监测.
作者:汤袁福;耿占凯;钟绍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采用平板暴露法及棉拭子法对医院室内空气和物品等,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各种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分别为空气合格率89.1%;物体表面97.2%;医务人员手98.2%;使用中消毒剂95.4%;医疗器械98.9%;人工肾透析液92.7%;压力蒸汽灭菌器99.2%;干热灭菌器98.1%;一次性医疗用品94.6%.结果显示,该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但应加强重点区域及灭菌物品管理监测工作.
作者:齐桂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对医院常用消毒剂及物品和医护人员手进行了采样监测.结果,各监测对象的合格率分别为消毒剂为97.5%(306/314),物体表面为72.6%(122/168),医疗器械为87.2%(68/78),医务人员手为91.1%(82/90).常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合格率分别为含氯消毒剂为92.16%,戊二醛、碘伏和过氧乙酸全部合格.结果指出,医院物品存在污染超标,以医疗器械明显.
作者:崔裕敏;汪燕;武玉;楚蓓;段丹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