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屈洪党;陈育华;殷亮;李倩倩
目的:探讨亲社会倾向在志愿功能动机和志愿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志愿功能动机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对354名在校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集体施测;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志愿功能动机6个分量表得分从高到低为自我增强动机(5.301)、价值观表达动机(5.244)、社会交往动机(5.239)、学习理解动机(5.228)、职业生涯动机(4.999)和自我保护动机(4.982);亲社会倾向6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为利他倾向(3.987)、公开倾向(3.954)、依从倾向(3.891)、匿名倾向(3.812)、情绪倾向(3.761)和紧急倾向(3.754).志愿功能动机的6个维度、志愿功能动机总量表、亲社会倾向6个维度、亲社会倾向总量表、志愿行为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亲社会倾向在志愿功能动机和志愿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志愿功能动机影响志愿行为的总效应值为0.649,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38.51%.结论:志愿功能动机、亲社会倾向正向预测志愿行为.学校加强亲社会教育,提升学生亲社会倾向水平,有助于促进医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促进医学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有利于发展医疗志愿服务.
作者:杨秀木;郭宏艳;申正付;周静;赵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疾病病人手术中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开颅手术的7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病人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2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插管后3 min(T2)、插管后5 min(T3)、以及拔管时(T4)各时间段心率(HR)、血压的变化以及血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T)的含量,并对手术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血流动力学方面:组内比较,2组T1、T2、T3以及T4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较T0时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T1、T2、T3以及T4时的SBP和H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2、和T4时D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T1时低于对照组(P<0.01),T3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和T4时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T3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指标检测方面:组内比较,对照组T1、T2、T3时的AD、NE以及CORT水平相比T0时均明显升高(P<0.01),而观察组各时间点AD、NE以及COR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T1、T2以及T3时的AD、NE以及COR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观察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拔管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在减少对颅脑手术病人心血管的刺激,降低术中及术后拔管的应激反应优于瑞芬太尼.
作者:张应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某市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志愿行为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组织认同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对242名三级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既往参加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88人(36.4%),从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154人(63.6%);组织认同评分为(31.83±5.27)分,志愿行为评分为(2.20±1.09)分;护理管理者的组织认同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36岁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高于26~35年龄段的护士(P<0.01),工作时间6~10年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低(P<0.0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组织认同评分大于护师(P<0.05);护理管理者的志愿行为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1);护士组织认同与志愿行为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230,P<0.01).结论:三级医院护士组织认同较积极,志愿行为情况不乐观;组织认同对志愿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着力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组织认同,促使护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徐燕;孟贝;郭宏艳;王金;杨秀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早期手足口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例早期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心肌酶以及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高危患儿CK-MB、hs-CRP水平均高于一般患儿(P<0.01和P<0.05);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血清CK、CK-MB水平与hs-CRP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心肌酶联合hs-CRP检测早期手足口病诊断价值高,可用于病情预后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硕;方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8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随机分为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组(联合组)和GP方案组(化疗组),比较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肿瘤标志物及病人生存时间.结果:联合组有效率58.62%,高于化疗组的31.03%(P<0.05),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长于化疗组的32个月(P<0.05);肿瘤标志物下降率65.51%,高于化疗组的37.93%(P<0.05);胃肠道反应率13.79%,低于化疗组的41.38%(P<0.05).2组骨髓抑制、便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解华;刘宏杰;王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同一治疗组对15例肾肿瘤病人行自制单孔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单孔组),同期对25例肾肿瘤病人行标准后腹腔镜下肾根治性切除术(标准组),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结果:2组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恢复肠道通气时间、术后腹膜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切口病人满意度调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自制单孔多通道设备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安全可行,体表更加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卫强;关超;方文革;谷明利;查泽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及术后内固定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2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所有病例未发现神经损伤、内固定弯曲、松动、断裂等问题及腰椎失能.术后随访12~18个月,全部病人达到骨性愈合标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Cobbs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1年,2组病人椎体前方高度和Cobbs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可有效保留脊柱后方肌肉复合体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降低术后腰椎失能发生率的优点.伤椎置钉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并可降低内固定系统失效的发生.
作者:王庆坤;程文丹;刘兴国;江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3组,对照一组35例,采用奥扎格雷治疗,对照二组35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治疗前,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14 d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显著提升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及同轴微切口2.2 mm与2.8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白内障病人112例(112眼),随机分成小切口组(38例38眼)、2.2 mm组(37例37眼)和2.8 mm组(37例37眼).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人术后裸眼及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1);术后1周、1个月,3组病人视力提高幅度为小切口组>2.2 mm组或>2.8 mm组(P<0.01).3组病人术后角膜散光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术后1周、1个月时3组病人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裸眼视力好、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岳晓丽;代应辉;赵思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护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方法:使用志愿功能动机量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00名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00名调查对象中,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259人(86.3%),未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41人(13.7%).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价值表达、职业生涯、社会交往、学习理解、自我增强和志愿动机总评分均高于大学一年级学生(P<0.05~P<0.01);男生在自我保护、社会交往、志愿动机总评分均高于女生(P<0.05~P<0.01);进入大学后成绩良好在社会交往中得分高于成绩中等者(P<0.05);价值表达、社会交往、学习理解、自我增强维度及志愿动机总分上,农村高于县城(P<0.05~P<0.01);在学习理解和自我增强维度上,农村显著高于乡镇(P<0.01);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各个维度及志愿动机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在志愿动机量表6个维度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学习理解(5.117分)>自我增强(5.059分)>价值表达(5.048分)>职业生涯(4.910分)>社会交往(4.420分)>自我保护(4.339分),6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4分.结论:护理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多元化,以自身专业为优势的志愿服务为主要选择,参与志愿服务目的多样化,通过志愿服务提升自身某方面的能力和满足自身某种需求,而志愿服务动机的满足,也能够激励医学生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赵龙;杨秀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不同给药频率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化疗后PLT减少症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连续给药,给予rhTPO 15000 U,每日1次,用药14次;B组为隔天给药,给予rhTPO 15000 U,隔日1次,用药7次.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病人PLT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病人PLT<50×109/L的持续时间及恢复至75×109/L、100×109/L所需的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1);所有纳入后疗效评估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rhTPO连续给药比隔日给药对白血病化疗后病人PLT水平有更好的提升作用;在降低出血风险和用药安全性方面,rhTPO 2种给药方案无明显差别.
作者:苏玉璇;张伊莉;卞建军;左金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呼吸道护理管理预防肝衰竭病人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152例肝衰竭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预防组(n=76)和常规组(n=76).预防组在基于常规护理之上安排专员小组增添呼吸道护理,同时制定护理质量的衡量标准以及全方位护理监控.比较2组病人感染相关病死率、肺部感染率、人均住院时间和人均住院费等.结果:预防组感染相关死亡占肺部感染人数为38.89%,低于常规组的5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占全部人数为9.21%,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3.69%(P<0.01);预防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3.6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7.37%(P<0.01);常规组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均比常规组少(P<0.01).结论:呼吸道护理可预防肝衰竭病人肺部感染,降低感染率、病死率,缩短住院所需费用及时间.
作者:汪靖;卿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病人53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血管检查,根据有无病变将病人分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病变组)36例与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非病变组)17例,其中病变组根据病变程度又分为A组(毛糙)、B组(增厚或斑块)、C组(增厚+斑块)3个亚组,比较各组相关临床指标及NLR,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NLR均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1).病变组中,3个亚组间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组NLR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B组亦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CRP和NLR均为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G、CRP和NLR均与T2DM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NLR对该类病变有预测价值.
作者:王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帕金森病(PD)不同运动亚型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PD病人(PD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组)各50例,PD病人根据运动障碍症状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和姿势异常及步态障碍为主型(PIGD组);病情严重程度采用Hoehn-Yahr(H-Y)分级评定为早期(H-Y<3级)及中晚期(H-Y≥3级).分别测定各组血清U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肌酐(Cr)水平.结果:PD组血清UA水平低于HC组(P<0.01);PIGD组血清UA水平较TD组明显降低(P<0.05);中晚期PD病人血清UA水平低于早期(P<0.01).各组血清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了PD不同运动亚型的发病机制,并可能成为预测PD发病风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运动分型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张丽娜;屈洪党;陈育华;殷亮;李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产后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方法:选择GDM病人931例并收集临床资料,在产后6~12周跟踪糖代谢转归情况,对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31例病人产后6~12周出现糖代谢异常者占33.08%(308/931),其中糖尿病35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14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葡萄糖耐量降低7例,葡萄糖耐量降低252例.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服药3 h后血糖(3hPG)均高于正常组(P<0.01),新生儿体质量低于正常组(P<0.01).单因素分析提示,OGTT FPG、2hPG、3hPG和新生儿体质量均是GDM病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OGTT的FPG、2hPG、3hPG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GTT FPG(OR=3.528)、OGTT 2hPG(OR=1.579)和OGTT 3hPG(OR=1.655)越高,产后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部分GDM病人产后会出现糖代谢异常,与孕期OGTT结果密切相关,应针对性做好随访管理和防控措施.
作者:李忆琴;吴礼凤;余晓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预吸氧干预对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过程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8例行无痛肠镜检查、体质量指数≥30 kg/m2的肥胖病人分为预吸氧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呼吸,预吸氧组在麻醉前给予高流量吸氧3~5 min.比较2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的变化,并统计检查过程中SpO2下降至各区间的例数及肠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的用药量.结果:预吸氧组麻醉给药前、肠镜检查后1 min和3 min时以及检查结束时,Sp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预吸氧组SpO2<90%的比例和检查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病人行无痛肠镜检查前预吸氧可有效提高行无痛肠镜肥胖病人的氧储备能力,降低检查中低氧血症的发生风险,缩短肠镜检查时间.
作者:王文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选取31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病人,随机分成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组(A组)14例和全椎板切除组(B组)17例,分别行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体间融合手术和全椎板切除减压、复位椎体间融合手术.对2组病人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变化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融合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变化值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术后3个月融合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双侧椎板开窗椎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满意手术方法.
作者:孙保安;王予治;刘其明;孙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管理对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将79例骨科围手术期病人随机分为2组.多模式疼痛管理小组成员分别对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进行多模式镇痛管理.比较2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控制满意度、术后3 d疼痛缓解程度、术后3 d睡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3 d疼痛缓解程度及睡眠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模式镇痛管理能有效控制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提高病人在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作者:吴芳;聂红;徐燕;马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病人98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2例,应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6例,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病人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2组病人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矢状面后凸Cobb角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和普通肝素抗凝在危急重症病人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CVV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CVVH治疗的危急重症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方法不同分为RCA-CVVH组(RCA组,25例)和普通肝素抗凝CVVH组(肝素组,20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内环境、肾功能、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滤器寿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RCA组病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素组病人APTT与PT时间较治疗前延长(P<0.01),BUN和Cr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RCA组Na+、Ca2+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CO3-和pH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肝素组治疗前后Na+、Ca2+、HCO3-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RCA组继发出血1例(4%),低于肝素组的3例(15%)(P<0.05);RCA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35.26±7.60)h,长于肝素组的(20.75±5.3)h(P<0.01).结论:RCA具有与肝素抗凝病人相似的滤过效果,而且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危急重症病人出血风险,还能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作者:刘如喜;刘成产;褚明永;周杰;李敏;祝经韬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