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玲玲;杨文霞;何娟
目的:评估艾滋病联合干预措施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的实施效果及感染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MSM 志愿者413 人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联合干预措施,分别于干预前后给予问卷调查、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和梅毒抗体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MSM 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7. 9%上升到干预后的96. 0%(P <0. 01);经联合干预措施后,与男性发生性行为近一次安全套的使用率、近6 个月内与男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及近6 个月内与男性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均升高(P <0. 05 ~ P <0. 01).MSM人群在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亦升高(P <0. 01).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是否接受过干预服务对近6 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情况有影响(P <0. 05).结论:经过实施联合干预措施,MSM 人群提高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安全套使用率升高,但仍有部分MSM 人群存在侥幸心理,不能100%坚持使用安全套,如何加强此类人群的风险意识成为研究工作的重点.
作者:翟飞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通腑化痰中药汤剂联合西药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AECOPD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仅接受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通腑化痰中药汤剂.均以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实验结果、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325.4±24.2)m,高于对照组(277.6±21.5)m(P<0.01);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质过氧化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腑化痰中药汤剂有助于提升西药对AECOPD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彭先祝;李竹英;王雪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的短期疗效及长期影响.方法:收集T2DM病人130例,进行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病人的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以及稳态评估法测量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并统计随访12个月时的缓解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病人FPG、2hPG、HbA1c、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均明显下降(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上升(P<0.01).而随访12个月时,病人FPG、2hPG 、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随访12个月时,病人总缓解率为42.31%(55/130),其中病程<3个月、3个月至1年、>1~5年、>5~10年、>10~15年以及>15年病人的缓解率分别为81.82%(18/22)、71.43%(15/21)、54.55 %(12/22)、31.82%(7/22)、13.64%(3/22)和0.00%(0/21).缓解组病人的病程明显短于未缓解组(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保护T2DM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使病人长期获益.
作者:韩辰宇;李灿;金海英;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地佐辛单独或复合用药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病人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病人120例,均给予常规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病人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3组(n=40):F组麻醉前预给氟比洛芬酯2 mg/kg,术毕结束前30 min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D组麻醉前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毕结束前30 min给予地佐辛组0.2 mg/kg;F+D组麻醉前预给氟比洛芬酯1 mg/kg,术毕结束前30 min给予地佐辛0.1 mg/kg.观察并记录病人缝皮结束时(T1)、拔喉罩时(T2)、拔喉罩后3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记录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的发生率;记录病人苏醒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3组病人术后T1、T2、T3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及嗜睡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组和F+D组比较,F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升高显著(P<0.01);与F组和F+D组比较,D组眩晕、嗜睡的发生率升高显著(P<0.01).3组手术病人术后苏醒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D组分别与F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地佐辛复合用药可以减轻瑞芬太尼诱发病人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优于两者单独使用.
作者:张云云;张地宝;盛胜;缪欢兰;骆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非流行地区布鲁菌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布鲁菌病住院病人的临床特征.结果:在非流行区,布鲁菌病病人大多数有牛羊接触史,以中年男性为主,发病季节多集中在7-10月.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88.46%)、多汗(50.00%)、乏力(19.23%)、关节肌肉痛(65.38%)、头痛(26.92%)、皮疹(11.54%)、肝脾大(23.08%)、淋巴结肿大(19.23%)、睾丸痛(11.54%)等;并发症有睾丸炎(7.69%)、支气管炎/肺炎(19.23%)、腰椎病变(3.85%).80%以上病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正常;C反应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病人分别占76.92%、38.46%和38.46%.血或骨髓培养阳性者均为羊种,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等药物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非流行地区的布鲁菌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流行区相似,加强非流行区临床医生、实验室人员对布鲁菌病认识,可缩短确诊时间,提高确诊率.
作者:汪惠平;高春明;孙学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孕14周内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行孕期检查的1 970例早孕期孕妇,在孕14周和孕24周对入选孕妇各进行1次产前超声检查,2次检查均对胎儿肢体的形态、结构、姿势及运动等进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观察,对分娩后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对于引产后胎儿的尸体进行尸检.结果:所有胎儿肢体超声声像图均清晰满意.早孕期检测出肢体异常的胎儿共20例,漏诊肢体畸形胎儿9例,被误诊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胎儿1例,早孕期对胎儿实施超声检查的肢体畸形检出率为68.9%(20/29);中孕期再次检出胎儿肢体畸形6例,修正早孕期误诊1例.2次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为89.7%(26/29).在早孕期检出的肢体畸形胎儿中有3例合并有鼻骨缺失,有3例合并有颈部水囊瘤.且仅37.9%(11/29)胎儿伴有颈项透明层值增厚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的改变.结论:大部分严重的胎儿肢体畸形均可使用超声检查及时诊断出,从而对畸形胎儿作出正确有效的宫内治疗或引产.
作者:尹双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茶酚抑素(CST)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病人97例,入院时采集病人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数据,测定CST水平,选择同期体检健康成人50名作为对照,分析CHF病人CS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所有CHF病人随访2年,绘制病人CST水平与2年内再发心力衰竭的ROC曲线;根据2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再发心血管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分析CHF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CHF组病人C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病人心功能分级与CS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LVEF水平则与CST呈负相关关系(P<0.01).随访2年,失访5例,再发心力衰竭住院27例,病死4例,依据ROC曲线,以CST=0.75 ng/mL预测CHF病人再发心力衰竭的价值较高,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8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LVEF降低和CST升高均为CHF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CST水平与CHF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CST对评估CHF病人预后有明确价值.
作者:杨祥;龚剑锋;向镜芬;陈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腹腔镜手术的老年病人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观察2组病人手术情况、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术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氧饱和度.结果:2组病人手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2 h、48 h以及72 h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6 h、24 h及72 h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1);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61.54%)(P<0.01).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病人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疼痛,减少术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对病人术后认知功能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作者:郭荣春;谢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Roux-en-Y胃旁路(RYGB)手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脑组织炎症和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将30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及高脂饮食且接受RYGB手术组(HFD+RYGB组),各10只.ND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HFD组和HFD+RYGB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6周后,HFD + RYGB组大鼠行RYGB术,ND组和HFD组行假手术.术后ND组继续正常饮食,HFD组和HFD+RYGB组继续高脂饮食,术后第4周处死大鼠,收集血样,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 (TG)、胆固醇 (TC)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取大鼠脑组织,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二酰基甘油(DAG)和FF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电镜观察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HFD组大鼠血清TG、TC、FFA水平均高于ND组和HFD+RYGB组(P<0.05~P<0.01);HFD+RYGB组FFA水平明显高于ND组(P<0.01),2组TG、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大鼠脑组织DAG、FFA水平均显著高于HFD+RYGB组和ND组(P<0.01);HFD+RYGB组脑组织DAG、FFA水平亦均显著高于ND组(P<0.01).ND组和HFD+RYGB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HFD组(P<0.01);HFD+RYGB组TNF-α水平亦明显高于ND组(P<0.01),但2组IL-1和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HFD组和HFD+RYGB组大鼠下丘脑Iba-1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变长;与HFD组比较,HFD+RYGB组Iba-1和GFAP阳性表达减少.电镜下可见HFD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线粒体水肿、空泡形成及大量自噬体形成,HFD+RYGB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病变减轻.结论:RYGB可以下调高脂饮食的诱导肥胖大鼠下丘脑脑组织中TNF-α、IL-1、IL-6的表达,减轻下丘脑神经元病变,改善脑组织的炎症状态,降低脑组织中脂质含量.
作者:李志红;高文玉;何治军;吴连宝;吴衍;谢晓云;高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糖皮质激素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其他常规治疗,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入院24 h内和72 h给予地塞米松0.2~0.5 mg·kg-1·d-1静脉滴注,用药总时间7~10 d.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热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早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晚治疗组(P<0.01~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炎性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早治疗组较晚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1);2组1周后胸片改善、治疗失败和肺外器官受累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24 h内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明显缩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彭万胜;武玉猛;陈信;台晓燕;诸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病人行机械通气48 h后或停止机械通气拔除气管插管48 h内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1].导致VAP常见致病菌是细菌[2].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的病人明显多于其他科室,而VAP是行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VAP一旦发生,易造成病人脱机困难、治疗时间延长,在很大程度上使医疗费用增加,病死率增高,严重影响危重病人的预后[3].目前,VA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重症医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4].本文就近几年VAP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秦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并分析体育锻炼对其自信心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等7个专业的1 0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医学生体育运动现况调查表》和《大学生自信心问卷》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自信心平均得分为(240.02±35.55)分.在体育锻炼中,小运动量学生占多数,为74.5%;中等运动量和大运动量学生在自信心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小运动量学生(P<0.01).医学生自信心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性、低年级、母亲文化程度高和运动量高的医学生自信心均较高(P<0.05~P<0.01).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自信心高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结论:中等运动量和大运动量的医学生自信心水平高于小运动量的医学生;男性、低年级、母亲文化程度高和运动量高的医学生自信心较高.
作者:王建军;朋文佳;赵红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一位优秀的护理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拥有服务社会的精神.就此,护理教育者在项目建设、课程目标与方法革新等方面探索了多种可能性.
作者:程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筛选蚌埠地区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符合蚌埠地区的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探讨乳腺癌低、中、高风险的分界点,并用模型评估蚌埠地区女性具备特定危险因素情况下患乳腺癌的概率.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建立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对模型进行评价;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观察模型效能,并利用ROC曲线寻找乳腺癌低、中、高风险的截断值.结果:乳腺癌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收入状况、食用豆制品、负性情绪排解、工作强度和乳腺癌筛检(P<0.05~P<0.01).通过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低、中、高危人群,以预测概率值P≤0.49为低风险性人群,P≥0.51为高风险性人群,0.49
作者:李婧婧;张利;朋文佳;程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参一胶囊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病人仅进行同步放化疗,观察组病人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用参一胶囊持续口服治疗,直至病情进展.对2组病人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其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病人的近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参一胶囊持续口服治疗有良好的耐受性,并可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生存时间.
作者:高雅丽;赵子申;高雅梅;张明云;宋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量及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分析2012-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主要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年间临床选择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头霉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2013年较2012年DDDs变化显著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帕珠沙星、磷霉素等.与2012年比较,2013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美唑、磷霉素耐药率均呈现上升(P<0.05~P<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美唑和磷霉素耐药率均超过80%,均呈现上升(P<0.05和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细菌耐药性有一定相关性,DDDs升高,细菌耐药性明显升高;DDDs下降,部分细菌耐药性有所降低.医院应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抗菌药物的用量,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刘敏;徐小芳;朱春黎;安志红;王蓉;康圆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110例中晚期肿瘤病人,按照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抑郁量表、数字分级法、癌症病人生命质量通用量表评价2组病人在焦虑、抑郁、癌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癌性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平均癌痛程度、严重癌痛程度、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病人癌痛自我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双;邹婷婷;孙媛;刘美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右心室功能,并对比磁共振MRI,评价RT-3DE在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COPD病人于24 h内均行心脏RT-3DE和MRI检查.行RT-3DE全容积显像方式采集图像数据后行图像后处理,构建右心室三维模型并进行心功能测量,后得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四项心功能指标的平均值.并同时应用MRI多次屏气电影法测量相应的四项右心室功能指标.结果:超声测得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分别为EDV(118.35±13.83)mL,ESV(66.74±14.27)mL,SV(49.16±12.38)mL,EF(45.14±6.74)%,而MRI测得的心功能指标值分别为:EDV(124.63±21.52)mL,ESV(62.18±12.34)mL,SV(51.25±15.83)mL,EF(46.32±7.11)%,2种方法检测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RT-3DE在COPD病人右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与3.0T MRI评价COPD病人右心功能各指标均无相关关系.
作者:宋燕;柯淑丽;胡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对舒芬太尼于心脏手术全麻诱导时发生呛咳的预防作用,以及在插管时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Ⅱ~Ⅲ 级择期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纳美芬组(N组)和对照组(C组),2组病人术前2 h地西泮10 mg口服,术前30 min东莨菪碱0.3 mg肌内注射.N组病人在诱导前5 min 静脉注射(静注)盐酸纳美芬0.25 μg/kg,C组静注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病人在常规诱导时静注舒芬太尼后60 s内发生呛咳例数及发生的强度,记录在静注纳美芬前(T0)、麻醉诱导前(T1)、静注舒芬太尼60 s时(T2)和气管插管即刻(T3)的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N组病人的呛咳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C组发生率60.00%(P<0.01);N组与C组呛咳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2组病人T3血流动力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注射盐酸纳美芬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于心脏麻醉诱导期病人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强度,减少因呛咳反应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但对病人的插管反应无影响.
作者:王涛涛;翟明;郭睿;王南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