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芳;聂忆秋;莫林宏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法在手术体位安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病人526例,其中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256例为对照组,2016年4-11月27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应用FMEA法识别手术体位安置过程中易发生的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观察组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和2组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人满意度,评价管理效果.结果:应用FMEA法后,观察组影响手术体位安置安全的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较实施前均明显下降;观察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手术体位安置安全管理中应用FMEA法,能前瞻性、系统性地识别和消除潜在的风险,减少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有效地保障病人的安全.
作者:李莉;徐凌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模型中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的动态表达变化.方法:选择40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0只.对照组予电极植入,不予刺激;模型组建立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模型.制作2组大鼠的脑组织标本,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2组大鼠皮层及海马区域24 h、7 d、30 d时的PGP及MRP1阳性细胞数.采取RT-PCR法检测mRNA表达,比较2组大鼠皮层和海马区域24 h、7 d、30 d的PGP mRNA及MR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制作成功后24 h、7 d和30 d,模型组大鼠皮层及海马区PGP和MRP1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PGP mRNA及MRP1 mRNA表达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模型组组内比较显示,模型制作成功后30 d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 PGP、MRP1阳性细胞数和PGP mRNA及MRP1 mRNA表达均高于24 h(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杏仁核点燃模型中,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区的PGP及MRP1表达均增多,且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内表达呈增高趋势.
作者:李巷;聂荔;张玲玲;康慧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新活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92例,根据病人是否应用CRRT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新活素和CRRT.治疗7 d后观察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5%(P<0.01);2组病人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及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下降更为明显(P<0.01);2组病人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对照组2例出现低血压,观察组3例出现低血压.结论:CRRT联合新活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徐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剖宫产病人腰麻期间寒战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腰麻下行剖宫产病人10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同时,对照组静脉泵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观察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稀释至20 mL),15 min泵注完毕.观察2组麻醉前(T0)、腰麻后5 min(T1)、腰麻后10 min(T2)、胎儿剖出时(T3)、腰麻后15 min(T4)、腰麻后30 min(T5)和手术结束时(T6)的循环变化,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和产妇Wrench寒战评分、Ramsay评分镇静评分及胎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寒战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T1时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低于T0(P<0.01),在T3后缓慢上升;观察组T3时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T4~T6 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T1~T6的心率均低于T0(P<0.05~P<0.01).2组产妇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的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生后5 min和10 min的Apgar评分均为10分.结论:剖宫产产妇腰麻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寒战反应,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胎儿无明显影响.
作者:渠江涛;李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分别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经诊治明确的55例ACI病人作为ACI组,并按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分为轻型组(18例)、中型组(26例)和重型组(11例).将同期55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Fib、D-D、CRP和UA.观察血清Fib、D-D、CRP和UA水平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I组病人血清Fib、D-D、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UA水平在ACI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CI病人组中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Fib、D-D、CRP水平呈现出逐级增高的趋势(P<0.05~P<0.01).血UA在ACI病人分组中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Fib、D-D、CRP水平有相关性,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未见明显相关性.
作者:孙静;张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寰枢椎脱位病人12例,接受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术.术后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评估疼痛症状,CT检查评估融合情况.结果:术后病人颈部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显著提高(P<0.01).所有病人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内,固定节段融合良好.结论:寰枢椎钉钩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付兆宗;陈忠羡;梁胜根;赵振东;付朝华;雷洪俊;刘一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5-Fu)(FOLFOX6)方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病人5-Fu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UC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方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以FOLFOX6方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基于体表面积(BSA)给药,接受2个周期化疗.第1周期所有病人均以传统的BSA给药方式,第2周期开始至化疗结束,对照组仍采用BSA给药方式,观察组在化疗第1周期5-Fu静脉泵入18~30 h内采集外周静脉血测5-Fu血药浓度,并根据5-Fu的AUC调整第2周期用药剂量.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比较2组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疗效情况.结果:2组Ⅰ~Ⅱ级腹泻、胃肠道反应、黏膜炎发生率及Ⅲ~Ⅳ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Ⅰ~Ⅱ级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及Ⅲ~Ⅳ级腹泻、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反应率(60.00%)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实时监测接受FOLFOX6方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5-Fu血药浓度,并根据AUC调整用药剂量,将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章海斌;王子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全科医生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安徽省8个地区(合肥、蚌埠、芜湖、黄山、阜阳、六安、滁州、安庆)、368个村卫生室、167个乡镇卫生院、在岗的930名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930人中,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410人,村卫生室全科医生520人.2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年龄结构高于乡镇卫生院(P<0.0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学历高于村卫生室(P<0.0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的月收入高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P<0.0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对工作待遇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村卫生室(P<0.01);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高于村卫生室全科医生(P<0.01);村卫生室全科医生接受培训率高于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P<0.05).结论:安徽省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医疗需求,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职业培训针对性不强,全科医生收入和工作满意度不高,绩效考核效果不明显,尤其农村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偏低.
作者:杨明玉;郭婷婷;张廷建;彭怡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发病的影响因素,为减少和预防CSP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60例CSP者为CSP组,选取同期瘢痕子宫宫内正常妊娠者60名为对照组.2组病人病史资料均完整,且既往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分析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末次剖宫产或人工流产时间、既往剖宫产指征情况等.结果:2组在孕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末次剖宫产或人工流产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P组选择性剖宫产4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末次剖宫产或人工流产时间、既往剖宫产指征对CSP的发生均有影响(P<0.05~P<0.01).结论:选择性剖宫产病人再次妊娠时CSP发生率明显髙于临产后手术者.随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延长,发病有降低趋势.年龄、孕次对CSP发生无明显影响,而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与CSP的发生呈正相关.
作者:叶国柳;何玉;王玲玲;周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2组均为每周连续治疗5次,休息2 d,连续治疗4周,共计治疗20次.治疗前后应用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评分治疗后增加分数(20.62±6.35)分,亦高于对照组的(13.63±4.25)分(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具有较好的康复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彬彬;陈莉秋;朱勋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16例,观察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病人术中出血量为(184.03±9.37)mL,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87.39±11.83)d,完全负重时间为(100.57±13.58)d,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5例,尚可2例,差1例,优良率81.25%.结论: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较稳定,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较短,且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
作者:王海洋;葛武;吕增亮;毕正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传统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病人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及宫旁切除长度、清扫淋巴数、术后拔除尿管的时间、术后残余尿量<100 mL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病人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残余尿量<100 mL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性高,有利于病人膀胱及直肠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素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或已确诊CHD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12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3例)、双支病变组(32例)、三支病变组(29例)及非CHD组(34例);检测并比较各组Hcy及hs-CRP水平.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HD病人的Hcy和hs-CRP水平也随之升高(P<0.01);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病人高Hcy的比例高于非CHD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CHD病人Hcy与hs-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HD病人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Hcy和hs-CRP水平亦随之增高,同时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Hcy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炎症反应.
作者:耿旭;马宾;王洪巨;张恒;李妙男;康品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癌中鼠双微体基因(MDM2)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DM2在172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DM2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log-rank 行生存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DM2在肝癌组织中预后.siRNA下调HepG2肝癌细胞MDM2蛋白,观察对HepG2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影响.结果:肝癌病人中MDM2阳性率为53.2%,高MDM2表达与病人肝内淋巴结转移、肿瘤级别高、微血管浸润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与病人性别、年龄、乙型肝炎状态、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肿瘤是否多发、BCLC分期及肿瘤复发均无明显关系(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MDM2表达与病人较差的生存率有一定关系(P<0.05~P<0.01),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高MDM2表达在肝癌生存预测中提示预后较差(P<0.01).siRNA下调HepG2肝癌细胞MDM2蛋白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结论:肝癌病人中MDM2高表达与肿瘤进展有关,MDM2可能与肝癌病人预后较差有关.
作者:李仕强;张海;陈建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探讨影响蠕形螨感染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5个年级的学生,共645名.采用改良透明胶纸法,在学生鼻翼、额头部采样,并以问卷形式对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皮肤状况、心理等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率为21.78%(132/606),多为轻度感染,占82.58%(109/132).男、女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年级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饮食习惯、皮肤类型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城市、良好卫生习惯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较低(P<0.01);不同睡姿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皮肤损伤者蠕形螨感染率高于无皮肤损伤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卫生习惯和面部皮肤损伤均是蠕形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1).76.40%(463/606)的学生认为皮肤和容貌对自信心、社会交往乃至求职会有一定影响.结论: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率相对较低,面部蠕形螨的感染与卫生习惯和皮肤损伤密切相关,防治蠕形螨亦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王小莉;张莉莉;崔洁;杨小迪;宋迪;胡守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胆系感染相关的因素、胆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为胆系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06例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胆系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65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41例,ERCP通过术中插管进入胆道获取胆汁,PTCD术中通过7F或8F穿刺引流管进入胆道外引流获取胆汁,通过胆汁细菌培养和血培养以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细菌谱与梗阻的部位和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106例胆汁中有52例胆汁培养阳性,胆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3.0%)、肺炎克雷伯杆菌(9.61%)、阴沟肠杆菌(9.61%)、绿色链球菌(5.77%)、表皮葡萄球菌(5.77%)、血链球菌Ⅰ型(5.77%)、屎肠球菌(3.85%)、溶血性链球菌(3.85%)、恶臭假单胞菌(3.8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亚胺培南100%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70.6%,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0.0%.高龄、低位胆道梗阻及合并胆道感染症状这些因素能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是胆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胆系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高龄、C反应蛋白升高低位胆道梗阻、病程中有胆道感染症状的病人在胆汁培养中更容易检出细菌.
作者:胡逸群;燕善军;孙医学;周磊;李大鹏;汪建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动动态评估结合镜像治疗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3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运动评估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运动评估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评估法配合治疗,联合治疗组则予以运动评估法联合镜像治疗,所有病人均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2周后、治疗1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价3组病人的关节运动功能;并于病人入院当天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综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3组病人运动功能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运动评估组及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运动评估组运动功能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3组病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运动评估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动态评估结合镜像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加快病人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在儿外科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住院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病房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用微信公众平台,由公众平台对应行信息推送、答疑.比较2组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并细化到入院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出院宣教知晓率,并比较2组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护士重复宣教的频次.结果:观察组知晓率8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1);观察组重复宣教的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能提高宣教的知晓率,减少护士重复宣教频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袁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妇61例(TOLAC组),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直接选择性再次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73例(ERCS组),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的产妇61例(试产组),与TOLAC组比较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总产程、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子宫破裂、产后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TOLAC组成功经阴道分娩53例,成功率86.89%,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明显低于ERCS组(P<0.05);与试产组比较,分娩成功率、总产程、出血量、子宫破裂、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掌握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的指征、加强监护、具备急诊剖宫产术条件下,可给予首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的机会,并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赵海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4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对高龄女性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高龄不孕女性4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选择的原则,按照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微刺激方案组(微刺激组)、短方案组、拮抗剂方案组(拮抗剂组)和改良长效长方案组(长方案组).比较4组胚胎学数据及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4组促排卵方案使用促性腺激素时间、促性腺激素量及获卵数均表现为:长方案组>短方案组、拮抗剂组>微刺激组(P<0.01);优胚率表现为:短方案组、微刺激组均大于拮抗剂组、长方案组(P<0.05).4组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刺激方案能用较少药物、较短时间获得较高的优胚率,但在妊娠率方面无明显优势.临床仍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促排卵方案.
作者:赵磐琳;庞春元;张硕;石缨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