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NGAL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马续祥;陈卫东;纵晓英;王道洋;黄玉萍;李莹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及其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病人共95例,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UAER<20μg/min)2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20μg/min200μg/min)40例,选取非DKD并排除其他肾脏病的正常对照39名.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GAL水平,对不同分组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相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NGAL与sCr、BUN、CysC及eGFR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评估NGAL对早期DKD诊断的敏感度.结果:NA、MA、CA组NGAL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其中CA组高达(185.65±61.76)ng/mL.Spearman分析显示,NGAL与BUN、sCr、CysC呈正相关关系(rs值分别为0.395、0.408和0.257,P<0.05~P<0.01);NGAL与eGFR、Alb呈负相关关系(rs值分别为-0.328和-0.430,P<0.01);以UAER>20μg/min为界,MA与CA组病人血清NGAL与CysC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和0.789.结论:早期DKD病人血清NGAL与BUN、sCr、CysC及eGFR存在相关性,NGAL可作为诊断早期DKD的敏感指标.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NGAL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及其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病人共95例,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其中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UAER<20μg/min)2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20μg/min200μg/min)40例,选取非DKD并排除其他肾脏病的正常对照39名.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GAL水平,对不同分组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相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NGAL与sCr、BUN、CysC及eGFR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评估NGAL对早期DKD诊断的敏感度.结果:NA、MA、CA组NGAL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其中CA组高达(185.65±61.76)ng/mL.Spearman分析显示,NGAL与BUN、sCr、CysC呈正相关关系(rs值分别为0.395、0.408和0.257,P<0.05~P<0.01);NGAL与eGFR、Alb呈负相关关系(rs值分别为-0.328和-0.430,P<0.01);以UAER>20μg/min为界,MA与CA组病人血清NGAL与CysC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和0.789.结论:早期DKD病人血清NGAL与BUN、sCr、CysC及eGFR存在相关性,NGAL可作为诊断早期DKD的敏感指标.

    作者:马续祥;陈卫东;纵晓英;王道洋;黄玉萍;李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在IgA型肾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水平在原发性IgA肾病与非IgA型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肾穿刺病理检测确诊的IgA型肾病64例和非IgA型肾病67例血清样本,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病人血清IgA、C3与C4水平,并计算IgA/C3、IgA/C4的比值.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血清IgA、IgA/C3和IgA/C4在预测IgA肾病的价值.结果:原发性IgA肾病病人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较其他肾小球性疾病组明显升高(P<0.01),IgA、IgA/C3和IgA/C4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718和0.747.结论:在无肾穿刺病理诊断的条件下,IgA和IgA/C3及IgA/C4比值在原发性IgA肾病鉴别诊断中可起一定辅助作用.

    作者:李团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RM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0.420±0.133,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高表达0.836±0.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BRM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并有可能成为反映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年峰;袁圆;王海涛;芦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安徽省六安市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3466例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项病原体的IgM抗体,对患儿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儿至少一种病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31.4%,其中阳性检出率高的是肺炎支原体,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同时2种及2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的患儿,病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为2.9%.男患儿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患儿,春冬季病原体检出率高于秋夏季节.结论:安徽省六安市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高的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临床上多与其他病原体病毒混合感染.

    作者:耿松乔;马晓燕;刘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6种微创方法治疗59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碎石术(UR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URL+N-Trap、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6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以突出显示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作用,为佳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行URL 186例、fURL 39例,URL+N-Trap 149例、ESWL 131例,mPCNL 58例和RLU 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URL、fURL、URL+N-Trap、ESWL、mPCNL和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分别为60.2%、92.3%、89.9%、93.9%、96.6%和97.1%.fURL、URL+N-Trap、ESWL、mPCNL和RLU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成功率类似(P>0.05),均明显高于URL(60.2%)(P<0.01).但URL、fURL、URL+N-Trap、不适合结石下方输尿管呈N形弯曲或进镜困难者.ESWL对<10 mm结石病人一次成功碎石率高于>10 mm结石病人(P<0.01),但ESWL也不适合结石下方有息肉或狭窄者.结论:单用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低,可采用fURL或URL前预置N-Trap来提高碎石的成功率.各种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利弊,对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选择应根据结石所在输尿管部位、结石大小、合并输尿管病变和具备输尿管镜辅助设备情况来决定.

    作者:刘定益;俞家顺;黄滔;楚晨龙;沈鑫源;王健;唐崎;周燕峰;李文敏;王名伟;周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集束化干预预防ICU病人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预防ICU病人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 55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干预护理.记录2组病人ICU住院时间,比较2组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71%、7.14%、3.57%,均低于对照组的37.04%、33.33%、25.93%(P<0.05);ICU住院时间为(23.25±8.57)d,较对照组的(40.84±13.48)d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ICU病人实施集束化干预,能有效预防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的发生,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低,ICU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娜;潘成梅;蒋维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联合文献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应用

    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分别联合文献教学法中更适合临床神经病学规培医师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录的规培医师共30人,随机分为2组,各15人,其中对照组应用PBL联合文献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则应用CBL联合文献教学法,教学内容选自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教材,为期10月,教学结束后,对2组规培医师进行临床知识考核和科研能力比较.结果:观察组规培医师的笔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及科研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CBL联合文献教学法更适合神经病学规培医师的教学.

    作者:钱伟东;庞雪蕊;高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病理学》教学中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验班24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同专业平行班级2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课堂教学,观察组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的教学方法.2组均为相同教师授课.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教师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学生在主观能动性(5项)和客观终结性评价(4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结合科研训练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柴大敏;王京萍;马莉;武世伍;关宿东;陶仪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康与非健康人群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比较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参考值在健康与非健康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98例相关样本,按照除MPO外的心血管指标如总胆固醇、血脂、血压、血常规、心电图分为正常组(330例)与非正常组(668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健康成人血浆MPO的含量,分别统计MPO含量分布,评价检测方法.结果:血浆MPO水平与性别有一定相关性,和总胆固醇、血压、血脂、血常规和心电图具有一定关联.结论:血浆MPO水平参考值的建立,可以起到心血管异常状态预警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心理资本及工作投入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05名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心理资本总分为(95.05±8.10)分,工作投入总分为(67.15±9.10)分,医院是否有岗前培训、院内专项培训技能、规范化培训和资格准入、教案书写及PPT制作对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有积极意义,心理资本中乐观维度对工作投入作用大.结论:医院管理者应该从培养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积极乐观心态方面采取合理地措施,进而提高其工作投入的效果.

    作者:段晓侠;王艳秋;潘文亮;张艳梅;李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微钙化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行X线摄影伴有微钙化的乳腺癌病人35例及乳腺良性病变37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钙化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点.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微钙化在密度、数目、密集度、形态及分布5个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乳腺癌中表现为低密度为主的微钙化比例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钙化数目>2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癌微钙化密集度>10/cm2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1).形态上良性组粗颗粒样钙化所占比例高,乳腺癌组仅出现1例,乳腺癌组中细沙样、线形分支样、蠕虫样及混合型钙化出现率高(P<0.01).分布上弥漫状分布仅见于良性组,线状及段状分布乳腺癌组所占比例较高(P<0.01)结论:微钙化灶的数目、密度、密集度、形态及分布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关系,其钼靶X线征象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作出初步判断.

    作者:张超;王静;陈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厚朴酚葡萄糖苷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索联苯型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厚朴酚葡萄糖苷(magnolol-2-O-β-D-glucopyranoside,Mag-glu)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研究.方法:MTT法检测化合物对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运动、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化合物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ag-glu具有抑制MCF-7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划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的Mag-glu处理MDA-MB-231细胞24 h后,细胞水平运动运动能力明显下降(P<0.01).Transwell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浓度的Mag-glu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Mag-glu浓度的增加,HIF-1α、MMP-9、COX-2的表达均下调.结论:Mag-glu在体外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HIF-1α 信号途径,导致其下游顾客蛋白COX-2和MMP-9的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苗健;马涛;李楠;张松松;霍强;吴成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7在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免疫炎症反应成为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 随着缺血部位细胞的凋亡,炎症细胞不断浸润、活化,产生大量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其同源因子[1] ,IL-17再通过诱导炎症介质、趋化因子等导致组织器官的炎性损伤,在缺血后期呈现级联瀑布式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缺血部位组织的损伤[2]. 因此,本文以IL-17为切入点,对其在脑梗死及其发病因素中的作用作一阐述,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任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SP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以案例教学法(CBL)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新入院的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2组,各30名,分别通过SP结合CBL教学模式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BL)接受妇产科学的临床教学.2年临床培训后,对2组学员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学员对2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与LBL相比,接受SP结合CBL教学模式的学员在临床思维能力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学习兴趣更高(P<0.01).结论:SP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叶国柳;杜丹丽;靳丽杰;周玉;凌云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病人自知力情况,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病人的社会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定病人内心支持状态.结果:干预前,2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ITAQ、PSSS、SDSS得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ITAQ和PSSS分值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SDSS分值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ITAQ、PSSS和SDSS分值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齐拉西酮合并社会心理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自知力、增强对社会支持系统领悟能力、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作用尤为突出,治疗依从性更好,整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齐拉西酮.

    作者:赵丽;冯竹娥;盛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妊娠糖脂代谢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糖脂代谢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及新生儿结局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2例GMD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不良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n=53)和正常妊娠结局组(n=319),比较2组病人的早期糖脂生化指标及hs-CRP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糖脂生化指标及hs-CRP在不良妊娠结局中的预测价值.结果:不良妊娠结局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结局组(P<0.01).经ROC曲线分析可知,hs-CRP、LDL-C、空腹血糖、TG、TC、HbA1c对GDM病人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切点分别为5.03 mg/L、4.97 mmol/L、9.06 mmol/L、5.29 mmol/L、8.13 mmol/L、7.8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635、0.647、0.826、0.609和0.819.结论:GDM不良妊娠结局病人的血清hs-CRP及早期妊娠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在GDM病人及新生儿结局预测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家属依从性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了解家属依从性与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水平及其肢体康复进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自行研制的病人家属依从性问卷测试病人家属依从性高低,通过依从性得分将101名脑卒中病人家属分为高依从性组(40~80分)及低依从性组(16~39分).于病人发病起2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发病起第2周、第4周,2组FMA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发病第2、4和8周FMA和Barthel指数均依次性升高(P<0.01).病人家属性别、工作状况、脑卒中知识、经济基础、文化程度5个变量对依从性有影响(P<0.05),其中工作状况中离职、脑卒中知识中的不了解和基本了解、经济基础年收入>20万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增强脑卒中病人家属的依从性,对病人康复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鲁剑萍;张洁;孙慧君;刘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型的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方法:选取手足口病2期患儿30例作为重型组,手足口病1期患儿38例作为普通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临床表现和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岁患儿例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儿热峰明显高于普通组,热程明显长于普通组(P<0.01).重型组患儿精神差、嗜睡和易惊、肢体抖动、呕吐率均高于普通组(P<0.05~P<0.01).2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V71抗体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血糖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热峰高、热程长,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呕吐为重型手足口病主要临床特征,年龄<3岁、血糖高是其危险因素,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手足口重症重型早期识别意义较小.

    作者:张立霞;马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在恶性肿瘤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计数以及CD4+/CD8+比值.结果:恶性肿瘤病人CD3+、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恶性肿瘤组的CD3+和CD4+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CD8+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肺癌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首诊组和进展组恶性肿瘤病人的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恶性肿瘤病人的CD4+细胞计数低于女性病人(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的CD3+、CD4+、CD8+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直接或者间接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娟;毕明宏;赵论;周海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蜡疗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蜡疗结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蜡疗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状况.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为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P<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蜡疗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缓解病人的病痛具有重要作用,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作者:范鹏;郭凤红;姬文杰;李昱;江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