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喜;刘成产;褚明永;周杰;李敏;祝经韬
目的:调查和分析护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方法:使用志愿功能动机量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00名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00名调查对象中,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259人(86.3%),未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41人(13.7%).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价值表达、职业生涯、社会交往、学习理解、自我增强和志愿动机总评分均高于大学一年级学生(P<0.05~P<0.01);男生在自我保护、社会交往、志愿动机总评分均高于女生(P<0.05~P<0.01);进入大学后成绩良好在社会交往中得分高于成绩中等者(P<0.05);价值表达、社会交往、学习理解、自我增强维度及志愿动机总分上,农村高于县城(P<0.05~P<0.01);在学习理解和自我增强维度上,农村显著高于乡镇(P<0.01);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各个维度及志愿动机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在志愿动机量表6个维度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学习理解(5.117分)>自我增强(5.059分)>价值表达(5.048分)>职业生涯(4.910分)>社会交往(4.420分)>自我保护(4.339分),6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4分.结论:护理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多元化,以自身专业为优势的志愿服务为主要选择,参与志愿服务目的多样化,通过志愿服务提升自身某方面的能力和满足自身某种需求,而志愿服务动机的满足,也能够激励医学生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赵龙;杨秀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8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随机分为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组(联合组)和GP方案组(化疗组),比较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及病人生存时间.结果:联合组有效率58.62%,高于化疗组的31.03%(P<0.05),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长于化疗组的32个月(P<0.05);肿瘤标志物下降率65.51%,高于化疗组的37.93%(P<0.05);胃肠道反应率13.79%,低于化疗组的41.38%(P<0.05).2组骨髓抑制、便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解华;刘宏杰;王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危险因素.方法:检测93例年龄≥70周岁、住院时间超过24 h的脑卒中病人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调查其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段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89岁组及≥90岁组均显著低于70~79岁组(P<0.01);不同患病时间、日常生活能力大小及有无子女照顾病人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患病时间长、生活能力低以及家庭照料差等均为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新胜;马新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某市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志愿行为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组织认同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对242名三级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既往参加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88人(36.4%),从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154人(63.6%);组织认同评分为(31.83±5.27)分,志愿行为评分为(2.20±1.09)分;护理管理者的组织认同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36岁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高于26~35年龄段的护士(P<0.01),工作时间6~10年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低(P<0.0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大于护师(P<0.05);护理管理者的志愿行为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护士组织认同与志愿行为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230,P<0.01).结论: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较积极,志愿行为情况不乐观;组织认同对志愿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着力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组织认同,促使护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徐燕;孟贝;郭宏艳;王金;杨秀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疾病病人手术中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开颅手术的7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2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插管后3 min(T2)、插管后5 min(T3)、以及拔管时(T4)各时间段心率(HR)、血压的变化以及血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T)的含量,并对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血流动力学方面:组内比较,2组T1、T2、T3以及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较T0时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T1、T2、T3以及T4时的SBP和H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2、和T4时D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T1时低于对照组(P<0.01),T3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和T4时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T3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指标检测方面:组内比较,对照组T1、T2、T3时的AD、NE以及CORT水平相比T0时均明显升高(P<0.01),而观察组各时间点AD、NE以及COR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T1、T2以及T3时的AD、NE以及COR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观察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拔管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在减少对颅脑手术病人心血管的刺激,降低术中及术后拔管的应激反应优于瑞芬太尼.
作者:张应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预吸氧干预对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过程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8例行无痛肠镜检查、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肥胖病人分为预吸氧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呼吸,预吸氧组在麻醉前给予高流量吸氧3~5 min.比较2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的变化,并统计检查过程中SpO2下降至各区间的例数及肠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的用药量.结果:预吸氧组麻醉给药前、肠镜检查后1 min和3 min时以及检查结束时,Sp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吸氧组SpO2<90%的比例和检查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检查前预吸氧可有效提高行无痛肠镜肥胖病人的氧储备能力,降低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风险,缩短肠镜检查时间.
作者:王文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的必要性.方法:因单纯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104例,术后未留置支架(A组)52例,留置支架(B组)52例,比较2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腰部疼痛、血尿、下尿路症状、尿路感染、术后结石清除及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腰部疼痛、下尿路症状、尿路感染、血尿、结石清除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单纯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是安全可行的,临床工作中视具体情况决定.
作者:陈金虎;朱劲松;鲍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和普通肝素抗凝在危急重症病人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CVVH治疗的危急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RCA-CVVH组(RCA组,25例)和普通肝素抗凝CVVH组(肝素组,20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内环境、肾功能、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滤器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RCA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素组病人APTT与P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1),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RCA组Na+、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3-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治疗前后Na+、Ca2+、HCO3-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继发出血1例(4%),低于肝素组的3例(15%)(P<0.05);RCA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35.26±7.60)h,长于肝素组的(20.75±5.3)h(P<0.01).结论:RCA具有与肝素抗凝病人相似的滤过效果,而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危急重症病人出血风险,还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作者:刘如喜;刘成产;褚明永;周杰;李敏;祝经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miRNA-125b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10刺激肺癌细胞系NCI-H460各微小RNA(mi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比较IL-10刺激后和恢复miRNA-125b表达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L-10刺激后和恢复miRNA-125b表达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miRNA-125b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IL-10刺激NCI-H460细胞后,miRNA受到调控的程度不同,所测21种miRNA中,miRNA-125b下调程度大;miRNA-125b恢复表达后,抑制了由IL-10刺激引起的细胞增殖(P<0.01),促进了细胞凋亡;miRNA-125b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在IL-10诱导的细胞增殖中,miRNA-125b起到抑癌的作用,可作为未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研发对象.
作者:胡嵩;张岩巍;孙贝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产后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选择GDM病人931例并收集临床资料,在产后6~12周跟踪糖代谢转归情况,对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31例病人产后6~12周出现糖代谢异常者占33.08%(308/931),其中糖尿病35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14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葡萄糖耐量降低7例,葡萄糖耐量降低252例.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服药3 h后血糖(3hPG)均高于正常组(P<0.01),新生儿体质量低于正常组(P<0.01).单因素分析提示,OGTT FPG、2hPG、3hPG和新生儿体质量均是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OGTT的FPG、2hPG、3hPG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GTT FPG(OR=3.528)、OGTT 2hPG(OR=1.579)和OGTT 3hPG(OR=1.655)越高,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部分GDM病人产后会出现糖代谢异常,与孕期OGTT结果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做好随访管理和防控措施.
作者:李忆琴;吴礼凤;余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病人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NMOSD病人38例,记录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QP4-IgG水平,分析其水平与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结果:AQP4-IgG抗体阳性组23例(60.5%),阴性组15例(39.5%),阳性组EDSS评分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AQP-4 IgG与EDSS评分、脊髓受累节段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抗体阳性组3例复发,阴性组无复发病例.结论:NMOSD AQP4-IgG抗体阳性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重,且抗体水平越高,脊髓受累节段多,预后较差,较AQP4-IgG抗体阴性病人易复发.
作者:许娟娟;许力;李云云;屈洪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病人术后康复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12月入院符合标准的病人21例为对照组,2015年1-6月入院符合标准的病人2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德国Ludwishafen创伤外科中心设计的臂肩手残疾调查问卷(DASH)、自行设计的康复行为依从性调查问卷分别于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对2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术后3个月依从性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DASH评分逐渐降低,依从性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康复行为的依从性,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更显著.
作者:陈晓红;徐九云;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EF)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2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其中掌侧LCP治疗组60例(LCP组),外固定支架固定组60例(EF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20例病人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均明显改善,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EF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LCP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P组(P<0.01).掌屈和背伸角度及腕关节功能LCP组均优于EF组(P<0.05~P<0.01).结论:掌侧切开复位LCP内固定与闭合复位EF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但LCP手术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EF手术.
作者:薛天乐;刘磊;鲁成;王恒;耿天勇;侯德胜;刘永俊;韩庆;吴泉;徐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在职护士参加志愿服务动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和志愿者功能量表对某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42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护士在社会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在保护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护士参加志愿服务动机的总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科室护士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在价值、理解、增强、职业、社会、保护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整体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较明确,呈现积极倾向;不同文化程度、护士自身需要及工作繁忙对护士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均有影响.希望通过医院、护士的共同努力,提高护士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徐燕;孟贝;黄慧敏;黎丹丹;陈永侠;杨秀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及术后内固定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2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所有病例未发现神经损伤、内固定弯曲、松动、断裂等问题及腰椎失能.术后随访12~18个月,全部病人达到骨性愈合标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Cobbs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椎体前方高度和Cobbs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可有效保留脊柱后方肌肉复合体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降低术后腰椎失能发生率的优点.伤椎置钉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并可降低内固定系统失效的发生.
作者:王庆坤;程文丹;刘兴国;江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同一治疗组对15例肾肿瘤病人行自制单孔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单孔组),同期对25例肾肿瘤病人行标准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标准组),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结果:2组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恢复肠道通气时间、术后腹膜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切口病人满意度调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安全可行,体表更加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卫强;关超;方文革;谷明利;查泽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经皮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PVP分别治疗老年OVCFs 21例(25椎)和20例(22椎).记录术前、术后、随访期间伤椎前缘、中间椎体相对高度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并对上述指标行比较.结果:随访期间,PVP组VAS得分高于PKP组(P<0.05).2组组内各时间点VA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得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前>术后>随访期间(P<0.01).术后PKP组前缘高度及中间高度均明显高于PVP组(P<0.01).2组术后前缘高度及中间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单侧PKP较PVP治疗OVCFs是更有效方法.
作者:雷丙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梗死病人120例,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血Hcy水平和常规生化指标检测.按血管狭窄程度、有无颈动脉硬化斑块、TOAST分型对病人分组,比较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有无颈动脉硬化斑块以及不同类型脑梗死与Hcy水平的关系,并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分析心脑血管事件、mRS评分与血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无狭窄组的Hcy水平显著低于狭窄组(P<0.01).不同狭窄程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斑块组的HHcy发生率、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斑块组(P<0.01).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和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各组HHcy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Hcy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LAA组高于CE组、SAA组、SUE组和SOE组(P<0.05~P<0.01).随访后,HHcy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组(P<0.05);且HHcy组的mRS评分显著高于Hcy正常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TOAST分型、有无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血Hcy相关,HHcy是导致脑梗死预后不佳的一种重要因素.
作者:张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应用时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心力衰竭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NYHA分级为Ⅲ~Ⅳ级.所有病人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实行CRRT.依据开始CRRT时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是否≥70%将病人分为早期组20例和晚期组28例.对比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2组病人在CRRT时间、CRRT期间的超滤液体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病人平均动脉压、血清C反应蛋白、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总有效率95%,晚期组总有效率78.57%.随访3个月,与晚期组相比,早期组90 d再住院率降低(P<0.05),首次再入院间隔延长(P<0.01).结论:CRRT应用于心力衰竭病人临床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CRRT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治疗强度及治疗费用,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李银;黎敬锋;汪菲;牛杰;孙阳;张德勤;王超;王厚阳;徐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膝骨关节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Lequesne指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Lequesne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1).结论: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能减轻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程度,对病人膝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强;刘祖耀;杨华清;孙凤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