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与非健康人群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比较

陈燕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 参考值, 冠心病, 筛查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参考值在健康与非健康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98例相关样本,按照除MPO外的心血管指标如总胆固醇、血脂、血压、血常规、心电图分为正常组(330例)与非正常组(668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健康成人血浆MPO的含量,分别统计MPO含量分布,评价检测方法.结果:血浆MPO水平与性别有一定相关性,和总胆固醇、血压、血脂、血常规和心电图具有一定关联.结论:血浆MPO水平参考值的建立,可以起到心血管异常状态预警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皂苷Rh2对低浓度的奥沙利铂诱导人胃癌SGC-7901侧群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GS-Rh2)是否可以提高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L-OHP)药物作用的敏感性.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选胃癌SGC-7901的侧群(SP)细胞,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并验证SP细胞的高增殖能力,使用MTT法检测GS-Rh2和L-OHP对SGC-7901-SP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GS-Rh2联合低浓度的L-OHP干预后SGC-7901-SP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GS-Rh2和L-OHP干预后SGC-7901-SP细胞的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胃癌SGC-7901-SP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非侧群细胞(P<0.01);GS-Rh2能增强L-OHP对SGC-7901-SP细胞的敏感性,将细胞增殖阻滞在G1期(P>0.05),其Bax蛋白表达增高(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并与GS-Rh2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GS-Rh2浓度的逐渐增加,GS-Rh2逐渐提高了L-OHP对SGC-7901-SP作用的的敏感性,GS-Rh2可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的增敏剂.

    作者:李靖;郑旭薇;贾建光;郭晨旭;金鑫;钱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行X线摄影伴有微钙化的乳腺癌病人35例及乳腺良性病变3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钙化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点.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微钙化在密度、数目、密集度、形态及分布5个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乳腺癌中表现为低密度为主的微钙化比例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钙化数目>2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微钙化密集度>10/cm2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1).形态上良性组粗颗粒样钙化所占比例高,乳腺癌组仅出现1例,乳腺癌组中细沙样、线形分支样、蠕虫样及混合型钙化出现率高(P<0.01).分布上弥漫状分布仅见于良性组,线状及段状分布乳腺癌组所占比例较高(P<0.01)结论:微钙化灶的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关系,其钼靶X线征象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作出初步判断.

    作者:张超;王静;陈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后入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术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行后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病人127例,根据固定节段不同分为短节段组(67例)、长节段组(35例)和伤椎节段组(25例);观察各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随访1~2年,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为长节段组>伤椎节段组>短节段组(P<0.01);术后卧床时间短节段组>伤椎节段组>长节段组(P<0.01);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恢复情况长节段组和伤椎节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短节段组(P<0.01);3组病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不良情况.结论:短节段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长节段及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在复位及确保伤椎前缘高度方面优势更明显.

    作者:方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术后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与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79例C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分为房间隔缺损(ASD)组(n=26)、室间隔缺损(VSD)组(n=39)、动脉导管未闭(PDA)组(n=14).比较3组患儿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情况,并分析术后心功能与HRV时域指标相关性.结果:79例患儿中术前共有28例(35.44%)检出40例次(50.63%)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其中以房性期前收缩(<30次/小时)、室性期前收缩(Lown's 1级)、不完全右束支阻滞为主,分别占32.50%、22.50%和12.50%;术后共有17例(21.52%)检出54例次(68.35%)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较术前升高(P<0.05),其中VSD组检出率高,为53.70%(29/54),较术前升高(P<0.05);PDA组患儿术后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高于术前(P<0.05);ASD、VSD组患儿术后24 h内R-R间期标准差(SDNN)、SDANN、正常R-R间期均值(R-R)均高于术前(P<0.05~P<0.01);Killip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患儿R-R、SDNN、SDANN均显著高于Ⅲ级和Ⅳ级患儿(P<0.01);Ⅰ级患儿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均值(ASDNN)高于Ⅲ级和Ⅳ级患儿(P<0.05);Ⅰ级、Ⅱ级患儿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高于Ⅳ级患儿(P<0.05);HRV时域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HD患儿介入治疗后会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治疗后HRV出现不同升高,且与患儿心功能相关.

    作者:欧丽黎;李吉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ysC、Hcy、hs-CRP及D-D水平,探讨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CysC、Hcy、hs-CRP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ysC、Hcy、hs-CRP及D-D四项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敏感度为91.26%,特异度为63.32%,阳性预测值为89.79%,阴性预测值66.37%,Youden指数为0.78.各指标联合检测均优于其他单项检测值(P<0.05).结论:CysC、Hcy、hs-CRP及D-D四项指标表达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病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有中;郑重;谢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及分析

    目的:研究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方法、特点、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静脉血清葡萄糖测定及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2种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分析,常规治疗对早产儿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期间使用血糖仪对早产儿采足跟毛细血管全血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输注的浓度及速度,直至血糖稳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118例早产儿中,静脉血糖异常发生率50.8%,静脉低血糖发生率49.2%,静脉高血糖发生率1.69%.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既是早产儿静脉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也是早产儿末梢高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剖宫产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双胎和新生儿窒息是早产儿末梢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早产儿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需要积极监测.采取阴道分娩、积极控制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是减少早产儿血糖异常的重要措施.

    作者:宫芬;董传莉;谢怀珍;董淮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安徽省六安市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3466例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项病原体的IgM抗体,对患儿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儿至少一种病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31.4%,其中阳性检出率高的是肺炎支原体,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同时2种及2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的患儿,病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为2.9%.男患儿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患儿,春冬季病原体检出率高于秋夏季节.结论:安徽省六安市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高的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临床上多与其他病原体病毒混合感染.

    作者:耿松乔;马晓燕;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在恶性肿瘤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计数以及CD4+/CD8+比值.结果:恶性肿瘤病人CD3+、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恶性肿瘤组的CD3+和CD4+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CD8+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肺癌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首诊组和进展组恶性肿瘤病人的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恶性肿瘤病人的CD4+细胞计数低于女性病人(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的CD3+、CD4+、CD8+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直接或者间接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娟;毕明宏;赵论;周海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方便病人就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门诊诊疗服务中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选取实施前(2013年以前)、实施2年后(2015年)门诊就诊病人各11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人挂号方式、意愿就诊率、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后,病人预约挂号率、意愿就诊率明显高于实施前,现场挂号或加号率、挂号缺失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平均挂号时间、平均候诊时间、预约挂号候诊时间、现场挂号候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前(P<0.01),病人对就诊时间安排、就诊流程、预约挂号方式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可缩短挂号、候诊时间,提高门诊诊疗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利海波;符翠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病人自知力情况,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病人的社会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定病人内心支持状态.结果:干预前,2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ITAQ、PSSS、SDSS得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ITAQ和PSSS分值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SDSS分值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ITAQ、PSSS和SDSS分值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齐拉西酮合并社会心理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自知力、增强对社会支持系统领悟能力、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作用尤为突出,治疗依从性更好,整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齐拉西酮.

    作者:赵丽;冯竹娥;盛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7在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免疫炎症反应成为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 随着缺血部位细胞的凋亡,炎症细胞不断浸润、活化,产生大量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其同源因子[1] ,IL-17再通过诱导炎症介质、趋化因子等导致组织器官的炎性损伤,在缺血后期呈现级联瀑布式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缺血部位组织的损伤[2]. 因此,本文以IL-17为切入点,对其在脑梗死及其发病因素中的作用作一阐述,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任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康与非健康人群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比较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参考值在健康与非健康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98例相关样本,按照除MPO外的心血管指标如总胆固醇、血脂、血压、血常规、心电图分为正常组(330例)与非正常组(668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健康成人血浆MPO的含量,分别统计MPO含量分布,评价检测方法.结果:血浆MPO水平与性别有一定相关性,和总胆固醇、血压、血脂、血常规和心电图具有一定关联.结论:血浆MPO水平参考值的建立,可以起到心血管异常状态预警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Kif2a在男性精液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男性精液Kif2a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收集精液标本70例并对其进行除杂处理,提取精液细胞总RNA,测定其浓度后逆转录为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Kif2a mRNA表达量.根据WHO第5版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中精液各参数(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的参考范围对样本进行筛选分组(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精子存活率及精子活力正常组的Kif2a mRNA表达量均是其异常组的7.5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密度组正常组Kif2a mRNA表达量与异常组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f2a表达低下的精母细胞可能因为精子细胞纺锤体未能形成,造成精子活力与活率低下,对受孕产生影响.

    作者:李倩珺;徐韫健;林豪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胸腔镜联合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成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每组14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且手术组治疗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P<0.01).手术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保守治疗组(P<0.01).随访6个月,手术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保守治疗组出现6例并发症,其中4例因胸腔积液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严重胸廓畸形伴顽固性胸痛,并发症发生率为42.9%.结论:胸腔镜联合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保守治疗能够加快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旭东;李洪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介入放射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Sandwish教学法在《介入放射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2013级影像本科学生60人,随机选取30人为对照组,实行传统教学法;30人为观察组,实行Sandwich教学法,课堂教学后对2组学生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理论试卷考试及实验技能考核.结果:观察组教学效果评价、理论试卷考试及实验技能考核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介入放射学实验教学中使用Sandwich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临床思维及职业适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谢波;徐向明;许红;王玲玲;谭玉林;魏建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miRNA-27b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丹参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小RNA-27b(miRNA-27b)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丹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胎盘组织标本取自于20例重度子痫前期和20例轻度子痫前期病例.选择20名健康产妇的胎盘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RT-PCR)检测miRNA-27b、瘦素(leptin)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瞬时转染法对miRNA-27b进行处理,并采用qRT-PCR、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leptin mRNA水平及人滋养细胞(HTR-8)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且轻度子痫前期组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TR-8细胞中miRNA-27b mimics组中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明显较Con组和NC组上调(P<0.05),miRNA-27b inhibitor组中miRNA-27b的表达较Con组和NC组下调(P<0.05);Con组和NC组中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7b mimics组中HTR-8细胞凋亡水平高于Con组和NC组(P<0.05),miRNA-27b inhibitor组中HTR-8细胞凋亡水平低于Con组和NC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miRNA-27b、leptin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丹参作用前下降(P<0.05).结论:miRNA-27b、leptin mRNA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表达上调,miRNA-27b可促进滋养细胞的凋亡,miRNA-27b对leptin起正性调控作用,两者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及进展中可能共同起作用.丹参可抑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miRNA-27b的表达,并下调leptin的表达.

    作者:刘文娟;彭静;柳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清NGAL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及其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病人共95例,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UAER<20μg/min)2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20μg/min200μg/min)40例,选取非DKD并排除其他肾脏病的正常对照39名.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GAL水平,对不同分组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相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NGAL与sCr、BUN、CysC及eGFR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评估NGAL对早期DKD诊断的敏感度.结果:NA、MA、CA组NGAL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其中CA组高达(185.65±61.76)ng/mL.Spearman分析显示,NGAL与BUN、sCr、CysC呈正相关关系(rs值分别为0.395、0.408和0.257,P<0.05~P<0.01);NGAL与eGFR、Alb呈负相关关系(rs值分别为-0.328和-0.430,P<0.01);以UAER>20μg/min为界,MA与CA组病人血清NGAL与CysC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和0.789.结论:早期DKD病人血清NGAL与BUN、sCr、CysC及eGFR存在相关性,NGAL可作为诊断早期DKD的敏感指标.

    作者:马续祥;陈卫东;纵晓英;王道洋;黄玉萍;李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学生人际信任与正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医学生人际信任、正负性情绪的现状和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校38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人际信任量表》(IT)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情绪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医学生中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总分方面,谈恋爱者高于未谈恋爱者(P<0.05和P<0.01);是否恋爱在负性情绪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人际信任和正性情绪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性情绪得分上,学习成绩优秀者低于一般、较差和很差者(P<0.05~P<0.01),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和很差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人际信任总分与正性情绪总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负性情绪总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增强人际信任可以促进医学生正性情绪的表达和减少负性情绪表达.

    作者:赵静;齐玉龙;徐令婕;王岚;马长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6种微创方法治疗59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碎石术(UR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URL+N-Trap、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6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以突出显示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作用,为佳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行URL 186例、fURL 39例,URL+N-Trap 149例、ESWL 131例,mPCNL 58例和RLU 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URL、fURL、URL+N-Trap、ESWL、mPCNL和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分别为60.2%、92.3%、89.9%、93.9%、96.6%和97.1%.fURL、URL+N-Trap、ESWL、mPCNL和RLU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成功率类似(P>0.05),均明显高于URL(60.2%)(P<0.01).但URL、fURL、URL+N-Trap、不适合结石下方输尿管呈N形弯曲或进镜困难者.ESWL对<10 mm结石病人一次成功碎石率高于>10 mm结石病人(P<0.01),但ESWL也不适合结石下方有息肉或狭窄者.结论:单用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低,可采用fURL或URL前预置N-Trap来提高碎石的成功率.各种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利弊,对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选择应根据结石所在输尿管部位、结石大小、合并输尿管病变和具备输尿管镜辅助设备情况来决定.

    作者:刘定益;俞家顺;黄滔;楚晨龙;沈鑫源;王健;唐崎;周燕峰;李文敏;王名伟;周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蜡疗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蜡疗结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蜡疗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状况.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为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P<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蜡疗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缓解病人的病痛具有重要作用,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范鹏;郭凤红;姬文杰;李昱;江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