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EK抑制剂PD98059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方芳;宋育林;许建明;查正伟

关键词:脂肪肝, 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MEK抑制剂PD98059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高脂饮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32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PD98059+普通饲料组(P组)、高脂模型组(M组)和PD98059+高脂组(PM组)共4组,每组8只.于分组喂养的第4、6、8周末分别给予P组和PM组大鼠鼠尾静脉注射MEK抑制剂PD98059干预.10周末结束实验.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肝组织TG、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表达.结果 与N组比较,P组血清转氨酶、血脂、肝组织TG、TC、MDA、SOD以及肝脏病理学和p-ERK1/2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M组所有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范围均超过50%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p-ERK1/2表达增强,ALT、AST、TC、肝组织TG、TC、MDA显著升高,SOD明显降低(P<0.05,P<0.01).与M组比较,PM组p-ERK1/2表达减少(P<0.01),ALT、肝组织TG、TC、MDA降低,SOD升高(P<0.05,P<0.01),同时大鼠的肝脏病理学得到了改善.结论 PD98059通过抑制MEK/ERK信号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发挥保护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剑桥老年认知量表在帕金森病认知测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测评帕金森病(PD)认知损害的可行性及敏感性.方法 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CAMCOG-C等认知量表测评PD认知功能;PD统一评分量表.运动(UPDRS-motor)及Webster-评分评定PD的运动功能;PD分期采用Hoehn-Yahr分期.结果 89例PD中33例MMSE≤24,与56例MMSE>24的PD比较,两组间年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Hoehn/Yahr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5),而Web-ster评分、UPDRS-momr差异无显著性;89例PD中47例CAMCOG-C<80,与42例CAMCOG-C≥80的PD比较.两组间ADL、Hoehn/Yahr分期、Webster评分及UPDRS-moto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与50例正常老年人相比较,56例MMSE>24的PD在CAMCOG-C亚分中语言(语言表达)、记忆(远记忆、近记忆)及执行功能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5).结论 CAMCOG-C是测试PD认知功能的有效工具,较MMSE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姚明;孙中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猪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目的 构建稳定、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紊(rpoIFN-α)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并纯化鉴定该菌株表达的目的 蛋白,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 提取猪肝脏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猪α干扰素(poIFN-α)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鉴定后再亚克隆到pGEX-5X-1载体上,转化入E.coli BL21中后得到表达菌株,用IPTG诱导表达,收集的菌体超声破碎后取上清得粗制蛋白,用GST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产物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并在Hep-2/VSV系统上滴定效价.结果 重组质粒pGEX-5X-1/polFN-α经过EcoR 1和Xho Ⅰ限制性酶切后可见501 bp的目的 片段,提取质粒测序鉴定,结果与GeneBank中的序列一致.转化入E. coli BL21中32℃条件下经IPTG诱导5 h,提取总蛋白,SDS-PAGE检测显示带有GST标记的rpoIFN-α能高效表达,分子量约45 ku,可溶性rpoIFN-α约占菌体蛋白的0.35,Western-blot鉴定显示有特异性条带.效价滴定结果表明该rpoIFN-α具有抗病毒活性,纯化后效价为7.5×106 IU/ml,比活性达到1.1×107IU/mg.结论 成功克隆了polFN-α基因,并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rpoIFN-α.

    作者:夏俊保;赵俊;汤仁树;崔寰;陈伟;王明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IV-1 HXB2株Tat半胱氨酸富集区N端移位突变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目的 构建HIV-1 HXB2株Tat半胱氨酸富集区N端移位突变体,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121(DE3)中进行高效表达和纯化.方法 应用PCR拼接的方法将首轮合成Tat基因的半胱氨酸富集区(64~111位核苷酸,22~37位氨基酸)移位至缺失半胱氨酸富集区的Tat(AC)的N末端,获得其突变体序列(Tat(CN)DNA),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CN),并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经SDS-PAGE鉴定表达及纯化产物,纯化后的产物用间接ELISA进行鉴定.结果 构建了pET32a-Tat(cn)突变体,pET32a-Tat(CN)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为5.17 mg/nd,相对分子质量为31 ku.间接的ELISA结果表明,pET32a-Tat(CN)能与Tat兔抗血清呈特异反应.结论 成功构建了HIV-1 HXB2株Tat半胱氨酸富集区移位至TatN端的突变体,并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纯化的蛋白pET32a-Tat(CN)很好地保留了与HIV-1 Tat兔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为HIV-1 Tat的疫苗基础研究提供了一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作者:李存枚;潘卫;曹洁;王锦红;黄德圣;庞强;廖文婷;邓松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药物疗效及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急性破裂出血药物治疗止血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单因素分析临床各指标及血管活性药物与止血效果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血管活性药物急诊止血效果的主要因素.前瞻性研究6周内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药物止血成功组的出血程度、肝功能Child分级、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失败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出血程度和肝功能Child分级是血管活性药物止血效果的预测因素.在早期再出血的随访中,再出血组和未再出血组PT、PTA以及出血程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出血后有明确感染的患者,尽管其6周早期再出血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出血程度和肝功能Child分级是预测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改善PT及FFA对于急诊止血及预防早期再出血应均有帮助.

    作者:王乔;张磊;许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Rα97-116(V108A)鼻黏膜耐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T-bet及GATA-3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97-116(V108A)鼻黏膜耐受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转录因子T-box家族成员之一(T-bet)和可与DNA序列[A/T(GATA)A/G]结合的Ⅳ型锌指蛋白之一(GATA-3)的影响机制.方法 将成模Lewis大鼠随机分为:EAMG模型组(A组)和鼻黏膜耐受组(B组),并设正常对照组(C组).B组给予Rα97-116(V108A)30μg共10 d,记录A、B两组大鼠临床评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三组动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bet及GATA-3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血浆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IgG(AchR-AbIgG)含量.结果 B组临床评分及AchR-Ab IgG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A组T-bet和GATA-3 mRNA、IL-4、IFN-γ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与A组相比,B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组、C组之间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EAMG大鼠IL-4水平和IFN-γ水平分别与GATA-3和T-bet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90,P<0.05;r=0.753,P<0.05).结论 Rc07-116(V108A)鼻黏膜耐受减轻EAMG的肌无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bet和GATA-3的表达,抑制异常Th1和Th2反应从而下调AChR特异性T和B细胞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有关.

    作者:谢娟;罗六一;许文华;赵江明;杨毅;任明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对肝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TPTHVE)对肝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行肝脏巨大肿瘤切除和或肝段切除累计≥3个肝段的43例临床病例,TPTH-VE组18例,传统全肝血流阻断(THVE)组25例,对照分析应用TPTHVE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所有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2%(22/43);病死率为4.7%(2/43);两组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总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TPTHVE能显著减少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显著影响,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姜海涛;熊奇如;夏俊;耿小平;许业传;余宏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19例临床观察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严重的并发症.一些有大量蛋白尿的PNS患者并无低血容量、药物或感染因素存在,而出现ARF.

    作者:任伟;兰雷;汪鹏;江洁龙;王科;黄珍珍;倪力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氟比洛芬酯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5组.Ⅰ组(对照组)给予脂肪乳剂0.2 ml/kg,Ⅱ组、Ⅲ组在麻醉后切皮前15min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1、2 mg/kg,Ⅳ组、Ⅴ组分别在停转流前15 min给与氟比洛芬酯1、2 mg/kg.于麻醉前(T0)、主动脉开放10 min(T1)、停心肺转流后30 min(T2)、4 h(T3)、24 h(T4)、48 h(T5)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的浓度,同时测定T0、T3、L4、T5时点的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结果 与T0相比,Ⅰ组、Ⅳ组T1、T2时点TNF-α、IL-6血浆浓度升高;其余各组T1时点升高(P<0.01).Ⅱ组、Ⅲ组T1、T2时点TNF-α、IL-6血浆浓度比1组低(P<0.01).与T0相比,Ⅰ组T1~4时点IL-10血浆浓度升高,其余各组T1~3升高(P<0.01).Ⅱ组、Ⅲ组T1~4时点IL-10血浆浓度比Ⅰ组低(P<0.01).Ⅰ组T3~5cTnI、CK-MB血浆浓度升高,其余各组T3、T4时点升高(P<0.01).Ⅱ组、Ⅲ组T3~5时点cTnI、CK-MB血浆浓度比Ⅰ组低(P<0.01);Ⅳ组T4、T5时点cTnI浓度比Ⅱ组低(P<0.05).Ⅱ组、Ⅲ组多巴胺使用量比Ⅰ组少(P<0.01),Ⅴ组多巴胺使用量比Ⅲ组少(P<0.05);Ⅳ组ICU驻留时间比Ⅱ组短、Ⅴ组ICU驻留时间比Ⅲ组短.结论 氟比洛芬酯具有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维持细胞因子动态平衡,减轻围心肺转流期心肌损伤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张颖;顾尔伟;刘训芹;张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对兔跟腱影响的试验研究

    目的 对兔跟腱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后组织结构及生物力学的改变进行动态观察,探讨曲安奈德对跟腱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取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取右后肢分别注射曲安奈德1、2、3次,左后肢为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1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注射糖皮质激素后肌腱与对照组相比,生物力学发生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跟腱的损伤,损伤程度与注射次数有关,临床应用需谨慎.

    作者:项辉;卜海富;桂斌捷;赵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诊治探讨

    目的 分析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以老年患者多见,常伴有便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本组均根据手术及病理报告而明确诊断,术前误诊率达96.9%.本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46.9%.结论 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误诊率高,及时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降低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曹荣格;汪迎;曹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Sedlin突变体S124A对其与PAM14相互作用的影响

    目的 构建Sedlin的点突变体,研究其与PAM14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寻找其相互作用的位点.方法 用蛋白质在线序列分析软件CPHmodels预测Sedlin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主要有S2、S30、S119、S124、Y115,针对其中一个磷酸化位点(S124)设计定点突变引物;以pAS-Sedlin为模板,以两条含有突变位点的互补序列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PCR产物用Dpn Ⅰ酶切除去模板,消化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DH5α,对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构建的定点突变质粒pAS-sedIins与pACT2-PAM14共转化至酵母Y190中,并对生长至合适大小的克隆进行B-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结果 构建了pAS-Sedlin的定点突变质粒pAS-SedlinS,其与pACT2-PAM14共转克隆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反应呈阳性,并且Sedlin S124A蛋白与PAM14蛋白的相互作用比野生型Sedlin蛋白与PAM14蛋白相互作用强.结论 成功构建了Sedlin S124A,Sedlin蛋白的S124并不是其与PAM14在酵母中相互作用的特异性结合位点.

    作者:汪云飞;朱恒锐;张庆慧;邢昕;武标;刘晓颖;范礼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Ezrin及CD44v6的表达与胆管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Ezrin与CD44V6在胆管癌进展中的作用及与胆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管癌、27例癌旁及12例正常胆管壁标本进行Ezrin蛋白和CD44V6蛋白检测.结果 ①Ezrin表达在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胆管上皮组织阳性率分别为54.5%(18/33)、59.3%(16/27)和66.7%(8/12),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在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胆管上皮组织阳性率分别为27.1%(9/33)、11.1%(3/27)和0%(0/12),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33例胆管癌组织中,Ezrin表达强弱在不同大小肿瘤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部位、浸润和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CD44V6表达强弱与肿瘤的TNM分期、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和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Ezrin和CD44V6表达与胆管癌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无密切相关.

    作者:张懿;孟翔凌;朱立新;汪正广;吴文涌;陈伟;张震;徐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组人干扰素-γ对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对体外培养的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动物模型,将rhIFN-y加入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基内,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hIFN-γ对腭裂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加入rhIFN-γ后,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DNA合成被明显抑制,S-G2-M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结论 rhIFN-γ可以抑制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及增殖,其与细胞数量改变之间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rhIFN-γ是成纤维细胞负性调节因子,在防治腭裂术后裸露骨面瘢痕的形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丁;胡超;刘安东;冀章章;薛绍礼;黄擎;张娟;周健;王元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5岁乳牙龋与父母口腔健康知信行的现况研究

    目的 调查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与其父母的口腔健康知信行,为儿童口腔预防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岁儿童432名进行乳牙冠龋的检查,同时对被抽取儿童父母进行一对一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乳牙患龋率和龋均为65.66%、3.38,城乡分别为55.56%、2.35和75.81%、4.42,城乡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父母是否帮助刷牙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都对乳牙患龋有明显影响.结论 父母的文化程度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其对儿童口腔健康的认识,并影响儿童健康口腔行为的建立,影响儿童龋病的流行.

    作者:高永梅;韩晓兰;颜雨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三棱祁甲合剂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目的 探讨三棱祁甲合剂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抑瘤率观察三棱祁甲合剂灌胃给药对S180和Heps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三棱祁甲合剂体外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扶正试验观察三棱祁甲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三棱祁甲合剂30、60、120 g/kg能明显抑制S180和Heps移植性肿瘤的生长,体外试验也显示三棱祁甲合剂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扶正试验显示三棱祁甲合剂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反应.结论 三棱祁甲合剂有明确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胡宗涛;董六一;高杉;路景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改进Madigan术治疗前列腺增生38例

    目的 通过对改进Madigan术式(结扎前列腺动脉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与传统经膀胱开放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进行临床比较分析,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扎前列腺动脉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 38例,传统经膀胱开放术式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 40例;比较两种术式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改进的Madigan术式切除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术后的并发症均少于经膀胱开放术式(P<0.05);而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进Madigan术为BPH患者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方志启;吴刚;王贺彬;陈晓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6和罗格列酮对3T3-L1脂肪细胞Vaspin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3T3L-1脂肪细胞Vasp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3T3L-1前体脂肪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熟,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和(或)IL-6干预,在不同时间段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Vasp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IL-6和罗格列酮分别作用于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IL-6对Vaspin mRNA的表达无影响,而罗格列酮能上调Vaspin mRNA的表达,用IL-6和罗格列酮共同作用于细胞,则罗格列酮对Vaspin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 IL-6对Vaspin mRNA表达无明显的调控作用,表明Vaspin基因可能不是IL-6致胰岛素抵抗的位点.罗格列酮能上调Vaspin mRNA的表达,说明Vaspin可能是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靶基因.

    作者:孙莉;王长江;代芳;张德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0例呼吸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复发性多软骨炎(RP)呼吸道受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道受累RP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测定、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的特点.结果 30例呼吸道受累患者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声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和发热等.16例行肺功能测定,其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流速容量环显示呼气峰流速下降,呼气相平台形成.28例行胸部CT检查,气道狭窄23例、气管壁增厚18例.22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正气道狭窄18例、左(右)主支气管狭窄14(13)例、软骨环消失10例、气道塌陷6例,气道内结节样新生物2例.结论 呼吸道受累是RP病情严重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测定是一项能早期发现RP呼吸道受累的高敏感性的检查,胸部CT和支气管镜检查对评价RP患者的气道受累情况有一定价值.

    作者:胡先纬;高金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磨牙根尖周病变对其继承恒牙萌出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磨牙根尖周病变对其继承恒前磨牙在颌骨内萌出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Cliniview数字式X线摄影系统拍摄41名6~10岁儿童乳磨牙的根尖片,以下颌第一乳磨牙健康侧为对照侧,对侧患根尖周病侧为患侧.利用系统的图像测量功能,分别测量两侧下颌第一乳磨牙下继承第一恒前磨牙胚的高尖至预先制定基准线的垂直距离,比较其差异;以同样的方法测量两侧健康下颌第二乳磨牙下其继承前磨牙高尖至基准线的垂直距离,比较其差异.用配对£检验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根尖周病的下颌第一乳磨牙其继承前磨牙萌出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的萌出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与乳磨牙正常的对照侧相比,患根尖周病的乳磨牙其继承前磨牙有萌出加快的趋势.

    作者:王楠;侯爱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肝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与定量分析

    目的 筛选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并评估它们用于临床肝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用Tedlar 采样袋收集30份肝癌患者呼气样品,收集27份肝硬化患者和36份健康人的样品作为对照,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照.经固相微萃取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筛选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标志物,标准曲线法定量,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通过ROC曲线评估它们用于临床肝癌诊断的可行性.结果 筛选出3个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的VOCs:3-羟基-2-丁酮、苯乙烯和癸烷,它们在肝癌患者呼气中的中位浓度均高于健康人或肝硬化患者.3-羟基-2-丁酮用于肝癌的诊断效果较好,在健康人与肝癌中,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达到83.3%与91.7%;在肝硬化与肝癌人群中,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达到70.0%与70.4%.肝癌患者中,AFP>400μg/L与AFP<400μg/L两组患者呼气中,这3种VOCs的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Ⅰ~Ⅱ期与Ⅲ~Ⅳ期肝癌患者呼气中,它们的浓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3-羟基-2-丁酮,苯乙烯和癸烷这3种VOCs可能作为肝癌患者呼气中的标志物,这些标志物与肝癌患者的AFP水平和临床分期无关联.

    作者:秦涛;刘虎;高署;宋琪;孙国平;陈振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