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徐小芳;朱春黎;安志红;王蓉;康圆超
目的:探讨Roux-en-Y胃旁路(RYGB)手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脑组织炎症和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将30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组)、高脂饮食组(HFD组)及高脂饮食且接受RYGB手术组(HFD+RYGB组),各10只.ND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HFD组和HFD+RYGB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6周后,HFD + RYGB组大鼠行RYGB术,ND组和HFD组行假手术.术后ND组继续正常饮食,HFD组和HFD+RYGB组继续高脂饮食,术后第4周处死大鼠,收集血样,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三酰甘油 (TG)、胆固醇 (TC)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取大鼠脑组织,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二酰基甘油(DAG)和FFA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电镜观察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HFD组大鼠血清TG、TC、FFA水平均高于ND组和HFD+RYGB组(P<0.05~P<0.01);HFD+RYGB组FFA水平明显高于ND组(P<0.01),2组TG、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大鼠脑组织DAG、FFA水平均显著高于HFD+RYGB组和ND组(P<0.01);HFD+RYGB组脑组织DAG、FFA水平亦均显著高于ND组(P<0.01).ND组和HFD+RYGB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HFD组(P<0.01);HFD+RYGB组TNF-α水平亦明显高于ND组(P<0.01),但2组IL-1和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HFD组和HFD+RYGB组大鼠下丘脑Iba-1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变长;与HFD组比较,HFD+RYGB组Iba-1和GFAP阳性表达减少.电镜下可见HFD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线粒体水肿、空泡形成及大量自噬体形成,HFD+RYGB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病变减轻.结论:RYGB可以下调高脂饮食的诱导肥胖大鼠下丘脑脑组织中TNF-α、IL-1、IL-6的表达,减轻下丘脑神经元病变,改善脑组织的炎症状态,降低脑组织中脂质含量.
作者:李志红;高文玉;何治军;吴连宝;吴衍;谢晓云;高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用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行择期CPB心脏手术120例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C组):常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2~0.3 μg/kg,丙泊酚1~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气管插管后舒芬太尼以0.1 μg·kg-1·h-1速率持续泵注,直至CPB结束.观察组(D组):预先泵注Dex 1 μg/kg,10 min,Dex泵注5 min时按C组常规麻醉诱导插管,之后以0.5 μg·kg-1·h-1持续泵注直至CPB结束.记录病人术中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和醛固酮(ALD)水平;记录术中Dex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心跳骤停等);记录术后2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认知功能改变、中风瘫痪及死亡等).结果:与C组相比,D组病人术中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低(P<0.05~P<0.01);血清COR和ALD水平也显著低于C组(P<0.01).2组病人术后2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用于CPB心脏手术能够一定程度减轻病人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血清COR和ALD水平,利于提高病人围手术期康复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明祥;郭华静;潘道波;刘红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量及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分析2012-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主要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年间临床选择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头霉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主,2013年较2012年DDDs变化显著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帕珠沙星、磷霉素等.与2012年比较,2013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美唑、磷霉素耐药率均呈现上升(P<0.05~P<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美唑和磷霉素耐药率均超过80%,均呈现上升(P<0.05和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细菌耐药性有一定相关性,DDDs升高,细菌耐药性明显升高;DDDs下降,部分细菌耐药性有所降低.医院应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抗菌药物的用量,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刘敏;徐小芳;朱春黎;安志红;王蓉;康圆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茶酚抑素(CST)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病人97例,入院时采集病人一般资料及相关临床数据,测定CST水平,选择同期体检健康成人50名作为对照,分析CHF病人CS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所有CHF病人随访2年,绘制病人CST水平与2年内再发心力衰竭的ROC曲线;根据2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再发心血管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分析CHF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CHF组病人C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病人心功能分级与CS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LVEF水平则与CST呈负相关关系(P<0.01).随访2年,失访5例,再发心力衰竭住院27例,病死4例,依据ROC曲线,以CST=0.75 ng/mL预测CHF病人再发心力衰竭的价值较高,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8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LVEF降低和CST升高均为CHF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CST水平与CHF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CST对评估CHF病人预后有明确价值.
作者:杨祥;龚剑锋;向镜芬;陈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糖皮质激素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其他常规治疗,早治疗组和晚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入院24 h内和72 h给予地塞米松0.2~0.5 mg·kg-1·d-1静脉滴注,用药总时间7~10 d.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热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早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晚治疗组(P<0.01~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炎性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早治疗组较晚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1);2组1周后胸片改善、治疗失败和肺外器官受累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24 h内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明显缩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彭万胜;武玉猛;陈信;台晓燕;诸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构建pcDNA3.1-RPS27a重组质粒载体并观察其在HepG2和SMMC7721细胞株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方法:使用基因合成法合成RPS27a基因,将扩增后的目的基因连接至pcDNA3.1载体.转化DH5α大肠埃希菌后,进行质粒抽提然后电泳及测序鉴定.将鉴定后的pCDNA3.1-RPS27a质粒分别转染HepG2和SMMC7721细胞株,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pCDNA3.1-RPS27a 重组质粒构建成功.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RPS27a主要表达于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胞质中.结论:pCDNA3.1-RPS27a载体构建成功,证实了RPS27a主要表达于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细胞质中.
作者:钟裕恒;黄湘;王莹;郑国兵;李红艳;张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对舒芬太尼于心脏手术全麻诱导时发生呛咳的预防作用,以及在插管时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Ⅱ~Ⅲ 级择期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纳美芬组(N组)和对照组(C组),2组病人术前2 h地西泮10 mg口服,术前30 min东莨菪碱0.3 mg肌内注射.N组病人在诱导前5 min 静脉注射(静注)盐酸纳美芬0.25 μg/kg,C组静注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病人在常规诱导时静注舒芬太尼后60 s内发生呛咳例数及发生的强度,记录在静注纳美芬前(T0)、麻醉诱导前(T1)、静注舒芬太尼60 s时(T2)和气管插管即刻(T3)的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N组病人的呛咳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C组发生率60.00%(P<0.01);N组与C组呛咳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2组病人T3血流动力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注射盐酸纳美芬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于心脏麻醉诱导期病人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强度,减少因呛咳反应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但对病人的插管反应无影响.
作者:王涛涛;翟明;郭睿;王南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蒂周围携带部分肌肉的改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临床应用改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11例,术前皮瓣设计时应用多普勒血流仪探测胸背动脉外侧支主要穿支血管在体表的分布并定位,术中分离穿支血管时周围携带宽3~5 cm肌肉,供区保留大部分背阔肌及胸背神经,即改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植皮或拉拢缝合修复供区,其中同侧血管蒂邻近转移4例,游离移植7例.结果:11例中仅1例游离出现血管危象后坏死,余10例全部成活.皮瓣大面积为22 cm×15 cm,小为8 cm×5 cm.随访6~24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除足部切面修复者稍显臃肿外,余者外形满意.供区隐蔽,有明显瘢痕但无背阔肌功能障碍.结论:通过多普勒血流仪可指导术前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定位,胸背动脉的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周围携带部分肌肉蒂的改良皮瓣切取较方便,成活率高.
作者:尹玉凤;熊竹友;李光早;张莉;徐静;高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110例中晚期肿瘤病人,按照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抑郁量表、数字分级法、癌症病人生命质量通用量表评价2组病人在焦虑、抑郁、癌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癌性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平均癌痛程度、严重癌痛程度、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病人癌痛自我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双;邹婷婷;孙媛;刘美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腔镜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将102例临床病乳按手术方法分为乳腔镜手术组49例和乳腔镜改进组53例,比较其手术时间、切口愈合及部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乳腔镜改进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乳腔镜手术组(P<0.01).2组病人切口瘢痕愈合、乳头皮瓣坏死、上肢活动受限和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腔镜改进组病人手术疼痛发生率低于乳腔镜手术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乳腔镜手术极大地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疼痛的发生.
作者:吴春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行急诊PCI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路径分为肱动脉组40例、桡动脉组80例和股动脉组85例,比较3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复杂病变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肱动脉组穿刺时间及手术时间均少于桡动脉组(P<0.01),而3组间穿刺成功率、复杂病变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肱动脉组住院时间少于股动脉组(P<0.01),手术并发症少于股动脉组(P<0.05).3组病人的预后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肱动脉行急诊PCI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中庆;薛敏敏;耿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和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简式)、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人口学资料、健康素养问卷,对安徽省某市三所高校的1 783名大学生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为61.11分;健康知识和理念得分为 62.75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得分为51.98分;健康技能得分为80.80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专业是作用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健康素养与父母拒绝因子、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和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和父母过度保护因子无相关性.大学生健康素养与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偏低,且其三个维度处于不均衡水平,健康技能水平偏高,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偏低.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父母拒绝教养方式则相反.性别、年级、专业、父母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朋友支持等因素均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张静;齐玉龙;马嫣;陈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护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一位优秀的护理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拥有服务社会的精神.就此,护理教育者在项目建设、课程目标与方法革新等方面探索了多种可能性.
作者:程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延伸性干预对抑郁症病人恢复社会功能和改善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选取抑郁症病人100例,按病人所在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2组在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于出院后3、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干预组出院后进行社区康复延伸性护理,定期随访,共12个月.比较2组病人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复发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应对方式评分.结果:2组病人入院及出院时的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出院时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P<0.01);出院后,2组病人HAMD评分均逐渐升高(P<0.01),但干预组病人的HAMD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3个月,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病人除疼痛感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7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入院时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康复延伸性干预有利于促进抑郁症病人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面对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从而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晶;王文胜;黄河香;寇小君;周梅芳;张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孕晚期分娩球运动锻炼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孕晚期初产妇12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孕妇按时产检,常规指导孕期注意事项及分娩;观察组孕妇从孕36 周开始接受分娩球运动法培训,掌握分娩球锻炼方法.比较2组产妇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时用药、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时哌替啶、地西泮和缩宫素的使用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晚期分娩球运动锻炼能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并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黄新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接受健康体检的女性110例,采用传统方法对受检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pH、革兰染色及清洁度检查,并作阴道菌群分析;同时采用AV、BV五项联合检测进行测定.结果:110例受检者中传统方法检测阴道菌群正常42例(38.18%),阴道菌群异常68例(61.82%);阴道菌群异常的预成酶阳性率(除凝固酶外)均高于阴道菌群正常的预成酶阳性率(P<0.05~P<0.01).结论:AV、BV五项联合检测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其检测灵敏度高,结果较为准确,可作为临床快速筛查方法,更有效地评价阴道微生态情况.
作者:沈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孕14周内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行孕期检查的1 970例早孕期孕妇,在孕14周和孕24周对入选孕妇各进行1次产前超声检查,2次检查均对胎儿肢体的形态、结构、姿势及运动等进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观察,对分娩后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对于引产后胎儿的尸体进行尸检.结果:所有胎儿肢体超声声像图均清晰满意.早孕期检测出肢体异常的胎儿共20例,漏诊肢体畸形胎儿9例,被误诊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胎儿1例,早孕期对胎儿实施超声检查的肢体畸形检出率为68.9%(20/29);中孕期再次检出胎儿肢体畸形6例,修正早孕期误诊1例.2次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检出率为89.7%(26/29).在早孕期检出的肢体畸形胎儿中有3例合并有鼻骨缺失,有3例合并有颈部水囊瘤.且仅37.9%(11/29)胎儿伴有颈项透明层值增厚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的改变.结论:大部分严重的胎儿肢体畸形均可使用超声检查及时诊断出,从而对畸形胎儿作出正确有效的宫内治疗或引产.
作者:尹双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筛选蚌埠地区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步建立符合蚌埠地区的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探讨乳腺癌低、中、高风险的分界点,并用模型评估蚌埠地区女性具备特定危险因素情况下患乳腺癌的概率.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建立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对模型进行评价;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观察模型效能,并利用ROC曲线寻找乳腺癌低、中、高风险的截断值.结果:乳腺癌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收入状况、食用豆制品、负性情绪排解、工作强度和乳腺癌筛检(P<0.05~P<0.01).通过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低、中、高危人群,以预测概率值P≤0.49为低风险性人群,P≥0.51为高风险性人群,0.49
作者:李婧婧;张利;朋文佳;程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非流行地区布鲁菌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布鲁菌病住院病人的临床特征.结果:在非流行区,布鲁菌病病人大多数有牛羊接触史,以中年男性为主,发病季节多集中在7-10月.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88.46%)、多汗(50.00%)、乏力(19.23%)、关节肌肉痛(65.38%)、头痛(26.92%)、皮疹(11.54%)、肝脾大(23.08%)、淋巴结肿大(19.23%)、睾丸痛(11.54%)等;并发症有睾丸炎(7.69%)、支气管炎/肺炎(19.23%)、腰椎病变(3.85%).80%以上病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正常;C反应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病人分别占76.92%、38.46%和38.46%.血或骨髓培养阳性者均为羊种,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等药物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非流行地区的布鲁菌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流行区相似,加强非流行区临床医生、实验室人员对布鲁菌病认识,可缩短确诊时间,提高确诊率.
作者:汪惠平;高春明;孙学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