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柏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帕金森病(PD)不同运动亚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PD病人(PD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组)各50例,PD病人根据运动障碍症状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和姿势异常及步态障碍为主型(PIGD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Hoehn-Yahr(H-Y)分级评定为早期(H-Y<3级)及中晚期(H-Y≥3级).分别测定各组血清U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水平.结果:PD组血清UA水平低于HC组(P<0.01);PIGD组血清UA水平较TD组明显降低(P<0.05);中晚期PD病人血清UA水平低于早期(P<0.01).各组血清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了PD不同运动亚型的发病机制,并可能成为预测PD发病风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运动分型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张丽娜;屈洪党;陈育华;殷亮;李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上清液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共培养后,对MSCs迁移的影响,为MSCs更好地应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脐血中性粒细胞,UC-MSCs和中性粒细胞按不同比例共培养后,提取中性粒细胞上清液,UC-MSCs单独培养的为对照组(1:0),UC-MSCs在不同浓度的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中进行培养的为实验组,选择18 h和40 h作为培养时间,根据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的实验结果,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的1:0、1:1、1:50分组和18 h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划痕的方法观察24 h内不同时间点MSCs的迁移情况.结果:划痕实验观察到1︰50实验组细胞的迁移较1:0和1:1实验组明显增快.结论:高浓度的中性粒细胞的上清液促进人脐带MSCs的迁移.
作者:郑丽坤;张磊;付岭;刘金梅;陈乃耀;卢士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膝骨关节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Lequesne指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Lequesne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1).结论: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能减轻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程度,对病人膝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强;刘祖耀;杨华清;孙凤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106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帕瑞昔布钠,对比2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T3时间点HR及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在T1、T2、T3时刻的VAS评分均有上升(P<0.01),但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黄国喜;刘训碧;王钢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志愿者个体辅导对卒中病人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6名脑卒中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志愿者个体辅导的干预措施.分别于入院、干预后1周、出院和出院后1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的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康复志愿者个体辅导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刘艳华;徐娟;程慧;孙炜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经皮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PVP分别治疗老年OVCFs 21例(25椎)和20例(22椎).记录术前、术后、随访期间伤椎前缘、中间椎体相对高度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并对上述指标行比较.结果:随访期间,PVP组VAS得分高于PKP组(P<0.05).2组组内各时间点VA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得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前>术后>随访期间(P<0.01).术后PKP组前缘高度及中间高度均明显高于PVP组(P<0.01).2组术后前缘高度及中间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单侧PKP较PVP治疗OVCFs是更有效方法.
作者:雷丙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呼吸道护理管理预防肝衰竭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152例肝衰竭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预防组(n=76)和常规组(n=76).预防组在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安排专员小组增添呼吸道护理,同时制定护理质量的衡量标准以及全方位护理监控.比较2组病人感染相关病死率、肺部感染率、人均住院时间和人均住院费等.结果:预防组感染相关死亡占肺部感染人数为38.89%,低于常规组的5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占全部人数为9.21%,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3.69%(P<0.01);预防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3.6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7.37%(P<0.01);常规组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均比常规组少(P<0.01).结论:呼吸道护理可预防肝衰竭病人肺部感染,降低感染率、病死率,缩短住院所需费用及时间.
作者:汪靖;卿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8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随机分为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组(联合组)和GP方案组(化疗组),比较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及病人生存时间.结果:联合组有效率58.62%,高于化疗组的31.03%(P<0.05),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长于化疗组的32个月(P<0.05);肿瘤标志物下降率65.51%,高于化疗组的37.93%(P<0.05);胃肠道反应率13.79%,低于化疗组的41.38%(P<0.05).2组骨髓抑制、便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解华;刘宏杰;王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病人53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血管检查,根据有无病变将病人分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病变组)36例与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非病变组)17例,其中病变组根据病变程度又分为A组(毛糙)、B组(增厚或斑块)、C组(增厚+斑块)3个亚组,比较各组相关临床指标及NLR,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NLR均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1).病变组中,3个亚组间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组NLR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亦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CRP和NLR均为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G、CRP和NLR均与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NLR对该类病变有预测价值.
作者:王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和普通肝素抗凝在危急重症病人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CVVH治疗的危急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RCA-CVVH组(RCA组,25例)和普通肝素抗凝CVVH组(肝素组,20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内环境、肾功能、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滤器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RCA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素组病人APTT与P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1),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RCA组Na+、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3-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治疗前后Na+、Ca2+、HCO3-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继发出血1例(4%),低于肝素组的3例(15%)(P<0.05);RCA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35.26±7.60)h,长于肝素组的(20.75±5.3)h(P<0.01).结论:RCA具有与肝素抗凝病人相似的滤过效果,而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危急重症病人出血风险,还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作者:刘如喜;刘成产;褚明永;周杰;李敏;祝经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危险因素.方法:检测93例年龄≥70周岁、住院时间超过24 h的脑卒中病人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调查其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段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89岁组及≥90岁组均显著低于70~79岁组(P<0.01);不同患病时间、日常生活能力大小及有无子女照顾病人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患病时间长、生活能力低以及家庭照料差等均为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新胜;马新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病人9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2例,应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2组病人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矢状面后凸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病人术后康复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12月入院符合标准的病人21例为对照组,2015年1-6月入院符合标准的病人2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德国Ludwishafen创伤外科中心设计的臂肩手残疾调查问卷(DASH)、自行设计的康复行为依从性调查问卷分别于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对2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术后3个月依从性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DASH评分逐渐降低,依从性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康复行为的依从性,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更显著.
作者:陈晓红;徐九云;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同一治疗组对15例肾肿瘤病人行自制单孔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单孔组),同期对25例肾肿瘤病人行标准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标准组),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结果:2组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恢复肠道通气时间、术后腹膜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切口病人满意度调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安全可行,体表更加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卫强;关超;方文革;谷明利;查泽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行协同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焦虑情绪、首次下床时间、上肢肿胀消退时间以及术后睡眠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上肢肿胀消退时间以及术后睡眠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的家庭角色功能、身体功能、社会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综合生活质量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病人不良负面情绪,提高预后效果及躯体恢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鹤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病人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的NMOSD病人38例,记录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QP4-IgG水平,分析其水平与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结果:AQP4-IgG抗体阳性组23例(60.5%),阴性组15例(39.5%),阳性组EDSS评分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AQP-4 IgG与EDSS评分、脊髓受累节段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抗体阳性组3例复发,阴性组无复发病例.结论:NMOSD AQP4-IgG抗体阳性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重,且抗体水平越高,脊髓受累节段多,预后较差,较AQP4-IgG抗体阴性病人易复发.
作者:许娟娟;许力;李云云;屈洪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视神经炎病人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500 mg冲击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炎能加速视力的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优于地塞米松注射液.
作者:李娟;郁佳;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亲社会倾向在志愿功能动机和志愿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志愿功能动机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对354名在校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集体施测;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志愿功能动机6个分量表得分从高到低为自我增强动机(5.301)、价值观表达动机(5.244)、社会交往动机(5.239)、学习理解动机(5.228)、职业生涯动机(4.999)和自我保护动机(4.982);亲社会倾向6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为利他倾向(3.987)、公开倾向(3.954)、依从倾向(3.891)、匿名倾向(3.812)、情绪倾向(3.761)和紧急倾向(3.754).志愿功能动机的6个维度、志愿功能动机总量表、亲社会倾向6个维度、亲社会倾向总量表、志愿行为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亲社会倾向在志愿功能动机和志愿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志愿功能动机影响志愿行为的总效应值为0.649,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38.51%.结论:志愿功能动机、亲社会倾向正向预测志愿行为.学校加强亲社会教育,提升学生亲社会倾向水平,有助于促进医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促进医学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有利于发展医疗志愿服务.
作者:杨秀木;郭宏艳;申正付;周静;赵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病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1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组),13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核苷组)的CHB病人,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 low/-Tregs比例,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2组CD4+CD25+CD127 low/-Treg细胞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开始时、治疗第3个月、第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个月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对CHB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较核苷(酸)类似物更大,提示其可能具有远期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李伟;何俊楠;李冬冬;赵守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疾病病人手术中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开颅手术的7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2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插管后3 min(T2)、插管后5 min(T3)、以及拔管时(T4)各时间段心率(HR)、血压的变化以及血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T)的含量,并对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血流动力学方面:组内比较,2组T1、T2、T3以及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较T0时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T1、T2、T3以及T4时的SBP和H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2、和T4时D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T1时低于对照组(P<0.01),T3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和T4时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T3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指标检测方面:组内比较,对照组T1、T2、T3时的AD、NE以及CORT水平相比T0时均明显升高(P<0.01),而观察组各时间点AD、NE以及COR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T1、T2以及T3时的AD、NE以及COR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观察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拔管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在减少对颅脑手术病人心血管的刺激,降低术中及术后拔管的应激反应优于瑞芬太尼.
作者:张应柏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