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英
目的:探讨临床学院教学模式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在2013年级和2014年级选取学业成绩、性别构成相似的小班,随机分为临床学院教学班和传统教学班.采用临床课程学业成绩、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班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平均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时间管理能力临床学院教学班优于传统教学班(P<0.05),课堂学习效率和护理技术操作能力传统教学班优于临床学院教学班(P<0.05);2班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排在前3位的均是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床边教学法.结论:临床学院教学模式可以达到与传统教学模式同样的学业成绩效果,并有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作者:谢虹;朱宁宁;白洁;张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联合检测在肺癌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病人45例,以健康体检人群45名作为对照组,使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LDH和SOD含量,同时观察肺癌病人化疗前后两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病人的LDH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1).LDH与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SOD与病人肿瘤分期呈负相关(P<0.01),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两指标在肺癌病人治疗前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2周期化疗后,化疗的疗效与LDH的下降及SOD的上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监测血清LDH和SOD含量对肺癌病人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燕;周争光;李玉梅;汪蕊;刘静;吴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a[Lp(a)]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评分)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NSTE-ACS病人(NSTE-ACS组)及同期80例非冠心病病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2组的临床资料,同时第2天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检测hs-CRP、CysC、ApoA、Lp(a)水平,并进行GRACE危险评分,根据GRACE危险评分将病人分为3组,低危组≤99分,中危组>99~140 分,高危组>140分.结果:NSTE-ACS组年龄、性别、肌酐、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hs-CRP、Lp(a)、CysC和GRACE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Apo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同GRACE评分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病人血浆hs-CRP和Lp(a)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而血浆ApoA水平均明显低于低危组(P<0.01).高危组血浆Lp(a)和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危组(P<0.01),ApoA水平显著低于中危组(P<0.01),且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人血浆hs-CRP、Apo A、Lp(a)和Cy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支病变、重度狭窄或闭塞hs-CRP、Lp(a)、CysC高,ApoA低;单支病变、轻度狭窄hs-CRP、Lp(a)、CysC低,ApoA高.结论:hs-CRP、CysC、Lp(a)、ApoA与GRACE评分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早期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诊疗方案的选择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猛;曾莉容;张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点局部水滴利多卡因法减轻穿刺中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例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2组均按PICC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在选好静脉后以穿刺点为中心局部消毒后直接穿刺,穿刺点局部水滴利多卡因;观察组在选好静脉后,在穿刺点局部滴利多卡因0.1 mL约2 min后,在水滴中央进行PICC穿刺.采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现场评估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穿刺局部水滴利多卡因法可明显减轻PICC穿刺时的疼痛,方便护士操作.
作者:李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在早期诊断高血压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尿微量白蛋白(mALB)>200 mg/L的高血压病人40例(A组)、mALB为20~200 mg/L的高血压病人38例(B组)及mALB阴性的健康对照组46名(C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3组肾主动脉和叶间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RI),同时检测肾脏皮质、髓质及肾窦部剪切波速(SWV).分析3组肾脏RI和SWV的变化特点.结果:3组间肾主动脉RI、肾皮质和肾窦部SWV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叶间动脉RI均小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叶间动脉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肾髓质SWV均明显低于A组(P<0.01),而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间动脉RI和肾脏髓质SWV的测量对早期诊断高血压肾脏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一君;陈庆;焦荣红;陈剑;龚丽萍;江泉;夏小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蚌埠市社区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掌握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况、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蚌埠市龙子湖区3个社区18岁以上的2 689名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7-9月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2004年中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确定MS病人;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的MS患病率;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该人群中年龄、性别、抽烟、饮酒、蔬菜及水果摄入情况对MS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该人群中有369例符合中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MS患病率为13.72%;男性为16.24%,女性为11.89%;不论男性或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MS患病率逐渐升高(P< 0.01);30~、40~及80~组段的人群中,男性MS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P<0.01),其他组段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抽烟是MS的危险因素(P<0.01),蔬菜、水果摄入量增加则是MS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蚌埠市社区居民MS患病率与年龄有关,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不抽烟和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可以降低MS患病率.
作者:赵文红;崔慧娴;朋文佳;吴学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2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冠心病病人,根据是否伴有avR导联ST段抬高≥0.01 mV分为2组,其中ST段抬高组42例,无ST段抬高组40例,所有病人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ST段抬高组CAG阴性3例,阳性39例;无ST段抬高组CAG阴性4例,阳性36例.ST段抬高组左前降支近端发生率为58.97%,高于无ST段抬高组的33.33%(P<0.05);而左前降支远端病变发生率为5.13%,低于无ST段抬高组的50.00%(P<0.01).ST段抬高组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和三支病变发生率与无ST段抬高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vR导联ST段抬高组CAG阳性时对左主干病变阳性预测值为70.00%;如将左主干与左前降支近端合并,则阳性预测值为90.91%.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伴avR导联ST段抬高≥0.01 mV,对左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虞春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镍铬合金烤瓷冠、钴铬合金烤瓷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病人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要求冠修复病人58例,分为镍铬合金烤瓷冠组(A组)25例,钴铬合金烤瓷冠组(B组)21例,二氧化锆全瓷冠组(C组)12例,用不同材料制作牙冠戴入.半年后检查各组病人的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沟液分泌量及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IL)-8含量变化.结果:半年后3组菌斑指数和牙周探针深度较修复前无明显变化,A组和B组的牙龈出血指数、龈沟液分泌量及龈沟液中IL-8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C组各项指标均与修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修复后龈沟液分泌量较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之间龈沟液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人修复后IL-8分泌量较B组和C组显著增加(P<0.01),B组与C组IL-8分泌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材料冠修复后均对病人牙周有一定不利影响,二氧化锆全瓷冠对牙周的不利影响小.
作者:夏琳;张春燕;徐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技术对降低大血管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全麻体外循环下全弓置换大血管手术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前动机性访谈护理模式进行心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2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和转归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病人远期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内焦虑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收缩压波动大范围、镇静药物使用率、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心包胸骨后引流量及ICU停留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撤离呼吸机后低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精神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动机性访谈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大血管手术病人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有助于改善转归,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昏迷病人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8例脑出血昏迷病人分为2组,A组为继发MODS 48例,B组为未继发MODS 40例.对2组白细胞介素(IL)-1、IL-10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检测MODS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A组病人IL-1、IL-10、APACHE-Ⅱ评分、脑出血量及血糖等指标均高于B组(P<0.05~P<0.01),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B组(P<0.01);A组病人APACHE-Ⅱ评分、IL-10、血糖以及脑出血量均为MODS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脑出血量、血清IL-10活性、APACHE-Ⅱ评分及血糖过高等因素是造成脑出血昏迷病人继发MODS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成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养膜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病人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良养膜方治疗.判定2组临床疗效,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基底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卵泡发育情况,并统计2组妊娠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2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I、PI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首次监测卵泡卵泡数目、卵泡直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卵泡数分别为55个和49个,其中相应76.36%、57.14%的卵泡为≥18 mm的成熟卵泡,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为47.5%、2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5.0%(P<0.05).结论:改良养膜方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病人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及提高妊娠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群;王立红;赵延坤;杨晓静;安雪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孕前及不同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选取2 260例有完整产检记录并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BMI分组,比较孕前及不同孕期各组GDM的发生率.结果:孕前及孕早期超重及肥胖组孕妇GDM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消瘦组(P<0.01),孕中期肥胖组GDM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孕晚期各BMI组孕妇GDM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及孕早、中期超重及肥胖均导致GDM发生率增加;孕晚期BMI对GDM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可能与孕晚期低体质量及正常体质量样本量相对不足及医疗干预有关.
作者:管红;歩仰高;俞巧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某医学院各年级726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医学生健康素养情况.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女生健康素养总分及知识素养、行为素养得分均高于男生(P<0.01),家庭月收入≥3 000元者态度素养得分高于<3 000元者(P<0.05),不同健康状况的医学生知识素养得分、态度素养得分、行为素养、健康素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健康素养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健康素养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女生(P<0.01).不同年级医学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得分、基本保健得分、安全与急救得分随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健康状况好的医学生和健康状况一般的医学生3个健康素养维度得分均高于健康状况不好的医学生(P<0.05~P<0.01).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农村和城镇、听过讲座与未听过讲座、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月生活费不同水平医学生的3个健康素养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结论:高校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其3个维度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可以从医学生的专业、年级、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健康讲座等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王磊;胡传来;周慧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法在提高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要采集动脉血标本的200例病人,按采血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触摸固定桡动脉的方法采血,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法采血.比较2组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穿刺病人满意率及穿刺时疼痛感.结果: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观察组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P<0.01);穿刺病人满意率观察组96%,高于对照组的82%(P<0.01);穿刺时的疼痛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穿刺法能明显降低穿刺疼痛感,提高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及病人满意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海娟;段晓侠;赵弦;马绘侠;唐天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18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同专业平行班级1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教师方面采用学生及同行专家评价,从教案质量、授课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学生方面通过以自主学习评价、座谈会等形式的过程性评价和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教师教案质量、授课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3年中课程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8个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问题为核心的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对教师及学生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金鑫;李楠;周蕾;高琴;关宿东;陶仪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1~5期非透析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KD病人57例,分为CKD早期组[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1]14例和CKD晚期组[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1.73 m2)-1]43例,测定各组血清IL-6水平,分析其与一般生化指标间的关联.同时根据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合并糖尿病CKD组(20例)和无糖尿病CKD组(37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CKD早期组血清IL-6、血尿酸、脑利钠肽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CKD晚期组(P<0.05~P<0.01),而血红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CKD晚期组(P<0.01).CKD病人的血清IL-6水平同尿白蛋白(ALB)呈正相关关系(P<0.05).合并糖尿病CKD病人糖化血红蛋白、IL-6、尿ALB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CKD病人(P<0.05).结论:不同分期的CKD病人血清IL-6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合并糖尿病CKD病人的血清IL-6水平较无糖尿病CKD病人显著升高.尿ALB是影响CKD病人血清IL-6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雅虹;蒋茜;王雅楠;曾洋;沈杰;周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麻醉诱导结束后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及氟比洛芬酯0.5 mg/kg(D1组)、1.0 mg/kg(D2组)、1.5 mg/kg(D3组),每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病人术后疼痛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D1组、D2组和D3组术后24 h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2 h(P<0.01).术后2、12、24 h,D1组、D2组和D3组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D1组、D2组和D3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D3组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影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氟比洛芬酯1.5 mg/kg能更显著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状态,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
作者:金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法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内/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内/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新生儿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注入PS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法注入PS治疗.2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后进行无创经皮氧饱和度测定,测定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评价2组疗效;观察2组患儿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的83.3%(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与PaCO2值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气胸、呼吸暂停、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良法注入PS治疗新生儿肺内/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能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总体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吴庆波;詹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H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
作者:朱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不孕病人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6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EMT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并对可能影响妊娠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腹腔镜术后随访1年,妊娠者84例,妊娠率5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分型、r-AFS分期、是否合并子宫腺肌病、输卵管通畅情况、腹腔镜术后用药情况及术后是否辅助生殖是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后是否用药、r-AFS分期、输卵管是否通畅及术后是否辅助生殖是影响EMT不孕病人术后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工作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的作用,综合评估病人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病人妊娠成功率.
作者:赵磐琳;庞春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