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益精法治疗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致低钾血症31例

林晓敏

关键词: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低钾血症, 补肾益精法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法治疗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致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2例dRT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补钾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益精中药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钾浓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血钾浓度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治疗48 h和72 h后,观察组血钾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益精法联合西医补钾治疗能提高dRTA致低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Notch信号通路Nurrl、SMO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Notch信号转导通路Nurrl、SMO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生髓方组和益气活血方组.脑缺血2h后,持续灌注7d.采用PCR检测额顶叶皮质Nurrl、SMO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urrl、SMO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Nurrl mRNA及其蛋白、SMO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5);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和补肾生髓方组SMO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方组与补肾生髓方组Nurrl、SMO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促进脑组织修复的作用与其下调Notch信号转导通路中Nurrl、SMO mRNA及其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宋祖荣;徐伟;王键;胡建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早颗粒对性早熟女童初潮年龄和成年终身高的影响

    目的 通过长期随访,比较化痰泻火中药抗早颗粒和西药达菲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初潮年龄及终身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ICPP女童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中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均已达到或接近成年终身高(final adult height,FA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身高、预测成年身高(predictive adult height,PAH)、FAH、靶身高(target height,TH)、剩余生长能力、身高净增值、初潮年龄以及月经间期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身高和PAH均显著增加(P<0.05),中药组患者身高增加值显著大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FAH、TH、剩余生长能力、身高增净值、初潮年龄和月经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疗程下,中药组终身高略低于西药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患儿终身高和控制初潮年龄方面,中药和西药的效果相似,但中药较西药价廉而且不良反应少,因而比西药更有优势.

    作者:刘晓芳;叶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痉病病名源流考辨

    目的 探讨痉病的病名源流发展.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和《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收集整理痉病病名文献,根据不同病名及年代先后顺序对其中医病名发展源流进行考辨.结果 共收集痉病病名相关古籍条目866条,涉及古籍书目156本,其中痉病痛名种类有“婴儿索痉”“伤痉”“柔痉”“刚痉”“阴痉”“阳痉”等28种.“痉”字始见于《五十二病方》.秦汉时期继承“外邪致痉”病因学说,分痉为刚、柔二类.至隋唐时期发现“外伤复感风邪”亦可致痉,创立“金疮痉”之说.宋金元时期,总结和梳理“风痉”“风寒痉”范畴.明清时期温病学迅速发展,系统辨治九纲痉.结论 不同历史时期,痉病命名不同,并随着后世不断的发展,使痉病的分类、病因病机、症状特征逐渐完善.

    作者:谭子虎;陈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肾康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例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降压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糖肾康颗粒冲服,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治疗16周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24 h尿蛋白(24-hour proteinuria,24hUpr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结果 试验组疾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CR、24hUpro、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eGF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UACR和24hUpro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Hcy、TC、LDL-C、Apo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cy、TC、LDL-C、ApoB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后Hcy、LDL-C、ApoB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肾康颗粒降低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与改善高半胱氨酸血症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金华;王亿平;胡顺金;吕勇;王东;茅燕萍;曹恩泽;王琴琴;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刘健运用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刘健认为,类风湿关节炎脾胃亏虚为其本,风、寒、湿、热、瘀为其标.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痰湿内蕴,瘀血阻络.治疗上,应权衡标本缓急,以健脾化湿通络为法,重后天之本,分期分型论治,并重视综合治疗.

    作者:黄旦;万磊;齐亚军;朱福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研究

    目的 建立山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茱萸配方颗粒中马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马钱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定性检出马钱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马钱苷质量浓度在5~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l02.12%,RSD为2.46%(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可用于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峙云;张茂婷;蒋晓静;陈培胜;王举涛;桂双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药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和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MA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FMA和ADL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内服可改善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丁东;江幸福;项高波;洪伟;陈楠;程立仁;李欢松;鲍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针灸联合推拿疗法、单纯针灸、单纯推拿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针推组)、针灸治疗组(针灸组)和推拿治疗组(推拿组),每组30例.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CG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治疗后血浆CGRP含量降低值显著大于针灸组和推拿组(P<0.05).结论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其机制与降低血浆CGRP有关.

    作者:刘存斌;何光远;李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问题教学培养中医院校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是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思维能力,包括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医药学科认知特点,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医经典课程、中西医临床课程和中医人文课程等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设计旨在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和临床科研能力的问题,提高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和善问的能力,是发展中医院校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元洁;王键;李净;李玉梅;刘晓丽;李姿慧;蒋怀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60例

    目的 客观评价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剂熏洗,每日2次,用药2周.观察术后第2、7、14天两组患者伤口疼痛、创缘水肿、伤口出血的改善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2d和治疗7d,治疗组疼痛、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的伤口疼痛及创缘水肿方面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并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作者:高晶;陆金根;熊国华;张少军;应光耀;高红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合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合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灸与中药内服,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药,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合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单纯六君子汤.

    作者:朱冉飞;罗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小鼠蜕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控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小鼠胚胎丢失率和蜕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Clark经典RSA小鼠模型,将RSA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安胎冲剂低剂量(11.7 g/kg)组、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23.4 g/kg)组,黄体酮胶囊(156 mg/kg)组,另取正常妊娠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8只.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计算胚胎丢失率;光镜下观察蜕膜组织血管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蜕膜组织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l,sVEGFR-1)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蜕膜组织中VEGF、VEGFR-2及sVEGFR-1 mRNA的表达.结果 补肾安胎冲剂能改善蜕膜组织血管形态学变化,升高蜕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蛋白含量,降低sVEGFR-1蛋白含量;能显著降低RSA小鼠胚胎丢失率(P<0.05),升高蜕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降低sVEGFR-1mRNA表达水平(P<0.05),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对RSA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及其受体,改善蜕膜组织血管重铸有关.

    作者:储继军;李伟莉;吴献群;秦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熨洗Ⅰ号熏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膝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117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术后25 d开始进行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仅进行功能锻炼,30 d为1个疗程.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中、差分别为4、10、21、2例,治疗组分别为24、39、15、2例,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熨洗Ⅰ号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汪健;孙雁群;何升华;赵祥;戴俭华;赵飞;程后庆;方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机制的计算机筛选研究

    目的 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探讨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先采用分子描述符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解毒消癥饮中148个化合物与32个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空间信息分布,探讨其类药性质;再通过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解毒消癥饮和肿瘤相关受体靶标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 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的相互作用情况,以探讨其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结果 解毒消癥饮所含分子与抗肿瘤药物有类药性,且更具多样性;解毒消癥饮中91个化合物与EGFR、HER-2和COX-2有着显著的活性抑制作用.结论 解毒消癥饮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促细胞凋亡等方面,与胃癌发病机制相符合.

    作者:王君;杨雪梅;陈梅妹;陈立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马骏运用消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马骏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多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素体脾肾不足等;病机多为虚实夹杂,虚实各有侧重,实证以湿热蕴肠、损伤肠络为主,虚证以脾虚湿盛、运化失健多见;该病病位在大肠,涉及小肠、脾、胃、肝、肾、肺诸脏;治疗当分活动期与缓解期,消补兼施,尤其久泄宜先消后补,以通为治.

    作者:李学军;金月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益精法治疗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致低钾血症31例

    目的 观察补肾益精法治疗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ist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dRTA)致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62例dRT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补钾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益精中药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钾浓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血钾浓度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治疗48 h和72 h后,观察组血钾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益精法联合西医补钾治疗能提高dRTA致低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林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茶中表儿茶素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儿茶中有效成分表儿茶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04 mol/L柠檬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45:8)为流动相B,在phenomenex C18柱(4.6 mm×250 mm,5μm)上进行等度洗脱,容积比为15:85.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 uL.以干膏得率和表儿茶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甲基叔丁基醚,70℃回流提取2次,每次1.0h.结论 优选所得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儿茶中表儿茶素的提取工艺.

    作者:孙黎;周娟;徐自奥;李晓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论肝之体阴用阳及临床应用

    “肝体阴用阳”,肝体就是指肝脏,肝用指肝的生理功能,体用一源.肝的生理特性主要表现为肝脏布藏精气,体质阴柔;主疏泄和藏血,性喜条达.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肝用太过与不及.临床应用需要虚实兼顾,温清并施,酸甘辛苦并用,若肝用太过,治疗以酸泻甘缓为主,佐以辛凉或辛润;若肝用不及,治疗以辛苦温为主,佐以酸甘滋阴养血.

    作者:何流;钱会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赤凤迎源古今针法比较

    赤凤迎源作为一种复式补泻针法,由捻转法、飞法、搓摩法等手法共同构成,通常用于候气行气.该法起源于宋代《针灸神书》,早记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后经汪机、李梃、杨继洲等医家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传承及发挥.诸多现代医家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历代医家均将腧穴分为浅、中、深三层后行赤凤迎源针法,但在细微手法上存在分歧.赤凤迎源针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冰;王聪;张永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腺肽联合祛疣糖浆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祛疣糖浆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口服胸腺肽和祛疣糖浆,联合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和0.1%维A酸乳膏,对照1组口服祛疣糖浆和外用上述两种药膏,对照2组仅外用上述两种药膏,3个月后观察皮损消退情况.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1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2组.结论 口服胸腺肽和祛疣糖浆,联合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和0.1%维A酸乳膏具有协同抗病毒的效果.

    作者:何素敏;张虹亚;刘涛峰;王建锋;孙洪波;吴敏;曹宇;章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