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妊娠不同方法保留输卵管治疗的价值探讨

吴国华

关键词:妊娠, 输卵管,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疗效及生殖状态的影响.方法:对于有生育要求的23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腹腔镜手术组109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54例(开腹组),药物保守治疗组75例(药物组),比较3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宫内妊娠及再次异位妊娠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开腹组和药物组(P<0.05),而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开腹组(P<0.05),3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综合治疗适合于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鲜全血校准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评价

    目的:对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和校准后比对,确保检测结果符合标准.方法:取健康人新鲜全血,第1管用于定值,第2管用于校准,第3管用于校准后验证,以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作为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定值,计算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的偏差,对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进行校准.结果:校准前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部分参数偏差超出范围,经调试并调整校准系数后,各参数偏差均符合要求,分别为白细胞计数-1.0%,红细胞计数0.8%,血红蛋白-1.0%,红细胞比容1.3%,血小板计数-1.4%,2种分析仪测定的结果中除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目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方法简便、快捷,部分参数经校准后检测结果的偏差比校准前明显降低,与实验室其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能满足实验室要求.

    作者:钱小华;张帆;沈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型泪道引流管在下泪小管断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新型泪道引流管在下泪小管断裂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40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应用新型泪道引流管进行治疗.在显微镜下找到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开口,泪道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从下、上泪小点进入后依次进入泪总管、泪囊、鼻泪管至下鼻道,并用专用泪道牵引钩从下鼻道内钩住金属探子头端将金属探子及硅胶管从患侧前鼻孔拉出,泪道吻合成功后,将两端硅胶管打结并缝合固定于患侧鼻前庭黏膜处.术后3个月后拔出硅胶引流管,带管期间无需泪道冲洗.结果:40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术后及硅胶泪道引流管拆除后均未出现泪小点、泪管撕裂、下睑外翻等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7.5%.结论:新型泪道硅胶引流管治疗下泪小管断裂效果较好,且具有质地柔软,对泪道损伤小,留置、固定方法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魏六峰;何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在90例髌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0例采用镍钛聚髌器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陆氏评定标准,优82例,良6例,可2例.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是治疗髌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汪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7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病因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发病原因,对78例入院宣教,出院进行指导,并进行卫生宣教.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7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无论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都必须兼顾.加强育龄妇女的卫生宣教,减少人工流产次数,杜绝不规范人工流产,预防生殖系统的感染和炎症,是减少异位妊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华伟;王素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侵袭性垂体腺瘤MRI表现与Gal-3、MMP-2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与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基质蛋白金属酶-2(MMP-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收集术后标本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IPA,26例)和非IPA(17例)组织中Gal-3与MMP-2的表达,分析Gal-3和MMP-2之间的关系.结果:IPA组中Gal-3、MMP-2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非IPA组(P<0.01).Gal-3和MMP-2在IPA组织的表达中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Gal-3、MMP-2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有无侵袭性的潜在分子标志物;裂解的Gal-3片段可能在垂体腺瘤的侵袭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为在分子治疗IPA提供有用的治疗靶标.

    作者:曹光东;苏贺先;马骏;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阴囊钙质沉积症1例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阴囊钙质沉积症(SC)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医生对SC的认识.方法:1例阴囊皮肤多发结节患者,因误诊为阴囊皮肤多发皮脂腺腺瘤,行较大结节逐个切除术.数月后小结节增大,上级医院确诊为SC,行阴囊局部病变皮肤切除术.结果:两次手术切口均恢复良好,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SC是罕见的良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确诊后行阴囊局部病变切除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权伟合;梁志恒;张栩亮;李虎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0例鼻窦炎、鼻息肉,按Messerklinger术式行鼻内镜手术.其中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16例,伴有中鼻甲病变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伴双下甲肥大者,同期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系统换药,观察窦口开放、黏膜上皮化及鼻腔分泌物情况.结果:术后随诊6个月至3年,治愈84例,好转20例,无效6例.眼部并发症10例,鼻腔粘连15例,窦口闭锁4例,鼻中隔穿孔 2例,复发4例.结论:术者良好的鼻窦解剖知识,熟练的手术操作,恰当的术后处理和定期合理的随诊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陈永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食管鳞癌中的联合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ESCC组织标本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8.95%和59.21%;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6.67%和6.67%,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zrin蛋白异常表达在E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0.01),E-cadherin异常表达在ESCC组织的浸润深度、ESCC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E-cadherin正常表达患者(P<0.05).两者同时异常表达的40例中淋巴结转移高达70%,而两者同时正常表达的1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组织中均异常表达,且呈正相关.联合检测Ezri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ESCC的浸润、转移及预后.

    作者:崔珍;何斌;殷红梅;楼建军;吴云来;刘静景;李多杰;江浩;彭开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TNF-α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局部注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风湿免疫科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且有髋关节病变35例患者64个髋关节在超声定位引导下穿刺注射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穿刺目标靶区为髋关节的关节间隙,记录穿刺成功所需次数、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与治疗7周后股骨头软骨厚度及髋关节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髋关节的关节间隙在高频彩超下均可清晰显示,64个髋关节93.8%可以一次顺利穿刺注药到达关节间隙内;治疗前软骨厚度(0.78 ±0.16) mm、VAS评分(5.80±0.89)分,治疗7周后软骨厚度(0.90±0.18)mm、VAS评分(1.67±0.66)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及术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关节注射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作者:石彦;张学珍;尹正银;陈琳洁;宁艳;王涛;梅永君;李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2例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术及去骨瓣减压同时硬膜敞开,骨窗大小为6 cm×8 cm;治疗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治疗,骨窗大小为12 cm×15 cm,术中同步行硬膜减张缝合修补.比较2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术后半个月,治疗组患者颅内高压连续3d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2组外伤性脑梗死、脑组织切口疝、外伤性癫痫、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残以上康复率为84.4%,对照组为60.0%,治疗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显著减少脑神经损伤,保留脑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更明显,疗效更好.

    作者:段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任务导向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高血压健康管理教学模型构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各种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并发症增多,如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等.我国人群高血压呈现“三高”(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三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态势[1].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生活方式病”,对高血压的正规科学的“健康管理”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患病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的方法[1].目前,“健康管理”人才紧缺,社区急需大批健康管理人才,而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中高职专业课程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及内容衔接存在问题[2-3].故本文就高血压健康管理教学模型的构建作一探讨.

    作者:胡月琴;杨秀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胼胝体变性6例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胼胝体变性的影像学特征.方法:6例胼胝体变性患者中急性型2例,慢性型4例;1例仅行CT检查,2例仅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CT与MRI可见胼胝体膝部、压部及体部对称性病灶,CT病灶为低密度,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2例伴发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对称性病灶.结论:胼胝体变性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以胼胝体膝部、压部和体部对称性病灶为其主要异常表现,CT和MRI检查是胼胝体变性诊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吴白龙;刘浩;孙曼莉;吴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输卵管妊娠不同方法保留输卵管治疗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疗效及生殖状态的影响.方法:对于有生育要求的23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腹腔镜手术组109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54例(开腹组),药物保守治疗组75例(药物组),比较3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宫内妊娠及再次异位妊娠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开腹组和药物组(P<0.05),而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开腹组(P<0.05),3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综合治疗适合于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

    作者:吴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复方体内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无明确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临床应用时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导致其很难在国际上流通.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标准,以期为中药走向世界找到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1],中药指纹图谱可以较好地解决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稳定性、药效成分复杂等问题:因此,中药指纹图谱逐渐成为目前国际较为认可的中药及其复方质量控制的评价模式,但其仍不能完全有效表征中药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而将指纹图谱技术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药血清药理学相结合则有助于明确中药复方在体内的作用成分和作用机制.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运用体内指纹图谱来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在体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复方体内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桑冉;王雷;陈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PUHY002对人肝微粒体CYP450酶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评价CPUHY002在体外对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6种亚型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CPUHY002与CYP450酶6种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双氯酚酸钠、奥美拉唑、右美沙芬、氯唑沙宗、丙酸睾酮与人肝微粒体进行孵育,采用LC-MS/MS法测定对应6种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4-羟基双氯酚酸、5-羟基奥美拉唑、右啡烷、6-羟基氯唑沙宗、6β-羟基睾酮的浓度,求算出IC50.结果:CPUHY002对CYP2C19和CYP2E1的IC50值分别为48.02 μmol/L和47.19 μmol/L,对CYP1 A2、CYP2D6、CYP3A4和CYP2C9的IC50值>100 μmol/L.结论:CPUHY002对于CYP2C19和CYP2E1具有弱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D6、CYP3A4和CYP2C9无抑制作用.

    作者:周建财;高署;鲁晓蓉;张勇;沈陈林;韦颖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26例,卡培他滨2 000 mg·m-2·d-1,分早晚口服,d1-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持续2h以上,d1;多西他赛60 mg/m2,静脉滴注,d1,21 d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8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53.8%,1年生存率45.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和腹泻.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祥德;王磊;刘友如;施朕善;徐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患儿的护理

    目的:总结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患儿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冲击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方法:在ACTH冲击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2例患儿中出现消化道症状5例(15.6%),皮疹4例(12.5%),心率加快、兴奋、皮肤瘙痒及感染各1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症状缓解,顺利完成治疗.结论:PNS频复发及激素依赖的患儿在ACTH冲击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地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确保患儿能顺利完成疗程,提高ACTH的疗效.

    作者:马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神经梅毒1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结果:13例中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脑(脊)膜血管梅毒5例,脊髓痨2例,麻痹性痴呆3例,其中4例误诊.常见症状有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多发性脑梗死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脑萎缩、脑积水、脑梗死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误诊和漏诊率高,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作者:刘彬;钟平;汪国胜;张雷;马争飞;张尊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抽取安徽省50所高校92名学报编辑,采用90项症状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名高校学报编辑SCL-90总分为(132.71±25.90)分,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评分分别为1.47±0.38、1.71±0.48、1.51±0.42、1.50±0.38、1.43±0.36、1.42±0.37、1.22±0.27、1.49±0.39、1.40±0.27分.本次调查中有16人SCL-90总分≥160分,心理健康问题阳性率17.4%.学报编辑存在强迫症状问题的检出率(30.4%)高.学报编辑SCL-90总分与全国成人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中躯体化和精神病性评分高于常模(P <0.05和P<0.01),人际关系敏感评分低于常模(P<0.01),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常模相似,但在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上均高于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上低于常模.

    作者:姚仁斌;张秀军;马启;章新生;刘璐;周洋;刘畅;姚荣英;翟长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影响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骨折手术后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疼痛教育建立、生活护理、心理疏导、放松疗法、体位支持、镇痛药护理、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皮肤刺激、功能锻炼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状态.

    作者:索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