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伟华;寇婉青;程正;钱世兵;陈叶平
目的 研究紫藤瘤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抗农作物病原真菌活性.方法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中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对5种农作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率.结果 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小麦赤霉菌、辣椒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玉米穗腐菌5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尤其是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效果为显著.0.6 mg/mL丁香脂素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36.72%,0.75mg/mL (3S)-7-O-methylvestitol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40.26%,0.1 mg/mL白桦脂酸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高达84.52%.结论 从紫藤瘤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具有抗农作物病原性真菌活性.
作者:蔡百祥;王国凯;吴培云;刘劲松;许应生;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复方白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芍、泽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浓度在33.35~333.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1.35%,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复方白芍颗粒质量.
作者:王帆;储晓琴;桂双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砭石疗法治疗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接受砭石疗法,对照组口服补中益气丸,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亚健康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1.4×10-5).对照组治疗后所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除焦虑外,治疗组治疗后其他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在改善疲劳症状(疲劳/疲乏、困倦、疲劳在休息后不能缓解、活动后疲劳、用脑后疲劳)及头晕/头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砭石疗法能明显改善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作者:黄沁;孙世宁;涂媛;罗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辅助化学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集216例辅助化学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专家经验归纳出中医证候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 化学治疗开始前患者多表现为脾虚与肝郁两证,第2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表现为脾气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肝实热证,第4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表现为肝、脾、胃三脏阴血不足为主的证候,第6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出现心、肝、脾、胃等多脏腑不足的证候.结论 在辅助化学治疗期,患者中医证型总体以虚证为主;在化学治疗前期,主要为肝脾两脏的气病;随着化学治疗的延续,由阳病转为阴病;后期患者逐渐表现为类似五脏赢弱的证候.
作者:李欣荣;龚黎燕;包文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对中药材市场中红花及其掺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微性状鉴定法对红花及其掺伪品进行观察鉴别.结果 红花与其伪品、掺伪品存在明显区别,红花花冠颜色和微性状特征可确定是否为正品;花丝与花药颜色及水浸后的花冠颜色可区别是否提取有效成分;红花花冠表面附着物的特征可以区别是否掺杂增加质量,花粉粒颜色为红色即可认定为染色红花.结论 微性状鉴别法可准确区分红花正品与掺伪品,并可作为中药鉴别参考方法.
作者:张帆;赵鑫磊;张伟;方成武;周建理;刘耀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韩明向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根源在于痰饮内伏为患,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其本在于脾肾虚寒,其标为外邪袭肺.韩明向基于肺喜温而恶寒的理论,运用温法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温肺汤加减治疗感寒饮冷之证,以化痰降气胶囊加减治疗痰饮内阻证,以阳和汤加减治疗痰瘀并见证,以玉屏风散、异功散、金匮肾气丸、补肺汤化裁治疗痰饮咳喘之证.
作者:陈炜;张念志;韩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蛋白组学方法研究加味乌梅丸治疗胰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es,NO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SCID)小鼠接种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复制胰腺癌移植瘤模型.将20只荷胰腺癌移植瘤的NOD/SCID小鼠分为对照组、加味乌梅丸组,每组10只.加味乌梅丸组每日灌胃加味乌梅丸煎剂,对照组每日给予等容积无菌注射用水.给药20d后处死小鼠,取移植瘤组织,提取细胞总蛋白,运用iTRAQ技术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 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加味乌梅丸组有12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0个表达下调,2个表达上调,这些蛋白按照功能可分为细胞骨架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硒结合蛋白、酶类物质等.结论 加味乌梅丸抑瘤是多靶点、多途径的,肌球蛋白调节轻链2、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碳酸酐酶3、硒结合蛋白、高迁移率蛋白-17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靶点.
作者:赵伟鹏;姜欣;黄金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提取构树皮有效的抑菌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构树皮黄酮佳超声提取工艺,并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构树皮总黄酮提取物活性部位,用平皿药基法比较不同部位的抑菌效果.结果 构树皮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以10倍体积的7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20 min,功率300 W.经AB-8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后,70%乙醇洗脱部位对浅部真菌红色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所采用的工艺操作简单、耗能低、总黄酮提取率高,抑菌作用强.
作者:开伟华;寇婉青;程正;钱世兵;陈叶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血清钙调节蛋白-2(calmodulin-2,CAM-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0只)、模型组(60只)、芪白平肺胶囊预防组(芪预组,40只)、芪白平肺胶囊治疗组(芪治组,40只)、尼可地尔预防组(尼预组,40只)、尼可地尔治疗组(尼治组,40只).采用连续4周的强迫游泳、烟熏和低氧应激的复合方法复制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在实验第4周、第8周、第12周各处死20只大鼠,检测血清CAM-2和VEGF水平;芪预组和尼预组均在模型复制同时预防性给药4周,分别在实验第4周、第8周各处死20只大鼠,检测血清CAM-2和VEGF水平;芪治组和尼治组均在模型复制结束后连续给药4周,分别在实验第8周、第12周各处死20只大鼠,检测血清CAM-2和VEGF水平.结果 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因素和时间因素对大鼠血清CAM-2和VEGF水平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第4周、第8周、第12周,模型组大鼠血清CAM-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与同时间模型组比较,尼预组和芪预组大鼠血清CAM-2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同时间尼预组比较,芪预组CAM-2水平显著升高(P<0.05),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同一时间模型组比较,芪治组和尼治组大鼠血清CAM-2水平显著升高(P<0.05),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实验第12周,芪治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尼治组(P<0.05).结论 芪白平肺胶囊和尼可地尔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均可调节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血清CAM-2和VEGF的异常,芪白平肺胶囊的远期效应优于尼可地尔.
作者:王婕琼;尹婷婷;李泽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聂惠民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形成了“伤寒学论”学术思想,其代表作《聂氏伤寒学》是其“伤寒学论”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伤寒学论”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六经实质论”“气郁论”“脾胃论”“经方论”“合方论”.
作者:周刚;郭华;路广林;张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膝关节熏洗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2、3周末,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Lysholm评分方法观察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前,治疗1、2、3周末,两组VAS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下降(P<0.05),两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末,两组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可以缓解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周胜利;储永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温肾养血方对无排卵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及卵巢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丙酸睾酮皮下注射法复制无排卵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温肾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枸橼酸氯米芬,温肾养血方大剂量(52 mg/kg)、中剂量(26 mg/kg)、小剂量(13mg/kg)灌胃.另选22日龄大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灌胃21 d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光镜下观察卵巢组织形态.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和子宫指数、卵巢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温肾养血方大、中剂量组卵巢形态近似正常组,结构明显改善,多数卵巢可见发育期的各级卵泡,可见卵丘、卵细胞及典型黄体形成.西药组和温肾养血方小剂量组卵巢形态类似模型组,卵巢体积较小,卵巢表面苍白,无斑点,色泽苍白,卵泡数目少,卵泡较小,且形状不规则,多呈囊性扩张,无黄体.结论 温肾养血方能改善卵巢结构和促进卵泡发育.
作者:辛明蔚;张秋霞;赵晖;杨亦龙;何军琴;梁欣韫;张莹;杨维;武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阴阳五行学说及五运六气学说深刻体现了《黄帝内经》的自然观,此两种学说蕴含着丰富的“应时”思想.时间是阴阳的首要内涵,需“应时”而法;五行是阴阳的二分,以四时的递嬗为基本节律,“应时”而迁;六气是阴阳的三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中医学领域的继承和发展,是以时间为统属的时、位、标、本的统一;五运六气是天地阴阳运动变化的时间坐标,反映了天地万物整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应时”而环会.
作者:李鸿泓;张其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万花油外用结合物理疗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冰敷、热敷及红外照射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万花油,两组均治疗至血肿消失.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后血肿消退情况、血肿局部疼痛评分情况及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内瘘局部血肿疼痛均明显减轻(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内瘘血流不足、静脉炎、内瘘狭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万花油外用结合物理疗法可促进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消退,减轻局部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小庭;黄碧珍;谢晓萍;周立华;王洁;刘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医学同根同源,对个体体质差异性的研究均非常重视.体质医学在日本受到较大关注,流派和分型较多,其中一贯堂医学为日本体质研究的典型代表.中医体质学和日本一贯堂医学均认为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理论渊源、分类、发病及诊疗等方面存在差异.两者各成体系,密切相关,今后应加强交流和互相借鉴.
作者:陈雪梅;王济;李玲孺;李英帅;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香茶菜及同属植物微性状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500万像素电子摄像目镜,应用景深合成技术合成微性状鉴别图片,观察4种香茶菜属植物的新鲜及干燥叶片的微性状特征.结果 在叶尖突起程度、毛茸的长短与分布方面,4种香茶菜属植物叶片的微性状有明显不同:岐伞香茶菜和显脉香茶菜密被校长毛茸,叶尖极度突起或明显突起;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稀被较短毛茸,毛茸多分布在叶脉、叶缘,叶尖微凹或突起.结论 微性状鉴别方法简便,可以区别香茶菜属不同植物.
作者:马德强;杨俊;王文昊;镇兰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咳喘停贴剂穴位贴敷对慢性哮喘大鼠Th1下游抑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穴位假贴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慢性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 erleukin-2,IL-2)和IL-12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假贴敷组BALF中IFN-γ、IL-2、IL-12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穴位贴敷组IFN-γ、IL-12含量明显升高(P<0.05),IL-2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但3组之间IFN-γ、IL-2、IL-1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哮喘大鼠的机制与调节呼吸道中抑炎细胞因子IFN-γ、IL-2、IL-12的分泌异常有关.
作者:刘兰英;乔明;周媛;高峰;王和生;滕凤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HPLC-ELSD)建立肝乐颗粒中黄芪甲苷和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水和甲醇分别为流动相A和流动相B,在Hypersil ODS XB-C18柱(4.6mm×250 mm,5μm)上进行梯度洗脱.洗脱程序:0~5 min,A 60%;6~10 min,A 25%,11~18 min,A 10%;流速:1.2 mL/min;柱温:30℃.ELSD参数优化:增益值分别设为1、2、3;漂移管温度分别设为50、70、90、110℃;载气流量分别为1.2、1.6、2.0、2.4 L/min.结果 通过优化参数,在增益值为2,漂移管温度为90℃和载气流量为2.0 L/min时,对芍药苷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检测结果佳.芍药苷和黄芪甲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8%、100.37%,RSD分别为2.32%、1.21%.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所优化的ELSD参数及建立的HPLC-ELSD法适合肝乐颗粒中芍药苷和黄芪甲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姜辉;王斌;高家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黄帝内经》早记载了情志变化和脉象变化的相关性,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有关情志脉象的论述表明,情志和脉象的形成基础均与气血密切相关.喜、怒、思、悲、恐5种基本情志脉象的形成基础和脉象特点也与相对应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章道宁;王天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26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味酸枣仁汤,并接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西药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唑仑,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PSQI总分、SR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PSQI和SRSS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对照组少,且随访无反跳.结论 加味酸枣仁汤口服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与艾司唑仑相似,但在改善肝郁血虚证候方面明显优于艾司唑仑,其不良反应较少,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王艳昕;鲍远程;蔡永亮;徐磊;许珍晶;沈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