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Still病40例临床分析

谢津璧;陈琳洁;李季青;谢长好;江超;范晓云

关键词:still病, 成人型, 糖皮质激素, 发热
摘要:目的:了解成人Still病(AOS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0年9月间确诊的40例AOS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均有发热,皮疹30例,关节肿痛31例,咽痛16例,肝脾淋巴结肿大4例.白细胞总数增高34例,中性粒细胞升高34例,血红蛋白降低15例,血小板升高20例.血沉增快37例,C反应蛋白增高37例,肝功能异常24例,血清铁蛋白大于正常5倍者31例.免疫学检查指标均阴性.17例骨髓检查提示感染.单独使用非甾类抗炎药有效3例,应用糖皮质激素37例,其中15例联用免疫抑制剂,效果较好.结论:AOSD临床以发热、皮疹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铁蛋白升高是其特征;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气胸4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自发性气胸40例均常规吸氧、卧床休息.肺压缩20%以内5例住院观察;肺压缩20%以上35例中行胸腔抽气12例,胸腔闭式引流23例.胸腔抽气12例中有9例效果不佳者改为胸腔闭式引流.同时均治疗基础疾病及对症治疗.结果:治愈36例,气胸闭合时间为1~12 d.自动出院3例,转外院手术1例.结论:自发性气胸以原发多见,且多发青年男性;继发气胸偏少,多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结核,中老年多见.吸氧是治疗气胸的基础措施.胸腔闭式引流是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荣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68例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CRLM患者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切除术31例(肝转移灶切除组);肝转移灶未切除37例(肝转移灶未切除组)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肝动脉、门静脉置泵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肝转移灶切除组1、3、5年生存率为83.9%、45.2%和25.8%.肝转移灶未切除组1、3、5年生存率为62.2%、27.0%和8.1%.2组1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RLM患者,应尽可能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不能完全切除的肝转移灶同时行射频消融、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补充措施.

    作者:栾大明;胡宗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复习用双吻合技术施行39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39例中吻合口漏3例.原因分别为吻合对合不确切、感染因素及吻合口潜在性缺血.均经非手术治疗愈合.其中1例术后吻合口轻度狭窄.结论:掌握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要点并注重操作细节是预防吻合口漏的关键.引流管放置部位、时间对吻合口漏的及时发现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维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18例

    目的:探讨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特点.方法:根据X线、CT及MRI等检查结果,初步评价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确定手术方案.枕下颈后正中线入路15例,颈外侧入路3例,颈前方入路1例.结果:痊愈16例,1例术后无变化,1例术后呼吸困难加重,并发吸入性肺炎,术后3 d呼吸衰竭死亡.15例随访1~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熟练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显微手术是脊髓内肿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费勤勇;邓勇;吴习威;张恭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实习护生伦理决策能力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伦理决策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的护生共550名,调查工具为护理伦理决策问卷(JAND).结果:有效问卷为522份.实习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平均分为270.22±22.96,伦理课程、学历和实习时间在护生的伦理决策能力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生伦理决策能力多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伦理行动维度得分较低.实习医院及学校的伦理教育是影响护生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磊;张武丽;张静;李金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切除术早期应用乌司他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功能保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1年第1期、PubMed(2000~2011)、EMbase(2000~2011)、CBMdisc(2000~2011)、CNKI(2000~2011)、VIP(2000-2011)中关于肝切除术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356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肝切除同时应用乌司他丁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水平于术后1、3 d均下降(P<0.05~P<0.01).结论:肝切除术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温暖;邬善敏;陈志波;卢超;蔡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定期产检并预约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20例,其中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为未行早期干预组;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为行早期干预组,包括孕产期健康宣教、心理指导、药物干预等.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早期干预组的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未干预组(P<0.05~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所致的产科并发症,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围产期母儿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皮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出血13例

    目的:探讨经皮动脉栓塞术治疗术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外科术后或活检等术后反复出血的13例患者给予动脉造影术,对出血血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假性动脉瘤6例,造影剂外溢6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动脉栓塞后有12例出血得到控制.再出血1例,再次栓塞后仍未能控制出血,后诊断为血友病.结论: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术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安全、迅速的特点.

    作者:许红;谢波;谭玉林;张阳;袁牧;杨培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及数字化X线征象分析

    目的:观察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及数字化钼靶X线表现.方法:对1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因乳腺无痛性包块就诊,触诊肿块质地坚韧,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影像表现:肿块密度均匀,仅1例边缘模糊,其余边界清楚.其中5例呈分叶状.肿块内均无钙化,2例在肿块内下方及周围见粗颗粒点状散在钙化.未见毛刺征及皮肤异常等恶性征象.结论: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结合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玲玲;顾素英;杨菊萍;高之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脏寄生虫性肉芽肿1例影像分析

    患者,男,40岁,因单位体检超声探及肝区病变.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超声体检,脂肪肝,于肝右后叶探及异常低回声,内见絮状弱回声,形态尚规则.行MR进一步检查,T1WI呈低信号,T2WI病灶显示不清,抑制病灶呈稍高信号,边界清晰,MR诊断血管瘤可能性大;后行CT平扫+增强检查.

    作者:刘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患儿给予全身营养支持,术前、术后注意保暖,以防发生低温硬肿征;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家属心理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继续营养支持.结果:10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均康复出院.结论:根据小儿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耐心做好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以及确保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焦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护理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并且得到公认.经典的途径是从股动脉进行操作,而经桡动脉途径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且易于观察等优点被大家所接受.本文对我院30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孔德荣;贾苏豫;杨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去铁胺对小鼠糖尿病随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去铁胺(DFO)对小鼠糖尿病随意性皮瓣成活面积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黑鼠被链脲佐菌素诱导成糖尿病后,在其背部制成1 cm×3 cm随意性皮瓣,将DFO用PBS溶解后,腹腔注射,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和激光多普勒分析皮瓣的成活率和血流状况.结果:DFO组皮瓣的存活面积(88.44±6.56)%明显大于PBS介质组(61.64±7.63)%(P<0.01).激光多普勒结果显示,DFO处理组皮瓣各部分血流值均大于PBS组(P<0.01).结论:DFO能够增加糖尿病C57/BL6小鼠背部随意皮瓣的血流量和存活面积.

    作者:蔡源源;崔磊;李光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孕晚期前置胎盘妊娠结局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类型、产前出血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及适宜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观察前置胎盘的种类、产前出血、年份、孕产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前置胎盘的类型与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密切相关,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产前出血量多(P<0.01),出血时间早(P<0.01),产后出血概率越大(P<0.01),临床结局严峻;边缘性前置胎盘则反之,而部分性前置胎盘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前置胎盘出血时间越早,出血量越多,母儿生命越严重;前置胎盘类型及产前出血状况可预测临床结局.

    作者:石荟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股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40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与104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动脉、股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2组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颈总、颈内、股总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75.1%、66.5%、38.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20.2%和16.3%(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5±0.42) mm及斑块积分(2.74±0.15)、股动脉IMT(1.34±0.37) mm及斑块积分(2.26±0.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IMT(0.9±0.53) mm及斑块积分(1.13±0.27)、股动脉IMT(0.79±0.31) mm及斑块积分(1.03±0.16)(P<0.01);脑梗死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和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颈动脉斑块及股动脉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通过检查血脂、血尿酸、颈动脉斑块、股动脉斑块可早期预防脑梗死,降低脑梗死的患病率及致残率.

    作者:于峰;姚晓霞;韩伏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Wnt3a影响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Wnt3a对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无血清传代培养法,从胎鼠海马中获得NSCs,使用免疫荧光法对NSCs及其分化情况进行鉴定.将NSCs与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共孵育,观察Wnt3a对NSCs体外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海马源胚胎NSCs具有增殖能力,可以传代培养,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与Brdu共孵育后,添加Wnt3a的实验组Brdu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机械分离、无血清培养的方法获得的NSCs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Wnt3a可以促进大鼠海马NSCs的体外增殖.

    作者:王永志;陈二涛;冯东福;毕永延;杨西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laudin-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claudin-1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可能关系.方法:收集胆囊癌标本47例、胆囊腺瘤18例、慢性胆囊炎1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aud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分析结果.结果: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laud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27.8%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腺瘤组与胆囊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间claudin-1表达差异均无明显不同(P>0.05).病理Ⅱ~Ⅲ级标本中claudin-1表达高于Ⅰ级(P<0.01),Nevin分期Ⅳ~Ⅴ期中表达高于Ⅰ~Ⅲ期(P<0.05),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claudin-1在胆囊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金浩;刘会春;周少波;于东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急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Leira等[1]研究提示,血肿扩大可使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增加4倍,对预后不良的影响更加严重.许多学者[1-3]也认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神经功能恶化及预后不良的首要因素.因而认识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有效预测指标,有助于早期对高危患者及时给予手术或针对性的止血处理,可望改善血肿扩大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兴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及成瘾倾向,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抽取安徽某大学一、二年级大学生190名,使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3%,其中男生8.1%,女生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为8.9%,高于一年级1.1%(P<0.05);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6.8%,其中男生19.4%,女生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年级为19.8%,高于一年级13.5%(P>0.05).网络成瘾组及倾向组与正常组比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在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与正常组在消极应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且倾向于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赵静;齐玉龙;梅翠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体会

    目的:探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操作体会.方法:对4例胆囊结石和1例胆囊息肉,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未放置引流管,无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天出院;术后随访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是可行的,但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术后腹壁瘢痕不明显,适用于对美容效果有较高要求的患者.

    作者:胡霜久;黄德胜;李浩;查炜;余宜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