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造口定位用于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观察

霍蕊;徐凌忠;张明洁;焦文芹

关键词:直肠肿瘤, 术前造口定位, Miles手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中减少造口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造口定位方法.方法:将低位直肠癌需Miles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造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术中随机进行造口定位.比较2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黏膜分离、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处肿瘤复发、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平均每个造口袋使用时间.结果:2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狭窄和造口处肿瘤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8~P=1.000).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造口脱垂和造口旁疝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41~P=0.018).观察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每天护理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术前造口定位有助于减少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60例中BRMS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BRMS1蛋白低表达(35.0%),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BRMS1的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MS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低表达,且其低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有一定关系.

    作者:袁圆;年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透明质酸钠联合索利那新减轻化学性膀胱炎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透明质酸钠联合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肿瘤术后由灌注化疗药物引起的膀胱炎,观察其疗效.方法:44例膀胱癌术后因行化疗药物灌注引起化学性膀胱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22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治疗组给予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联合服用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24 h内排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膀胱区疼痛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在改善平均24 h内排尿次数和膀胱区疼痛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在改善平均24 h内尿急次数和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内平均每次排尿量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索利那新治疗由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引起的化学性膀胱炎,能明显减轻膀胱刺激症状,增加膀胱容量,减轻患者痛苦,其疗效优于单用索利那新.

    作者:曹勇;张文峰;申玉芳;刘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排螺旋CT术前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对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检出的淋巴结分别从长径、短长径比值、密度及强化程度等4个方面判定淋巴结转移,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淋巴结长径≥8 mm、短长径比值≥0.7、淋巴结平扫 CT 值≥25 Hu 及淋巴结强化程度≥75 Hu作为CT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标准,与病理结果对照一致性较好.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从淋巴结长径、短长径比值、密度及强化程度等4个方面,对胃癌术前淋巴结有无转移可以作出初步判断,对临床选择合理术式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飞;马宜传;张俊祥;贾贤杰;孙影;周成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片呈不同表现的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探讨胸片呈不同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患儿的T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选择MPP患儿156例,根据胸片是否呈大叶性肺炎改变分为2组,其中A组患儿胸片呈大叶性改变;B组患儿胸片呈支气管肺炎或云絮状改变.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6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检测3组患儿的T细胞亚群并比较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儿的CD4 +和CD4 + / CD8 +均较C组明显降低,而CD8 +则显著升高,其中A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免疫损伤在MPP的起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年龄较大的MPP患儿,胸片表现易呈大叶性肺炎,且受到的免疫抑制强.

    作者:罗明鑫;华山;魏文;方识进;王定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45例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技巧及其疗效.方法: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临床表现等因素,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其中30例采用额颞切口大骨瓣经侧裂岛叶入路,13例采用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2 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90% 42 例,70% ~80% 1例,<50%2例.随访1~12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3例,中残20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清除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及术后合理的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解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小RNA-125b及其靶基因信号素分子4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25b及其靶基因信号素分子(SEMA)4C在乳腺癌组织(BRCR)及其癌旁正常组织(NC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性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24 例BRCR及其NCT中miR-125b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BRCR及其NCT中SEMA4C的表达.统计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等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联性.结果:SEMA4C表达在BRCR中高于NCT,SEMA4C表达在淋巴结转移和cerbB-2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而在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临床分期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25b表达在BRCR中低于NCT(P<0.05),其表达在SEMA4C、淋巴结转移以及cerbB-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4 ~P=0.022).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EMA4C表达升高,miR-125b表达降低,两者均与cerbB-2过表达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提示SEMA4C为miR-125b靶基因之一,miR-125b可能是一个新的乳腺癌标志物.

    作者:赵遵兰;卢晓辉;王洋洋;吴海华;夏春磊;陈素莲;杨清玲;陈昌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术后肠梗阻早期使用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在腹腔术后肠梗阻护理中的疗效.方法:腹腔术后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重力影响静脉滴入;观察组采用微量泵以2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0.9%氯化钠注射液48 ml+生长抑素6 mg;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与腹痛缓解时间、排气与排便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腹腔术后肠梗阻早期使用微量泵输注生长抑素能缩短护理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刘静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营养供给方式对无胃肠道功能障碍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和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营养供给方式对无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和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3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肠内营养液组及顿服营养液组,各69例,分别实施肠内营养液持续输注及营养液顿服,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肠内营养液组和顿服营养液组营养支持15 d后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3%及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营养支持前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营养支持1~15 d后血糖水平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上升(P<0.01),但肠内营养液组患者营养支持1~15 d后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顿服营养液组(P<0.01).肠内营养液组和顿服营养液组营养支持15 d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8%及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营养支持1~15 d后胃肠功能障碍和衰竭(GIDF)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均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P<0.01),肠内营养液组营养支持1 ~15 d后 GIDF及 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顿服营养液组(P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GIDF评分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持续灌注肠内营养液较顿服营养液而言具有相仿的高血糖、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但其在保证能量供给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作为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

    作者:陈康;刘伯飞;顾小宇;许海军;吴振东;秦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及磷酸二酯酶4D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易患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分析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ALOX5AP)及磷酸二酯酶4D(PDE4D)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CI)易患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CI患者396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3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运用PCR检测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分析2组受检者ALOX5AP基因中SG13S89、SG13S114和PDE4D基因中SNP83的多态性,分析ALOX5AP及PDE4D基因多态性与CI的关系.结果:病例组SG13S89中AG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后,SG13S89中AG基因型是增加CI发生的危险性因素(P<0.05);AT型及SAD型CI患者SG13S89基因中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层后分析发现,女性是增加SG13S89基因中的AG基因型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G13S89中的AG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使得CI的频率高于其他等位基因,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介导的血管炎性反应实现,而未发现SG13S114及SNP83基因的多态性与CI有关.

    作者:王剑南;杨兆宁;隋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术前造口定位用于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中减少造口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造口定位方法.方法:将低位直肠癌需Miles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造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术中随机进行造口定位.比较2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黏膜分离、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处肿瘤复发、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平均每个造口袋使用时间.结果:2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狭窄和造口处肿瘤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8~P=1.000).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造口脱垂和造口旁疝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41~P=0.018).观察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每天护理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术前造口定位有助于减少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

    作者:霍蕊;徐凌忠;张明洁;焦文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食管癌与肾癌并存2例报道

    多原发癌( 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MPC )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 对于食管、肾MPC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对2010年以来我院收治2例食管、肾原发癌进行报道并就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冯少彬;李金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白细胞增高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增高对血红蛋白(Hb)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住院患者血液标本90份,其中WBC值在(10~ <20)× 109/L、(20~ <40)× 109/L、≥40 × 109/L的标本各30份,分别通过XE-2100型血液分析仪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比色法检测各标本的Hb值,其中HiCN比色法首先在660 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其浊度,然后高速离心去除WBC,用上清液进行比色.观察2次测定Hb值的变化.结果:WBC值≥40 × 109/L,会对Hb结果产生影响,且WBC值越高,产生的浊度越大,对Hb的影响越明显(P<0.01).结论:高WBC的存在将使Hb测定值假性增高,使用HiCN稀释血液,高速离心去除WBC后再比色测定可有效消除WBC异常增高对Hb的影响.

    作者:王锦;郭晖;丁淑琴;张强;钟政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骨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对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48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骨科护理人员中,年龄≥40岁人文关怀能力高于<40者(P<0.01),工作年限≥10年高于<10年(P<0.01),职称为护师及以上者高于护士(P<0.01),学历本科及以上者高于大、中专者(P<0.01).结论: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均是骨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实施分层次继续教育培训,逐渐提高骨科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终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唐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小RNA-2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 肺癌中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以男性居多,城市多于农村,中老年人多见. 近些年,肺癌发病年轻化且女性肺癌(尤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大部分NSCLC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NSCLC的微小RNA( miRNA)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出其发生的机制,使指导有效的化疗方案、通过miRNA检查筛选早期NSCLC以及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等成为可能. 本文就 miRNA-21 (miR-21)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阮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糖耐量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妊娠期不同糖耐量孕妇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进行产检的9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和糖耐量试验结果将其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糖耐量受损组(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组(GDM).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值,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INS)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APN水平,分析各指标在3组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3组孕妇年龄、孕周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孕妇孕晚期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空腹血糖(FPG)、FINS水平在NGT组、GIGT组和GDM组水平逐渐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亦逐渐升高,而 APN水平在3 组间逐渐降低(P<0.01).以年龄、孕周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PN水平与孕晚期BMI及血清FPG、FINS以及HOMA-IR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0.01).以APN为应变量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PG、FINS水平均是血清APN水平改变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GDM组血清APN水平低,且APN水平与HOMA-IR呈负性相关,提示APN作为GDM的保护因子之一,是INS的增敏剂.

    作者:张智娟;罗神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改善耳鼻喉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耳鼻喉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手术治疗的耳鼻喉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另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行耳鼻喉部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监测2组患者术后24 h和7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72 h镇痛药使用率、疼痛分级以及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和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72 h后的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疼痛率分别为12.0%和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耳鼻喉部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高扬清;徐群;谢朝红;何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诊为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72例行64排螺旋CTA扫描,减影后原始扫描数据传入ADW4.4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重建、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分析.结果:结果发现动脉瘤26例,动脉狭窄17例,动脉瘤合并动脉狭窄7例,血管异常起源8例,烟雾病5例,动静脉畸形4例,正常5例.结论:64排螺旋CTA能清晰显示各主支血管及其分支,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病因诊断、预后评价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临床诊疗起重要指导作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刘成;杨丙奎;唐路;王小双;王雪娟;王雅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在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加强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实施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全面细节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护理满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前后加强细节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白引珠;杨莉;王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乳头乳晕复合体及引流管的护理.结果:28例患者在围手术护理干预下减少了焦躁情绪,顺利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外形美观,无复发病例.结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实行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前紧张,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与鼓励下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朱灵利;况敬英;金艳;王玉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未接受血管重建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利尿剂、洋地黄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醛固酮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查B型利钠肽、6 min步行试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为80.6%,2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B型利钠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出院后随访6 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