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玲;武德廉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前房、眼压、视力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未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炎症反应、前房出血、角膜水肿等,治疗后均吸收.术后眼压10~24 mmHg,视力提高2例,其余无变化.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立红;张燕;俞华;夏晔;胡丰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胶原酶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8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椎间盘造影后,经穿刺针向盘内缓慢注入50 mg/L臭氧30~50 ml,留针观察10 min,然后再根据突出物大小,注入溶于6~8 ml生理盐水的胶原酶1 800~2 400 u.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椎间盘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显效3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大剂量胶原酶联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炳良;耿玉强;乔乃春;孙伟;陈来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let-7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组织微阵列,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检测80例人乳腺癌组织和2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let-7b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let-7b阳性率为35.0%,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59.1%(P<0.05).结论:let-7b低表达可以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马琳;李贵柱;孟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Cys C、血糖(Glu)和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并对Cys C与脑梗死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Cys C水平与其Glu、脂蛋白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ys C与其他脑梗死因素共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有利于急性脑梗死的预测、诊断和预后判断.
作者:王先侠;程训民;葛玲;陈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加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平台建设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通过加强基础实验平台建设、选修实验平台建设、开放实验平台建设和临床实践平台建设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通过实验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结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平台建设在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韦莉;金齐力;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西藏西部高原地区农牧民健康状况及患病情况,为慢性病、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拉孜县农村1 699名农牧民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常规检查、胸部透视、血压、心电图、腹部B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以及乙肝表面抗原,女性加做妇科检查.结果:964人检查结果异常,其中前5位异常依次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4.7%),胆道疾病(13.2%),血红蛋白增多症(12.8%),高血压(12.4%),心电图异常(8.9%).检查结果异常与文化程度有关,部分异常与性别有关(血红蛋白增多症),部分异常与年龄有关(高血压).结论: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的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卫生习惯,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参加体检,发现健康危险因素或疾病,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作者:黄武全;普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侵袭和转移作为肿瘤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恶性肿瘤细胞侵袭正常组织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以及组织的血管壁,这个过程重要的一步就是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HSPG是ECM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膜自我组装、不溶解性以及屏障作用所必需的.
作者:程秀;刘浩;蒋志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VD的发病率随年龄直线上升.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为3.9%,其中VD占68.5%[1].细胞因子(cytokines,CKs)是构成免疫系统的重要介质之一,是主要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如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在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京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螺旋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螺旋CT检查发现15个肾上腺血肿,其中右侧13例,双侧1例;局限型4例,弥漫型10例;急性期呈类圆形、椭圆形高密度,随时间推移肾上腺血肿密度逐渐减低、血肿缩小吸收;增强扫描呈无强化或边缘条弧形强化.结论:肾上腺血肿有特征性CT影像学表现,螺旋CT对肾上腺血肿诊断价值高,CT动态复查及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定性鉴别诊断.
作者:章辉庆;邱晓晖;穆玲;刘艺超;夏俊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1对稳定表达连接蛋白26、32的HeLa细胞的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功能的作用及其对顺铂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磺基罗丹明B法观察三七皂苷R1作用不同时间以后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分为三七皂苷R1 10、25、50、100、200 μmol/L组,以不加三七皂苷R1组为空白对照组.计算药物作用24、48、72 h各组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三七皂苷R1作用48 h荧光黄在细胞之间传递的距离来评价其对GJ功能的影响;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观察R1与顺铂合用以后对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以顺铂细胞集落形成率的降低作为顺铂的细胞毒性的指标.结果:三七皂苷R1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1具有上调GJ功能的作用;有GJ时R1与顺铂合用后可明显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在无GJ时这种作用则不明显.结论:三七皂苷R1可通过增强细胞之间的GJ功能来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作用.
作者:齐晓艳;张波;余美玲;陶亮;张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乏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通常在人类肿瘤中过表达,其转录活性受细胞氧浓度的精确调节,是乏氧时进入细胞核激活转录的信使,继而可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他已知的HIF-1靶基因的转录激活.信号转导是指针对外源性信号所发的各种分子活性的变化,以及将这种变化依次传递至效应分子,以改变细胞功能的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多条信号通路参与HIF-1α及其靶基因的表达调控,探明其信号转导通路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而且能为肿瘤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作者:沈圆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根尖下截骨后退联合模型外科及正畸治疗矫正上、下颌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对7例骨性上、下颌前突畸形的患者采用术前取牙模,按照模型外科设计上、下颌骨的骨切开线,制作咬合板,术中根据模型设计的切开线行根尖下截骨后退的正颌手术,根据咬合板设计恢复咬合关系,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后8~10周开始正畸治疗.结果: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面部形态、咬合关系、开口型、开口度、咀嚼度、骨段愈合等方面的治疗结果均令人满意.结论:采用根尖下截骨后退术联合模型外科及正畸治疗是进行矫正上、下颌前突畸形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李旭文;张智勇;杨斌;唐晓军;石蕾;尹宏宇;尹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阿霉素致大鼠膈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PO组.应用离体灌流大鼠膈肌肌条方法,分别测量单收缩张力(Pt)、大强直张力(Po)、峰值收缩时间(CT)、半舒张时间(1/2RT)、张力大上升速率(+dT/dtmax)、张力大下降速率(-dT/dtmax)、张力-频率曲线变化,同时测定膈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电镜观察膈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膈肌Pt、Po、+dT/dtmax、-dT/dtma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PO组大鼠膈肌的Pt、Po、+dT/dtmax、-dT/dtmax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CT、1/2RT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及EPO组(P<0.01).予10、20、40、60、100 Hz频率的方波电压刺激膈肌时,模型组大鼠膈肌张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EPO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膈肌组织的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EPO组的SOD活力提高,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显示阿霉素导致膈肌细胞肌纤维肿胀,线粒体空泡化,EPO改善阿霉素造成的损伤.结论:阿霉素导致大鼠膈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清除减少,收缩功能减低;EPO对阿霉素所致的膈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郭晓磊;方迎艳;胡杰;关宿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连接蛋白(connexin,Cxs)及其形成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cell-cell communication,GJIC)在肿瘤的生长、增殖、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1]证实,在培养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能够增强多种化学毒物引起细胞凋亡的作用.大量研究[2]表明,靶向Cxs和GJIC的治疗可作为一个崭新的技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或使其他的治疗方法更敏感.本文就GJ和Cxs杀灭肿瘤细胞的各种方法,包括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BE)基因治疗,转录与转录后水平,恢复Cxs表达的常用方法,以及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作一综述.
作者:范高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吸、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对11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患者经股静脉穿刺行IVC造影,采用吸栓加溶栓技术消除血栓,后行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出院后采用彩色多普勒随访IVC有无再狭窄或闭塞.结果:11例均为IVC膜性阻塞,采用吸栓加溶栓后血栓完全消失7例;保留IVC导管溶栓4 d后血栓消失2例;7 d后消失2例;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均未出现肺栓塞症状.术后随访IVC通畅良好,无IVC再阻塞及血栓形成发生.结论:吸栓加溶栓术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效果良好.
作者:官泽宇;高涌;卢冉;孙勇;陈世远;宋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4例双侧下颌角肥大者行双侧下颌角弧形截骨,1例同时行颧骨缩小,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患者面部轮廓曲线圆滑,面形得以改善,无并发症.结论:耳后切口下颌角弧形截骨在面部轮廓整形中可以显著改善面下部正面和侧面外观,且切口隐蔽,操作简单,效果好.
作者:田宇虹;马学美;张才;陈金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15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置换液为新鲜冷冻血浆或联合人血白蛋白、代血浆、平衡液等.结果:14例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种有效手段,中毒早期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安小峰;袁兆春;牛军;强浩;刘佳;崔惠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8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B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C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为48周.观察所有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以及Child-Pugh评分.结果:通过抗病毒治疗,3组无一例死亡.随治疗时间的延长,A组患者ALT复常率逐渐增高,且与B组和C组相比,治疗48周末ALT复常率明显增高(P<0.05).Child-Pugh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A、B、C组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0.8%、13.6%、9.1%,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2.5%、31.8%、27.3%,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能快速抑制HBV DNA的复制,有效提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复常率,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实现肝硬化治疗的目标.
作者:武玲;武德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在49例胃癌组织(转移30例,未转移19例)和20例癌前病变组织中,采用RT-PCR法检测MMP-7 mRNA,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49例胃癌组织中,MMP-7 mRNA及端粒酶阳性表达者分别为28例和32例,其中转移组表达分别为21例和20例;20例癌前病变组织中MMP-7、端粒酶表达分别为4例和8例.胃癌组联合检测均阳性表达者19例,均阴性者8例;癌前病变组联合检测均阳性者仅3例,均阴性者11例.而MMP-7 mRNA表达在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病理分级中,Ⅰ、Ⅱ级的表达明显低于Ⅲ级(P<0.01);侵及浆膜层者明显高于未侵及者(P<0.01).端粒酶在性别、年龄和病理分级以及是否侵及浆膜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7、端粒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高表达者胃癌转移的风险可能较高.联合检测较单一指标的检测率高.
作者:任志;汪强武;王启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诊断脑囊虫病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8例脑囊虫患者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囊虫病分为三期:囊虫存活期10例,此期特征是头节、囊壁和囊液并存,T1WI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内小点样中等信号影,T2WI囊腔为高信号;囊虫变性期5例,头节消失,囊腔胀大,大小不均,囊周围出现水肿带,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为高信号;囊虫死亡期3例,虫体死亡后发生钙化或纤维化,T2WI呈小圆形边界清楚的低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结论:MRI对于不同时期的脑囊虫病诊断价值较高,反映脑囊虫病的病理学过程,对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宜传;孙景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