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方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谢冰昕;钱伟;宫金良

关键词: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 心源性休克, 益气活血,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方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均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汤剂胃管鼻饲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后及治疗1周后的心指数(cardiac index,CI)、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CI、SVRI、GED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ELW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CI、SV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W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同时点CVP、MAP、GE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可改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其效应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短期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贴敷疗法,治疗组患者加服腰痹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治疗10、21d后,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1d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能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黄健;郑忠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30例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口服,对照组予以中药汤剂安慰剂口服.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降低,而治疗组显著升高,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及KP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有效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冬彦;叶小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益真胶囊序贯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仙子益真胶囊和仙芪益真胶囊序贯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补佳乐片,治疗组患者口服益真胶囊(仙芪益真胶囊、仙子益真胶囊)以接受周期序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评分、临床疗效及止血疗效.结果 治疗2、3个月后,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出血时间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P<0.05);治疗组止血疗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仙芪益真胶囊和仙子益真胶囊序贯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翟家乐;黎小斌;杜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姜炭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姜炭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UPLC-PDA)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UPLC BEH色谱柱C18 (2.1 mm×100mm,1.7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80 nm;分别对14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 实验指认了指纹图谱15个共有色谱峰中的5个.14批不同产地姜炭药材中9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可聚为4大类,其中10个色谱峰的VIP得分值大于1.0.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稳定、可行,可用于姜炭的质量评价及分类.

    作者:韩燕全;洪燕;夏伦祝;汪永忠;沈业兵;李钰馨;高家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吴鞠通对《伤寒论》含有栀子方剂的继承与拓展应用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在汲取张仲景和叶天士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经方多有继承和发挥.《温病条辨》继承了《伤寒论》中含有栀子方剂中体现的辛苦合用、清宣郁热,苦寒舍用、燥湿泻热等法,并将叶天士对栀子的用药经验拓展总结为解郁清热法和开郁行气化湿法,对温病学理论和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才;张晓瑜;沈晓东;翟昌明;王雪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联合低糖培养基建立体外OGD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观察Hoechst33258染色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给药后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经OGD损伤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可减轻PC12细胞形态损伤,显著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和LDH含量,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能降低OGD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有关.

    作者:韩岚;季兆洁;陈卫东;许钒;彭代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安医家徐春甫生平事迹考辨

    新安医学家徐春甫生于1513年,卒于1596年以后.徐春甫于1556年前开始编撰《古今医统大全》,该书于1557年开始出版,并于1564年编撰完成,直至1570全部出版.1558年,徐氏在北京长安街开设“保元堂”,1559年任太医院吏目(六品或从六品).1564年,其编著《医学捷径六书》并于1586年出版.1567年组织成立“一体堂宅仁医会”.

    作者:黄辉;万四妹;朱来顺;王旭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肠道菌群与免疫失调相关性探讨从脾论治白塞综合征

    白塞综合征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础的多系统累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其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且临床可见多例白塞综合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说明脾胃与本病关系密切.同时,重视顾护脾胃可缓解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其疗效.

    作者:杨燕青;何昱君;沈洁;谢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药封包外敷联合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56例

    目的 评估中药封包联合臭氧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在中药封包外敷腰背部痛区的基础上,观察组予局部臭氧注射,对照组予局部神经阻滞,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并评估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封包联合臭氧局部注射可有效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且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阳;刘志军;卢昌怀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肝豆灵对铜负荷致肝损伤大鼠肝脏代谢产物的影响

    目的 从代谢组学角度探讨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 将21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肝豆灵组,每组7只.正常组大鼠接受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两组大鼠均接受高铜饲料喂养以复制铜负荷模型,共计12周.从第7周开始,肝豆灵组以肝豆灵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直至模型复制结束.以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分析大鼠肝组织代谢物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中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酸酰胺含量降低,色氨酸、苯丙氨酸、硬脂酰胺、牛磺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含量升高.肝豆灵组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酸酰胺含量升高,色氨酸、苯丙氨酸、硬脂酰胺、牛磺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的含量降低.结论 肝豆灵对铜负荷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途径有关.

    作者:刘磊;蒋怀周;沈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逍遥散对慢性应激肝郁证模型小鼠卵泡发育障碍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慢性应激致肝郁证模型小鼠卵泡发育障碍的作用.方法 将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逍遥散组,每组2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复制肝郁证小鼠模型,促性腺激素促排方法观察排卵数,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级卵泡发育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内分泌雌二醇、孕酮功能.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排卵数、正常次级卵泡和窦卵泡数、血浆雌二醇和血清孕酮水平显著减少(P<0.05),闭锁次级卵泡和窦卵泡数显著增加(P<0.05);逍遥散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显著逆转(P<0.05).结论 逍遥散可改善慢性应激致肝郁证小鼠的卵泡发育,促进小鼠排卵和生殖内分泌功能.

    作者:吴丽敏;韩辉;童先宏;金仁桃;胡美红;张帆;鲍蔓蔓;刘雨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维基的互联网中医百科构建与应用

    目的 通过维基模式构建互联网中医百科,为互联网用户提供开放、专业的中医药知识服务.方法 采用Mediawiki系统搭建中医百科站点,并分析、解决该模式下中医百科分类体系设计、中医条目规范化编写、中医专题项目开展等实际应用问题.结果 利用维基模式构建完成的中医百科站点,能够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中医药知识共享、协作、专题开展等线上服务.结论 维基模式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可行性,能够实现中医药知识在互联网上的良性传播和有效利用.

    作者:谭杲;杜泥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加减消风散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d末、治疗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7d和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7d末,两组UAS及D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两组UAS和DLQ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末和14 d末,两组UAS和DLQI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荨麻疹痊愈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优于单用依巴斯汀.

    作者:刘涛峰;白云飞;张虹亚;孙洪波;王建锋;吴敏;何素敏;曹宇;章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用药经验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新安医家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用药经验.方法 将收集整理的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治疗中风的用药经验.结果 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当归、干地龙、鸡血藤、红花、葛根、制稀莶草、炒怀牛膝等.常见的药物组合有:黄芪配伍当归、黄芪配伍干地龙、当归配伍干地龙、黄芪配伍当归和干地龙、鸡血藤配伍黄芪、红花配伍黄芪、红花配伍当归.结论 王任之在鉴别诊断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基础上,首辨证候虚实,实证常用调气活血、熄风通络法,虚证则用益气活血和络法,多以益气活血、养血通络、补益肝肾药物组方.

    作者:卜菲菲;王键;杨硕鹏;徐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胆石症从肝论治评述

    中医理论认为,肝胆在解剖位置、经脉络属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胆石症多由肝病引起,因此,胆石症治疗多从治肝入手,主要治法为疏肝理气、养肝柔肝,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等疗效显著.

    作者:刘名扬;于庆生;梁久银;张琦;刘举这;黄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藤黄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考察新藤黄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CYP450)亚型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新藤黄酸与6种亚型酶(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CYP3A4)对应的特异性混合探针药茶碱、双氯芬酸钠、奥美拉唑、右美沙芬、氯唑沙宗和咪达唑仑与大鼠肝微粒体孵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肝微粒体中6种探针底物的相对酶活性并计算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结果 不同浓度新藤黄酸作用后大鼠肝微粒体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和CYP3A4酶活性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新藤黄酸的浓度增高,各种酶的活性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通过抑制曲线计算得到新藤黄酸对CYP2C19、CYP2D6、CYP3A4的IC50值分别为4.18、45.61、10.02 μmol/L,对CYP1A2、CYP2C9、CYP2E1的IC50值均大于100 μmol/L.结论 新藤黄酸对CYP2C19酶活性有中等抑制作用,对CYP3A4酶活性有弱抑制作用,但对CYP1A2、CYP2C9、CYP2D6、CYP2E1酶活性没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伟;何瑞曦;彭慧;朱妍妍;彭代银;陈卫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金钱白花蛇的微性状鉴别

    目的 对目前药材市场上流通的金钱白花蛇及其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利用性状鉴别法对金钱白花蛇及伪品进行性状鉴别,利用微性状鉴别法对金钱白花蛇及伪品的鳞片特征进行鉴别.结果 4个样品中,仅一种样品为金钱白花蛇,其他3种样品为赤练蛇,其中2种样品为黑漆染色的赤练蛇.结论 微性状鉴别法可以用于金钱白花蛇的真伪鉴别,市场上流通的金钱白花蛇造假严重,危及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穆二廷;刘耀武;杨青山;孙煜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头痛方治疗紧张型头痛72例

    目的 比较新头痛方与正天丸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以优化正天丸的组方.方法 将132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正天丸组60例和新头痛方组72例,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头痛发作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新头痛方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正天丸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评分、发作频次、头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新头痛方组治疗后发作频次降低程度显著大于正天丸组(P<0.05).结论 新头痛方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优于正天丸.

    作者:龙亚秋;魏赈权;聂玲辉;伍志勇;陈宝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益气活血方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方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均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汤剂胃管鼻饲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后及治疗1周后的心指数(cardiac index,CI)、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CI、SVRI、GED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ELW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CI、SV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W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同时点CVP、MAP、GE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可改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其效应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作者:谢冰昕;钱伟;宫金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中医证型的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中医证型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在放化疗前后,分别对12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多项多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中医证型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放化疗后,食管癌患者痰气互阻型由34.2%减少至10.0%,血瘀痰滞型由37.5%减少至30.0%,阴虚热毒型由25.8%增加至40.0%,气虚阳微型由2.5%增加至20.0%,放化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食管癌患者中医证型与KPS评分、骨髓抑制分级和原发部位有明显相关性(P<0.05),放化疗后食管癌患者中医证型与KPS评分和原发部位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中医证型具有明显差异,KPS评分、骨髓抑制分级和原发部位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瑞;张军峰;詹臻;杨亚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