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文献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应用

钱伟东;庞雪蕊;高涌

关键词:医学教育, 医师, 规范化培训, 文献教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神经病学
摘要:目的:探索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分别联合文献教学法中更适合临床神经病学规培医师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录的规培医师共30人,随机分为2组,各15人,其中对照组应用PBL联合文献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则应用CBL联合文献教学法,教学内容选自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教材,为期10月,教学结束后,对2组规培医师进行临床知识考核和科研能力比较.结果:观察组规培医师的笔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及科研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CBL联合文献教学法更适合神经病学规培医师的教学.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在恶性肿瘤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计数以及CD4+/CD8+比值.结果:恶性肿瘤病人CD3+、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恶性肿瘤组的CD3+和CD4+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CD8+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肺癌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首诊组和进展组恶性肿瘤病人的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恶性肿瘤病人的CD4+细胞计数低于女性病人(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的CD3+、CD4+、CD8+细胞水平以及CD4+/CD8+比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了解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直接或者间接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娟;毕明宏;赵论;周海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型的临床特征及预警指标.方法:选取手足口病2期患儿30例作为重型组,手足口病1期患儿38例作为普通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临床表现和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岁患儿例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儿热峰明显高于普通组,热程明显长于普通组(P<0.01).重型组患儿精神差、嗜睡和易惊、肢体抖动、呕吐率均高于普通组(P<0.05~P<0.01).2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EV71抗体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血糖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热峰高、热程长,精神差、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呕吐为重型手足口病主要临床特征,年龄<3岁、血糖高是其危险因素,而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手足口重症重型早期识别意义较小.

    作者:张立霞;马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在门诊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方便病人就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门诊诊疗服务中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选取实施前(2013年以前)、实施2年后(2015年)门诊就诊病人各11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人挂号方式、意愿就诊率、挂号时间、候诊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后,病人预约挂号率、意愿就诊率明显高于实施前,现场挂号或加号率、挂号缺失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平均挂号时间、平均候诊时间、预约挂号候诊时间、现场挂号候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前(P<0.01),病人对就诊时间安排、就诊流程、预约挂号方式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P<0.01).结论:分时段预约就诊模式可缩短挂号、候诊时间,提高门诊诊疗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利海波;符翠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家属依从性对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了解家属依从性与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水平及其肢体康复进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自行研制的病人家属依从性问卷测试病人家属依从性高低,通过依从性得分将101名脑卒中病人家属分为高依从性组(40~80分)及低依从性组(16~39分).于病人发病起2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发病起第2周、第4周,2组FMA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发病第2、4和8周FMA和Barthel指数均依次性升高(P<0.01).病人家属性别、工作状况、脑卒中知识、经济基础、文化程度5个变量对依从性有影响(P<0.05),其中工作状况中离职、脑卒中知识中的不了解和基本了解、经济基础年收入>20万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增强脑卒中病人家属的依从性,对病人康复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鲁剑萍;张洁;孙慧君;刘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参皂苷Rh2对低浓度的奥沙利铂诱导人胃癌SGC-7901侧群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GS-Rh2)是否可以提高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L-OHP)药物作用的敏感性.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选胃癌SGC-7901的侧群(SP)细胞,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并验证SP细胞的高增殖能力,使用MTT法检测GS-Rh2和L-OHP对SGC-7901-SP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GS-Rh2联合低浓度的L-OHP干预后SGC-7901-SP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GS-Rh2和L-OHP干预后SGC-7901-SP细胞的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胃癌SGC-7901-SP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非侧群细胞(P<0.01);GS-Rh2能增强L-OHP对SGC-7901-SP细胞的敏感性,将细胞增殖阻滞在G1期(P>0.05),其Bax蛋白表达增高(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并与GS-Rh2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GS-Rh2浓度的逐渐增加,GS-Rh2逐渐提高了L-OHP对SGC-7901-SP作用的的敏感性,GS-Rh2可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的增敏剂.

    作者:李靖;郑旭薇;贾建光;郭晨旭;金鑫;钱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病人自知力情况,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病人的社会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定病人内心支持状态.结果:干预前,2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ITAQ、PSSS、SDSS得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ITAQ和PSSS分值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SDSS分值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ITAQ、PSSS和SDSS分值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齐拉西酮合并社会心理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自知力、增强对社会支持系统领悟能力、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作用尤为突出,治疗依从性更好,整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齐拉西酮.

    作者:赵丽;冯竹娥;盛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在IgA型肾病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水平在原发性IgA肾病与非IgA型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肾穿刺病理检测确诊的IgA型肾病64例和非IgA型肾病67例血清样本,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病人血清IgA、C3与C4水平,并计算IgA/C3、IgA/C4的比值.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血清IgA、IgA/C3和IgA/C4在预测IgA肾病的价值.结果:原发性IgA肾病病人血清IgA、IgA/C3和IgA/C4比值较其他肾小球性疾病组明显升高(P<0.01),IgA、IgA/C3和IgA/C4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718和0.747.结论:在无肾穿刺病理诊断的条件下,IgA和IgA/C3及IgA/C4比值在原发性IgA肾病鉴别诊断中可起一定辅助作用.

    作者:李团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康与非健康人群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比较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参考值在健康与非健康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98例相关样本,按照除MPO外的心血管指标如总胆固醇、血脂、血压、血常规、心电图分为正常组(330例)与非正常组(668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健康成人血浆MPO的含量,分别统计MPO含量分布,评价检测方法.结果:血浆MPO水平与性别有一定相关性,和总胆固醇、血压、血脂、血常规和心电图具有一定关联.结论:血浆MPO水平参考值的建立,可以起到心血管异常状态预警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神经功能、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手术病人神经功能、脑氧代谢及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颅脑手术病人98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联合右美托咪啶麻醉,比较2组术后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脑氧代谢[桡动脉血氧含量(CjvO2)、桡动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aO2)]、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2组神经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神经功能指标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前2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均有降低,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小(P<0.01).术前2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对颅脑手术病人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脑氧代谢,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黄国喜;郭浚;刘训碧;王钢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PSA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价值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方法:对140例前列腺血清PSA增高拟诊前列腺癌病人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40例血清PSA增高病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47.8%.随着血清PSA值的升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检出率越高(P<0.01).术后肉眼血尿19例(13.6%),大便带血6例(4.3%),发热4例(2.9%),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血PSA增高病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作者:燕小朋;张学珍;梁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6种微创方法治疗59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碎石术(UR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URL+N-Trap、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6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以突出显示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作用,为佳微创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行URL 186例、fURL 39例,URL+N-Trap 149例、ESWL 131例,mPCNL 58例和RLU 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URL、fURL、URL+N-Trap、ESWL、mPCNL和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分别为60.2%、92.3%、89.9%、93.9%、96.6%和97.1%.fURL、URL+N-Trap、ESWL、mPCNL和RLU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成功率类似(P>0.05),均明显高于URL(60.2%)(P<0.01).但URL、fURL、URL+N-Trap、不适合结石下方输尿管呈N形弯曲或进镜困难者.ESWL对<10 mm结石病人一次成功碎石率高于>10 mm结石病人(P<0.01),但ESWL也不适合结石下方有息肉或狭窄者.结论:单用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低,可采用fURL或URL前预置N-Trap来提高碎石的成功率.各种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利弊,对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选择应根据结石所在输尿管部位、结石大小、合并输尿管病变和具备输尿管镜辅助设备情况来决定.

    作者:刘定益;俞家顺;黄滔;楚晨龙;沈鑫源;王健;唐崎;周燕峰;李文敏;王名伟;周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57BL/6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研究

    目的:利用D12492高脂饲料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为NAFLD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组,正常组20只采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FLD模型.分别在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进行体质量、肝质量、肝组织匀浆检测,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肝脏三酰甘油等指标变化,并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从第4周开始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P<0.01),而肝脏质量从第8周开始高于正常组小鼠(P<0.05);与正常组小鼠比较,从第8周模型组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P<0.05~P<0.01);各时间点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从第12周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三酰甘油含量升高(P<0.05和P<0.01).肝组织HE染色示:从第12周模型组小鼠肝组织见脂肪变,并散布全肝,肝细胞肿胀,细胞质易见脂肪空泡,肝细胞有炎性改变;至第16周模型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较前严重,且出现大量炎细胞的浸润.结论:通过高脂饮食诱导的非NAFLD小鼠模型是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简单,重复性强,可为NAFLD的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

    作者:江云;高月求;朱明清;李曼;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人工肝治疗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人工肝治疗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人工肝治疗病人2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人工肝治疗存在的主要并发症.另随机选择2017年4-12月人工肝治疗病人24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对照组存在的并发症,分析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比较2组病人感染、穿刺处出血和血肿、深静脉血栓及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过敏反应发生率、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降低人工肝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乔艳;郭普;刘晓红;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蚌埠医学院1610名医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医学生学习倦怠与心理资本、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心理资本、积极应对高分组医学生学习倦怠得分均明显低于低分组(P<0.01);消极应对高分组医学生学习倦怠得分明显高于低分组(P<0.01);希望、韧性、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与学习倦怠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均呈正相关(P<0.01);韧性、心理资本、积极应对、希望均与情绪低落均呈负相关(P<0.05~P<0.01);希望、韧性和自我效能与行为不当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和乐观与行为不当均呈正相关(P<0.01和P<0.05);自我效能、心理资本、消极应均与成就感低呈负相关(P<0.01).结论:心理资本、韧性、希望、乐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相关性明显,消极应对是学习倦怠正向预测源,其余几个因素可以反向预测学习倦怠.

    作者:李礼;王晓彦;宋红涛;吴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活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病人早期活动(EM)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AECOPD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早期活动组(EM组)和常规治疗组各2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EM组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EM护理方法.比较2组病人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EM组病人在实行EM干预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P<0.01),VAP的发生率下降(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实施EM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病人的功能转归.

    作者:朱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术后心功能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与术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79例C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分为房间隔缺损(ASD)组(n=26)、室间隔缺损(VSD)组(n=39)、动脉导管未闭(PDA)组(n=14).比较3组患儿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情况,并分析术后心功能与HRV时域指标相关性.结果:79例患儿中术前共有28例(35.44%)检出40例次(50.63%)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其中以房性期前收缩(<30次/小时)、室性期前收缩(Lown's 1级)、不完全右束支阻滞为主,分别占32.50%、22.50%和12.50%;术后共有17例(21.52%)检出54例次(68.35%)不同类型心律失常,较术前升高(P<0.05),其中VSD组检出率高,为53.70%(29/54),较术前升高(P<0.05);PDA组患儿术后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高于术前(P<0.05);ASD、VSD组患儿术后24 h内R-R间期标准差(SDNN)、SDANN、正常R-R间期均值(R-R)均高于术前(P<0.05~P<0.01);Killip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患儿R-R、SDNN、SDANN均显著高于Ⅲ级和Ⅳ级患儿(P<0.01);Ⅰ级患儿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标准差均值(ASDNN)高于Ⅲ级和Ⅳ级患儿(P<0.05);Ⅰ级、Ⅱ级患儿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高于Ⅳ级患儿(P<0.05);HRV时域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HD患儿介入治疗后会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治疗后HRV出现不同升高,且与患儿心功能相关.

    作者:欧丽黎;李吉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SP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以案例教学法(CBL)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新入院的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随机分为2组,各30名,分别通过SP结合CBL教学模式和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BL)接受妇产科学的临床教学.2年临床培训后,对2组学员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学员对2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与LBL相比,接受SP结合CBL教学模式的学员在临床思维能力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明显提高,而且学习兴趣更高(P<0.01).结论:SP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叶国柳;杜丹丽;靳丽杰;周玉;凌云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荧光定量PCR检测Kif2a在男性精液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男性精液Kif2a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收集精液标本70例并对其进行除杂处理,提取精液细胞总RNA,测定其浓度后逆转录为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Kif2a mRNA表达量.根据WHO第5版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室手册中精液各参数(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的参考范围对样本进行筛选分组(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精子存活率及精子活力正常组的Kif2a mRNA表达量均是其异常组的7.5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密度组正常组Kif2a mRNA表达量与异常组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f2a表达低下的精母细胞可能因为精子细胞纺锤体未能形成,造成精子活力与活率低下,对受孕产生影响.

    作者:李倩珺;徐韫健;林豪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白细胞介素-17在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免疫炎症反应成为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重点. 随着缺血部位细胞的凋亡,炎症细胞不断浸润、活化,产生大量的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其同源因子[1] ,IL-17再通过诱导炎症介质、趋化因子等导致组织器官的炎性损伤,在缺血后期呈现级联瀑布式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缺血部位组织的损伤[2]. 因此,本文以IL-17为切入点,对其在脑梗死及其发病因素中的作用作一阐述,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任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RM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0.420±0.133,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高表达0.836±0.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水平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BRMS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并有可能成为反映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年峰;袁圆;王海涛;芦华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