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李强;刘祖耀;杨华清;孙凤龙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康复治疗, 臭氧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膝骨关节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Lequesne指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Lequesne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1).结论: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能减轻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程度,对病人膝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病人康复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病人术后康复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12月入院符合标准的病人21例为对照组,2015年1-6月入院符合标准的病人2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德国Ludwishafen创伤外科中心设计的臂肩手残疾调查问卷(DASH)、自行设计的康复行为依从性调查问卷分别于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对2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DAS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术后3个月依从性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DASH评分逐渐降低,依从性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康复行为的依从性,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更显著.

    作者:陈晓红;徐九云;王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某市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与志愿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某市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志愿行为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组织认同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对242名三级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既往参加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88人(36.4%),从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154人(63.6%);组织认同评分为(31.83±5.27)分,志愿行为评分为(2.20±1.09)分;护理管理者的组织认同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36岁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高于26~35年龄段的护士(P<0.01),工作时间6~10年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低(P<0.0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大于护师(P<0.05);护理管理者的志愿行为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护士组织认同与志愿行为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230,P<0.01).结论: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较积极,志愿行为情况不乐观;组织认同对志愿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着力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组织认同,促使护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徐燕;孟贝;郭宏艳;王金;杨秀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EF)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12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其中掌侧LCP治疗组60例(LCP组),外固定支架固定组60例(EF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20例病人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均明显改善,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EF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LCP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LCP组(P<0.01).掌屈和背伸角度及腕关节功能LCP组均优于EF组(P<0.05~P<0.01).结论:掌侧切开复位LCP内固定与闭合复位EF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但LCP手术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EF手术.

    作者:薛天乐;刘磊;鲁成;王恒;耿天勇;侯德胜;刘永俊;韩庆;吴泉;徐晓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和肝素抗凝在危重病人血液滤过治疗中的比较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和普通肝素抗凝在危急重症病人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CVVH治疗的危急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RCA-CVVH组(RCA组,25例)和普通肝素抗凝CVVH组(肝素组,20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内环境、肾功能、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滤器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RCA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素组病人APTT与P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1),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RCA组Na+、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3-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治疗前后Na+、Ca2+、HCO3-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继发出血1例(4%),低于肝素组的3例(15%)(P<0.05);RCA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35.26±7.60)h,长于肝素组的(20.75±5.3)h(P<0.01).结论:RCA具有与肝素抗凝病人相似的滤过效果,而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危急重症病人出血风险,还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作者:刘如喜;刘成产;褚明永;周杰;李敏;祝经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在职护士参加志愿服务动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在职护士参加志愿服务动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和志愿者功能量表对某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42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护士在社会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在保护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护士参加志愿服务动机的总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科室护士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在价值、理解、增强、职业、社会、保护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整体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较明确,呈现积极倾向;不同文化程度、护士自身需要及工作繁忙对护士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均有影响.希望通过医院、护士的共同努力,提高护士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徐燕;孟贝;黄慧敏;黎丹丹;陈永侠;杨秀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呼吸道护理管理预防肝衰竭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呼吸道护理管理预防肝衰竭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152例肝衰竭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预防组(n=76)和常规组(n=76).预防组在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安排专员小组增添呼吸道护理,同时制定护理质量的衡量标准以及全方位护理监控.比较2组病人感染相关病死率、肺部感染率、人均住院时间和人均住院费等.结果:预防组感染相关死亡占肺部感染人数为38.89%,低于常规组的5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占全部人数为9.21%,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3.69%(P<0.01);预防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3.6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7.37%(P<0.01);常规组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均比常规组少(P<0.01).结论:呼吸道护理可预防肝衰竭病人肺部感染,降低感染率、病死率,缩短住院所需费用及时间.

    作者:汪靖;卿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病人,随机分成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组(A组)14例和全椎板切除组(B组)17例,分别行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体间融合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复位椎体间融合手术.对2组病人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变化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变化值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术后3个月融合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椎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满意手术方法.

    作者:孙保安;王予治;刘其明;孙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吸氧在肥胖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

    目的:观察预吸氧干预对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过程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8例行无痛肠镜检查、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肥胖病人分为预吸氧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呼吸,预吸氧组在麻醉前给予高流量吸氧3~5 min.比较2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的变化,并统计检查过程中SpO2下降至各区间的例数及肠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的用药量.结果:预吸氧组麻醉给药前、肠镜检查后1 min和3 min时以及检查结束时,Sp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吸氧组SpO2<90%的比例和检查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检查前预吸氧可有效提高行无痛肠镜肥胖病人的氧储备能力,降低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风险,缩短肠镜检查时间.

    作者:王文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eCASH护理模式对老年病人髋部术后谵妄的影响

    目的:探讨eCASH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11月骨科收治的30例老年髋部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2例老年髋部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eCASH护理管理,术后3 d内护士每天运用Nu-DESC评估,比较2组病人术后发生谵妄情况、2组病人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2组病人住院时间及2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非计划拔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均无谵妄,2组病人术后不同时点(术后24 h、48 h、72 h)谵妄程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发生谵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及非计划拔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髋部病人术后实施eCASH护理模式,早期给予有效的镇痛,一切以病人的舒适为中心,有利于减低老年髋部病人术后谵妄发生,降低老年髋部术后病人住院时间,减少老年髋部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及非计划拔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预防老年髋部病人术后并发症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淑芳;李伯恩;营霞;张先棠;石秀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O2激光喉显微手术治疗喉良性和喉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CO2激光喉显微手术和常规支撑喉镜下治疗喉良性和喉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喉良性和喉癌前期病变4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激光组和普通组,比较2组不同.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组病人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1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术后复发并有声带粘连行二次激光手术外,普通组2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术后复发,1例声带息肉病人术后有声带闭合不全,余术后病变清除彻底,喉功能保存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镜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声带息肉及喉癌前期病变疗效可靠,能较好地保留喉结构和功能,是治疗喉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作者:强化龙;王伟;程忠强;詹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及术后内固定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2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所有病例未发现神经损伤、内固定弯曲、松动、断裂等问题及腰椎失能.术后随访12~18个月,全部病人达到骨性愈合标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Cobbs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椎体前方高度和Cobbs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可有效保留脊柱后方肌肉复合体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降低术后腰椎失能发生率的优点.伤椎置钉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并可降低内固定系统失效的发生.

    作者:王庆坤;程文丹;刘兴国;江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皮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经皮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PVP分别治疗老年OVCFs 21例(25椎)和20例(22椎).记录术前、术后、随访期间伤椎前缘、中间椎体相对高度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并对上述指标行比较.结果:随访期间,PVP组VAS得分高于PKP组(P<0.05).2组组内各时间点VA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得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前>术后>随访期间(P<0.01).术后PKP组前缘高度及中间高度均明显高于PVP组(P<0.01).2组术后前缘高度及中间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单侧PKP较PVP治疗OVCFs是更有效方法.

    作者:雷丙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危险因素.方法:检测93例年龄≥70周岁、住院时间超过24 h的脑卒中病人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调查其危险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段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89岁组及≥90岁组均显著低于70~79岁组(P<0.01);不同患病时间、日常生活能力大小及有无子女照顾病人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患病时间长、生活能力低以及家庭照料差等均为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新胜;马新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产后糖代谢转归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产后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选择GDM病人931例并收集临床资料,在产后6~12周跟踪糖代谢转归情况,对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31例病人产后6~12周出现糖代谢异常者占33.08%(308/931),其中糖尿病35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14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葡萄糖耐量降低7例,葡萄糖耐量降低252例.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服药3 h后血糖(3hPG)均高于正常组(P<0.01),新生儿体质量低于正常组(P<0.01).单因素分析提示,OGTT FPG、2hPG、3hPG和新生儿体质量均是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OGTT的FPG、2hPG、3hPG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GTT FPG(OR=3.528)、OGTT 2hPG(OR=1.579)和OGTT 3hPG(OR=1.655)越高,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部分GDM病人产后会出现糖代谢异常,与孕期OGTT结果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做好随访管理和防控措施.

    作者:李忆琴;吴礼凤;余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奈达铂用于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行根治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48例Ⅰb2~Ⅱb期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紫杉醇+奈达铂组24例,多西他赛+奈达铂组24例,分别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前/根治性放疗前行辅助化疗1个周期,比较2种化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紫杉醇+奈达铂组总有效率和多西他赛+奈达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奈达铂组完全缓解率(29.17%)高于多西他赛+奈达铂组(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切除率均为100%,紫杉醇+奈达铂组术后病理不良预后高危因素发生率为33.33%,多西他赛+奈达铂组为16.67%;紫杉醇+奈达铂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67%和95.83%,多西他赛+奈达铂组分别为87.50%和95.83%,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化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或多西他赛分别联合奈达铂用于Ⅰb2~Ⅱb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2种化疗方案疗效相近,不良反应相似,病人均可以耐受.

    作者:王蓓蓓;李玉芝;王丽华;李燕华;郭祥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术对食管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病人46例,术后生存期均超过1年,根据消化系统重建方式分为管状胃组26例与全胃组20例.管状胃组给予管状胃食管吻合术治疗,全胃组给予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胃组肺部并发症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全胃组(P<0.05);2组病人术后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和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全胃组下降更显著(P<0.01);管状胃组病人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3周,且均明显高于术后同期全胃组评分(P<0.01).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相对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可有效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对病人术后肺功能影响小,术后短期生存质量更高.

    作者:张雪梅;程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视神经炎病人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500 mg冲击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炎能加速视力的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优于地塞米松注射液.

    作者:李娟;郁佳;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协同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行协同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焦虑情绪、首次下床时间、上肢肿胀消退时间以及术后睡眠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上肢肿胀消退时间以及术后睡眠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的家庭角色功能、身体功能、社会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综合生活质量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取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病人不良负面情绪,提高预后效果及躯体恢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鹤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38例RockwoodⅢ型及以上的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按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带袢钢板组(18例)和锁骨钩钢板组(20例).术后观察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视觉评分(VAS)、肩峰撞击征发生率,应用Karlsson分级评估手术疗效.结果:38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2组手术时间、VAS评分和Karlsson分级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袢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和肩峰撞击征发生率均低于锁骨钩钢板组(P<0.05).结论:带袢钢板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肩峰撞击征发生率,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

    作者:陆友权;方宣城;李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例早期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心肌酶以及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高危患儿CK-MB、hs-CRP水平均高于一般患儿(P<0.01和P<0.05);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清CK、CK-MB水平与hs-CRP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心肌酶联合hs-CRP检测早期手足口病诊断价值高,可用于病情预后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硕;方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