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明;谢菁;李伟;王蓉
目的 测定芪白平肺胶囊中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所用质谱库检索研究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分辨出68个色谱峰,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约占总挥发性成分含量的90.75,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酯类(38.58%)、酸类(22.97%)、杂环类(13.54%)、醛类(8.75%)、醇类(2.84%)、醚类(2.71%)、芳烃类(0.74%)和酮类(0.62%)物质,其中含量高的是乙酸乙酯(25.54%),其次为乙酸(11.79%),含量较高的为2-甲基丁醛(7.00%),2-氨基丁酸(6.83%),乙酸丙酯(5.60%),2,3-二羟基丙酸(3.45%),糠醛(3.08%),5-甲基糠醛(3.05%),2甲基四氢呋喃-3-酮(2.82%),2乙酰基呋喃(2.54%),甲基环氧丙烷(2.03%),等.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较好,能够准确鉴定芪白平肺胶囊中主要挥发性成分.
作者:王斌;张贺;王芳;孟楣;王传博;童佳兵;李泽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陈鳌石认为痤疮虽发于表皮部,但与内在脏腑亦密切相关,治疗上将痤疮的发病部位与面部脏腑的分部相结合,以四紫汤清热解毒化痤为基础,患部以前额部为主者从心论治,方以犀角地黄汤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面颊部为主者从肺论治,方以清肺枇杷饮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鼻部为主者从脾论治,方以平胃散合四紫汤加减;患部以口周为主者从脾胃或肾论治;女子下颌部多发者以调理冲任为主,合四紫汤清热解毒消痤.
作者:孙敬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徐灵胎是清代吴门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认为医者临证不应一味套用术语、成方.针对康乾年间江南地区滥用温补的状况,徐灵胎基于临床提出“主病主方主药”思想:医者诊断疾病当根据特征性症状或是症状组,并适当参照患者的主观感受;当明了疾病转归、愈后,根据病情确立治法,在选择经典方剂的基础上精当加减药物,以求病、症、方、药相对,一剂病愈.徐灵胎提出的“主病主方主药”医学思想对纠正当时江南地区滥用温补的状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丁晶;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中医证型与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 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寻找证据.方法 纳入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STC患者各15例,另随机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VIP、SP水平.结果 STC患者血清VIP和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TC虚证患者血清VIP和SP水平显著高于STC实证患者(P<0.01);3种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津亏血少证)患者血清VIP及SP水平比较,以及2种实证(肠道实热证、肠道气滞证)患者血清VI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气滞证患者血清SP水平显著低于肠道实热证(P<0.05).结论 血清VIP、SP水平与STC中医证型有关,有利于鉴别STC虚证和实证.
作者:李明;王建民;杨玲玲;王乐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心经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急性心肌缺血的效应.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心经组、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心经组取“神门(HT7)-通里(HT5)”经脉段,非经非穴组取大鼠臀部非经穴刺激点,各刺入3根1寸毫针,间距约2 mm;电针每次30 min,每天1次,连续3次.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结果 末次针刺后即刻(0 min),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R显著增加,MAP、RPP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上升(P<0.05,或P<0.01);末次针刺后10、20、30 min,与模型组、非经非穴组比较,针刺心经组大鼠HR显著下降,MAP、RPP显著升高(P<0.01).结论 针刺心经可逆转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确切效应.
作者:张田宁;周美启;吴生兵;曹健;汪克明;吴子建;戴小华;陈向华;高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下针刀治疗髌腱腱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超声定位下对18例髌腱腱病患者髌腱内高密度强回声区组织进行针刀治疗,治疗后4周随访.对比治疗前后髌腱内高密度强回声区组织的弹性应变率和11点数字疼痛评分(11-point numerical radng scales,NRS)变化.结果 治疗后高密度强回声区组织弹性应变率和N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超声定位下针刀治疗可降低髌腱内瘢痕组织的硬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昭霞;王玉国;王自平;郭长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13年5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公布了《心律失常紧急处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该共识没有中医学相关专家参与,中医药学在心律失常的研究成果没有被采用.运用中医药学方法处理心律失常有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一些科学研究,可以为急诊心律失常的处理做出贡献.应以《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专家共识》为基础,补充中医药学的成果与经验,对常见急诊心律失常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处理策略,以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急诊心律失常的救治效果.
作者:丁邦晗;王大伟;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 共纳入10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72 h内)、第7天、第15天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四诊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对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发病第3天证候可聚为阴虚、内风、气虚血瘀、痰热四类,发病第7天的证候可聚为气阴两虚、痰热、血瘀、痰湿、内风五类,发病第15天的证候可聚为血瘀、气阴两虚、痰热、痰湿四类.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与文献报道相似,发病72 h内以内风较为突出,而后则以痰热、痰湿、血瘀证候为主,气阴两虚贯穿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急性期.
作者:王艳昕;鲍远程;方朝晖;蔡永亮;童建兵;侯志峰;许珍晶;徐磊;徐明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前列腺炎Ⅰ号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前列舒乐颗粒2.4 g/kg),前列腺炎工号小剂量(10 g/kg)、中剂量(20 g/kg)、大剂量(40 g/kg)组.采用前列腺蛋白注射法复制CNP模型.给药28 d后,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前列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前列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 前列腺炎Ⅰ号小、中、大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分级及前列腺组织中IL-2和IL-6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前列腺炎Ⅰ号中、大剂量组的作用显著优于前列腺炎Ⅰ号小剂量组(P<0.01).结论 前列腺炎Ⅰ号可剂量依赖地降低CNP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炎性反应程度,抑制前列腺组织中IL-2、IL-6的分泌.
作者:朱勇;孙磊;吴云皓;杨凯;焦刚亮;牛培宁;曾庆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气味是中医药性理论中核心的概念.以气味分阴阳,则有气与气相对之阴阳、味与味相对之阴阳、气味相对之阴阳.气味各有厚薄,气味因其厚薄又可以各分阴阳.经典中医理论中关于气味阴阳的论述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其中气味之阴阳方面的问题主要有4个,气味之厚薄及其阴阳方面的问题主要有8个.这些问题长期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
作者:王正山;张其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研究中医原创思维须明中医学之义理,明中医学之义理先须读懂中医之古籍,然而读中医秦汉之古籍则当借助于训诂学方法,以《伤寒论·辨脉法》“目重脸内际黄”考释为例论述训诂学方法对于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的意义.
作者:姚海强;张曾亮;郑燕飞;李玲孺;王济;张妍;陈雪梅;王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清膈养阴汤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8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疗,治疗组自放射治疗第1天至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每日口服清膈养阴汤.观察两组患者卡氏评分、进食疼痛、食欲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卡氏评分、进食疼痛和食欲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清膈养阴汤能够明显提高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要轩;喻怀斌;梁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参地颗粒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复制MsPGN模型.将3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8)、贝那普利组(n=9)和参地颗粒组(n=10).常规生化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24hUP水平,血清FN、Col-Ⅳ水平,以及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显著降低(P<0.05);参地颗粒组血清和肾组织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MMP-9/TIMP-1比值显著升高(P<0.05).给药4周和8周后,参地颗粒组24hUP均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血清和肾组织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 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24hUP,降低肾脏细胞外基质含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体内MMP-9水平、下调TIMP-1水平及升高MMP-9/TIMP-1比值有关.
作者:王亿平;唐锦囊;王东;戴昭秋;胡顺金;任克军;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泄泻的论述,如“湿盛则濡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肾者胃之关”“肺脉……小甚为泄”,这些论述阐释了泄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钱会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傅青主认为不孕症病因主要为肾虚、肝郁、痰湿及冲任督带俱虚,故以补肾填精、疏肝解郁、兼顾奇经、调补脾胃祛痰利湿为种子之法;组方用药中既重视古方,又创制新方,用药多以扶正为主,药物炮制得当.
作者:赵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肠系膜炎症是中重度胰腺炎发病的重要环节,中医膜原无论在生理和解剖上,还是在病理上均与肠系膜极为相近.临床可用达原饮为基本方加减,以疏达膜原、化湿行气、清热散结.从膜原治疗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可展现新的思路与视角.
作者:李卫民;徐湘江;祁月英;高志远;杨广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补乌糖浆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nterleukin-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45例白癜风患者,采用复方补乌糖浆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痊愈3例,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IL-17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复方补乌糖浆对白癜风具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降低患者血清IL-17水平有关.
作者:刘涛峰;赵雅玲;张虹亚;刘小平;王建锋;曹宇;何素敏;孙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4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康复训练,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60d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前一时点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随访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值及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吞咽障碍复常率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用针刺疗法可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帅;张根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ne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残存分级标准评定两组脊髓功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和运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ASIA残存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升高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
作者:叶水林;黄怀;沈丹彤;古菁;张旭;张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其与冠心病预测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300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调查其中医证型,检测并比较各证型患者血清Hcy、Cys 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结果 300例患者中,痰湿阻遏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血瘀脉络型和脾肾阳虚型和其他证型的病例数分别105、84、34、39、12、16.各证型患者HbA1c和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瘀脉络型患者Hcy、Cys C和HOMA IR水平为高(P<0.05,或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以痰湿阻遏型和气阴两虚证型为常见,血瘀脉络型患者冠心病预测因子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刘怀珍;谈佳佳;翟永杰;叶英法;徐清华;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